MyTFLS社区
换个方向 花香扑鼻 - 打印版本

+- MyTFLS社区 (https://community.mytfls.com)
+-- 论坛: MyTFLS专区 (https://community.mytfls.com/forum-6.html)
+--- 论坛: 字字珠玑语 (https://community.mytfls.com/forum-16.html)
+---- 论坛: 戏墨丹青 (https://community.mytfls.com/forum-17.html)
+---- 主题: 换个方向 花香扑鼻 (/thread-11010.html)

页: 1 2


换个方向 花香扑鼻 - rainbow博博 - 2006-3-5

雪花的洁白
星座的神秘
浪漫的让人感动 陶醉的让人迷失
只有当色彩告诉我那份洁白不属于我的春天
才发现
原来一年有四个季节
美丽的雪不属于温暖 会把人冻伤 冻疼

冬天已经过去
换个方向 迎着温暖的风
就能闻见花香~
然后再次陶醉


- LosChens21 - 2006-3-5

看到诗的名字
我想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zhsh562 - 2006-3-6

天暖花开
可喜!

然而
乍暖还寒。

春暖花残
可惜。


- milan817 - 2006-3-6

:dry:


- rainbow博博 - 2006-3-10

只是想改变一下生活的重心 ~
人总是追求完美 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能帮我解释一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 的意思吗?你的理解是什么?


- zhsh562 - 2006-3-12

离思五首
作者: 元稹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渗绿丝丛。
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杏子花纱嫩麴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偏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这首诗据说是元稹为纪念其亡妻韦丛而作(有争论,有的认为是纪念初恋情人崔莺莺而作)。意为:曾经见过大海的人就不会对小沟小河的水感兴趣。除了巫山美丽的彩云外,其它地方的云根本就没有美感,甚至可以说不是云。接连经过无数花丛,我也懒得看上一眼。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修道、抛弃了凡尘杂念,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思念我那无与伦比的刻骨铭心的心上人。

理解:这是一首悼念亡妻之作。元稹与其妻恩爱无间,相敬如宾,感情甚好(见元稹《遣悲怀诗三首》)。然而幸福仅仅持续了七年时光,爱妻便不幸离他而去,元稹写下这首诗,寄托了自己无限的哀思。

起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演化自《孟子*尽心篇》,原句是“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难为言”。此句喻意精妙。沧海无比深广,以至别处之水比之便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峰,势临长江,云蒸霞蔚。宋玉在《高唐赋》中描写到:“其上独有云气,〈山卒〉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认为云是神女所化,茂如松涛,美如娇姬,气象万千。人在观其之后,就不会再留意到别处的云了。诗人用这两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巫山之云,至美至真,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此除爱妻之外,就再没有使自己为之动情的女子了。其情之真切,发自内心,世间少有。因而也就--有了第三句“取次花丛懒回顾“。自己信步经过“花丛”,却懒于顾视,表示自己对其他女色已无眷恋之心。这种心境绝不是一般的“万花丛中过,片叶不粘身”那种潇洒做作与虚伪,而是情到深处,万念俱灰的真诚。为什么会这样?末句“半缘修道半缘君”便体现了诗人亡妻之后的孤寂情怀。元稹一生精修佛学,尊佛奉道。“修道”也可理解为研习品行学问。诗人思妻之情深厚,无法解脱,于是寄托于修道之中。其实,“半缘修道”也好,“半缘君”也罢,都表达了诗人的郁郁心情,其忧思之情是一致的。

本诗意境深邃,抒情至真,感情强烈,并且用笔及妙。起首二句堪称千古佳句。“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流之势。全诗张驰自如,变化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就其情调而言,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深沉。

现今,这两句已突破了悼念原意,示人以历尽沧桑之感。




另:
按常理,能写出如此旷世名句的诗人对爱情应该是忠贞不二的,但实际上却根本不是这样的。元稹的婚恋经历如下:21岁上在寓居某寺时,遇到同在某寺寓居的崔莺莺(不是《西厢记》里的崔莺莺,而是元稹的初恋情人。当然,这个真实的崔莺莺是《西厢记》崔莺莺的原型),惊为天人,相思成疾,据说还绝食一周。后来,莺莺终于动春心,与之发生初恋,每晚抱枕而来,同居了几个月,治好元稹的相思病。当时,莺莺还写了一首著名的约会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两人山盟海誓浪漫了一段时间之后,元稹为求取功名,赴长安并做大了官,渐渐淡忘了莺莺。24岁又迷上了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季女韦丛并取之为妻。元大诗人30岁上遇到薛涛,两人自然是少不了一番风花雪月的浪漫。同年韦丛病死,时年才27岁。两年后,元稹在江陵贬所纳妾安仙嫔;36岁时续娶裴淑,亦为大家闺秀。


- milan817 - 2006-3-13

可惜现在天气还是很难过


- rainbow博博 - 2006-3-13

谢谢啦~
不过我觉得那个“另”似乎没啥用了吧?
^_^


嘻嘻 - zhsh562 - 2006-3-15

没准是作者没注意
应该有个转折吧。我就代劳了!


- rainbow博博 - 2006-3-15

你很了解作者的心意了~呵呵~
莫非你认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