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问题
#1
几年前的《人民日报》头版曾经出现过“山西精神”的说法,(很抱歉由于我对现在的情况相当失望,所以不愿花工夫去找是何年何月,考据的工夫叫王怡去做吧!)当时朱容基认为,山西修全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太旧路时,跟国家要钱,国家没给,后来山西各界人民自己捐款,修好了这条看上去实在不怎么样的高速公路;后来山西兴办引黄工程,与意大利合作,整个项目也没有拿国家一分钱。鉴于山西是国内最落后的省份之一,能做到这一点委实难能可贵!朱总理还说,要真正发挥山西的能源和重工业基础的优势,在山西投入几十个亿,建设汽车工业,建设中国的底特律。当时总理上台不久,全国人民听了他在就职会上的演说,经济理想有些过于发热,对于这个承诺也不觉得有不妥和奇怪。但是事实嘲弄理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提供了证明:这是个笑话!和人民开个玩笑。

  与“山西精神”近乎同时,还有一件关于山西的大事,就是“假酒案”。“假酒”是手工作坊造出来的散装酒。这种酒即使收入微薄的人们一般也是从不喝的。它的确毒死了一些人,但这只能说明这个作坊罪大恶极,与汾酒是并无关系的。汾酒作为一个一直销量不错的上市企业,一直兢兢业业地生产和销售,我调查过汾酒厂的员工,我觉得它是一个充满自豪感的企业,而且有相当严密的制作工序,比其他的名酒甚至要多出一遍过滤,而且不象其他名酒那样漫天要价。但就是这样一个连年纳税丰厚的优秀企业,被假酒案这么一件实在风马牛不相及的民刑事案件冲击到百劫不复,至今远未复原。究其原因,固然有老百姓不熟悉汾酒厂的原因,但媒体的肆意渲染和某些重要人士的推波助澜起了更重要直接的作用。尤其是国家元首发表了电视讲话,对这种假酒害人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但是却没有及时为汾酒开脱,这中间是否涉及到党内人事纠纷,实难判定。对此,上海一位学者愤怒地说(见《新民晚报》),不知是谁造的孽!

   其实对汾酒厂的无情只是一件很小很具体的事情,相对于整个的山西问题或者说山西悲剧来说,委实微不足道。我们应该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山西的全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要的重工业(化工为主)基地,它的工业成分占到70%,但是本末倒置的是,一个工业省却入不敷出,民生凋敝,工资水平居然滑落到全国倒数第一。60年代按照“晋东南好地方”等的观念鼓舞下到山西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们,万万想不到在不长的时间里,他们用头脑和热情选择的第二故乡竟然成了一个硕大的贫民窟,老百姓无事可做,关系网漫天飞舞,环境污染到了百米以外一团黑雾的状态(太原市)。

  其实,如果我们简单地来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就会豁然明白这是为什么。假设山西是个独立的国家,或者拥有很多独立权利的诸侯国,那么山西就决不会穷。这就象是海湾的阿拉伯国家,上帝给了人家石油,所以就那么富有!山西也是,如果山西可以独立地经营和卖出煤炭,以及输出化肥和电力,山西决不会象今天这个样子。显然国家在中间充当了小人。
[图片: 44_2047.gif]
回复
#2
我承认国家的重要,但是国家的计划配置要合理,而现状可不是这么回事。富了沿海的客观后果来说不见得是什么大好的事情吧,至少不如富了辽宁和山西那么重要。看看美国的芝加哥、德国的鲁尔、英国的伯明翰,看看人家是怎么对待自己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简直当命根子一样。反过来看看我们自己,把一个风水宝地当玩具来糟蹋。小平同志心血来潮,在朔州建了一座绝对现代化、德国格式的采煤站,结果这家本来应该辐射推广到全省的采煤站被收归“国有”,行政上都直属北京!还有就是阳城电厂,那是建设中的全亚洲最大火电厂,但是它发出来的电将以绝对的低价运往江苏。与此同时,与阳城接壤的南五县——号称山西最富的几个县,却常在电视节目的关键时刻停电。这就是老子所谓的“人之道,损不足以利有余”,果然是有人在捣鬼。

  上届山西省地方官还是卓有成效的,修了几条救命的路,兴办了几个大工程,最可贵的是他看到了山西人才可怕的流失,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入了“爱山西”的条款,还编了歌谣教大家吟唱。但是不久调离,新一届父母官把这些“不严肃”的东西统统清除了。

  余秋雨写过《抱愧山西》。他显然是专门翻了一些资料的。由此可见他的学识有多高!其实我们大家都应该明白山西的历史:在春秋,它是称霸最久的一国,占据霸主地位达两百年之久,而其他四家全是昙花一现;在西汉,河东直至泽州一带,都属于京兆,是帝王的别苑,如汉武帝“泛楼船兮济汾河”,就象今天的密云;在唐代,它是大本营,涌现了无数人才,几乎持续地把持唐朝的政局;在宋代以后,由转口贸易带兴的晋商逐渐崛起,在重农抑商的苛刻条件下,甚至都上了金融的路子,这都是山西在历史上的良好表现。甚至鸦片战争时,也不得不调用装备“最精良”的山西兵去打仗。这一情况其实一直可以持续到民国,当时晋商把银行开到了日本去,只是因为战争才不得不撤除;30年代,它还是全国的模范省;在日本入侵之前,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社会问题。还有一个佐证是人口,以围棋故乡——陵川县为例,乾隆时代它有30万人,如今辖区未变,人口却只有23万,这固然有计划生育的原因,但经济不景气也是潜在原因之一。

  现在有些富有的地方,说话很伤内地的心。比如上海人有种全中国人都是由上海来养活的观点。这是很狂妄的!没有内地的资源供给和人力支撑,上海随时会垮掉。对于山西这种地方,怎么也不应该让人家沦落到如此地步,工资水平全国最末一位,这不符合它工业省的身份,也不符合生产规律。
[图片: 44_2047.gif]
回复
#3
山西煤矿表现的已经相当不错
不是说了,山西的小煤窑(包括无证的大煤窑)一旦全倒了,山西的经济立马完蛋
山西目前的支柱产业就是煤,没有别的
汾酒了啥的都是扯淡
汾酒的利税在最好的时候不过3亿,而目前因为电荒,一吨主焦煤的纯利在200以上,一个小煤矿日产保守是100~200吨,矿主的利润就有数万,可以说是日进斗金,一年就是上千万,而税款呢,虽然只是象征性的交一小部分,但绝对超过汾酒之类太多了
要知道,山西的无证矿足有万数……
为什么外地人愿来山西当官,煤这一块太肥了!如果小煤矿还想在该地立足,跟地方官的关系就至关重要……剩下的不用我说了

[ Last edited by 鹤冲天 on 2004-10-1 at 23:38 ]
宁可死个枫叶的红
灿烂的狂舞天空
去追向南飞的鸿雁
驾着万里的长风
回复
#4
山西..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富起来....
回复
#5
这话不好说
要知道,山西的富人很多

而且虽然整体工资不高,但生活费用也不高,跟外面虽然是不太能比,过自己的日子还是可以的
宁可死个枫叶的红
灿烂的狂舞天空
去追向南飞的鸿雁
驾着万里的长风
回复
#6
不能总在这里自己乐子玩儿阿..
回复
#7
说起当官的 还是胡副国啊。。其他官不是山西人不知道山西的苦
[图片: 44_2047.gif]
回复
#8
晕。。他是谁都快忘记了。
你迷路了.
你迷茫了.
而我.失去了你们也什么都没有得到.这个是你对.还是我错.
无家可归了.
回复
#9
引用: 鹤冲天 在 2004-10-2 20:15 发表:

这话不好说
要知道,山西的富人很多

而且虽然整体工资不高,但生活费用也不高,跟外面虽然是不太能比,过自己的日子还是可以的

强烈反对!不但跟外面人比相形见绌,捉襟见肘。就是我们自己也从来没有感觉自己的日子很滋润。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http://bbs.6318.cn/UploadFile/2005-10/20...128876.jpg
回复
#10
胡富国修了太旧高速 没人会忘记 单凭那会每周的经过的太旧高速路纪念碑的题词 就忘不了
另外一个有点讽刺的原因 是那个许西收费站 人大、政协 讨论了3年说要拆除的收费站 却在三年后的今天 依然立在那里 不但安然存在 轿车价格也从3年以前的5快变成了10块 这就是山西
<marquee width="90%" behavior="alternate" scrollamount="3"><font color="purple">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冷风吹,只要有你陪。</font></marquee>   <font color="pink"><marquee width="90%" behavior="alternate" scrollamount="3">其实, 生活就像洋葱, 一片一片地剥开, 总有一片会让我们流泪。   
[图片: pig%20wake%20up_8IMOps92NxIe.gif]
</marquee></font>
回复


跳转到:


正在阅读该主题的用户: 1位游客
您的访问已通过Cloudflare保护,访问自美国/l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