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8-20 01:10
成功需要的时间
以上的过程需要多久才能成功呢?起码20年。上述排行榜前20名中,除了两个显
著的例外(加大圣地牙哥分校与旧金山分校),其他大学建校均远超过20年,并
已在榜上超过20年。由经验可知,已有历史的大学不易过渡到顶尖,而榜上的名
校已占其位多年,不易撼动。但是向上挤总是可能的,而且至少有两个途径可行
。
第一个途径就是加大圣地牙哥分校采取的。它在1959年建校,约20年内,在勇猛
的Roger Revelle院长(後来成为校长)领导下,该校成为美国首选大学之一。
加大旧金山分校则采取更特殊的第二条路,因为其本为医科大学,而非如圣地牙
哥分校为一般大学(虽然後者强处在自然科学)。旧金山分校在1873年成为加大
系统之一,而在1964年自柏克莱分离独立成医学院。获得自行探途的自由後,它
也在约20年内,由全美约第30名的医学院跃升为目前全美最佳医学中心之一,与
哈佛、史丹福、约翰霍浦金斯并驾齐驱。
人才是大学最重要的资源,由此观之,20年的时间尺度是个明显的单位。20年代
表学术的一代,基本上这是以新一代领袖取代另一代所需的时间。个别教授的生
涯也许长达30或40年,但是最大研究生产力的平均时间则大约是20年。学术单位
内部的文化和长久的习性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转型。加大圣地牙哥分校和旧金山
分校的努力与卓越的领导,经由加大系统的支持,在这短时间的尺度内明显改变
还是可能的。这两校由分别由一个全新的校园开始,或由单一的聚焦开始,学校
就像个人般往上挤,确实是可能的。在以平等的机会而非平等的结果为原则的社
会,这种机率更大,因为高标准的要求会将创意、才能、成就等以外的考量因素
消除,而达到成功,而且人们会有清楚的生命使命感、对社会与後代的责任感。
如何判知目标之达成
本文一开始即提醒读者勿将上海交大全球500个研究型大学的排行榜看得太认真
,本结尾亦持同理。虽然大家不见得同意清点「发表论文、诺贝尔奖得主、学术
文献之引用、其他所谓的研究产能或创意之量化值」就可以用来排榜,但是任何
领域的专家都会直觉地知道该领域中谁是佼佼者。全球性的事务,例如大型研究
计画的评审,唯一可靠的意见便是国际专家小组的判断。
因此笔者提供更实际的方法以探知一个大学是否已达世界一流的水准∶当公认的
一流大学希望你的大学部毕业生成为他们的研究生、你的研究生成为他们的博士
後研究员、你的博士後研究员和教授成为他们的教授时,你就知道这个大学已经
达到一流的水准;否则一切只是空谈。此时,名义上的排名就不那麽重要了。
的确,简单的数学就可以知道世界上只能有20所大学可以放在任何全球20个一流
大学的排行榜上。但是,如果世界上有诸多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遍布全球,师生
容易在其中流动、新想法可以在国际会议或期刊上自由地争辩、大胆的观念可以
在许多实验室以不同的假设和方法进行测试,则这个世界将会更美好、更有生产
力。我们仍有许多在教育上尚未开发的人力资源来实现这个愿景,而每个人都将
是此知识竞赛中的胜利者。准此精神,今天若是照一些数据式的目标而将大学排
名,则只会导引大学在未来去追求那种类型的学校而已。
(中时电子报http://news.chinatimes.com及科技报当文月号同时刊登)
相关新闻网址: http://news.chinatimes.com
以上的过程需要多久才能成功呢?起码20年。上述排行榜前20名中,除了两个显
著的例外(加大圣地牙哥分校与旧金山分校),其他大学建校均远超过20年,并
已在榜上超过20年。由经验可知,已有历史的大学不易过渡到顶尖,而榜上的名
校已占其位多年,不易撼动。但是向上挤总是可能的,而且至少有两个途径可行
。
第一个途径就是加大圣地牙哥分校采取的。它在1959年建校,约20年内,在勇猛
的Roger Revelle院长(後来成为校长)领导下,该校成为美国首选大学之一。
加大旧金山分校则采取更特殊的第二条路,因为其本为医科大学,而非如圣地牙
哥分校为一般大学(虽然後者强处在自然科学)。旧金山分校在1873年成为加大
系统之一,而在1964年自柏克莱分离独立成医学院。获得自行探途的自由後,它
也在约20年内,由全美约第30名的医学院跃升为目前全美最佳医学中心之一,与
哈佛、史丹福、约翰霍浦金斯并驾齐驱。
人才是大学最重要的资源,由此观之,20年的时间尺度是个明显的单位。20年代
表学术的一代,基本上这是以新一代领袖取代另一代所需的时间。个别教授的生
涯也许长达30或40年,但是最大研究生产力的平均时间则大约是20年。学术单位
内部的文化和长久的习性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转型。加大圣地牙哥分校和旧金山
分校的努力与卓越的领导,经由加大系统的支持,在这短时间的尺度内明显改变
还是可能的。这两校由分别由一个全新的校园开始,或由单一的聚焦开始,学校
就像个人般往上挤,确实是可能的。在以平等的机会而非平等的结果为原则的社
会,这种机率更大,因为高标准的要求会将创意、才能、成就等以外的考量因素
消除,而达到成功,而且人们会有清楚的生命使命感、对社会与後代的责任感。
如何判知目标之达成
本文一开始即提醒读者勿将上海交大全球500个研究型大学的排行榜看得太认真
,本结尾亦持同理。虽然大家不见得同意清点「发表论文、诺贝尔奖得主、学术
文献之引用、其他所谓的研究产能或创意之量化值」就可以用来排榜,但是任何
领域的专家都会直觉地知道该领域中谁是佼佼者。全球性的事务,例如大型研究
计画的评审,唯一可靠的意见便是国际专家小组的判断。
因此笔者提供更实际的方法以探知一个大学是否已达世界一流的水准∶当公认的
一流大学希望你的大学部毕业生成为他们的研究生、你的研究生成为他们的博士
後研究员、你的博士後研究员和教授成为他们的教授时,你就知道这个大学已经
达到一流的水准;否则一切只是空谈。此时,名义上的排名就不那麽重要了。
的确,简单的数学就可以知道世界上只能有20所大学可以放在任何全球20个一流
大学的排行榜上。但是,如果世界上有诸多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遍布全球,师生
容易在其中流动、新想法可以在国际会议或期刊上自由地争辩、大胆的观念可以
在许多实验室以不同的假设和方法进行测试,则这个世界将会更美好、更有生产
力。我们仍有许多在教育上尚未开发的人力资源来实现这个愿景,而每个人都将
是此知识竞赛中的胜利者。准此精神,今天若是照一些数据式的目标而将大学排
名,则只会导引大学在未来去追求那种类型的学校而已。
(中时电子报http://news.chinatimes.com及科技报当文月号同时刊登)
相关新闻网址: http://news.chinatimes.com
C`est pas la 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