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爱情传奇 (多谢芭蕾舞裙支持!特别送上)
#1
十大爱情传奇

一、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她怦然心动,并且在与他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从而完成了两人生命中最辉煌一事件。他就是被临邛县令奉为上宾的才子司马相如,她就是孀居在家的佳人卓文君。
   被传为佳话又如何?成为多少情侣们的榜样又如何?“从此,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这只能在童话中出现罢了。勇气消失、爱情消退后,卓文君也只能“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二、唐明皇与杨贵妃——长恨歌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玄宗匆匆出逃,发生马嵬兵变,杨贵妃被赐死,他们的爱情终究敌不过政治,就算是皇帝也挽救不了自己心爱的女人的性命。
   他们的爱情,以悲剧收场,他们的爱情,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皇帝与妃子之间的感情,上升到了真正的爱的层次。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三、孙中山与宋庆龄——年龄不是问题
   他们的年龄相差28岁!
   短短10年聚首,胜过人间无数。
   在得知孙中山已与前妻离婚的消息后,22岁的宋庆龄冲破父母的“软禁”,赴东京与孙中山成婚。他们的情深谊笃,令人感动。广州发生陈炯明兵变,在危难之际宋庆龄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孙中山:“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可以没有你!”而孙中山弥留之际,特别嘱咐儿子、女婿要“善待孙夫人”,听到何香凝保证尽力爱护宋庆龄之后才放心。此后,宋庆龄孀居终生。
  
   痛会一天天一件件吃掉想念
   想念有一天有一夜你会出现
   你是
   看不到 听不到 存在身边
   就算
   我的 我还活着
   There‘s only you in my heart.
四、克娄巴特拉与恺撒、安东尼——爱情与权力的选择
   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与亲弟弟联姻共同执掌权柄。由于姐弟反目,她借助罗马帝国叱咤风云的恺撒的力量以巩固统治。当恺撒见到克娄巴特拉时,一下子被这位天姿国色、才华非凡的女人所倾倒,帮助她夺取了王位。
   恺撒死于反对派的突袭之后,克娄巴特拉失去了靠山,转而依靠罗马的马克·安东尼,用同样的手段赢得了有勇无谋的安东尼,再一次使自己王位稳固。
   在克娄巴特拉内心的天平上,权力远重于爱情。
  在屋大维势力超过安东尼后,她放弃了安东尼,使其惨败。年近40的她未能打动屋大维,只能在软禁中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五、白朗宁与巴莱特——诗意的爱情奇迹
   “我爱极了你的诗篇——而我也同时爱着你……”
  这就是白朗宁给女诗人伊丽莎白·巴莱特写的一封信。两人从此开始频繁的书信来往。在白朗宁的多次要求下,两人有了第一次见面。哪知三天后,抑制不住强烈感情的白朗宁竟给伊丽莎白写了一封求婚信。39岁的伊丽莎白这时躺在床上已有24年,她对结婚早已没有奢望,认为自己不可能嫁给比她小6岁的白朗宁。她拒绝了他。尽管如此,两人依然亲密的交往,直至谁也离不开谁。这时,奇迹发生了,伊丽莎白突然能下地自由行走了。尽管父亲不同意,她还是勇敢地投入了白朗宁的怀抱,两人一起远离家乡,到意大利生活,后来还生一下孩子。爱情的力量使她原本孱弱的生命延续了15年,并使她写出了更多优美的诗篇。
  
   爱的力量真的好伟大啊~~~
  
   记得,在水区里看过一篇名为《一生要和爱的人一起做的50件事》,其中有一点是,“你写的文字,我要第一个看到”。看似平淡,试问,现实中,如此简单的愿望,又有几人能够实现?
  
六、鲁迅与许广平——沫相濡亦可哀
   “即使风子有它自己的伟大,有它自己的地位,藐小的我既然蒙它殷殷握手,不自量也罢!不合法也罢!这都于我们不相干,于你们无关系,总之,风子是我的爱……”
  这就是许广平爱的宣言。
   在与许广平结识、相爱之前,44岁的鲁迅虽有名义上的妻子朱安,但一直过着一种苦行僧似的禁欲生活,打算陪着朱安这个“母亲的礼物”“做一世牺牲”。是许广平对他的敬仰、理解乃至热爱打开了他封冻已久的心。后来,他们在上海正式开始了同居生活。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是鲁迅在送给许广平的《芥子园画谱》上所题的。
  
   勇敢的女人,以她的赤诚冲破了世俗的枷锁。
  
   爱真的可以让人变得勇敢吗?
七、 徐志摩与陆小曼:万种风情无地着
   郁达夫曾说过:“他们的一段浓情,若在进步的社会里,有理解的社会里,岂不是千古的美谈?忠厚柔艳和小曼,热烈诚挚如志摩,遇合在一起,自然要发放火花,烧成一片了,哪里还顾得到纲常伦教?更哪里还顾得到宗法家风?”
   爱是可以不顾一切的,纵使“使君有妇、卿已有夫”,那又如何?只要你有抛去一切的勇气。
八、 爱德华与沃利斯·辛普森——不爱江山爱美人
   “他喜欢同她在一起,并且从她的品质中获得他要的幸福,就像她需要呼吸新鲜空气一样。”
   爱德华八世与沃利斯·辛普森的爱情故事可谓举世闻名。
   爱德华八世要和沃利斯结婚的决定遭到朝野强烈的反对,多次交涉未果之后,爱德华八世决定逊位来完成这桩亘古未有的婚姻。对于失去王位以及永远不能回到自己的国家,爱德华对沃利斯说:“你可别后悔,我丝毫也不。我只知道幸福永远维系在你的身上……”
  
   此生此世,生死相随~~~~~~~~~~~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九、 萨特与波伏娃——柏拉图式的爱情
   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萨特与西蒙·波伏娃的爱情尽管没有附丽于婚姻,但却长达50多年并终其一生。
   “在青春期,当我能看女人的时候,我是想要她的全部。”“独身生活是我的原则,我生来就是当光棍的。”“我不会结婚,永远单身,我要所有的女人。。。。。。”这便是萨特的观点。
   “萨特不愿履行一夫一妻制的职责,他喜欢与女人在一起,他认为这些人和男人在一起,不那么狡猾。”“在我们之间,存在着必要的爱情,同时我也认识到,需要偶然爱情。”这是波伏娃的观点。
   这也许就是他们之间所谓的理解与宽容的爱情,他们没有结婚,但却情投意合,并将这份情感维持了半个多世纪。
十、陆游与唐婉——咫尺天涯
  
   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
   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总是沉湎于他人爱情的伟大。
  
   其实,爱又怎样?不爱又怎样?安于宿命如何?不安于宿命又如何?
  
   本以为,只要把心,交放在你的手里,不去管时过境迁,黯淡地随你去了,漠然也随你去了。只要,笃信。
  
   在你的生命里,我只是个意外。
   其实,我只是一朵飞花,会沾染在你的衣袖,某日,你甩甩衣袖,我就是你不带走的那片云彩。
    
    既然得不到你的爱,我便要学会抢先一步从容地离开,至少好可以保留尊严。心里的痛和思念,你不必知道。爱你是我一个人的事,你不需要知道。
C`est pas la vie
回复
#2
真的非常谢谢你!
很感动,很感动
感动这份美丽又意外的礼物
也感叹如今注意古典文学、传奇文学仍有人
谢谢你
我非常非常喜欢你的文章
更感激你对“戏墨丹青”的支持
高山流水
难得知音
回复
#3
谢谢你特别的礼物~

记得克娄芭特拉最后是自杀了,用一种据传说让人死亡却没有痛苦的小毒蛇
有的人说是她殉情于安东尼
历史上却说她却是背叛了安,想故技重演俘获屋大维,可惜她的鼻子长的不合适
不是有人说吗“如果这位女王的鼻子再高一点,那历史都会改写”
可有的人又说屋大维是不喜欢高鼻子
总之是她的鼻子不符合屋大维的审美吧
一而再再而三地玩火,终会惹火烧身
一代红颜,也就这么香销玉陨了

那脍炙人口的〈长恨歌〉真是诗人美化了吗还是另有含义
年龄相差甚多的君王和美女,在政治强权和利益诱惑下真的会有真实的爱情吗
横死的佳人又岂杨氏一个
不论是咎由自取还是无辜受死
陷入宫廷、政治本身就身不由己吧
柏杨说“女无美恶,入宫则妒”
此言未必全对
但美人凋零,确是令人感伤的事
一只在画板上跳芭蕾的猫
会哭,也会笑http://img1.qq.com/astro/20040803/549221.jpg
http://img165.photo.163.com/burning_616/...685463.jpg
回复
#4
所以有时候想想
容颜平淡,未必是坏事
一只在画板上跳芭蕾的猫
会哭,也会笑http://img1.qq.com/astro/20040803/549221.jpg
http://img165.photo.163.com/burning_616/...685463.jpg
回复
#5
斑竹又开始 呶了 厚厚
<marquee width="90%" behavior="alternate" scrollamount="3"><font color="purple">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冷风吹,只要有你陪。</font></marquee>   <font color="pink"><marquee width="90%" behavior="alternate" scrollamount="3">其实, 生活就像洋葱, 一片一片地剥开, 总有一片会让我们流泪。   
[图片: pig%20wake%20up_8IMOps92NxIe.gif]
</marquee></font>
回复
#6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凤求凰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个是被临邛县令奉为上宾的才子,一个是孀居在家的佳
人。他们的故事,是从司马相如作客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弹唱那首著名的《凤求凰》
开始的:“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由交接为鸳鸯。”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
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
当夜,卓文君收拾细软走出家门,与早已等在门外的司马相如会合,从而完成了两
人生命中最辉煌一事件。卓文君也不愧是一个奇女子,与司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
对家徒四壁的境地(这对爱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大大方方地回临邛老家开酒肆,
自己当垆卖酒,终于使得要面子的父亲承认了他们的爱情。尽管后世的道学家们称
他们的私奔为“淫奔”,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日后多少情侣们的榜样。这之后还
有一个事件值得一记:司马相如一度迷上了某才女,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这样
的句子“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终使相如回心转
意。

克娄巴特拉与恺撒、安东尼:爱情与权力的选择

举世闻名的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与罗马将军恺撒马克·安东尼之间的恋情甚至
影响了埃及和当时世界的历史。
托勒密12世去世后,克娄巴特拉按父亲的遗嘱与亲弟弟联姻共同执掌权柄。由
于姐弟反目,她决定借助罗马帝国叱咤风云的恺撒的力量。而恺撒出于巩固统治和
从埃及取得酬金的目的,也认为促成克娄巴特拉姐弟重归于好是必要的。但当恺撒
见到克娄巴特拉时,一下子被这位天姿国色、才华非凡的女人所倾倒,帮助她夺取
了王位。后来,两人通过恺撒制定的一夫多妻制而成为合法夫妻,并生下一子。
公元前44年,恺撒死于反对派的突袭之后,克娄巴特拉感到失去了靠山,转而
依靠罗马“后三头”之一马克·安东尼,用同样的手段赢得了有勇无谋的安东尼,
再一次使自己王位稳固。她与安东尼共生三子。
然而在克娄巴特拉内心的天平上,王朝远重于爱情,在“后三头”另一巨头屋
大维势力超过安东尼后,她放弃了安东尼,使其惨败。但是,年近40的她去并未打
动屋大维,在软禁中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唐明皇与杨贵妃:长恨歌

杨玉环原为寿王瑁王妃,玄宗惊艳于她的美貌,但碍于她是自己的儿媳而不便
明目张胆纳入宫中,于是想出个让杨玉环出家,脱离寿王,再以“杨太真”身份入
宫的方法。 从此杨玉环“三千宏爱在一身”,并于公元745年被册封为贵妃。玄宗
对杨贵妃的宏爱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所谓“君王从此不早朝”,为了两情欢爱,可
以把国事先放在一边;而从“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贼后面,我们看到玄宗甚至动用
了他手中的权力来取悦杨贵妃,这样的做法出发点固然是为了爱,但皇帝毕竟是皇
帝,他所做的一切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必然要牵涉到政治的东西。这使得他们的
爱情洽谈室不可单纯, 并最终敌不过政治: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玄宗匆匆出
逃,发生马嵬兵变,杨贵妃被赐死,就算是皇帝也挽救不了自己心爱的女人的性命。
他们的爱情虽以悲剧收场,但正如白居易所描述的那样,“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
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他们的爱情,已经远远超出了
一般皇帝与妃子之间的感情,上升到了真正的爱的层次,这也是后人广为传颂其爱
情故事的原因。
白朗宁与马莱特:诗意的爱情奇迹

1845年,长期瘫痪在床的伊丽莎白·巴莱特在英国诗坛声名鹊起,其地位已取
代衰老的华兹华斯,而与丁尼生齐名。本来就钦慕她的诗才的白朗宁给女诗人写了
一封信,大胆地对她说:“我爱极了你的诗篇——而我也同时爱着你……”。女诗
人接到信后也给他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两人从此开始频繁的书信来往。在白朗
宁的多次要求下,女诗人克服从不见生人的习惯,两人有了第一次见面。哪知三天
后,抑制不住强烈感情的白朗宁竟给女诗人写了一封求婚信。39岁的女诗人这时躺
在床上已有24年, 她对结婚一事早已没有想法,认为自己不可能嫁给比她小6岁的
白朗宁。她拒绝了他。尽管如此,两人依然保持亲密的交往,直至达到谁也离不开
谁的地步。这奇迹发生了,伊丽莎白突然能下地自由行真诚了。尽管犹如暴君的父
亲完全不同意她的婚姻,她还是勇敢地投入了白朗宁的怀抱,两人一起远离家乡,
到意大利生活,后来还生一下孩子。爱情的力量使白朗宁夫人原本孱弱的生命延续
了15年,并使她写出了更多优秀的诗篇。

孙中山与宋庆龄:革命伴侣

志同道合最容易成伴侣,孙中山与宋庆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一代革命
先驱,孙中山得到了不少挚友的支持,宋庆龄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个。1913年八月,
“二次革命”失败,革命派在国内失去了立足之地,大多随孙中山流亡日本,宋耀
如一家更是举家迁避扶桑。从美国读书归来的宋庆龄到日本与家人会面,终于见到
了她所敬仰的孙中山, 并开始接替父亲和姐姐的工作,于1914年9月起正式担任孙
中山的英文秘书。这是在患难中生长出来的爱情:革命失败,心灵的创伤和流亡海
外生活的孤寂,孙中山赌阶段宋庆龄的帮助和抚慰中得到了补偿;而宋庆龄追承孙
中山革命的愿望得琶了满足,并发出了这样的肺腑之言:“我的快乐,我唯一的快
乐是与孙先生在一起。”这遭到宋庆龄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坚决反对:他们的年龄相
差28岁!1915年10月,在得知孙中山已与前妻离婚的消息后,22岁的宋庆龄冲破父
母的“软禁” ,赴东京与孙中山成婚。他们的情深谊笃,令人感动:1922年6月16
日,广州发生陈炯明兵变,在危难之际宋庆龄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孙中山:“中国可
以没有我,但不可以没有你!”而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弥留之际,特别嘱咐儿子、
女婿要“善待孙夫人”,听到何香凝保证尽力爱护宋庆龄之后才放心。短短10年聚
首,胜过人间无数。此后,宋庆龄孀居终生。
   http://forum.mytfls.com/forumdisplay.php...d=W5gy9epP <font color="Navy">[color]<font color="Purple">[color]</font></font>
回复
#7
鲁迅与许广平: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

在与许广平结识、相爱之前,44岁的鲁迅虽有名义上的妻子朱安,但一直过着
一种苦行僧似的禁欲生活,打算陪着朱安这个“母亲的礼物”“做一世牺牲”。是
许广平对他的敬仰、 理解乃至热爱打开了封冻已久的心田。从1925年3月11日他们
开始通信,一直是许广平以自己的勇敢和坚定打消了鲁迅的种种顾忌,终于明白表
示:“我对于名誉、地位,什么都不要,只要枭蛇鬼怪够了”。这所谓“枭蛇鬼怪”,
就是又有“小鬼”、“害马”之称的许广平。而在1925年10月许广平所写的《风子
是我的爱》中,有这样的爱的宣言:“即使风子有它自己的伟大,有它自己的地位,
藐小的我既然蒙它殷殷握手,不自量也罢!不合法也罢!这都于我们不相干,于你
们无关系,总之,风子是我的爱……”1927年10月,鲁迅与许广平在上海正式开始
同居生活,在旧式婚姻的囚室里自我禁闭20年之后,他终于逃出来了。对于鲁迅和
许广平来说,这是他们生命中最有光彩的举动,鲁迅于1934年12月在送给许广平的
《芥子园画谱》上所题的“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正是他们爱情生活
的写照。

徐志摩与陆小曼:万种风情无地着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交往,用“爱得轰轰烈烈”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陆小曼
的丈夫王赓时任哈尔滨警察厅长,虽不在北京,但侯门如海,徐志摩要用钱来贿赂
门房(每次500元) 才有可能与陆小曼见面,而陆小曼给徐志摩写情书不但要用英
文,连寄信也只能自己抽空出去寄。几经波折,徐陆二人的恋情愈演愈烈,弄得满
城风雨,王赓甚至还拔出枪来威胁陆小曼,但这一切都遏止不住二人的热情。对于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郁达夫的看法颇为中肯:“他们的一段浓情,若在进步的
社会里,有理解的社会里,岂不是千古的美谈?忠厚柔艳和小曼,热烈诚挚如志摩,
遇合在一起,自然要发放火花,烧成一片了,哪里还顾得到纲常伦教?更哪里还顾
得到宗法家风? ”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与陆小曼举行婚礼,梁启超为证婚人,
胡适为介绍人。他们的婚礼,真可以算得上是“别开生面”,梁启超作为徐志摩的
老师,在婚礼上进行中引经据典地来了一通训词,训斥这一对新婚夫妇:“你们都
是离过婚,重又结婚的,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最后还来
了一句“祝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的结婚!”但徐志摩这样的历尽千辛万苦去追求,
去试验梦想中神圣的爱的境界,虽有“不顾一切,带有激烈的燃烧性”且“不管天
高地厚,人死我亡,势非至于将全宇宙都烧成赤地”的热情,终于还是落个失败的
结局,思之令人感慨。

萨特与西蒙:波伏娃:柏拉图式恋爱的精典

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萨特与西蒙·波伏娃的爱情尽管没有附丽于婚姻,但
去长达50多年并终其一生。
929年, 青春年少、生机勃勃的萨特就读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与好友尼让、
埃博德组成“三人帮”,如疾如醉的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这时,西蒙·波伏娃——
一位年轻、聪颖而清秀的女朗进入了萨特的生活。
萨特与波伏娃迅速陷入热恋,“我们在早晨人需,直到很晚才会分手。我们穿
过巴黎散步,一直在继续我伞兵话题——我们的事、我们的关系、我们的生活和我
们即将写的书……”毕业考试结束了,萨特名列第一,波伏娃紧接第二,真可谓比
翼齐飞。萨特为期18个月的服役不得不让这对恋人分别,但他们共同制定了一个特
殊的恋爱合同。在合同中,双方强调,两人要保持最亲密的关系,无话不谈,不准
有任何欺骗行为。然而,随着两人感情加深,他们在爱情观点上的差异也逐渐表现
出来。萨特说:“在青春期,当我能看女人的时候,我是想要她的全部。”“独身
生活是我的原则,我生来就是当光棍的。”“我不会结婚,永远单身,我要所有的
女人、、、、-只要能搞到手。”这是对波伏娃的声明,一方面要同她保持亲近的、
永不结婚的爱情关系,另一方面又要波伏娃不要干预他的私生活。至于波伏娃,她
对萨特的这一点非常清楚,并能接受。“萨特不愿履行一夫一妻制的职责,他喜欢
与女人在一起,他认为这些人和男人在一起,不那么狡猾。”“在我们之间,存在
着必要的爱情,同时我也认识到,需要偶然爱情。”正是在这种理解与宽容的爱情
中,萨特与波伏娃的爱情显得与众不同,他们没有结婚,但却情投意合,并将这份
情感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980年萨特去世。

温莎公爵与辛普森:不爱江山爱美人

爱德华八世与沃利斯·辛普森的爱情故事可谓举世闻名。1931年,生于巴尔的
摩市的沃利斯·辛普森与第二任丈夫英国大商人欧内斯特怀着对上流社会的迷恋,
与当时还是亲王的爱德华结识,并经常参加亲王的各种流动。起初亲王对沃利斯这
位不太出众的女人并没有多大的关注,随着亲王对情人西玛尔兴趣逐渐冷淡,特别
是他发现西玛尔与伊斯梅利穆斯林首领阿迦汗的独生子阿里汗亲王有染后,便把注
意力投向了沃利斯,并很快被这个37岁的女人深深迷住了。“唯一能说明他地我感
兴趣的原因也许在于我那美国人的独立精神、我那直率、我那自以为具有的幽默感,
以及我对他和与他有关的每件事的乐观或好奇……他是孤独的,也许我是第一个洞
察他内心深处孤独感的人”温莎公爵夫人的回忆录这样说道。漫斯顿·丘吉尔对亲
王与沃利斯的恋情也评价道:“他喜欢同她在一起,并且从她的品质中获得他要的
幸福,就像她需要呼吸新鲜空气一样。”1936年元月,威尔士亲王爱德华继位,成
为爱德华八世。国家大事的重任丝毫没有减低他对沃利斯的爱,他向王室宣布要和
沃利斯结婚。这时,沃利斯与丈夫欧内斯特的离婚宴也摆上了日程。爱德华八世的
决定遭到朝野强烈的反对,他们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一人结过两次婚的女人成为王
后。多次交涉未果之后,爱德华八世决定逊位来完成这桩亘古未有的婚姻。顶着来
自皇室、首相以及新闻界的各种压力(沃利斯也成为英国早期“狗仔队”捕猎的对
象),爱德华八世逊位而成为温莎公爵,1937年终于在法国与沃利斯成婚。对于失
去王位以及永远不能回到自己的国家,温莎公爵对沃利斯说:“你可别后悔,我丝
毫也不。我只知道幸福永远维系在你的身上……”

三毛与荷西:梦里花落知多少

台湾作家三毛与荷西的故事浪漫而缠绵绯恻,尽管两人都已逝去,但他众仍是
无数少男少女心目中的爱情偶像。三毛和荷西相识在西班牙,当时三毛念大学二年
级,两人常常一起看电影、逛公园。一天,荷西对三毛说:“你要等我6年,我有4
年在大学要读, 加两年兵役要服,6年一过,我就娶你。”后来两人分手了。按照
承诺,以后的6年中他们没有任何联系,这其间三毛去了德国、美国。6年后命运再
度将三毛带回马德里。这天,有位朋友打电话给三毛:“快来,搭计程车过来。”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的三毛匆匆赶到朋友家。朋友神秘地让她把眼睛闭上,三毛只觉
得一双温柔的手臂把她整个儿抱了起来,张开眼一看,哎呀!不得了,竟是那位身
材高大、长满胡须的、她当年的小朋友——荷西。两人热烈亲吻、拥抱后,荷西把
三毛带到自己的屋内, 满屋子三毛的巨幅照片再一次让三毛惊呆了,6年来,荷西
一直惦恋着她。三毛感动至极,对自己说:“这一生我还要谁呢?”婚后的生活虽
然清苦,但充满温馨和情趣。三毛说堵塞,“因为幸福满溢而怕得悲伤”。悲剧果
然降临,在一镒意外事件中,潜水员荷西过早地离开三毛而去,痛不欲生的三毛几
次试图自杀,终因亲情难舍而止步。然而,数年后三毛还是自缢于医院,不能不说
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http://forum.mytfls.com/forumdisplay.php...d=W5gy9epP <font color="Navy">[color]<font color="Purple">[color]</font></font>
回复
#8
关于 陆游与唐婉——咫尺天涯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陆游二十岁(绍兴十四)与唐婉结合,不料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孰料,缘深情浅的这一对恋人竟在绍兴二十年,与城南禹迹寺的沈园意外邂逅,陆游“怅然久之”,于沈园内壁上题一首《钗头凤》,沧然而别。唐婉读此词后,和其词,不久即郁闷愁怨而死。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眷恋,在他六十七岁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事隔四十年字迹虽然已经模糊,他还是泪落沾襟,写一首诗以记此事,诗中小序曰:“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主已三易其主,读之怅然”,在诗中哀悼唐婉:“泉路凭谁说断肠?断云幽梦事茫茫。”后陆游七十五岁,住在沈园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写下绝句《沈园》:“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自行作稽土上,尤吊遗踪一泫然”,就在陆游去世的前一年,他还在写诗怀念:“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这是一种深挚无告,令人窒息的爱情,令我垂泪,而垂泪之余,竟有些嫉妒唐婉了,毕竟,能在死后六十年里仍然不断被人真心悼念,真是一种幸福了!!



关于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可说是家户喻晓。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音乐家。早年家贫,并不得志,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家里。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是当地的大富豪。卓如君当时仅十七岁,书上形容如君的美貌:“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文采亦非凡。本来已许配给某一皇孙,不料那皇孙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辞世,所以当时如君算是在家守寡。
  卓王孙与王吉多有往来。某日,卓王孙在家晏请王吉,司马相如也在被请之列。席间,免不了要作赋奏乐。司马相如得知卓王孙之女如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于是奏了一首《凤求凰》。卓如君也久慕司马相如之才,遂躲在帘后偷听,琴中之求偶之意如何听不出。两个人互相爱慕。但受到了卓王孙的强烈阻挠,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后回到成都,生活窘迫,如君就把自已的头饰当了。开了一家酒铺,卓如君亲自当垆卖酒,消息传到其父耳中,卓王孙没办法,还是面子重要,只得送了一大笔钱给他们。
  后来司马相如渐显达,想纳妾,据《西京杂记》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不过,考证家们言此诗是民间作品。司马相如素有消渴疾(即糖尿病),但他又贪念如君的美貌,后来就死在了这个病上。如君著诔文,流传于当世。

[ Last edited by zhsh562 on 2004-5-6 at 15:46 ]
   http://forum.mytfls.com/forumdisplay.php...d=W5gy9epP <font color="Navy">[color]<font color="Purple">[color]</font></font>
回复
#9
情,这东西让人··············唉!无以形容,难以描述。
每个人都为情所困,却同时从他人或自己的情事里得到慰藉和鼓舞。荡气回肠!
厮守一世也好,拥有一时也罢,一切又能如何呢?有人相信“不能厮守一世宁可不要发生”,抑或有人相信“只要曾经拥有过,那一时就是我的一世”,也有人相信“~~~~~”
也许我们真的需要一坛“醉生梦死”,忘了痛,忘了爱,放手去生活,没有思考生命也许就不会如此沉重。
看得出来,看得出来,看得出来,看得出来,看得出来,看得出来
   http://forum.mytfls.com/forumdisplay.php...d=W5gy9epP <font color="Navy">[color]<font color="Purple">[color]</font></font>
回复
#10
确实,连后人也叹,陈娇千金买相如一字写就〈长门赋〉,不如转请文君捉刀。
一只在画板上跳芭蕾的猫
会哭,也会笑http://img1.qq.com/astro/20040803/549221.jpg
http://img165.photo.163.com/burning_616/...685463.jpg
回复


跳转到:


正在阅读该主题的用户: 1位游客
您的访问已通过Cloudflare保护,访问自美国/l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