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传 (ZT)(连载16篇)
#1
唐僧传 (ZT)


唐僧传
江流僧

  流浪得太久的阳光匆匆归来,复活了古庙花容月貌般的相思。

  古庙像一只蝙蝠的剪影,永远做欲飞未飞状。

  古庙唤作金山寺,金山寺脚下那条大江千年不变地流着。

  玄奘站在寺外,双手捧着一纸血书,像捧一团火。阳光分外体贴地照耀着他,惨白了他的脸。

  玄奘蹲下来,望着蝙蝠似的庙子嚎啕大哭了,他的哭声特具穿透力,金山寺的瓦屋被震得沙沙作响。

  酒肉和尚从寺内探出头来,朝着玄奘吐了一口唾沫,同时骂了一句:'嚎丧!'
  玄奘继续哭,他哭得很认真,很动情,十八年了,他第一次明白了自己的身世。他出世以来就是金山寺的和尚,金山寺是属于他的。他才是金山寺的全部。

  大江将玄奘漂流给了金山寺,金山寺便有了一个江流僧。

  玄奘继续哭。

  忽然,有人在他肩上轻轻拍了一下。朗声说:'要哭,你就痛痛快快地哭吧,哭出来会好些!'
  那语气很像电影里的台词,一句标准的样板话。那声音软绵绵的,有些苍老。

  玄奘听出来了,那是法明长老的声音。

  玄奘徐徐站起身来,他不哭了,不想痛痛快快地哭,他看着法明。

  四目相对。各人的眼里都缓缓流淌着一条沉默的大江。

  玄奘伏在法明的肩上:'长老,我的命好苦呀,一出世就成了孤儿!'
  法明双手合什:'阿弥陀佛,不是命苦,是心苦!'
  法明的话闪烁出佛的光辉。

  玄奘满脸茫然:'心苦?'
  法明又说:'阿弥陀佛,苦海无边,心在海上航行,是苦也!'
  玄奘问:'长老,我该怎么办?'
  法明答曰:'苦即是乐,乐即是苦,无苦无乐,便成正果。'
  玄奘大声吼叫:'我要报仇,我要报仇!'
  法明合掌曰:'仇者,罪孽也,罪孽不可有,亦不可无!'
  法明言毕,飘然而去,将玄奘孤零零地丢在了那里。

  天边一片血红,像一首悲壮的诗。有一个声音从遥远处传来:'彼无嗔恚,心中了了分明,彼心无恨,心中了了分明;大慈大悲,心中了了分明。'
  那声音细若游丝,却又清楚明白。

  玄奘抬头望天,声音似乎升腾远去了。

  玄奘扭头看寺内,寺内空荡荡的,僧人们似乎远游去了。

  玄奘若有所悟,双手合拢,喃喃自语道:'慈悲为何物?'
  又一个声音跌落下来:'年轻人,慈悲是智慧,是识别他人痛苦的力量,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智慧之种。'
  玄奘觉得有些头晕,手中的血书跳跃起来,依稀荡出一条波翻浪滚的大河。

  大河里飘荡着一个襁褓,襁褓里的婴儿睁大了迷惑的眼睛。

  天空蓝湛湛的,蓝得来像要滴落似的。

  那浓酽的蓝终于滴落下来,拍打着他的脸庞,一朵浪花将他掀起,掀进了金山寺。

  一道金光闪过,照亮了他的印堂,他的智慧之门开启了。

  又是那个声音传来:'知因果,讲良心,守道德,立志向,养识见,增才干。'
  那声音中气很充足,是从丹田里逼出来的,洋溢着青春的力量。

  玄奘豁然开朗了,他看见了内心的痛苦正在变成一件奇妙的礼物,痛苦的泉水正在慢慢地往外流。

  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清爽与轻松。仇恨和痛苦已远离他而去。

  他仰首望苍穹,苍穹沉默得十分庄严。

  他沿着一条小路往前走,寻寻觅觅。

  小路曲曲折折地向前延伸,故事没有源和流。

  碎星铺出一条灿烂的银河,那灿烂照耀着地上的小路。

  月光在一旁冷冷地看着。

  玄奘继续往前走,他不明白要走向哪里,但他明白这小路没有尽头。

  玄奘继续往前走,他不明白要走向哪里,但他明白这小路没有尽头,他知道有一个人在路上等他。

  他知道有一个人在路上等他。

  小路吮吸着天地精华,梦一般地向前延伸。

  重重叠叠的山峦挤压着小路,将小路挤压成一条白色的带子。

  玄奘的身子佝偻着,像一只直立着的虾子。他的眼里闪着狼一样的贪婪的光。

  忽然,前面有了一片开阔地。开阔地很平坦,崎岖和崖巍都躲开了,只有那不息的江水涛声。

  开阔地上有一个蹲着的人影,那是一个女人的身姿。

  玄奘知道:她是在等一个人。

  他向她走去,他是在寻找一个人。

  她慢慢站起来,向他投以一个张望。她以为她等待的人已经来了。

  走拢了,两人对视着,目光是陌生的。

  她摇摇头,很失望,他不是她等待的那个人。

  他也摇摇头,心里很明白,她也不是她要寻找的那个人。

  她重新蹲下去,继续等待,只要那个人没来,她就得永远等待下去。

  他重新朝前走,继续寻找,只要没找到那个人,他就得永远寻找下去。

  开阔地消失了,银河不见了,小路上一线黑暗。

  玄奘的脑海里闪过一道亮光:等待和寻找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只要活着,总要寻找,总有等待。

  玄奘放声大笑了,笑声划破了黑暗,笑声照亮了他的前程。小路上又生动着无比灿烂的光辉。

  冥冥中有一个人在前引路,引着他走向那无远弗届的国境。

  一团红光升起,红得像火,红得像枫叶,红得像天边燃烧的云。

  红光中冉冉升起一个美女,她握着一根杨柳枝。

  玄奘看了她一眼,顿时有了似曾相识的感动。

  美女将手中的柳枝轻拂,用浏亮的声音说:'师弟,你可来了,我就是你要寻找的那个人!'
  玄奘以为自己听错了,她怎么会叫他师弟呢,叫得如此亲切,莫非他和她曾在同一个师父门下修行?
  美女自报家门姓氏:'我是观音,和你有同门之谊,你应该叫我师姐!'
  玄奘呢喃着:'我父被贼人所杀,我母被贼人霸占,我生下地就成了孤儿,生下地就成了金山寺的和尚,我只有师兄师弟,我没有师姐!'
  观音点化说:'你前世与我同门修行,你叫金蝉子,同为如来的徒弟。'
  玄奘依然疑惑不解,脱口念出一首诗:
  未生之时谁是我
  出生之后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
  合眼朦胧又是谁
  观音鼓掌道:'师弟,你好悟性,终于回到佛殿中了。阿弥陀佛!'
  玄奘摇头:'我还是不明白,既然与师姐同门修行,我又是什么时候丢失的?一丢就是十八年!'
  观音合掌曰:'师弟,你我同门修行,可知修行要义?'
  玄奘摇头曰:'吾不知也,还望师姐多多指点迷津!'
  不知不觉间,他已和观音认了同门。

  观音曰:'这修行中友说不清道不明的秘密和奥妙!'
  玄奘追问:'何为秘密?何为奥妙?'
  观音微微闭目曰:'念佛法门以一念代万念,念佛时粗念起时及时转念,应及时放舍,转化,如以舍转贪,以恕转嗔,以慧转痴;起恶念时应转善念给他人,起淫念时应转净念给对方及他人;细念起时只不理它,一心念佛,以佛性容摄。'
  玄奘茫然曰:'师姐,我还是没有明白得透彻!'
  观音睁开双目曰:'此乃真正的打坐转化功夫也!'
  玄奘茫然依旧:'何为法,何为性,师姐还是未曾说得明白。'
  言语中,玄奘已有几分不悦。

  观音开导曰:'法是与性、心相关的,法依本性建立,法为自心而设。法乃联结、贯通心胜的桥梁也!'
  玄奘执拗地说:'师姐,我还是不懂,法何为自心而设?'
  观音叹息说:'阿弥陀佛,念咒法门,念佛法门,咒即真言,本是自信之音,了解念佛念咒及法与本性的关系,须发挥转化自心的作用。'
  玄奘还要问什么,观音却将杨柳枝一拂,柔声说:'知恩报恩,人生须报四重恩。'
  玄奘慌了,急问:'哪四重恩?'
  观音严肃地说:'国家恩、众生恩、父母恩、三宝恩。'
  玄奘唏嘘不已:'人生竟有这么多的恩需要回报?'
  观音庄严地说:'吾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四恩之中,即使有一天我们死了,把骨头烧成了灰,也没有离开四恩,因为你还占一块地方安放骨灰盒!'
  玄奘心中一动:'如此说来,我的凡心仍未泯灭?'
  观音嘻嘻一笑:'师弟说得是,正因为如此,师姐为你带来了两件礼物!'
  玄奘有些慌了:'师姐,你该不会送我一枚戒指吧?'有意无意之间,他却想到了男女的定情之物。

  观音闭眼合掌曰:'阿弥陀佛,师弟,你的凡心仍在激烈地跳动,师姐只得让你的心上一把锁!'
  玄奘大惊:'师姐,你为我的心上了锁,我则如何思考问题呢?人总得有思想呀!'
  观音安慰说:'师弟放心,这锁只锁你的凡心俗念,让你在朝圣路上毕直往前走,到修成正果为止。'
  玄奘脸上一片沧桑:'师姐,我曾听人说过:朝圣者永远成不了正果。'
  观音摇首道:'非也,非也,你的正果是与生俱来的挥之不去的。'
  玄奘心里又涌起一阵感动,竟痴痴地望着观音,不知该说什么好。

  观音眼里游移出一丝暖意,她读出了玄奘脸上的感动,便将杨柳枝轻轻一抖,就抖出一件什物来。

  玄奘认真观那什物:黄澄澄、金灿灿、光闪闪,原来是一件袈裟!
  袈裟上的万道金线竖立起来,像一根根挺拔的刺。

  玄奘惊恐地喊道:'不要呀,不要!'
  观音朝他招手:'乖,来,穿上,这是好东西!'
  玄奘往后退了半步:'我怕,我怕,那上面有刺!'
  观音笑了,诳哄说:'别怕,别怕,这上面不是刺,是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偷月沁白,与日争红……'
  玄奘打断了观音的话:'这些东西该不是人工培养的吧!'
  观音正色说:'师弟休得胡言乱说,此乃西天来的正宗货,绝非伪劣产品!'
  玄奘无言以对。

  说时迟,那时快,观音轻拂杨柳枝,那袈裟便披到了玄奘的身上。

  玄奘的身子颤抖了一下,通身便有了透明的感觉。

  观音说:'师弟,你可以看自己了,你看到了什么?'
  玄奘低头看自己的肚子,惊呼道:'我的心不见了。'
  观音点点头:'这就对了,你的心已经被锁上了!'
  玄奘不由得悲哀起来:'师姐,我的心被锁了怎么办?'
  观音拍着玄奘的肩膀说:'师弟放心,你凡心已锁,而佛心犹存!'
  玄奘伸直了身子,却感到有些摇晃:'师姐,我有点立场不稳了!'
  观音递给他一根拐杖:'师弟,有了这九环锡杖,你就站得稳立场了!'
  玄奘接过九环杖,果然觉得身上有了力量,不禁诧异地问:'师姐,这九环锡杖有何用处?'
  观音说:'这九环锡杖乃金木水火土混和做成,拄着它,即便走遍天涯海角,也不染红尘。'
  玄奘环顾四周,皆空无一物,红尘已杳然而去。

  观音双手合在胸前,和风细语般说道:'师弟,你有了这两件东西,只顾朝西方去,走到一个叫雷音寺的地方,取回一样东西,你就找到自我了。'
  玄奘有些迷惑地问:'那路有多远?等我走拢时,岂不到了退休年龄?'
  观音鼓励说:'不远,不远,只要心诚,金石为开。'
  观音说话时,双脚一抬,便升上了天空,朝玄奘挥挥手:'拜拜,西天见!'
  玄奘朝着天上打了个躬:'拜拜,师姐一路珍重!'
  一个游丝般的声音从天上飘下来:'师弟且莫乐观,前面尚有九九八十一难在等着你呢!'
  玄奘身上顿时豪情倍增,宣誓般喊道:'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一个肉球滚了过来,越滚越近,在玄奘面前停住了。

  玄奘用九环锡杖将那肉球剔开,肉球里跳出一只猴子来。

  玄奘双手合什:'阿弥陀佛,孽缘!'
  我独自去赴幽会,
  是谁在暗寂中跟着我呢?
  我走开躲他,
  但是我逃不掉。
  他昂首阔步,
  使地上尘土飞扬;
  我说出的每一个字里,
  都渗杂着他的喊叫。
  他就是我的小我,
  我的主,
  他恬不知耻;
  但和他一同到你窗前,
  我却感到羞愧。

 

[ Last edited by 张牧云 on 2004-3-30 at 21:38 ]
C`est pas la vie
回复


主题内容
唐僧传 (ZT)(连载16篇) - 由 bloum - 2004-3-30 17:39
唐僧传 (ZT) 2 - 由 bloum - 2004-3-30 17:40
唐僧传 (ZT) 3 - 由 bloum - 2004-3-30 17:41
唐僧传 (ZT) 4 - 由 bloum - 2004-3-30 17:42
唐僧传 (ZT) 5 - 由 bloum - 2004-3-30 17:42
唐僧传 (ZT) 6 - 由 bloum - 2004-3-30 17:43
唐僧传 (ZT) 7 - 由 bloum - 2004-3-30 17:44
唐僧传 (ZT) 8 - 由 bloum - 2004-3-30 17:44
唐僧传 (ZT) 9 - 由 bloum - 2004-3-30 17:46
唐僧传 (ZT) 10 - 由 bloum - 2004-3-30 17:47
唐僧传 (ZT) 11 - 由 bloum - 2004-3-30 17:48
唐僧传 (ZT) 12 - 由 bloum - 2004-3-30 17:49
唐僧传 (ZT) 13 - 由 bloum - 2004-3-30 17:50
唐僧传 (ZT) 14 - 由 bloum - 2004-3-30 17:51
唐僧传 (ZT) 15 - 由 bloum - 2004-3-30 17:51
唐僧传 (ZT) 16 - 由 bloum - 2004-3-30 17:51

跳转到:


正在阅读该主题的用户: 1位游客
您的访问已通过Cloudflare保护,访问自美国/l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