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TFLS社区
中国最受委屈的十所大学 - 打印版本

+- MyTFLS社区 (https://community.mytfls.com)
+-- 论坛: 学术人才交流中心 (https://community.mytfls.com/forum-9.html)
+--- 论坛: 未来之路 (https://community.mytfls.com/forum-21.html)
+--- 主题: 中国最受委屈的十所大学 (/thread-12667.html)



中国最受委屈的十所大学 - 存储器 - 2007-3-18

晨雾 / 转贴

  1、兰州大学:被美国《科学》评为中国著名的十三所大学之一,每年的SCI名列前十位,但由于地处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相对落后,难有与其成绩相对应的声誉。

  2、西安交通大学:老交大的衣钵传人,至今在工科位置仍居前列,但是远没有其上海交大兄弟的良好生源及源源不断的经费支持,甚至连教育部钦定为九所后地方都无钱供养。

  3、中国农业大学:为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贡献之大,非常人能够想象,中国人总是以带上农业的帽子而羞于见人,非常优秀的学校就这样被蒙蔽了。

  4、哈尔滨工程大学:世人只知道哈军工迁到长沙成了今天的国防科大,却不知道其实是一分为二,象交通大学一般留守的船舶系成了今天的哈船工,已经快要被哈工大吞并了。

  5、西南交通大学:唐山交大之余脉,发配西南建设大三线以来,几经周折,将这所老牌的工科院校折腾得差不多了,待重振昔日雄风,似这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6、云南大学:携原来西南联大之余威,是著名的全国重点大学,由于缺乏财政支持,几乎没落成靠民族政策生存的高校,现在还不如同城的昆明理工能被选上西部建设的十所。 (晨雾编后注:云南大学基本和西南联合大学没有什么瓜葛。西南联合大学复校离开昆明时为了感激云南人民的帮助,留下了师范专业,组建发展成了现在的云南师范大学。而云南大学是在西南联大之前就有的,其校史也没有关于西南联大的任何记载。)

  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北京两个校区,三十三所研究生院之一,拥有一支无与伦比的强大地学队伍,但近年来属于偏门冷门专业,长期无人喝彩,就快被人遗忘了。

  8、四川大学:是目前西部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齐全的高校,原来的实力并不弱,好象合并没有给它带来很多的实惠,而是不堪重负,难得其应有的声望。

  9、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建设的第一所师范院校,但常年扎根大西北,缺乏必要的支持,地处西安的陕西师范大学抢了其风头,终于没有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师范院校。

  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家都说它的南迁合肥是失败之举,其实得失兼有,若真是还在北京,充其量也就是人大一般已略显颓势,但毕竟是损失比较大,勉强排在末席吧。

(本文不代表新华网观点和立场,仅出于传递信息目的。)

新华网/教育频道/精彩推荐(2003-04-08 12:42:02)


晨雾点评: - 存储器 - 2007-3-18

这篇广泛流传于网上的文章,目前已经很难考证出原创作者了。我找到了此文较早(4年前)也是最权威的出处:新华社网站教育频道。虽然文后注明:不代表新华网观点和立场,仅出于传递信息目的。

不管这篇文章是谁写的,晨雾惊叹此文写得真好。也许当今的年轻人不会理解这10所大学好在哪里?恢复高考时考入大学的这一代人以及老三届(66、67、68届)的高中毕业生们是深知这10所大学在当时考生心目中地位的。那个时候清华北大也是好学校,但是其地位似乎不像今天这样近乎迷信的崇拜。能考入上述10所学校的自豪心情一点也不亚于清华北大。

为了便于比较,我仅以上面提到的两所交通大学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中国有四所交通大学,校门上书写的校名均为“交通大学”四个字,谁都不愿意在“交通大学”前面再加上城市名,似乎以此说明自己是正宗。如果按照交通大学的历史渊源来分,四所交通大学可以分为两对孪生兄弟: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是一对;北京交大和西南交大是一对。

我国近代公认最早的大学是始建于1895年的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其次就是始建于1896年的(上海)南洋公学和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这就是交通大学的前身。13年后的1909年北平成立铁路管理传习所。几年后南洋公学发展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迁移唐山发展为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平铁路管理传习所发展为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到1921年4月几校合并首称“交通大学”,分为上海、唐山、北平三个分校。一直到建国前,交通大学都是中国最有名气的大学。与当时的清华北大相比,交通大学是真正的“铁饭碗”。唐山交大与美国康奈尔大学遥相呼应,还有“东方康奈尔”之称,茅以升曾担任校长。旧中国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而铁路交通是相对发达的产业。

解放后,交通大学历经变革,成了国家政策变化的牺牲品,确实被折腾得够惨的了。

1956年上海交通大学除造船系留下改建为上海造船学院,学校主体迁移西安发展成为今天的西安交大,上海造船学院加上学校尚未西迁部分发展为今天的上海交大。所以,如果说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是一对孪生兄弟,你说谁是老大?

交通大学唐山、北平两个分校解放后演变为中国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和北京铁道学院,分别成为中国铁路工程和铁路管理的最高学府。文革期间因备战需要根据中央决定唐山铁道学院南迁峨眉,学校元气大伤。1972年完成迁移更名西南交通大学。1980年胡耀邦在该校一封教授来信上曾写道:交通大学搬到山沟确实是做了一件蠢事……。1988年迁校成都后实力逐渐得以恢复。北京铁道学院幸运地留在北京1970年更名北方交通大学,后又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但是由于学校地域空间狭小,发展受到限制。同样如果说北京交大和西南交大是一对孪生兄弟,不论从当前学校实力规模还是历史渊源来说,西南交大也是老大。

可是如果我们拿2006年这几所交通大学在北京地区理科招生最低分数线来比较,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两对孪生兄弟中“大哥”所受的“委屈”有多大。

上海交大:633分,西安交大:583分。差距:50分

北京交大:591分,西南交大:528分。差距:63分

现在看来,两位“大哥”受“委屈”除了历史变迁原因之外,不能否认,当前学校所在的城市也是重要的因素。西北西南的学校哪能跟北京上海的学校比呢?

但是,反过来说,明白了上面10所大学的“委屈”的原因,如果你想上个好大学,对自己高考分数还有些担心的话,不妨有意地选择“委屈”大学来报考。

就拿去年北京地区来说吧,600分左右的考生报考上海交大不保险,不如报考西安交大,享受的教育绝对不会比上海交大差;同样的道理,550分左右的考生报考北京交大不保险,不如报考西南交大,享受的教育绝对不会比北京交大差。

求学又不比求职,非得大城市才机会多。重要的是学本事。一句话,上“委屈”大学的考生绝对不“委屈”。

参考资料:交通大学的渊源关系(点击看大图)

[ 本帖最后由 存储器 于 2007-3-18 09:57 编辑 ]


晨雾再次点评(2007年3月12日): - 存储器 - 2007-3-18

晨雾没有想到一篇评论竟然掀起这么大的讨论。但是晨雾不赞成这场讨论集中在上交大和西交大校友之间的争论和互相攻击上,甚至涉及对一些知名老教授的评价。这没有任何意义,让人笑话。你们都是“南洋公学”的后裔,不论是上海交大还是西安交大,发展好了都是“南洋公学”的光荣。
我们需要回顾历史,我们更需要着手现在,放眼未来。对国家、学校、个人都是这样,过去的辉煌只能说明过去。成吉思汗的铁蹄曾经踏遍了欧洲可以说明一个历史朝代的强盛,但不能说明当今中国的强大。
晨雾拿出一篇几年前的文章来评论,晨雾的本意是:对考试成绩信心略显不足的考生来说,上“委屈”大学的绝对不“委屈”。晨雾并没有劝那些有能力考入上海交大的考生都去报西安交大。选择大城市优秀学校上学总归是好事。
通过博友讨论澄清了一些历史事实:
例如,《中国最受委屈的十所大学》原文所载云南大学情况有误,本人替原作者更正一下:云南大学基本和西南联合大学没有什么瓜葛。西南联合大学复校离开昆明时为了感激云南人民的帮助,留下了师范专业,组建发展成了现在的云南师范大学。而云南大学是在西南联大之前就有的,其校史也没有关于西南联大的任何记载。
另外,一些博友对晨雾点评中关于“1956年上海交通大学除造船系留下改建为上海造船学院,学校主体迁移西安发展成为今天的西安交大,上海造船学院发展为今天的上海交大。”说法有争议。晨雾查阅上海交大网站校史文件《上海交通大学百年辉煌》,权威的说法应当是:“交通大学分设上海、西安两地,统一领导。西安部分设置21个专业,上海部分设置14个专业。上海造船学院和筹建中的南洋工学院并入交通大学上海部分,专业数扩展到19个。西安动力学院、西北工学院和西北农学院的部分专业并人交通大学西安部分,专业数扩展到23个。”这里“南洋工学院”是什么?起初的计划上海交大是要全部西迁的,那样上海交大将不存在了。而“南洋”正是用了1896年上海交大“南洋公学”的老名字,因此“南洋工学院”是上海交大留下的一个“梦”,还算上海交大的势力影响。因此晨雾将点评中改为:“……上海造船学院加上学校尚未西迁部分发展为今天的上海交大。”


- 思想者 - 2007-3-18

我想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国际贸易
或者是传媒大学或中央美院,学设计
截然不同的路


- 呵呵 - 2007-3-20

我上了北交大,人家说现在好多西安交大的老师都去了北交了么,因为条件比较好,是这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