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3-31 11:35
一般情况下咨询会上家长一般重点关注考多少分可以上哪些学校、哪些专业,其实应该关注的是孩子是不是喜欢这个专业、适不适合这个专业或者学校。 现在已经临近高考,对考生来说已经进入倒计时了,但是填报志愿怎么办呢?家长出力的时候到了,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可以做的是: 第一,尽可能多的收集有关高考的资料。 第二,对大学的专业有所了解,再结合自己的社会经验,自己理清楚,再结合自己孩子的特长、爱好。 第三,真正到填报志愿的时候如果孩子的想法跟家长的想法不一致的只有怎么办?我建议听孩子的,因为上大学不是家长的事,是孩子的事,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
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能把最关键的问题提出来给家长参考,希望小孩在高考的时候都能考出好成绩,填报志愿的时候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能够考上自己满意的大学,适合自己的大学。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王老师给我们做的讲演,本次活动得到了西单图书大厦、搜狐教育中心的支持,作为主办单位之一搜狐教育中心昨天在王府井和今天在图书大厦的现场讲座进行了图文直播,如果大家有什么没有听清的可以登陆他们的网站进行文字查询。 第二,如果家长有什么问题可以在我们最后20分钟左右的时间跟老师交流。 马上就高考了,孩子们就是忙着学习,家长们做点儿参考或者后期工作,应该怎么做我们现在请江西省理科状元傅必振同学,以一个过来者的身份讲一讲应该怎么做。
傅必振:我今天讲两个问题。第一是临考的时候家长应该做什么。第二是临考之前考生应该做些什么。
首先我想讲一下对大家的羡慕之情,至少在北京对我们来说进清华、北大的机率大得多,你们受的外部压力比我们小,首先要表示对大家的羡慕或者祝贺,下面进入今天的主题。
首先:临考的时候家长做些什么。 第一,无庸置疑高考临考的时候我们肯定感到很大的压力,来自于方方面面,我们自身的,还有家长的、学校的、社会的、亲朋好友的,但是我觉得主要的压力还是来自于我们,大家不要觉得好像孩子不懂事,其实孩子都是非常想考好高考的,没有人说想去玩的,如果想玩不会进高三,只要进高三就是非常非常想考好高考的,而且这种压力也来自于自己的愿望。大家不要觉得孩子没有压力,其实他的压力比你大得多。
第二,对于周围的人和事会感觉到有点不习惯。好像原来看到的爸爸妈妈是那个样子,现在怎么看爸爸妈妈是这个样子,感觉有的同学对我很好的,怎么他们突然变得穷,好像硬要把我超过去一样。
第三,对现在的生活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觉,就是郁闷。 第四,经常想做一些比较极端的事情。比如说想跟自己的好朋友谈一谈,或者说一些极端的话。 第五,有两种情况,一个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一个是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
下面是临考的时候学生对家长的想法。以为你们平时和子女沟通的很少,所以非常难以了解他们的想法,希望今天我能够代表他们传达一下心声。
第一,对家长的感觉特别讨厌、特别烦恼。因为家长老对自己的唠叨,所以特也烦。 第二,对家长不满意的地方,老说要高考了怎么怎么样,或者你高考能考多少分,能考上什么大学。
对家长满意的是: 第一:在物质上特别愿意满足自己的要求,比如我愿意买什么书或者什么衣服,非常乐意满足他们。 第二,非常满意的是家长关心学生不关心成绩。 还有特别烦的是,家长与孩子的沟通特别少。本身孩子临考的时候压力特别大,不太像正常的时候。还有因为孩子学习必须忙,所以与家长沟通的时间会比较少。
下面是临考时候孩子们最希望家长做的事: 第一,我们觉得父母提出的目标往往会偏高,毕竟我们还只是18岁,所以对自己的信心不足,所以即使能考上的学校也会觉得这样的目标偏高。这样的做法我妈妈从来不跟我提什么目标的,都是我自己定的,所以我没有什么压力。但是我跟其他同学交流他们会这样认为。 第二,对于父母要求达到的成绩也会觉得非常难以达到。 第三,为了学习希望自己回去之后家长不要再跟他提高考或者唠叨,希望家长让他安静一下,或者让他心情放松、精神愉快。 第四,还有一种现象,很多学生临考了好像不太愿意在家里学习,愿意去学校学习,这也是因为他觉得家长很烦。
其实大家不要觉得这些想法有什么,这些好像是很叛逆的想法有什么不好的,大家都有压力,孩子有压力,家长也有压力,孩子可能会觉得烦,只是他压力的一种发泄的形式而已,因此大家不要觉得孩子不听话怎么样的,要互相理解。
下面向大家提出几点临考的建议: 第一,在临考的时候其实学生自己已经感受到了压力,因此大家不要再向自己的孩子施压。刚才说压力最大的是来自于自身,其次是来自于外部。孩子们都是要强的,他们确实感觉到自己要考上,因此家长不应该再加压。孩子的压力是需要发泄的,但是往往没有发泄的方法,家长们可以用一些手段去输导孩子们这些发泄方式,比如经常陪孩子去散散步,或者让孩子听听音乐,还有希望大家鼓励孩子在这两个月多运动。毕竟高考我觉得是一个综合素质的考试,不仅考你的智力、考你的学习,还考你的心理问题,还有包括你的临场发挥问题,而临场发挥和心理是与体育锻炼是有关系的,如果体育锻炼比较多高考那两天身体状态比较好就会促进你发挥。 像我原来在高三的时候,因为我们只有星期六下午放假,我妈妈就鼓励我去踢球,我觉得非常好。
第二,学生的压力源首先来自于自身,第二来自于家长、学校、社会对他过高的对他的期望。因此家长不要对孩子定目标,即使心理目标也不要找孩子谈。而且这种高期望你要冷静的分析一下,到底是来自我自己对孩子的一种希望还是来自于外界对我的压力,就是说明我的孩子一定要比某某人考的好,这是孩子自己的事不是大人的事,因此不要有攀比的心态。因此大家千万不要在日常生活中笼统的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问一句考试了没,考多少分,这反而没有意义,会增加孩子的压力。
第三,临考的时候也一定要明白这一点,孩子的精神需求超过物质需求。就是说可能大家能够非常好的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比如给你买好吃的、买穿的,但是不一定能够满足他的精神需求,这时候孩子最需要的就是一种精神安慰,他需要的就是心情轻松、愉快,或者简简单单的在家里安静一下。我觉得大家没有必要对孩子老唠叨、老是提高考,而是应该从一种内心里对他进行精神关怀。就是说如果你觉得每天他回来你给他做好吃的,你跟他说这个好吃的我专门给你买的,让你好好读书满足你什么什么要求。或者说我为你做这么多,做这么好吃的饭菜,你还不好好学习。就是说你给他做这么多好吃的饭菜也会增加他的压力,孩子是懂事的,你跟他说什么东西,如果让他觉得你为了他改变可能会觉得你有点神经质,也会觉得他对你有什么期望,这样会增加他的压力。反而最简单的一件事,孩子学习的时候你要把电视音量关小一点,自觉的关小了,没有与孩子有任何交流这就是最好的交流,因为孩子觉得你在内心里支持他,而且没有通过任何形式表现出来,就很容易接受你的关怀。建议大家有形的关怀要做,但是无形的关怀,这方面我觉得大家更应该去注意。很多时候对孩子的关怀不必要告诉他,只要默默的为他做了他就能体会到。
第四,可能在座的大家各自工作都很忙,家里难免会有些日来玩或者来吃饭,大家我觉得高考临考两个月之内最好这样的事情少一点。因为这样来一些人一方面肯定会对你的孩子做一些评价,也是一种压力。另外一方面,家里不太安静,让孩子越发讨厌家里的环境。如果有可能这两个月尽量避免这样的事,如果你愿意为孩子做事就像今天听这个讲座一样,你愿意为孩子做一些事,因此希望大家注意一下。
下面说一下高考6月7、8日对大家的建议: 首先,生活方面的,一个是饭菜照常。高考两天而已,如果考得好也是平时积累出来的,也不是这两天吃出来的,所以饭菜不必为他多操作,稍微注意的就是清淡一点。当然我对营养学不太了解,火气比较大,心情比较浮躁,清淡一点比较好。 第二,关于高考两天晚上睡觉的问题。其实孩子平常已经有了生物钟,没有必要因为高考就让他提前睡觉,没有必要,并且特形成一个生物钟,按说他的生物钟会在固定的时候思维最活跃,突然打断如果想早睡反而睡不着觉。 第三,关于考试减压方面的问题。高考这两天对于考生减压的问题,很多家长送孩子去考场,在路上觉得怎么孩子这么紧张。我2005年高考第一场考语文,第一场我妈妈送我去,她看到我非常非常紧张,非常担心,后来高考完她跟我说,我回去的时候跟你爸爸说,你爸也非常担心你考不好,结果我语文考的还是可以的。就是说可能你的孩子在路上看上去非常简单,但是我妈妈没有跟我做任何交流,她就把我送过去然后就走了。我觉得大家没有必要看孩子紧张的时候就为他担心,然后跟他说一些不要紧张或者那样的东西,没有意义,这样反而会更加加大孩子的压力。孩子有压力,而且这种压力他是不愿意被别人发现的,他好强,他不想被别人发现,如果别人轻易的就发现他的压力的话,反而会打消他的自信,很多时候考前有压力可能到考场就没有压力了。 第二,考试之后少问孩子的考试情况。我妈妈有时候也问一些但是都是平时的,高考的时候从来不问,高考的时候也就问高考顺利不顺利,其他的不会怎么问。如果孩子考的好还可以,如果考差了,你再问他成绩,他一跟别人对答案,发现有问题,这时候孩子就崩溃了。
补充一点,对于平时4月份、5月份的考试,如果孩子信任父母,把自己的压力向父母倾诉的时候,建议大家多听少说,因为如果你说也只能跟他说作为你这个年纪应该理解的道理,如果你跟他说一些做人的大道理,孩子不但压力没有发泄出来,反而被你教育一番,压力更大。孩子信任你,把你当做他发泄压力的渠道,你也要多听少说。 刚才说临考前家长该做的事基本上就这么多,但是总体上我觉得概括起来几点: 第一,大家必须明白孩子的压力,压力来自自身,因此没有必要为他过多施压。 第二,让孩子自信。 第三,大家在孩子准备的时候更多的注意给孩子无形的精神关怀。物质关怀固然重要,但是无形精神关怀,可能非常小,就像刚才说的,比如孩子在复习的时候你把电视机音量关小一点,孩子就能感受到,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这段时间希望大家最好能够在家里保持非常良好的家庭环境,尽量保持家庭的和睦。我觉得这对孩子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天天回家的路上还要担心回到家爸爸妈妈会不会还吵架,那孩子肯定不安心学习了,另外也要多注意保持家里有温馨的氛围。
下面说一下关于临考复习的冲刺策略,主要是针对学生的。 在临考冲刺还有4月、5月两个月,这段时间最重要的就是复习的总体战略,我觉得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战略眼光。你要从大的方向明确自己两个月时间还能干什么东西,把这两个月分几段时间,每段时间做什么东西,而且要明确自己的弱点到底是什么,哪里还有差距。不能说我数学好了英语不好,我就喜欢数学我就天天还做数学,不管英语了。 第二,珍惜时间。因为时间只有两个月,这段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能够出成绩,只要抓住时间。必须要有非常好的时间观念,明确自己到底哪一天具体到哪一个时段该做什么东西,除了上课之外有那么多时间你该做什么东西,最好制定一个时间表,严格按照时间表执行。可能考生会觉得平常自我约束差,但是我觉得照时间表执行,有规则照规则执行好,可能执行效率会稍微好一点。 第三,找到自己觉得效率最高的时间,要利用效率最高的时间复习最薄弱的地方。我的感觉就是,我自己在晚上效率最高,所以我在晚上会经常看最没有把握的科目、知识点之类的,其他的时候做有把握的东西。 我说找效率最高的时间,一般都是针对4月份的,4月份要多做练习。
下面就这两个月复习的计划给大家说一说。 第一,4月份。4月份我觉得应该继续多做练习,大量做练习,就是说题海,在题海中一定要保持通畅,可能你觉得我这个题目经常做经常错,你还是不停的做那个题目,那样显然是不对的,你必须进得去出得来。多练习主要目的就是发现和弥补自己的知识漏洞,这也是说要多做练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多发现自己的漏洞。练习主要还是以各地的模拟卷为主,我觉得基础最好能够保证每天做一套什么东西,最好是周期性的,这是保持对考试的感觉。 第二,如果时间多的话,保证你做题的周期,再挤出来时间加练,比如针对某一个某个知识点的内容。最显著的就是数学,数学六个大题,前三个大题都是基础题。比如针对某道题,每套卷子各有一道这样的题,你连续去做每套卷子里的这道题,这样你在短时间内就会有提升的感觉。
第二,要专门练习选择题速度,尤其是数学选择题速度。4月高考是14道选择题,做14道题目多长时间做完,能拿多少分非常重要的。我高考是16道题目,老师要求选择题用22分钟做完,这是对所有同学的要求,像速度快的学生基本上15分钟就能做完,甚至我有一次做得快10分钟就做完了。所以选择题的速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可能有的人花50分钟才把选择题做完,用剩下的时候做其他的题目显然是做不完的。你可以把几套模拟卷,你把选择题,比如我今天练三次,测试你的速度,然后尽量的加快速度。选择题其实是一个整体,就是说你对14道题有整体的把握,整体的我该怎么样分配时间,其实多数形成这样的感觉,做的时候稍微快一但。 还有专门针对某一种题型加练,比如像语文的文言文,比如英语的单选、完形、改错,等等,这些是专门的题型,考试必考,就要看自己熟练不熟练,还有你对它的感觉多大。因此你可以拿一个模拟卷从中抽题,加练,加练当然是周期的做试卷,保持你对考试的感觉。 4月份的第二点是收集错题,我的做法就是拿一个笔记本把做错题剪下来,这个错题现在收集起来是一个积累,到5月份还是有用的,因此这段时间大家可以多收集一些错题。
第三,尽量挤时间和其他的同学去交流经验和方法。尤其是数学,有的同学就会说我怎么想不到你的做法呢,怎么想都想不到那么高深的做法,我怎么就想不到,可能只是你的一种解题总体的思路和方向的问题,这个时候应该多向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交流。
还有一个提醒大家的地方,4月份大量做题,如果你每天做题发现那个章节老错建议你不要做下去了,因为你做还会错。建议你把原始课本当中的知识拿出来看一看,再找一些跟这个知识点配套的书,有哪些东西注意的地方好好看一看。你花20分钟的时间看一看远比你多做一道题好,因为你越做错的越多就越急躁,如果你巩固一下基础反而更好,这样你会更得心应手一点。
5月份的策略: 第一,回归基础。可能5月份还有很多同学继续去做大量的做题,但是这段时间我觉得做题已经不是主要的了,更多的时间应该放在记忆性的东西上,就是你去看一些课本,大面积的看,从头到尾一字不漏的看完,宁愿花半个月的时间也要看。其实我觉得语文、英语反而可以少看,倒是数理化的要多看。因为没有任何重点知识、没有任何公式,只是介绍性的文字,但是如果比如一个选择题里面冒出一个文字来你不知道,就错了,就亏了,如果你扫到就记住了或者有印象,如果不看就太可惜了。高考很多同学都错在这里,如果这个分数拿到也许就跟人家拉开了。
建议大家看课本的过程中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我看完课本我想想看,然后我把这本书的目录翻开,我可以想到在这章节当中学到哪些东西,这是非常重要的,你要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很多后来学习好的人他们都说,读一本书最关键的地方是你拿这本书合上或者看目录能不能清晰的想到每个点上讲到哪些东西,这才是真正把这本书学会了,甚至能够把这本书复述下来。
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能把最关键的问题提出来给家长参考,希望小孩在高考的时候都能考出好成绩,填报志愿的时候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能够考上自己满意的大学,适合自己的大学。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王老师给我们做的讲演,本次活动得到了西单图书大厦、搜狐教育中心的支持,作为主办单位之一搜狐教育中心昨天在王府井和今天在图书大厦的现场讲座进行了图文直播,如果大家有什么没有听清的可以登陆他们的网站进行文字查询。 第二,如果家长有什么问题可以在我们最后20分钟左右的时间跟老师交流。 马上就高考了,孩子们就是忙着学习,家长们做点儿参考或者后期工作,应该怎么做我们现在请江西省理科状元傅必振同学,以一个过来者的身份讲一讲应该怎么做。
傅必振:我今天讲两个问题。第一是临考的时候家长应该做什么。第二是临考之前考生应该做些什么。
首先我想讲一下对大家的羡慕之情,至少在北京对我们来说进清华、北大的机率大得多,你们受的外部压力比我们小,首先要表示对大家的羡慕或者祝贺,下面进入今天的主题。
首先:临考的时候家长做些什么。 第一,无庸置疑高考临考的时候我们肯定感到很大的压力,来自于方方面面,我们自身的,还有家长的、学校的、社会的、亲朋好友的,但是我觉得主要的压力还是来自于我们,大家不要觉得好像孩子不懂事,其实孩子都是非常想考好高考的,没有人说想去玩的,如果想玩不会进高三,只要进高三就是非常非常想考好高考的,而且这种压力也来自于自己的愿望。大家不要觉得孩子没有压力,其实他的压力比你大得多。
第二,对于周围的人和事会感觉到有点不习惯。好像原来看到的爸爸妈妈是那个样子,现在怎么看爸爸妈妈是这个样子,感觉有的同学对我很好的,怎么他们突然变得穷,好像硬要把我超过去一样。
第三,对现在的生活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觉,就是郁闷。 第四,经常想做一些比较极端的事情。比如说想跟自己的好朋友谈一谈,或者说一些极端的话。 第五,有两种情况,一个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一个是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
下面是临考的时候学生对家长的想法。以为你们平时和子女沟通的很少,所以非常难以了解他们的想法,希望今天我能够代表他们传达一下心声。
第一,对家长的感觉特别讨厌、特别烦恼。因为家长老对自己的唠叨,所以特也烦。 第二,对家长不满意的地方,老说要高考了怎么怎么样,或者你高考能考多少分,能考上什么大学。
对家长满意的是: 第一:在物质上特别愿意满足自己的要求,比如我愿意买什么书或者什么衣服,非常乐意满足他们。 第二,非常满意的是家长关心学生不关心成绩。 还有特别烦的是,家长与孩子的沟通特别少。本身孩子临考的时候压力特别大,不太像正常的时候。还有因为孩子学习必须忙,所以与家长沟通的时间会比较少。
下面是临考时候孩子们最希望家长做的事: 第一,我们觉得父母提出的目标往往会偏高,毕竟我们还只是18岁,所以对自己的信心不足,所以即使能考上的学校也会觉得这样的目标偏高。这样的做法我妈妈从来不跟我提什么目标的,都是我自己定的,所以我没有什么压力。但是我跟其他同学交流他们会这样认为。 第二,对于父母要求达到的成绩也会觉得非常难以达到。 第三,为了学习希望自己回去之后家长不要再跟他提高考或者唠叨,希望家长让他安静一下,或者让他心情放松、精神愉快。 第四,还有一种现象,很多学生临考了好像不太愿意在家里学习,愿意去学校学习,这也是因为他觉得家长很烦。
其实大家不要觉得这些想法有什么,这些好像是很叛逆的想法有什么不好的,大家都有压力,孩子有压力,家长也有压力,孩子可能会觉得烦,只是他压力的一种发泄的形式而已,因此大家不要觉得孩子不听话怎么样的,要互相理解。
下面向大家提出几点临考的建议: 第一,在临考的时候其实学生自己已经感受到了压力,因此大家不要再向自己的孩子施压。刚才说压力最大的是来自于自身,其次是来自于外部。孩子们都是要强的,他们确实感觉到自己要考上,因此家长不应该再加压。孩子的压力是需要发泄的,但是往往没有发泄的方法,家长们可以用一些手段去输导孩子们这些发泄方式,比如经常陪孩子去散散步,或者让孩子听听音乐,还有希望大家鼓励孩子在这两个月多运动。毕竟高考我觉得是一个综合素质的考试,不仅考你的智力、考你的学习,还考你的心理问题,还有包括你的临场发挥问题,而临场发挥和心理是与体育锻炼是有关系的,如果体育锻炼比较多高考那两天身体状态比较好就会促进你发挥。 像我原来在高三的时候,因为我们只有星期六下午放假,我妈妈就鼓励我去踢球,我觉得非常好。
第二,学生的压力源首先来自于自身,第二来自于家长、学校、社会对他过高的对他的期望。因此家长不要对孩子定目标,即使心理目标也不要找孩子谈。而且这种高期望你要冷静的分析一下,到底是来自我自己对孩子的一种希望还是来自于外界对我的压力,就是说明我的孩子一定要比某某人考的好,这是孩子自己的事不是大人的事,因此不要有攀比的心态。因此大家千万不要在日常生活中笼统的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问一句考试了没,考多少分,这反而没有意义,会增加孩子的压力。
第三,临考的时候也一定要明白这一点,孩子的精神需求超过物质需求。就是说可能大家能够非常好的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比如给你买好吃的、买穿的,但是不一定能够满足他的精神需求,这时候孩子最需要的就是一种精神安慰,他需要的就是心情轻松、愉快,或者简简单单的在家里安静一下。我觉得大家没有必要对孩子老唠叨、老是提高考,而是应该从一种内心里对他进行精神关怀。就是说如果你觉得每天他回来你给他做好吃的,你跟他说这个好吃的我专门给你买的,让你好好读书满足你什么什么要求。或者说我为你做这么多,做这么好吃的饭菜,你还不好好学习。就是说你给他做这么多好吃的饭菜也会增加他的压力,孩子是懂事的,你跟他说什么东西,如果让他觉得你为了他改变可能会觉得你有点神经质,也会觉得他对你有什么期望,这样会增加他的压力。反而最简单的一件事,孩子学习的时候你要把电视音量关小一点,自觉的关小了,没有与孩子有任何交流这就是最好的交流,因为孩子觉得你在内心里支持他,而且没有通过任何形式表现出来,就很容易接受你的关怀。建议大家有形的关怀要做,但是无形的关怀,这方面我觉得大家更应该去注意。很多时候对孩子的关怀不必要告诉他,只要默默的为他做了他就能体会到。
第四,可能在座的大家各自工作都很忙,家里难免会有些日来玩或者来吃饭,大家我觉得高考临考两个月之内最好这样的事情少一点。因为这样来一些人一方面肯定会对你的孩子做一些评价,也是一种压力。另外一方面,家里不太安静,让孩子越发讨厌家里的环境。如果有可能这两个月尽量避免这样的事,如果你愿意为孩子做事就像今天听这个讲座一样,你愿意为孩子做一些事,因此希望大家注意一下。
下面说一下高考6月7、8日对大家的建议: 首先,生活方面的,一个是饭菜照常。高考两天而已,如果考得好也是平时积累出来的,也不是这两天吃出来的,所以饭菜不必为他多操作,稍微注意的就是清淡一点。当然我对营养学不太了解,火气比较大,心情比较浮躁,清淡一点比较好。 第二,关于高考两天晚上睡觉的问题。其实孩子平常已经有了生物钟,没有必要因为高考就让他提前睡觉,没有必要,并且特形成一个生物钟,按说他的生物钟会在固定的时候思维最活跃,突然打断如果想早睡反而睡不着觉。 第三,关于考试减压方面的问题。高考这两天对于考生减压的问题,很多家长送孩子去考场,在路上觉得怎么孩子这么紧张。我2005年高考第一场考语文,第一场我妈妈送我去,她看到我非常非常紧张,非常担心,后来高考完她跟我说,我回去的时候跟你爸爸说,你爸也非常担心你考不好,结果我语文考的还是可以的。就是说可能你的孩子在路上看上去非常简单,但是我妈妈没有跟我做任何交流,她就把我送过去然后就走了。我觉得大家没有必要看孩子紧张的时候就为他担心,然后跟他说一些不要紧张或者那样的东西,没有意义,这样反而会更加加大孩子的压力。孩子有压力,而且这种压力他是不愿意被别人发现的,他好强,他不想被别人发现,如果别人轻易的就发现他的压力的话,反而会打消他的自信,很多时候考前有压力可能到考场就没有压力了。 第二,考试之后少问孩子的考试情况。我妈妈有时候也问一些但是都是平时的,高考的时候从来不问,高考的时候也就问高考顺利不顺利,其他的不会怎么问。如果孩子考的好还可以,如果考差了,你再问他成绩,他一跟别人对答案,发现有问题,这时候孩子就崩溃了。
补充一点,对于平时4月份、5月份的考试,如果孩子信任父母,把自己的压力向父母倾诉的时候,建议大家多听少说,因为如果你说也只能跟他说作为你这个年纪应该理解的道理,如果你跟他说一些做人的大道理,孩子不但压力没有发泄出来,反而被你教育一番,压力更大。孩子信任你,把你当做他发泄压力的渠道,你也要多听少说。 刚才说临考前家长该做的事基本上就这么多,但是总体上我觉得概括起来几点: 第一,大家必须明白孩子的压力,压力来自自身,因此没有必要为他过多施压。 第二,让孩子自信。 第三,大家在孩子准备的时候更多的注意给孩子无形的精神关怀。物质关怀固然重要,但是无形精神关怀,可能非常小,就像刚才说的,比如孩子在复习的时候你把电视机音量关小一点,孩子就能感受到,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这段时间希望大家最好能够在家里保持非常良好的家庭环境,尽量保持家庭的和睦。我觉得这对孩子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天天回家的路上还要担心回到家爸爸妈妈会不会还吵架,那孩子肯定不安心学习了,另外也要多注意保持家里有温馨的氛围。
下面说一下关于临考复习的冲刺策略,主要是针对学生的。 在临考冲刺还有4月、5月两个月,这段时间最重要的就是复习的总体战略,我觉得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战略眼光。你要从大的方向明确自己两个月时间还能干什么东西,把这两个月分几段时间,每段时间做什么东西,而且要明确自己的弱点到底是什么,哪里还有差距。不能说我数学好了英语不好,我就喜欢数学我就天天还做数学,不管英语了。 第二,珍惜时间。因为时间只有两个月,这段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能够出成绩,只要抓住时间。必须要有非常好的时间观念,明确自己到底哪一天具体到哪一个时段该做什么东西,除了上课之外有那么多时间你该做什么东西,最好制定一个时间表,严格按照时间表执行。可能考生会觉得平常自我约束差,但是我觉得照时间表执行,有规则照规则执行好,可能执行效率会稍微好一点。 第三,找到自己觉得效率最高的时间,要利用效率最高的时间复习最薄弱的地方。我的感觉就是,我自己在晚上效率最高,所以我在晚上会经常看最没有把握的科目、知识点之类的,其他的时候做有把握的东西。 我说找效率最高的时间,一般都是针对4月份的,4月份要多做练习。
下面就这两个月复习的计划给大家说一说。 第一,4月份。4月份我觉得应该继续多做练习,大量做练习,就是说题海,在题海中一定要保持通畅,可能你觉得我这个题目经常做经常错,你还是不停的做那个题目,那样显然是不对的,你必须进得去出得来。多练习主要目的就是发现和弥补自己的知识漏洞,这也是说要多做练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多发现自己的漏洞。练习主要还是以各地的模拟卷为主,我觉得基础最好能够保证每天做一套什么东西,最好是周期性的,这是保持对考试的感觉。 第二,如果时间多的话,保证你做题的周期,再挤出来时间加练,比如针对某一个某个知识点的内容。最显著的就是数学,数学六个大题,前三个大题都是基础题。比如针对某道题,每套卷子各有一道这样的题,你连续去做每套卷子里的这道题,这样你在短时间内就会有提升的感觉。
第二,要专门练习选择题速度,尤其是数学选择题速度。4月高考是14道选择题,做14道题目多长时间做完,能拿多少分非常重要的。我高考是16道题目,老师要求选择题用22分钟做完,这是对所有同学的要求,像速度快的学生基本上15分钟就能做完,甚至我有一次做得快10分钟就做完了。所以选择题的速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可能有的人花50分钟才把选择题做完,用剩下的时候做其他的题目显然是做不完的。你可以把几套模拟卷,你把选择题,比如我今天练三次,测试你的速度,然后尽量的加快速度。选择题其实是一个整体,就是说你对14道题有整体的把握,整体的我该怎么样分配时间,其实多数形成这样的感觉,做的时候稍微快一但。 还有专门针对某一种题型加练,比如像语文的文言文,比如英语的单选、完形、改错,等等,这些是专门的题型,考试必考,就要看自己熟练不熟练,还有你对它的感觉多大。因此你可以拿一个模拟卷从中抽题,加练,加练当然是周期的做试卷,保持你对考试的感觉。 4月份的第二点是收集错题,我的做法就是拿一个笔记本把做错题剪下来,这个错题现在收集起来是一个积累,到5月份还是有用的,因此这段时间大家可以多收集一些错题。
第三,尽量挤时间和其他的同学去交流经验和方法。尤其是数学,有的同学就会说我怎么想不到你的做法呢,怎么想都想不到那么高深的做法,我怎么就想不到,可能只是你的一种解题总体的思路和方向的问题,这个时候应该多向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交流。
还有一个提醒大家的地方,4月份大量做题,如果你每天做题发现那个章节老错建议你不要做下去了,因为你做还会错。建议你把原始课本当中的知识拿出来看一看,再找一些跟这个知识点配套的书,有哪些东西注意的地方好好看一看。你花20分钟的时间看一看远比你多做一道题好,因为你越做错的越多就越急躁,如果你巩固一下基础反而更好,这样你会更得心应手一点。
5月份的策略: 第一,回归基础。可能5月份还有很多同学继续去做大量的做题,但是这段时间我觉得做题已经不是主要的了,更多的时间应该放在记忆性的东西上,就是你去看一些课本,大面积的看,从头到尾一字不漏的看完,宁愿花半个月的时间也要看。其实我觉得语文、英语反而可以少看,倒是数理化的要多看。因为没有任何重点知识、没有任何公式,只是介绍性的文字,但是如果比如一个选择题里面冒出一个文字来你不知道,就错了,就亏了,如果你扫到就记住了或者有印象,如果不看就太可惜了。高考很多同学都错在这里,如果这个分数拿到也许就跟人家拉开了。
建议大家看课本的过程中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我看完课本我想想看,然后我把这本书的目录翻开,我可以想到在这章节当中学到哪些东西,这是非常重要的,你要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很多后来学习好的人他们都说,读一本书最关键的地方是你拿这本书合上或者看目录能不能清晰的想到每个点上讲到哪些东西,这才是真正把这本书学会了,甚至能够把这本书复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