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胡也应该得到关注噢 - 打印版本 +- MyTFLS社区 (https://community.mytfls.com) +-- 论坛: 娱乐大排挡 (https://community.mytfls.com/forum-1.html) +--- 论坛: 蓝色木吉他 (https://community.mytfls.com/forum-22.html) +--- 主题: 二胡也应该得到关注噢 (/thread-8775.html) |
二胡也应该得到关注噢 - gilling_mao - 2005-8-12 我个人认为 二胡拥有最浑厚 最震撼的音色 是值得欣赏 关注 肯定 的 而居我所知 现在好多人都不在关注这极具中华文化特色的乐器了 那样会很遗憾的... 关注一下喽 绝对不会后悔的! - leiyuss - 2005-8-12 笛子.......... - 山姆大叔 - 2005-8-13 楼主的水平是没的说的! - leiyuss - 2005-8-13 恩,就是 - gilling_mao - 2005-8-13 中国最古老的乐器是什么呢? 是二胡吗 - leiyuss - 2005-8-13 ****中国古代乐器**** 箫的历史箫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历史上亦称为笛,唐以后方专指竖吹之笛。 箫:原称“洞箫”,现简称“箫”。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箫笛同源,都是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新石器时代开始以竹制作。在秦汉至唐,箫是指编管的排箫。 箫在汉代时称为“篴”、“竖篴”或“羌笛”。羌笛原为古代居住在四川、甘肃一带的羌族人民的乐器,最初只有4孔(3个音孔加管口1孔),西汉京房(字君明,公元前77~前37年)在后面加了一个最高音孔后,成为5孔箫。 西晋乐工列和、中书监荀勖所改革的笛为6 孔(前5、后1),其形制与今天的箫已非常相似了。东晋的桓伊,擅长音乐,他有一支蔡邕的柯亭笛(箫),是江南数第一的吹箫名手,地位和声望都已很高。他曾为素不相识的王徽之吹奏过三段乐曲,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 魏、晋、南北朝时,箫已用于独奏、合奏,并在伴奏相和歌的乐队中使用。 唐代以前,笛箫通常不分,至唐代,出现了前面六孔、旁边一孔,加有竹膜的笛子,此时笛箫概念基本分开,横吹为笛。竖吹为箫。 清代,箫的形制与现在完全一样。 ![]() 笛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古代称为“篴”。 秦汉后,笛才成为竖吹的箫和横吹的笛的共同名称 。>> 笛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1986年5月,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用鸟禽肢骨制成),根据测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历史。竖吹,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与现在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传统大致相同的音阶,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号,有些音孔旁还加打了小孔,与今天的中国音调完全一致,仍可用其吹奏现在的民间乐曲《小白菜》。 黄帝时期,即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开始选竹为材料制笛,《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以竹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进步,一者竹比骨振动性好,发音清脆;二者竹便于加工。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笛在古代称为“篴”。到了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记载。 1978年,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两支竹篪,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记载的汉篪,除长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与记载相同外,并在墓内的竹筒上写有篪的字样,显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历来有人篪、笛不分,说成是同一乐器,实际是有区别的。从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 6孔,闭口,能奏五声加一变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开口,能奏七声加两个变化音,不髹漆。战国时,篪是祭神或宴亭时演奏的主要旋律乐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学生宋玉的《笛赋》中也曾讲到当时南方的笛,与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 - leiyuss - 2005-8-13 ![]() 二胡:由胡琴发展而来,曾被称为胡琴或南胡。流传之广非其它乐器可比。音色优美、表现力强,是我国主要的拉弦乐器之一,在独奏、民族器乐合奏、歌舞和声乐伴奏以及地方戏曲、说唱音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 gilling_mao - 2005-8-14 引用:Originally posted by leiyuss at 2005-8-13 22:06:呵呵 鸟儿好有研究啊 - 好宝宝 - 2005-8-14 口琴也是不错的啊 - gilling_mao - 2005-8-14 引用:Originally posted by 好宝宝 at 2005-8-14 18:24:是啊是啊 那可是我么小学的校琴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