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6-9 00:50
由于微电子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工业自动化的程度大幅度提高。新的机械设备和产品将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控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提高制造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节约能源和材料消耗,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无疑,机电一体化已是当今世界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向,也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然而,我国现有的机械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当今机械工业的发展极不相称。学机械专业的,对电子、自动控制技术懂得较少;学电子专业的,对机械专业知识掌握得也不多,不能将机械与电子进行有机的结合。此外,由于近二十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数机械专业人员知识老化,对新知识、新技术了解甚少,难以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即使从国外引进机电一体化先进设备,也不能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开发和利用。有的企业耗资上千万美金引进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由于缺乏机电一体化的维修与操作人员,使其未能高效生产、发挥作用。
未来的21世纪,是科学技术竞争的世纪。对于机械行业40余万家企业而言,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其产品不但会失去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连本国的市场也会丧失,甚至使其关门息业。目前,我国相当部分的机械工业企业生存困难,不能说与此没有关系。解决我国机电一体化人才短缺的方法:一是对高等院校机械、电子专业的课程进行调整,增加机电一体化课程,培育我国正规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二是对现有的500多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强化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在短期内培育大量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无疑是困难重重。但为了二十一世纪机械行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确实是势在必行
然而,我国现有的机械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当今机械工业的发展极不相称。学机械专业的,对电子、自动控制技术懂得较少;学电子专业的,对机械专业知识掌握得也不多,不能将机械与电子进行有机的结合。此外,由于近二十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数机械专业人员知识老化,对新知识、新技术了解甚少,难以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即使从国外引进机电一体化先进设备,也不能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开发和利用。有的企业耗资上千万美金引进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由于缺乏机电一体化的维修与操作人员,使其未能高效生产、发挥作用。
未来的21世纪,是科学技术竞争的世纪。对于机械行业40余万家企业而言,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其产品不但会失去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连本国的市场也会丧失,甚至使其关门息业。目前,我国相当部分的机械工业企业生存困难,不能说与此没有关系。解决我国机电一体化人才短缺的方法:一是对高等院校机械、电子专业的课程进行调整,增加机电一体化课程,培育我国正规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二是对现有的500多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强化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在短期内培育大量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无疑是困难重重。但为了二十一世纪机械行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确实是势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