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学校消息____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
#4
http://edu.sina.com.cn/exam/2006-07-21/145647230.html

>>>分析

  专家:“敢死队”是成熟表现

  南京大学学工处原处长、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副院长钱钟教授认为,学生因对学校或专业不满而放弃保送参加高考,是成熟的表现。作为长期从事高校招生的老师,他很赞成这种做法。

  钱钟说,高校很强调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欢迎对专业有明确取向的学生。从学生进校后的情况看,发展得好的并不是“状元”或高分考生,而是有着明确目标与学习目的、学习习惯好的学生。

  “但现在的保送制度一定程度上已经被一些中学、高校人为地‘异化’了”,钱钟说,保送制度是对统一高考的补充,更侧重于高校的选择,高校在选拔保送生的过程中享有更大的自主权。保送更能体现中学生的特长和素质,有利于高校选拔一批综合素质强、但不一定能从高考渠道进入高校的学生。

  钱钟认为,从全国范围看,有的中学将“保送”变成了进大学的“捷径”,将一些成绩并不拔尖、能力并不突出、高考很难达线的学生“保进”大学。也有学校“狸猫换太子”,将按要求只能保送非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保送到了理工科,而高校为了招收优生,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致使保送规定成了一纸空文。

  因此,钱钟认为,保送生的分配比例不应由政府决定,应逐步淡化对中学的优惠政策。有的中学因为保送比例高,家长甚至以为孩子只要进了这所中学,就等于进了大学的“保险箱”,而高考总是有风险的,这就带来了择校风的愈演愈烈。

  南大通过多年对保送生和高考录取学生发展情况的跟踪调查发现,虽然保送生的总体情况比高考录取学生的发展情况稍好,但也有一些保送生表现出了中学基本功不扎实,很快掉队。

  清华大学江苏招生组组长朱宏亮教授则对江苏的保送生赞赏有加。他说,这批学生在清华大学的发展情况相当好,其中一半以上都处于前列,一部分处于中等水平,只有极个别人排在后面。

  但朱宏亮教授也表示,由于没有经过高考的强化训练,保送生失去了对中学阶段知识综合性的提高,在刚进校时,他们往往不如通过高考进校的学生,会暂时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因此,清华大学希望保送生们能参加高考。
回复


主题内容
专家评说:“敢死队”是成熟表现 - 由 刚知道 - 2006-7-23 16:11
[无标题] - 由 杭潇 - 2006-7-28 13:19
[无标题] - 由 花尾 - 2006-7-30 11:32
[无标题] - 由 zjhren - 2006-8-1 08:36

跳转到:


正在阅读该主题的用户: 1位游客
您的访问已通过Cloudflare保护,访问自美国/l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