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5-27 22:21
谁来捍卫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马东:“我们在建设一个法制社会,但法律只是一条底线。一个社会指望法律解决所有问题,既荒谬也不切实际。我们是从文学批判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不能来源于别人的构思,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和底线,是任何时代和任何年龄的人都应有的共识,但发生在郭敬明身上的这一现象却让我们对价值观念产生了疑惑,不同年龄和时代背景下的读者在价值观念上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异,应该能够引起人们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童大焕:“道德的底线必须由法律维护。法律不能左右人的思想、观念,但是可以也应该能够校正人的行为。或者,换一种说法是,法律通过调整人的行为,达到调整人的思想观念的目的。如果法律对人的不法行为束手无策,又如何能够指望人的思想观念走上正轨?”
红网:“对于后学青年的扶持,固然是文学界的优良传统;但扶持后进,并不意味着毫无原则的,丧失立场的,不问是非黑白的吹捧,并不是做“好好先生”。”
牛文怡:“看各地媒体就郭迷对“抄袭”事件反应的报道,都是一个“无所谓”。“抄袭”是否成立在这里已经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从古至今的道德标准和文学标准已经完全不是明星光辉的对手。在万千拥趸的簇拥下,作家郭敬明独孤求败。他们不明白,明星可以是文学的一部分,但文学不能是明星的骨肉皮。 ”
网友Kempton:“他成功的方式到底是指什么?如果是抄袭的话,当然他应该死无葬身之地;但是如果是炒作方式的话,这无可厚非的,因为书毕竟还是属于经验产品,而经验产品的消费需要口碑来支持。既然有那么多的人买他的书,说明从内容和形式上他有他的可取之处,或者从他书里所流露出来的情感或思想应该能够引起共鸣才会制造出更多的对该书的需求。”
马东:“我们在建设一个法制社会,但法律只是一条底线。一个社会指望法律解决所有问题,既荒谬也不切实际。我们是从文学批判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不能来源于别人的构思,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和底线,是任何时代和任何年龄的人都应有的共识,但发生在郭敬明身上的这一现象却让我们对价值观念产生了疑惑,不同年龄和时代背景下的读者在价值观念上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异,应该能够引起人们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童大焕:“道德的底线必须由法律维护。法律不能左右人的思想、观念,但是可以也应该能够校正人的行为。或者,换一种说法是,法律通过调整人的行为,达到调整人的思想观念的目的。如果法律对人的不法行为束手无策,又如何能够指望人的思想观念走上正轨?”
红网:“对于后学青年的扶持,固然是文学界的优良传统;但扶持后进,并不意味着毫无原则的,丧失立场的,不问是非黑白的吹捧,并不是做“好好先生”。”
牛文怡:“看各地媒体就郭迷对“抄袭”事件反应的报道,都是一个“无所谓”。“抄袭”是否成立在这里已经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从古至今的道德标准和文学标准已经完全不是明星光辉的对手。在万千拥趸的簇拥下,作家郭敬明独孤求败。他们不明白,明星可以是文学的一部分,但文学不能是明星的骨肉皮。 ”
网友Kempton:“他成功的方式到底是指什么?如果是抄袭的话,当然他应该死无葬身之地;但是如果是炒作方式的话,这无可厚非的,因为书毕竟还是属于经验产品,而经验产品的消费需要口碑来支持。既然有那么多的人买他的书,说明从内容和形式上他有他的可取之处,或者从他书里所流露出来的情感或思想应该能够引起共鸣才会制造出更多的对该书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