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5 10:08
好复杂的问题,我也说说我的个人感受。
第一个名次的问题,很不确定,即使每次考试都在年级前3晃,都有可能中箭落马的。参考历年的消息,通过高考这个渠道,进入一本A类的大学,一般在二摸以后的考试中都是稳居年级前十,名次就在这个圈子里晃的那种。考虑到报送结果出来前,则可扩大到前15-18。
第二个增加计划外名额,历年来,北大清华都会加上个2-3个的,其他学校也会相应的增加一些,不过不要寄希望于这个。名校最后增补的多数都不是第一志愿,例如北大会增补上考古地质之类。
第三个分数线,说实话,去年的文综很简单的,学得差不多点的前边的单选也不会错过3个左右,一流的至多错一个。后边的大题,也不会差多少。现在的复习阶段,做出个240左右应该问题不大。分数线很难讲,说实话名次要比分数的参考价值大。
如果非要参考分数线,那就做历年的题,得分减去20参考历年的分数线就可以了。
[ Last edited by MagicLi on 2005-1-15 at 11:30 ]
第一个名次的问题,很不确定,即使每次考试都在年级前3晃,都有可能中箭落马的。参考历年的消息,通过高考这个渠道,进入一本A类的大学,一般在二摸以后的考试中都是稳居年级前十,名次就在这个圈子里晃的那种。考虑到报送结果出来前,则可扩大到前15-18。
第二个增加计划外名额,历年来,北大清华都会加上个2-3个的,其他学校也会相应的增加一些,不过不要寄希望于这个。名校最后增补的多数都不是第一志愿,例如北大会增补上考古地质之类。
第三个分数线,说实话,去年的文综很简单的,学得差不多点的前边的单选也不会错过3个左右,一流的至多错一个。后边的大题,也不会差多少。现在的复习阶段,做出个240左右应该问题不大。分数线很难讲,说实话名次要比分数的参考价值大。
如果非要参考分数线,那就做历年的题,得分减去20参考历年的分数线就可以了。
[ Last edited by MagicLi on 2005-1-15 at 11: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