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7-4 09:40
哇哈哈,你中彩了~!你获得了MYTLS为你赠送的1积分
起初,我是非常不喜欢这部片子的;原因很可笑:喜欢它的人太多了,所以我就不喜欢它了。但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昨天与朋友一起看片,想了半天我还是在一大堆碟片里找出了那张《肖申克的救赎》。
在看片之前的差不多一个星期里,我完全陷入了莫名的空虚与无聊当中,完全不知所措,仿佛身处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然而又极其规范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轨道,除了我。就是在这种张皇而又浮躁的情绪当中,我再一次观看了《肖申克的救赎》;这一次,是它挽救了我。
在很多人眼中我是个幸运儿,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都抱着一个莫名其妙的坚定想法,即:人生来就是为了受折磨的。不管你表面上看起来有多么风光,多么得意,但只要你降生于人世就被判了无期徒刑,注定跟监狱里的犯人一样,要忍受无穷无尽的折磨。或许人生就是一座监狱,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处于其中,忍受着无理的life sentence(无期徒刑)。正像监狱里的人说的,“I’m innocent. The judge f**ked me。”大多数人,如Andy的狱友,听天由命浑浑噩噩的活着,空洞的抱怨命运的不公却不采取行动去改变它。只有Andy,明知自己的无辜却无法证明,于是他也选择了忍受。但是他的忍受与人不同。他从没放弃尊严和希望;同时,他用自己的行动为暗无天日的牢狱生活带来一丝快乐。我永远无法忘记Andy违背狱规播放音乐的那一幕。说真的,我对意大利歌剧一窍不通,也不明白为什么导演要选择《费加罗的婚礼》;但是,所有的犯人渴望与专注的表情告诉我,每个人都有对幸福生活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憧憬,只是残酷的现实生活判了我们每个人无期徒刑,我们一直在拼命设法熬过那漫长的每一天,于是用无聊的活动塞满了我们的大脑,因此我们常常忘记,生命之中除了“活着”之外,还有更多,比如说,爱情,还有音乐。
于是我用悠扬的爵士乐抚慰着我过分敏感的心灵,用莫扎特和巴赫华丽的乐曲鼓舞我低落的情绪,于是我慢慢平静,苍白的脸庞上也开始出现生气和笑容。但是,爱情呢?真正的爱情到哪里才能找到?几天前帮朋友办事,去见了一个我从没见过的人。因为我的声音听起来比我的年纪要老成很多,所以他一直以为我是个老太婆,-_-b。然而不幸的是我对他也有同样的感觉,:P。见面以后我发现他长得还算帅,而他看到我时也一脸惊奇的表情,然后就跟我套起近乎来。要在过去,这说不定是一个浪漫故事的开端,可是这次,我只是冲着他淡淡一笑。或许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爱情真的不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了;又或者,在成年人眼中,根本没有真正的爱情,所以根本提都不必提到。因此在《肖申克的救赎》里,谈到爱情的地方少之又少;一个正儿八经的女主角的影子都没有,除了墙上那几张美女图片,^o^。呵,或许我已经过了把爱情当作生命中的唯一的年纪了吧。又或者,爱情到了最后都会变成友谊一般的东西(这是事实),所以在片中,感动我们的,不是好莱坞片中常见的爱情,而是Andy和Red不可磨灭的友谊。这种友谊是极其理性的,但是正是它,给了Red勇气,否则他也可能成为第二个Brooks。
另一件看似滑稽实则非常严酷的事实是:institutionalization(制度化)。我想没人(或者说大多数人都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然而它却是无处不在。就像监狱里的犯人每天有数不尽的routine(例行公事)要完成一样,我们也有许多每天必做的日常公事。Institutionalization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人们在离开它以后会因不知所措而自杀。Brooks就是一个明证。也许有人不相信;只要做一个小小的测试便可以证明。如果带着你去往一个风景如画的海滨或者山间隐居,与现代社会的喧哗与骚动完全隔绝,即使这样可以给心灵以完全的自由,你愿意么?相信十个人里面有十个都不愿意。我们早已适应了这个制度化的世界,离开它,我们就像在笼中长大的鸟儿离开笼子,无法生存。可笑的是,大多数人并不知情。他们在世间忙忙碌碌,争名夺利;正像Andy说的,世界上的人,要么get busy living,要么get busy dying。我相信他说出了大多数人目前的生活状况。可惜的是,大多数人都是get busy dying而并不知情。
我也是这大多数人中的一员,但我绝不放弃希望。或许我现在活得很苦很累,但终有一日我也将找到属于我的没有记忆的小岛,过一会真正的get busy living的生活。哪怕这一刻只能延续一秒,我也愿意用我的一生来交换。那里才是我的天堂。呵呵,又说傻话了,算啦,不提了,再去看片吧。:)
完
说几句题外话:我觉得,这片子其实就是《基督山伯爵》的电影版,只是它是以现代作为背景,并且含义更为深刻。我读过《圣经》,感觉这部片子里贯穿了一个《圣经》的基本观点即original sin(原罪)。每个人生而有罪,所以这个故事的大部分场景都是在监狱中发生,象征着人在为自己的罪受惩罚。而Andy从污秽的下水道爬出去,在雷电交加之中接受暴风雨的洗礼,象征着他赎了自己所犯的罪,从此获得新生。在片尾Andy和Red重逢的海边,那美丽的景色仿佛就像是天堂。或许,只有赎罪的人才能够进入天堂吧。这个是我猜的,不知道是否符合事实。
起初,我是非常不喜欢这部片子的;原因很可笑:喜欢它的人太多了,所以我就不喜欢它了。但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昨天与朋友一起看片,想了半天我还是在一大堆碟片里找出了那张《肖申克的救赎》。
在看片之前的差不多一个星期里,我完全陷入了莫名的空虚与无聊当中,完全不知所措,仿佛身处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然而又极其规范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轨道,除了我。就是在这种张皇而又浮躁的情绪当中,我再一次观看了《肖申克的救赎》;这一次,是它挽救了我。
在很多人眼中我是个幸运儿,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都抱着一个莫名其妙的坚定想法,即:人生来就是为了受折磨的。不管你表面上看起来有多么风光,多么得意,但只要你降生于人世就被判了无期徒刑,注定跟监狱里的犯人一样,要忍受无穷无尽的折磨。或许人生就是一座监狱,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处于其中,忍受着无理的life sentence(无期徒刑)。正像监狱里的人说的,“I’m innocent. The judge f**ked me。”大多数人,如Andy的狱友,听天由命浑浑噩噩的活着,空洞的抱怨命运的不公却不采取行动去改变它。只有Andy,明知自己的无辜却无法证明,于是他也选择了忍受。但是他的忍受与人不同。他从没放弃尊严和希望;同时,他用自己的行动为暗无天日的牢狱生活带来一丝快乐。我永远无法忘记Andy违背狱规播放音乐的那一幕。说真的,我对意大利歌剧一窍不通,也不明白为什么导演要选择《费加罗的婚礼》;但是,所有的犯人渴望与专注的表情告诉我,每个人都有对幸福生活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憧憬,只是残酷的现实生活判了我们每个人无期徒刑,我们一直在拼命设法熬过那漫长的每一天,于是用无聊的活动塞满了我们的大脑,因此我们常常忘记,生命之中除了“活着”之外,还有更多,比如说,爱情,还有音乐。
于是我用悠扬的爵士乐抚慰着我过分敏感的心灵,用莫扎特和巴赫华丽的乐曲鼓舞我低落的情绪,于是我慢慢平静,苍白的脸庞上也开始出现生气和笑容。但是,爱情呢?真正的爱情到哪里才能找到?几天前帮朋友办事,去见了一个我从没见过的人。因为我的声音听起来比我的年纪要老成很多,所以他一直以为我是个老太婆,-_-b。然而不幸的是我对他也有同样的感觉,:P。见面以后我发现他长得还算帅,而他看到我时也一脸惊奇的表情,然后就跟我套起近乎来。要在过去,这说不定是一个浪漫故事的开端,可是这次,我只是冲着他淡淡一笑。或许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爱情真的不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了;又或者,在成年人眼中,根本没有真正的爱情,所以根本提都不必提到。因此在《肖申克的救赎》里,谈到爱情的地方少之又少;一个正儿八经的女主角的影子都没有,除了墙上那几张美女图片,^o^。呵,或许我已经过了把爱情当作生命中的唯一的年纪了吧。又或者,爱情到了最后都会变成友谊一般的东西(这是事实),所以在片中,感动我们的,不是好莱坞片中常见的爱情,而是Andy和Red不可磨灭的友谊。这种友谊是极其理性的,但是正是它,给了Red勇气,否则他也可能成为第二个Brooks。
另一件看似滑稽实则非常严酷的事实是:institutionalization(制度化)。我想没人(或者说大多数人都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然而它却是无处不在。就像监狱里的犯人每天有数不尽的routine(例行公事)要完成一样,我们也有许多每天必做的日常公事。Institutionalization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人们在离开它以后会因不知所措而自杀。Brooks就是一个明证。也许有人不相信;只要做一个小小的测试便可以证明。如果带着你去往一个风景如画的海滨或者山间隐居,与现代社会的喧哗与骚动完全隔绝,即使这样可以给心灵以完全的自由,你愿意么?相信十个人里面有十个都不愿意。我们早已适应了这个制度化的世界,离开它,我们就像在笼中长大的鸟儿离开笼子,无法生存。可笑的是,大多数人并不知情。他们在世间忙忙碌碌,争名夺利;正像Andy说的,世界上的人,要么get busy living,要么get busy dying。我相信他说出了大多数人目前的生活状况。可惜的是,大多数人都是get busy dying而并不知情。
我也是这大多数人中的一员,但我绝不放弃希望。或许我现在活得很苦很累,但终有一日我也将找到属于我的没有记忆的小岛,过一会真正的get busy living的生活。哪怕这一刻只能延续一秒,我也愿意用我的一生来交换。那里才是我的天堂。呵呵,又说傻话了,算啦,不提了,再去看片吧。:)
完
说几句题外话:我觉得,这片子其实就是《基督山伯爵》的电影版,只是它是以现代作为背景,并且含义更为深刻。我读过《圣经》,感觉这部片子里贯穿了一个《圣经》的基本观点即original sin(原罪)。每个人生而有罪,所以这个故事的大部分场景都是在监狱中发生,象征着人在为自己的罪受惩罚。而Andy从污秽的下水道爬出去,在雷电交加之中接受暴风雨的洗礼,象征着他赎了自己所犯的罪,从此获得新生。在片尾Andy和Red重逢的海边,那美丽的景色仿佛就像是天堂。或许,只有赎罪的人才能够进入天堂吧。这个是我猜的,不知道是否符合事实。
http://forum.mytfls.com/forumdisplay.php...d=W5gy9epP <font color="Navy">[color]<font color="Purple">[color]</font></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