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毕业论文
#9
初步选题
如果大学生在入学后的学习中因各种原因忽视了对自己的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那么到写论文时,一般都不知自己要写什么,并且由于开头不顺,即便匆匆选定一个题目,接下去的工作也常常不很顺利,感到非常吃力。这就是没有作好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的缘故。因此,初步选题虽然是在一、二周内要决定的事,却需要有一个长期酝酿的过程。
根据经验,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临时决定选题,那么,可以从下列两个方面去考虑:
² 与所学专业方向有关的方面
² 与所学课程有关的方面
² 与将来的职业有关的方面
注意:题目不可太大或太笼统,否则论文受篇幅和时间的限制必然非常肤浅或不知所云,无法保证论文的质量。相反,题目亦不可太大或太偏,否则因资料缺乏而无法进行。
自然,最理想的选题方法是在学习过程中早留意和勤积累。这里我们建议大学?谌胙Ш缶涂?嘉?约旱难?昂涂蒲薪?⒁桓鲂 暗蛋缚狻保?椒?刹痪幸桓瘛1冉霞虻ヒ仔械姆椒ㄊ怯猛骋还娓竦目ㄆ?锹枷掠锌蒲屑壑档奈侍夂陀氪擞泄氐牟慰际槟浚??巳嗣??槊??霭嫔缰?猓??虿灰??前炎柿纤?诘某∷?羌巧希?员阆麓斡檬彼媸笨梢哉业健S辛诵 暗蛋缚狻保?叫绰畚氖保?憧纱又刑粞∫桓鲎罾硐氲奶饽苛恕?
进一步明确命题
不少人在初步选题后,常犯一个共同的错误,即先干起来再说。根据经验,其结果是事倍功半,因为这里还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为了避免上述通病,我们建议在收集资料前必须先进一步明确命题。其作法是:
第一步:为了帮助明确命题,可以采用对命题提问题的方式,例如:什么是……?其特点是什么?表现在什么方面?为什么……?等等,问题提的越细越好。从提问中可以明了自己已经知道些什么,什么问题你最感兴趣或认为最重要。
第二步:估计你的时间是否允许去处理第一步中提出的所有问题。如果时间不够,那么哪些问题是你一定要处理的,哪些问题可以删去和从简。
第三步:经过选择后,即可给选题起一个具体的名字。在最初阶段,论文的名称尽可以烦琐一些,其目的是帮助你抓住论文的中心议题,从而可以做到:
² 查找资料目的明确
² 阅读资料时不会在枝节问题上浪费时间
² 促使注意力集中,提高思维能力
制定工作时间表
根据我院和我们德语系的经验,论文工作应从三年级结束前开始着手。暑期及四上主要完成选题,找导师,进一步明确选题,查找资料,阅读资料,分析信息以及写出详细提纲和开题报告,寒假及四下集中精力完成初稿和最后定稿。
为保证论文有序地完成,应当制定各阶段的工作时间表。
查找资料和筛选资料
首先要培养自己具有初估每一本书的价值和是否能为你的论文提供有用的信息的能力。这在当今世界书典异常丰富的情况下尤为重要。其实具有这种能力并不难,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一个读书的习惯问题。即拿起一本书应该先看什么的问题。我们主张要先仔细阅读题目(包括副标题),作者姓名,版本说明,封面折页上的简介,目录,引言,参考书目和索引等。这样你就对这本书的大致情况有所了解了,例如这是什么性质的书;在同类书中的地位如何,作者的权威性如何;是否是研究这类问题的必读书;是否是最新版本;参考书目的价值如何;索引中有没有你要研究的人名和专业提示词,等等。
其次,要了解什么地方有图书资料,一般下列机构的图书资料较多:
² 各种图书馆
² 档案馆
² 情报文献中心
² 书店
a) 图书馆
图书馆是大学生查找图书资料最便利的地点,但是要在较短的时间找到自己所要的书籍,必须熟悉每个图书馆管理图书的制度和编目的体系。如果你在学习过程中已建立起自己的小“档案库”,现在你只需要找到卡片,将卡片上的借书号抄下来,去借即可。
b) 档案馆和情报文献中心
这种机构因地而异,管理制度也各不相同,如果你确有需要,不妨试着去联系一下。
c) 书店
书店在提供图书资料上有一个特点,即在一个“新”字上。第一,凡是各出版社出版的新书首先都通过书店与读者见面;第二,图书馆购买新书后总有一个编目的过程。所以找新书最好利用书店。
下面谈谈如何找资料,这里推荐一种“滚雪球式”的方法。
第一步:查阅尽可能多的词典类书籍,如百科全书,专业词典和手册。从中可获得一系列有关方面的原著书名和参考书名,这些书往往是研究该问题的权威著作。
第二步:将这些书找到,再由这些书籍提供的参考书目去扩大查找书籍资料的范围,如此进行下去。请放心,当你按此方法找到一定阶段,便会发现有些书籍一再反复出现,而且新书的数目越来越小。这样,有关这个问题的书目你几乎已经完全掌握了。
但是这个方法也有一定的缺点,第一,容易忽视杂志上的文章或不以书的形式出现的资料;第二,你得到的书目可能比较陈旧;第三,你得到的书目可能都是同一观点的。
资料查找工作进行到一定的时候,就应该开始进行筛选工作,目的在于使你的资料能均匀的分布在你的论文中,不要有的地方很充足,有的地方很欠缺。
最后,要把资料搞到手,例如,哪些书籍可借来长期使用;哪些资料要复印;还有哪些资料虽然很有用却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舍弃。
阅读资料和记下所需的信息
阅读资料的工作一定要及时开始,千万不可在查找资料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因为后面的工作都不可避免地要求再去查找新资料或调整资料。
在筛选出来的资料中首先阅读什么是很重要的。我们建议,首先最好通读一、二本能全面阐述与你选题有关的书籍。注意,切切不可只挑选某些你感兴趣或正合你意的片断来阅读,因为你的知识有限,阅历少,由于偏见会忽略书中非常重要的观点,使你得出来的结论带有片面性,从而违反科学的原则。
详读和通读过一、二本书后,才可去阅读其他专论性的著作,作为补充。
从阅读资料开始,你便要将一切有用的信息(概念解释,各种论点、反论点,例证等)随时记录下来,以便使用。我们推荐一种简便的记录方式:将一切摘记都写到规格一致的卡片(或电子卡片)上。卡片最好只用一面,摘记可简可繁,重要的是将出处一定要记清,而且要把页数写上。如果是直接引语,一定要加引号,注明是谁说的。使用卡片有几个优点:第一,不占地;第二,容易排列,也容易查找;第三,可随时增添新内容。使用电子卡片,可以在完成论文时节约大量时间。
分析信息
在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材料后,最好向自己提出以下问题,如:
Ø 你知道了什么?
Ø 在选题的哪些方面——为什么——和那些资料的观点一致?
Ø 在那些方面——为什么——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Ø 还有那些问题没有答案或答案仍不够理想?为什么?等等 。
如果你感到你所做的一切仍然不足以说明命题,那么,你应及时进一步找材料加以补充。如果差不多了,便可以动手草拟一个详细的写作提纲,将你的材料再一次加以整理归纳。
初稿
一旦构思完毕,材料也较齐全了,就可动笔成文。这时主要考虑的是,怎样让读者能读懂你的论文,换句话说,要让读者跟上你的思路。除了文体要简洁易懂外,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学术的价值性、客观性、可检验性,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终稿
从初稿到完稿肯定要几经反复,才能使得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当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完全后,一定要在文字上作最后的校正,尽可能改正一切错别字,修改笔误,核对引语和注释是否准确。
用计算机写作时,应充分利用正字法和语法校对程序。
当这一切都进行完毕后,方可交付电子稿和打印稿。
<marquee width="90%" behavior="alternate" scrollamount="3"><font color="purple">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冷风吹,只要有你陪。</font></marquee>   <font color="pink"><marquee width="90%" behavior="alternate" scrollamount="3">其实, 生活就像洋葱, 一片一片地剥开, 总有一片会让我们流泪。   
[图片: pig%20wake%20up_8IMOps92NxIe.gif]
</marquee></font>
回复


主题内容
[无标题] - 由 骑扫帚的胖女巫 - 2004-7-18 19:31
[无标题] - 由 骑扫帚的胖女巫 - 2004-7-18 19:34
[无标题] - 由 骑扫帚的胖女巫 - 2004-7-18 19:34
[无标题] - 由 骑扫帚的胖女巫 - 2004-7-18 19:35
[无标题] - 由 骑扫帚的胖女巫 - 2004-7-18 19:36
[无标题] - 由 骑扫帚的胖女巫 - 2004-7-18 19:37
[无标题] - 由 骑扫帚的胖女巫 - 2004-7-18 19:38
[无标题] - 由 骑扫帚的胖女巫 - 2004-7-18 19:39
[无标题] - 由 Dieter105 - 2004-8-12 00:26

跳转到:


正在阅读该主题的用户: 1位游客
您的访问已通过Cloudflare保护,访问自美国/l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