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警惕!校园里的骗局~~~ - 打印版本 +- MyTFLS社区 (https://community.mytfls.com) +-- 论坛: 娱乐大排挡 (https://community.mytfls.com/forum-1.html) +--- 论坛: 网文大杂烩 (https://community.mytfls.com/forum-2.html) +--- 主题: ]~~~警惕!校园里的骗局~~~ (/thread-5970.html) |
]~~~警惕!校园里的骗局~~~ - zhsh562 - 2004-12-21 我们的学校不仅是一个教育体系,3万学子的汇聚,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许多商家看到其中的利益,为从中分一杯羹想方设法。他们打广告,在学校周围贩卖,入室推销……手段应有尽有。其中有不少人违背良心对大学生进行欺骗,大学生特别是新生由于社会经验缺乏,往往上当受骗,使自己蒙受不应有的经济损失。这里,我想就一些自己遇到的事情谈谈看法,希望每位同学能够正确处理类似的事情,摆正心态,不再上当受骗。 ![]() 街头推销莫轻信 前一段时间,在东校区南门周围出现了一批奇怪的人。几天后有不少学生反映这群人是惯有的行骗者。为了看清他们的真实面目,记者扮演了一次他们眼中的猎物。在记者和这群人接触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首先会说自己是某某大学的学生,在这里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在心理上拉近和同学间的距离。随后会询问同学是否知道某某商场的某某活动,在同学回答不知道后他们会向同学介绍活动的内容:是一个赠送礼品的活动。同时给同学看所谓的赠品,一般是洗发水、洗面奶、沐浴露等,用一个包装袋装在一起。他们还会吹嘘产品的高档次,在商场里的高价位,会说赠品发送的数量直接影响社会实践的成绩。在整个过程中,他们都流露出一种需要帮忙的态度,博得同学的怜悯心。如果同学被说服,接受赠品后,他们会要同学在一张表格中留下自己的名字,写出对他们工作的评价。这其实是一个幌子,在同学填写表格的同时,他们会以某种理由,说这些礼品虽然免费赠送,但是要收取一定的保险费用或者是其他名目的费用。 这些莫名其妙的赠品从免费到出现费用的过程就是这样的,在他们口中道来的30多元的保险费与他们口中的300多元的原价相比,确实是显得便宜诱人,许多同学就是这样交了钱,拿走赠品。但是这些东西的质量极差,很多同学反映洗发水不仅不能够洗去头皮屑,而且会损害头发。这样一个自始至终的骗局,骗取了大量同学特别是大一新生钱财。很多同学是在软缠硬磨后送给他们30元钱的,记者当日是以没有带钱为理由拒绝的。 一些老同学反映这些人并不是第一次来这里行骗,去年的这个时候也有人在这里用类似的手段骗取钱财,应该是同一伙人。所以忠告每一位同学,面对接头推销,要小心谨慎,保持理智,莫要因小失大,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入室推销要提防 上周四,寝室来了一位推销洗发水的人。虽然推销者对自己的产品赞不绝口,又列出种种好处,但记者看来,这些洗发水的包装极为差劲,更难相信其中的品质。在没有推销成功后,他又急着向记者询问大一学生在那里住,可见其目标的明确性。 入室推销是商家的掌握学生消费的一种手段,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手段,或者直接去推销商品,或者发送传单。商家根据学生的需要,推销学习用具,学习资料,生活用品等等。很多同学本身就是商家,是推销员。入室推销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同学,但是在这个表面干净的消费里,有很多暗藏的污垢,甚至很多是推销员的同学本身就是受骗者,却在不知不觉中帮助那些真正的骗子去骗同学。 有一种现象是同学要分外注意的,记者曾经遇到过一次,也听一些学长说起过。有种人来到你的宿舍,不推销产品,却给你看他的身份证,工作证,会在桌上堆一堆东西,从钢笔橡皮到袋装洗发水,无所不有。他的来意是希望请同学做一个代理,在学校推销商品(就是他给你看的东西),如果接受意味着首先要以一定的价钱买下那些的东西,在他的口中说出来的价钱似乎很低,利润极大,但是每一种价格很低的东西聚在一起,动辄四五百,对同学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记者当时很心动,但是手头紧缺没有留下这批东西。事后在一起工作的学长告诉记者,这些东西的质量都很差,他的一位同学曾经留下过这些东西,其中洗发水卖给周围的同学后,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面对熟识的同学,为了不让大家受损失,最后自己把卖出去的东西收回,很久都没办法处理掉这一堆废品。 上面那位同学的不理智使自己蒙受了经济损失。面对入室推销,大家依旧要有理智,买自己所需是正确的购物心态,毕竟我们还不是一个可以花钱买教训的群体。 寻业陷阱要警惕 不少大学生有这样的心态,想在读书学习的同时,找一份兼职来干。既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又可以解决一部分生活花销。 面对这样的群体心态,一部分人趁机打出替同学寻业的幌子,实际的目的是收取同学所谓的介绍费。这些人往往在节假日将到的时候出来活动。记者在暑假前曾有意找个饭店打暑期工,在学校里看到一则介绍职业的广告。所以联系四位愿意暑假留校的同学,一起去看看。 接待的负责人很热情,讲述也头头是道,我们留下自己想要找的职业的类型后,他告诉我们工资都可以保证500元以上,而且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可以由他进行协调,作为回报他要收取20元的中介费,同时承诺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是在他介绍之外自己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中介费可以退回。在等待消息的几天中,记者找到了其他的工作,想同介绍工作的中介者联系,要求退回中介费,但是打手机一直没有联系到,所以很担心。在一个星期后终于等到回信,要记者同另外三个同学在星期日上午一起面试。 星期日接待我们面试的是另外一个人。提起中介费的时候,他支吾说要找第一次见到的负责人才可以退还。面试是陪同学去的,是一家新开张的饭店,同去的有16个人,男女各半,其中不仅有理工大的学生,还有淄博卫校,淄博职业学校的一些学生,这些学生都已经交了中介费。记者同负责人谈话中了解到,仅仅是今天一天,他还要带两批学生去面试,在假期前的一段日子里,他平均每天可以接待近50位学生,仅中介费的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数目。 面试在一周内有了结果,我所了解到的是同去的8位男生中只有我们四人当中的一个被录用了。按照当时的协议,如果没有录用要退还中介费。所以在下一个星期日,记者同另两位没有录用的同学去取中介费(之前我们很辛苦的才打通他的电话,约好星期日下午2点见面)。但是一直等到下午4点,负责人都没有出现,打电话也无法联系,我们都很担心是受骗了。接下来的第二次依旧没有见到人,第三次是同学去的,虽然见到了负责人,但没有要回中介费。但是我的两位同学在第四次终于退还了中介费,但是和记者同去面试的另外一些同学能不能要回中介费就不得而知。如果所有在这里报名的同学中,有一百个人既没有找到假期工作,又没有要回中介费,那么这位中介者就白白的得到2000元的收入,吃亏的是学生自己。 这类中介者很好的利用了学生渴望实践的心态,用寻业赚取学生手里的钱财。整个操作过程中,没有任何书面形式的约定。如果被耽误的不是寻找实践机会的在校生,而是要为未来打算的毕业生,一旦出现差错,关系到个人命运前途的事情就不是20元钱那样简单了。 ![]() 所以,面对这样的中介者,大家要千万留心。对一个中介机构要有充分的了解,再决定是否去面试。同时学校的勤工助学中心经常会发布一些职业介绍信息,这些工作都是比较有保障的,一旦出现问题学校方面也可以协调,安全保障会有很大提高。如果同学想锻炼能力,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去企事业单位寻找打工的机会,因为在寻找工作的同时,也是自我推荐的能力一种锻炼,也是一个实践的机会。 ![]() 大学生在象牙塔里呆久了,也要学着去面对社会,面对自我。社会是复杂的,仅仅是校园里,到处都会有学生上当。见诸报端的各类大学生受骗事件看来往往是十分简单的,可是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偏偏在其中显得很幼稚。大学生表现出的不仅仅是缺乏社会经验,甚至缺乏生活常识。一些人就是利用大学生的单纯,骗取大学生的钱财或者劳动成果。 当我们在痛恨骗子的同时,也应该反省自身的缺陷:生活经验的缺乏,生活态度的随意,面对诱惑不够慎重,面对事件不够冷静。 写下这篇文章,不仅仅是要告诉同学几个骗术,更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