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扶风(三尺剑)中华诗词讲座第一讲—诗韵基础 - 打印版本 +- MyTFLS社区 (https://community.mytfls.com) +-- 论坛: MyTFLS专区 (https://community.mytfls.com/forum-6.html) +--- 论坛: 字字珠玑语 (https://community.mytfls.com/forum-16.html) +---- 论坛: 戏墨丹青 (https://community.mytfls.com/forum-17.html) +---- 主题: 马扶风(三尺剑)中华诗词讲座第一讲—诗韵基础 (/thread-2891.html) |
马扶风(三尺剑)中华诗词讲座第一讲—诗韵基础 - 狐狸大仙 - 2004-6-29 <未名春早>: 首先我们有幸请到了著名的诗人三尺剑先生来为大家讲座, 我代表大家谢谢马老师, 首先介绍一下马老师: 三尺剑,原名马扶风,南京江宁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南京活动中心主任,南京秦淮诗社社长,诗词艺术大气磅礴,潇洒豪放,深邃空灵,蕴含哲理。在诗词理论、诗词评论、诗词选学、诗词教育等方面亦颇有造诣。著有《不易斋集》、《中华诗学》(近期付梓)、《中华诗词范选》(近期付梓)和《扶风笺白集》(近期付梓)等。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主席、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为其题词“南国无双士,东风第一枝”。 <三尺剑>:今天非常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古典诗词, 今天的课程是讲声韵基础。大家知道,中国的诗歌分为两种: 一种是格律诗词、一种是无格律诗歌,在唐以后格律是写好诗词的基础。 声韵基础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确定平仄声, 一个就是如何押韵。 下面先讲如何确定平仄声。 在汉语四声中,将汉字的读音分为平声字和仄声字两大类。平者,平缓也;仄者,仄促也。汉字的平仄声,犹如连绵山峰,有缓坡,有险坡,交替组合,使诗词读起来抑扬顿挫,宜于吟哦,适于咏唱。但是,对于中华诗传统的韵律来说,现代汉语声韵系统不能直接作为区分平仄的标准,因为它还必须在四声中剔除入声字,才符合中华诗的平仄要求。即在阴平、阳平中剔除入声字后,才等同于传统声韵中的平声字;在上声、去声中剔除入声字后,才等同于传统声韵中上声和去声;从四声中剔除回来的入声字,才等同于传统声韵中的入声字。 古 现 平声字 代 平声字 代 阴平剔除入声字; 汉 汉 阳平剔除入声字; 语 语 仄声字 古 上声字 现 上声剔除入声字; 代 去声字 代 去声剔除入声字; 入声字 汉 汉 阴平中的入声字; 语 语 阳平中的入声字; 上声中的入声字; 去声中的入声字; <别介>: 简单说:入派四声。 <三尺剑>: 也就是说,区分平仄声字,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是有区别的。就是刚才有人说的,在古代汉语中有入声字,现代汉语里没有入声字。它到哪里去了呢? 就是入派到四声里去了。在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中,已经没有了“入声字”的踪影。但是,我们在欣赏和创作格律诗词时,又是避不开辨别“入声字”的。可以说,现代人若是不懂得辨别什么是“入声字”,就无法跨入中华诗神圣的殿堂 <三尺剑> 格律范诗: 仄仄平平仄仄平, 风急天高猿啸哀, 平平仄仄仄平平。 渚清沙白鸟飞回。 平平仄仄平平仄, 无边落木萧萧下,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尽长江滚滚来。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万里悲秋常作客, 平平仄仄仄平平。 百年多病独登台。 平平仄仄平平仄, 艰难苦恨繁霜鬓, 仄仄平平仄仄平。 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杜甫《登高》 <三尺剑> 对 [豪] 说: 大家看看这首诗: “仄仄平平仄仄平, 风急天高猿啸哀,”这里的急就是入声字 “平平仄仄仄平平。 渚清沙白鸟飞回。”白字是入声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 无边落木萧萧下,”落木都是入声字。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字是入声字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是入声字。 “平平仄仄仄平平。 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和独是入声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 艰难苦恨繁霜鬓”里没有入声字 “仄仄平平仄仄平。 潦倒新停浊酒杯;”浊字是入声字 <jgigig> 对三尺剑说: 刚才你讲的入声字,有没有特别的规律,是不是真的只能靠死记硬背,熟能生巧来掌握? <三尺剑> 对 jgigig 说: 是的。一个一个地过堂,记住也就记住了,就和学游泳一样,学会了就不会忘记。 <别介> 对 jgigig 说: 那就要靠多读多写多看。 <jgigig> 对 三尺剑说: 把现代汉语的平上去入掌握了就已经不错了。 <三尺剑> 对 jgigig说: 常用的声字也不是很多的,对有入声的地区,五分钟就全部能搞定。因为他们平常讲的就有入声字。 <jgigig> 对 三尺剑 说: 五分钟就能搞定,就是安照你所说的那种方言来判断?。 <三尺剑> 对 jgigig 说: 对。东北、北京困难一些,但也是能记的很好的,东北人写的诗词一直在中国的诗词界占有较高的地位。尽管他们不讲入声字,但通过学习掌握的非常好。 <别介> 对jgigig说: 先生讲的是方法,主要靠自己摸索。 上面讲的是声律,大家知道了吧,再补充一下, 汉字是象行文字,它奠定了书法乃至国画的基础!汉字同时也是声韵文字,它奠定了古典诗词的基础。 <三尺剑> 汉字无论多少,都能归纳到一定的韵部,而韵部基本不变的。这为我们写诗词带来了很多便利,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母语的韵味。 [ Last edited by 狐狸大仙 on 2004-6-29 at 14:14 ] 马扶风(三尺剑)诗词讲座第二讲之格律基础(一) - 狐狸大仙 - 2004-6-29 <三尺剑>:今天主要讲的是格律诗词的基本知识。 在中华诗歌发展中,到了汉魏朝时代,逐渐产生了五言诗、七言诗,并且逐步构造成了整齐的形式,如每句都是五言、七言等,其后又随着对汉字声韵的认识和归纳总结,为产生律诗、绝句等近体诗奠定了基础。 律诗和绝句,合起来简称律绝,也称作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区别),是一种讲究和规定声律的诗体。我们先了解律诗、绝句的基本常识和有关它们的术语: 1、言数:在字数相等的诗句中,每句几个字就成为几言。如七个字的律诗叫做七言律诗,五个字的律诗叫做五言律诗;七个字的绝句叫做七言绝句,五个字的绝句叫做五言绝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脚),仄仄平平仄仄平(韵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脚),平平仄仄仄平平(韵脚)。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脚),仄仄平平仄仄平(韵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脚),平平仄仄仄平平(韵脚)。 2、律绝:近体诗中八句的叫做律诗,四句的叫做绝句。律诗有七言律诗,五言律诗等;绝句有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等。 3、平仄格式:它是在格律中规定的声韵,即在写诗中要使用规定的平声字或仄声字。在格律中我们以“平”和“仄”表示,兰色“平”表示应平可仄,兰色“仄”表示应仄可平。 4、韵脚和仄脚:在律诗和绝句中,规定偶句(第二、四、六、八句)和必须要押韵(起韵的首句也要押韵),押韵的部位叫做韵脚;非押韵诗句(不入韵的第一句和第三、五、七句)的末字必然是以仄声字收尾,我们把它叫做仄脚。举例如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脚),仄仄平平仄仄平(韵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脚),平平仄仄仄平平(韵脚)。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脚),仄仄平平仄仄平(韵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脚),平平仄仄仄平平(韵脚)。 5、句联称谓:在律诗八句中,每两句称为一联,共有四联。第一句和第二句叫做首联,第三句和第四句叫做颈联,第五句和第六句叫做颔联,第七句和第八句叫做尾联。 首联: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一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二句) 颔联: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三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四句) 颈联: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五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第六句) 尾联: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七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八句) <三尺剑>:这写都是基本知识, 并不是很复杂,大家用心看一看就知道了 6、对仗:在律诗中,一般规定颈联、颔联要用对偶句,律诗的首联和尾联以及绝句的两联是否要用对仗,由诗人自己决定。 7、章法:在律诗和绝句中,讲究“起、承、转、合”的章法,它有助于全诗谋篇布局,安排完整的意境。 8、粘对:在律诗和绝句中,格律所规定的平仄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每句之间都遵循“粘对规律”。“粘”就是每句的前四字平仄完全相同,“对”就是每句的前四字的平仄完全相反。之 三尺剑老师中华诗词系列讲座讲座第三讲——格律基础二 - 狐狸大仙 - 2004-6-29 <三尺剑>:今天继续为大家讲诗词格律,今天主要是讲绝句,比较简单,讲完后大家可以提问,以巩固前面几堂课的效果,在网上大家写的七绝和五绝比较多,对这些知识也比较好掌握。在全国诗词的来稿中,七绝占的比重比较很大,五绝相对较少。五绝虽然很短,但要写好确实也不容易,在古代各种诗式中,五绝的精品最少的。 绝句分为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两类。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共七言四句,二十八字;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共五言四句,二十字。七绝和五绝,都有固定的平仄和固定的对仗、押韵部位。 (一)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 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押平声韵的共有四种,即为仄起入韵,仄起不入韵、平起入韵和平起不入韵等四种形式。七绝是古今诗人们喜爱运用的诗歌形式之一,从古到今产生了大量的优秀名篇。 我先把四种格式给大家列出来 1、仄起入韵式 格 律 范 诗 仄仄平平仄仄平, 日照香炉生紫烟, 平平仄仄仄平平。 遥看瀑布挂前川。 平平仄仄平平仄, 飞流直下三千尺, 仄仄平平仄仄平。 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仄起不入韵式 格 律 范 诗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两个黄鹂鸣翠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 窗含西岭千秋雪,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门泊东吴万里船。 --- --唐·杜甫《绝句》 3、平起入韵式 格 律 范 诗 平平仄仄仄平平, 朝辞白帝彩云间, 仄仄平平仄仄平。 千里江陵一日还。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两岸猿声啼不住, 平平仄仄仄平平。 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下江陵》 4、平起不入韵式 格 律 范 诗 平平仄仄平平仄, 人间四月芳菲尽, 仄仄平平仄仄平。 山寺桃花始盛开。 仄仄平平平仄仄, 长恨春归无觅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不知转入此中来。 --唐·白居易 - 狐狸大仙 - 2004-6-29 哇哈哈,你中彩了~!你获得了MYTLS为你赠送的1积分 现代汉语中有436个自然韵,但是,自然韵并不完全等同于诗韵,有的可以成为单独的诗的韵部,有些自然韵则可以归为同一个诗的韵部。因此,诗的韵部要比自然韵数量要少。根据我国古今大量诗人的创作经验和现代汉语的声韵特点,我们将现代汉语声韵系统中的36个自然韵部,共归纳为 0418个诗词韵部 12(er韵未计在内)。我们将之分列如下: 第一韵a韵:包括自然韵a,ia,ua; 第二韵o韵:包括自然韵o,uo; 第三韵e韵:包括自然韵e; 第四韵i韵:包括自然韵i; 第五韵u韵:包括自然韵u; 第六韵u韵:包括自然韵ü(读:yu) 第七韵ai韵:包括自然韵ai,uai; 第八韵ei韵:包括自然韵ei,uei; 第九韵ao韵:包括自然韵ao,iao; 第十韵ou韵:包括自然韵ou,iou; 第十一韵an韵:包括自然韵an,uan; 第十二韵yan韵:包括自然韵ian,uan; 第十三韵en韵:包括自然韵en,uen; 第十四韵in韵:包括自然韵in,un; 第十五韵ang韵:包括自然韵ang,iang,uang; 第十六韵ing韵:包括自然韵ing; 第十七韵eng韵:包括自然韵eng,ueng; 第十八韵ong韵:包括自然韵ong,iong; 在以上18个韵部中,需要指出的是:有的可以通押。 <jgigig> 对 三尺剑说: uen,和un有什么区别? un就是uen。 <三尺剑> 对 jgigig说: 是的。 (1)在新诗和散曲中,每个韵部的四声(阴、阳、上、去)可以通押; (2)第十一韵an韵与第十二韵yan韵可以通押,但为了追求神韵,仍以各押其韵为佳; (3)第十四韵in韵与第十六韵ing韵,自古不通押。在某些地区,两者是不分的,可以通押,但仍以各押其韵为佳。 (4)、第十七韵eng韵与第十八韵ong韵,某些字可以通押,如eng韵中的“风”、“逢”、“鹏”等字,可以与所有的ong韵通押。 (5)、韵母“er”部在现代汉语声韵系统中,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自然韵部,但由于字数甚少,几乎难以构成一个诗的韵部,故在诗韵中从略。 在写诗词的时候大家也是要对照韵书的,我现在也是这样。 <朗月> 对 三尺剑说: en,in,un;也可以通押吗? <别介> 对 朗月说: 新韵可 <三尺剑>: 为了追求神韵,仍以各押其韵为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