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3-31 11:33
第一批、第二批,同一批志愿里边可以填报三个学校,对学校来说有三个,每一个学校填五个专业。 这个志愿到底怎么填呢?首先做好两件事: 第一,知己。在高考的时候高考成绩能不能达到重点线,也就是本科第一批录取分数线以上,如果能达到将来填报志愿的时候可以选择重点学校,如果成绩达不到重点线以上,只能在本科线以上,填报志愿的时候就放在普通本科院校里边。
我们北京市今年填报志愿的时间是高考之前,到底高考时候能考多少分这个问题也很难估计,这里边有两个参考的办法 第一,填报志愿之前一般都要进行2、3三次的模拟考试。北京市的第一次模拟考试已经完了,下次模拟考试是4月份,模拟考试之后根据考生的成绩填报,考生会根据两次考试的排队情况进行填报。比方说我是东城的,两次模拟考试排队在什么位置,我参考头两年的东城区的100名之前的考生大体的考试成绩,是不是达到这个成绩。
有些人把两次、三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加起来求平均,认为这个成绩跟高考应届的考生是比较接近的,可以作为你的参考。 第二个办法,这个考生不在我们学校里边排在什么位置,是排在前几名还是排在中间位置,根据在学校里边的排位,看看我的学校上届头几名跟我的学习成绩差别是多少,一般看高考时候可能是重点大学还是普通大学。
因为我们填报志愿是在高考之前,我能够考多少分不好说,有些可能发挥很好,有的人可能某些因素发挥不好,大体的定一下位,定一个比较可行的,根据经验相对来说可行的。 第一,根据我通常的学习成绩高考时候大体考在什么位置,第二,自我定位,自我去判断。
这些学校按照办学规模、社会力量,可以在录取时候分批录,今年是四批,也是根据以往高考录取成绩。考生还是应该看学校的情况,第一,这个学校今年计划招多少,招的都是哪些专业,招生的这些专业前三名的录取分数是多少,最低分、平均分、最高分是多少,最好能够知道这个学校具体专业的录取分数。同一个学校有好多专业,有的甚至一二百个专业,各个专业的录取分数是不一样的。同一个学校专业录取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可能相差五六十分,甚至是更多。根据前几年的统计数据查了一下,原来北京大学专业录取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不大,我们了解学校除了了解整个学校的平均录取分数以外,最好能够知道具体的录取分数。
第二,要了解这个学校的办学实力。有多少教授、副教授,最好能够知道拿个专业里有多少教授、副教授。各个学校情况不一样,各个专业师资力量也不一样。
第三,这个学校的录取规则。每年按照教委规定所有参加统一招生的高校,都在五一之前公布他的招生章程,招生章程里边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录取规则。好多具体要求、特殊情况在录取规则里边都有。比方说会规定录取时候男女生比例,规定哪些专业有什么要求,哪些专业对单科成绩有要求。还有,规定一个是学校的级差某些专业到底有没有,到底多少分。
根据国家规定,好多考生有加分,比如奥赛、其他的比赛。一类学校承认加分,在安排这个考生专业的时候我可能会把这个加分加进去,假设考生加20分,我就加20分进这个专业。还有的学校进专业的时候是看高考实际的分,那你加20分也还是看实际分数,有些考生是凭加分以后进这个学校的,你没有加分因素的话排队可能就排在后面,录取机会就少了,在填报学校的时候要看是怎么对待加分的。
这是对学校方面的。 第二方面,对专业。现在头几年教育部公布的专业有249个,最近这几年又加了几个专业,这些专业到底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现在我们很多考生、家长并不了解。实际上像这些学校,学院也好、大学也好专业是很多的,另外有些专业也不一定跟考生和家长想像的那样。
有些资料,比方说哪个大学的分数,是哪个专业的录取分数,具体是哪个专业,每个专业是多少人,都很清楚。第二,是提供一些到北京录取的高校以往的录取分数,甚至可能更详细一些。比方说上海交大在北京总共录取多少人,具体到哪个专业多少人。这个专业北京市考生里边第一批报考这个志愿的有多少,按照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是不是录取了。 第二个途径,某些学校的材料不是很清楚的,可以上学校的网站查,甚至可以打电话。具体到这个专业头几年在北京市的录取分数到底是多少。
第三个途径,好多杂志、相关的书籍等等可以查一些录取分数线。
我们做好基本准备以后,应该说第一志愿是最重要的。一般来说所有学校第一志愿录取率高的可以百分之百,低的也就是百分之六七十,特别是重点大学百分之百实际上录取的都是第一志愿的学生,如果第一志愿填的好就进第一志愿的学校,如果第一志愿填的不好就到第二志愿,而这时候第二志愿录取的比例是比较小的。 我估计到底考出什么样的成绩,能不能达到重点大学的批次,重点大学各个学校的录取分数是不一样的,比如北大、清华录取分数挺高的,其次是北师大低一点,还可以参加录取分数低一些的。
实际长我们考生最关心的就是哪些学校是参考志愿的学校,因为我们是高考之前填报志愿志愿,还是用那个办法,根据国家前几年的专业分数,比照一下跟自己成绩相当的那些学生都考到学校了。但是这样有一个毛病,第一志愿有时候估计高了录取到第二志愿了,最好志愿报的比较成功的按照第一志愿录取,在把握第一志愿锁定的大体的位置。
想报考学校的专业,可以看这个专业的以往的录取分是多少,在填报专业志愿里边应该提醒大家的是,有些学校可能是一般本科学校,他的热门专业录取分甚至超过了重点分数,这个情况都是有的。就是说你看到这个专业也应该了解这个专业的录取分是多少,第一个志愿知道录取分以后填报第二专业的时候,第二个专业的录取分必须要低于第一个专业,不能第二志愿的专业分数比第一志愿专业的分数还要高。
第一志愿填报完以后第二志愿相对来说要确定。填报第二志愿专业的时候,第二志愿的专业录取分必须低于第一志愿学校的录取分。这个差别多大呢?第一志愿报的学校第二个志愿学校的录取分一般来说低于30分左右。第三志愿学校的录取分也要低于第二志愿学校的录取分。
我们在填报某些志愿的时候不要拒绝到外地上学,因为现在我们知道一个情况,北京的孩子不愿意到外地上学,因为我们全国重点大学中不是说都在某些发达地区,在西部地区像西安较大、四川大学都是很有名的。但是可能由于我们有些孩子不愿意到西部上学,本来可以上更好的大学但是失去了这个机会。 还有一个提醒大家注意的,估计自己的考试成绩就在重点线左右,但是考试成绩可能是高于普通高校,这个怎么办呢?这个情况下不一定非要报重点大学,可以考虑普通重点大学。就是说虽然成绩在重点分数线上,我可以报第一批重点大学,但是不一定是最精确的,一定要经过慎重考虑。
通常还有一个情况,到底填报志愿的时候考虑学校优先孩子考虑专业优先,根据现在大学的教学情况,一般情况下可能第一批大学还是学校优先,因为重点大学目前培养思路就是给学校打好基础,学校毕业以后是职业更强。通常重点学校相对来说学校的基础能力要强一些,但是对于一般普通本科院校有哪些情况,如果这个学校专业水平排到前列的,我们考虑时候不要太过分计较这个学校,要考虑专业。
现在学校不是有好多排名嘛,排名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但是排名目前我们网上也好、其他渠道也好,对大学排名好像结果不一样,我们只是把社会上的排名做一个参考,我们主要依据的是教学的硬件条件怎么样、软件条件怎么样。如果这个学校院士不多,博士、硕士比较多,慎之又研究生院士,这个学校肯定是教学水平不高的。
再提醒考生和家长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我们填报学校、填报专业的时候都存在一个问题,叫冷门和热门学校。大家知道农、林、矿藏、石油这类学校报考的考生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前边提到的这些学校他的专业是很多的,也有很好的专业。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报考人数越多,竞争就越激烈,所以我们在填报专业和学校的时候不能只报热门的,应该是越冷越容易被录取。
另外,录取大变化。什么意思?去年这个学校计划招生是55,但是如果去年报考的多,分数就上来了,但是今年考虑报考的学校就是少了,计划没有变,相对分数就下来了。录取大年小年,是根据报考人数多了录取分数就高了,这是大年。
第三,志愿表里有哪个是调剂的。调剂就给你一个机会,把你的档案投放到其他学校。
另外,填报志愿的时候需要参考的资料很多: 第一,今年北京市的招生计划。 第二,想报考的学校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 第三,本校以往几届的学生都考到什么地方去了。 第四,找资料和专业介绍。 这些资料的取得,一个是北京市招办,一个就是直接到学校,还有一个像北京的某些大学有咨询会。
我们北京市今年填报志愿的时间是高考之前,到底高考时候能考多少分这个问题也很难估计,这里边有两个参考的办法 第一,填报志愿之前一般都要进行2、3三次的模拟考试。北京市的第一次模拟考试已经完了,下次模拟考试是4月份,模拟考试之后根据考生的成绩填报,考生会根据两次考试的排队情况进行填报。比方说我是东城的,两次模拟考试排队在什么位置,我参考头两年的东城区的100名之前的考生大体的考试成绩,是不是达到这个成绩。
有些人把两次、三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加起来求平均,认为这个成绩跟高考应届的考生是比较接近的,可以作为你的参考。 第二个办法,这个考生不在我们学校里边排在什么位置,是排在前几名还是排在中间位置,根据在学校里边的排位,看看我的学校上届头几名跟我的学习成绩差别是多少,一般看高考时候可能是重点大学还是普通大学。
因为我们填报志愿是在高考之前,我能够考多少分不好说,有些可能发挥很好,有的人可能某些因素发挥不好,大体的定一下位,定一个比较可行的,根据经验相对来说可行的。 第一,根据我通常的学习成绩高考时候大体考在什么位置,第二,自我定位,自我去判断。
这些学校按照办学规模、社会力量,可以在录取时候分批录,今年是四批,也是根据以往高考录取成绩。考生还是应该看学校的情况,第一,这个学校今年计划招多少,招的都是哪些专业,招生的这些专业前三名的录取分数是多少,最低分、平均分、最高分是多少,最好能够知道这个学校具体专业的录取分数。同一个学校有好多专业,有的甚至一二百个专业,各个专业的录取分数是不一样的。同一个学校专业录取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可能相差五六十分,甚至是更多。根据前几年的统计数据查了一下,原来北京大学专业录取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不大,我们了解学校除了了解整个学校的平均录取分数以外,最好能够知道具体的录取分数。
第二,要了解这个学校的办学实力。有多少教授、副教授,最好能够知道拿个专业里有多少教授、副教授。各个学校情况不一样,各个专业师资力量也不一样。
第三,这个学校的录取规则。每年按照教委规定所有参加统一招生的高校,都在五一之前公布他的招生章程,招生章程里边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录取规则。好多具体要求、特殊情况在录取规则里边都有。比方说会规定录取时候男女生比例,规定哪些专业有什么要求,哪些专业对单科成绩有要求。还有,规定一个是学校的级差某些专业到底有没有,到底多少分。
根据国家规定,好多考生有加分,比如奥赛、其他的比赛。一类学校承认加分,在安排这个考生专业的时候我可能会把这个加分加进去,假设考生加20分,我就加20分进这个专业。还有的学校进专业的时候是看高考实际的分,那你加20分也还是看实际分数,有些考生是凭加分以后进这个学校的,你没有加分因素的话排队可能就排在后面,录取机会就少了,在填报学校的时候要看是怎么对待加分的。
这是对学校方面的。 第二方面,对专业。现在头几年教育部公布的专业有249个,最近这几年又加了几个专业,这些专业到底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现在我们很多考生、家长并不了解。实际上像这些学校,学院也好、大学也好专业是很多的,另外有些专业也不一定跟考生和家长想像的那样。
有些资料,比方说哪个大学的分数,是哪个专业的录取分数,具体是哪个专业,每个专业是多少人,都很清楚。第二,是提供一些到北京录取的高校以往的录取分数,甚至可能更详细一些。比方说上海交大在北京总共录取多少人,具体到哪个专业多少人。这个专业北京市考生里边第一批报考这个志愿的有多少,按照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是不是录取了。 第二个途径,某些学校的材料不是很清楚的,可以上学校的网站查,甚至可以打电话。具体到这个专业头几年在北京市的录取分数到底是多少。
第三个途径,好多杂志、相关的书籍等等可以查一些录取分数线。
我们做好基本准备以后,应该说第一志愿是最重要的。一般来说所有学校第一志愿录取率高的可以百分之百,低的也就是百分之六七十,特别是重点大学百分之百实际上录取的都是第一志愿的学生,如果第一志愿填的好就进第一志愿的学校,如果第一志愿填的不好就到第二志愿,而这时候第二志愿录取的比例是比较小的。 我估计到底考出什么样的成绩,能不能达到重点大学的批次,重点大学各个学校的录取分数是不一样的,比如北大、清华录取分数挺高的,其次是北师大低一点,还可以参加录取分数低一些的。
实际长我们考生最关心的就是哪些学校是参考志愿的学校,因为我们是高考之前填报志愿志愿,还是用那个办法,根据国家前几年的专业分数,比照一下跟自己成绩相当的那些学生都考到学校了。但是这样有一个毛病,第一志愿有时候估计高了录取到第二志愿了,最好志愿报的比较成功的按照第一志愿录取,在把握第一志愿锁定的大体的位置。
想报考学校的专业,可以看这个专业的以往的录取分是多少,在填报专业志愿里边应该提醒大家的是,有些学校可能是一般本科学校,他的热门专业录取分甚至超过了重点分数,这个情况都是有的。就是说你看到这个专业也应该了解这个专业的录取分是多少,第一个志愿知道录取分以后填报第二专业的时候,第二个专业的录取分必须要低于第一个专业,不能第二志愿的专业分数比第一志愿专业的分数还要高。
第一志愿填报完以后第二志愿相对来说要确定。填报第二志愿专业的时候,第二志愿的专业录取分必须低于第一志愿学校的录取分。这个差别多大呢?第一志愿报的学校第二个志愿学校的录取分一般来说低于30分左右。第三志愿学校的录取分也要低于第二志愿学校的录取分。
我们在填报某些志愿的时候不要拒绝到外地上学,因为现在我们知道一个情况,北京的孩子不愿意到外地上学,因为我们全国重点大学中不是说都在某些发达地区,在西部地区像西安较大、四川大学都是很有名的。但是可能由于我们有些孩子不愿意到西部上学,本来可以上更好的大学但是失去了这个机会。 还有一个提醒大家注意的,估计自己的考试成绩就在重点线左右,但是考试成绩可能是高于普通高校,这个怎么办呢?这个情况下不一定非要报重点大学,可以考虑普通重点大学。就是说虽然成绩在重点分数线上,我可以报第一批重点大学,但是不一定是最精确的,一定要经过慎重考虑。
通常还有一个情况,到底填报志愿的时候考虑学校优先孩子考虑专业优先,根据现在大学的教学情况,一般情况下可能第一批大学还是学校优先,因为重点大学目前培养思路就是给学校打好基础,学校毕业以后是职业更强。通常重点学校相对来说学校的基础能力要强一些,但是对于一般普通本科院校有哪些情况,如果这个学校专业水平排到前列的,我们考虑时候不要太过分计较这个学校,要考虑专业。
现在学校不是有好多排名嘛,排名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但是排名目前我们网上也好、其他渠道也好,对大学排名好像结果不一样,我们只是把社会上的排名做一个参考,我们主要依据的是教学的硬件条件怎么样、软件条件怎么样。如果这个学校院士不多,博士、硕士比较多,慎之又研究生院士,这个学校肯定是教学水平不高的。
再提醒考生和家长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我们填报学校、填报专业的时候都存在一个问题,叫冷门和热门学校。大家知道农、林、矿藏、石油这类学校报考的考生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前边提到的这些学校他的专业是很多的,也有很好的专业。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报考人数越多,竞争就越激烈,所以我们在填报专业和学校的时候不能只报热门的,应该是越冷越容易被录取。
另外,录取大变化。什么意思?去年这个学校计划招生是55,但是如果去年报考的多,分数就上来了,但是今年考虑报考的学校就是少了,计划没有变,相对分数就下来了。录取大年小年,是根据报考人数多了录取分数就高了,这是大年。
第三,志愿表里有哪个是调剂的。调剂就给你一个机会,把你的档案投放到其他学校。
另外,填报志愿的时候需要参考的资料很多: 第一,今年北京市的招生计划。 第二,想报考的学校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 第三,本校以往几届的学生都考到什么地方去了。 第四,找资料和专业介绍。 这些资料的取得,一个是北京市招办,一个就是直接到学校,还有一个像北京的某些大学有咨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