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在缅甸 zt
#1
注:这是一篇不知名的网友发在网上的文章,本站不能证明其真伪,也不代表我们的观
点,仅供参考。
----------------------------------------------------------------------------
----
??前一段,京城一出话剧《切·格瓦拉》的上演引起了颇多争议,我由此想起了我所
知道的当年老三届“支援世界革命”的往事。
  红卫兵跑到越南去的事儿网上已经有所披露,有人怀疑其真实性,我证实确有此事
,因为我一位表弟(当时在北京四中)就是游过红河到了越南,被越南军人抓往后遣送
回来的红卫兵中的一员。
  中国人自发跑到国外去打战,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当数中国知青参加缅共之事
。我虽然知之不多,还是将所知点滴写出来上网,抛砖引玉,引出那些曾经历过这一段
的知青们来回忆一下,也让那些个写《切·格瓦拉》,赞颂切·格瓦拉的“左派”文人
们看看,这“红色革命”是用无数天真青年的鲜血染成的。是功是过,让人民来评说。

  一九六九年底,适逢瑞丽县大量知青集中在水库工地之时,“要打仗了!”一条惊
人的消息在工地传开了,知青与缅共的故事由此引发。
  在此之前,边疆地区一直在搞林彪的“政治边防”,阶级斗争的弦一直绷得很紧。

  知青下来后,被告之对面是所谓“缅反区”,是“苏修”准备向我们进犯之基地,
还有一块地区是“蒋残匪区”,是当年国民党李弥残部占了近二十年的地段。因而要特
别警惕。全体知青自然都成了民兵骨干,也无须来“抓壮丁”。曾经发过一支破“三八
式”步枪给我,枪口已经磨损的可以将子弹倒装进去,比起武斗时我玩过的那些枪差到
天边去了。有一次夜里对面两边打了一小战,一颗炮弹落到中国境内,炸伤一个老人和
一头牛,政府组织所有民兵沿着边境线游行示威了一天。距我所在寨子不远的江边一个
寨子,有几个知青比较关心国家大事,订了几份报纸。有个老头天天来买他们的旧报纸
,他们也没在意。不料有一天,县里来了一大批军人,把这个寨子的知青全数抓走了。
后来才知道,他们里通外国,把报纸买给了敌特。这几个知青后来命运如何,无人知晓

  到过瑞丽的人如果留心一点看地图,会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一直沿江走的国境线
,在瑞丽县中部忽然拐个弯,跨过江来,划走了有如片竹叶形的一块地给缅甸,大约有
十多平方公里吧,据说这是周恩来当年的一个高招。我简要描述一九六九年之时的形势
:缅甸政府当时是亲苏的,中国为了搞定缅甸,想办法策反了缅甸佤邦、禅邦地方民族
武装的首领,在瑞丽边境那块缅方飞地成立了以中国人为主要领导的缅共东北军区,我
见过其军区政委,是个四川人,家里人都还在四川,四十年代当了解放军,打李弥军时
到了边疆,不知怎么就变成了缅共东北军区政委了。当时缅甸共产党中央根据地已经被
缅政府军打得弹尽粮绝,形势极为不利,而其东北军区在中国的大力支持下,装备极为
优良,解放军还没配备的仿造美制M16的新型“八号”步枪就已经给了缅共。为了支
援缅共中央根据地,中国派出了一个由某著名将军领导的编号为八○八团的参谋团,制
定了一个打通由国边境到缅共中央根据地的运输通道的军事作战方案,第一战就是打下
畹町镇对面的缅方据点,时间正好是知青们修水库之时。
  大战打响那天,上千名知青跑到畹町。畹町的地势是两边都是山,缅共由中国边境
山脚向那边山头进攻,在这边山上坐满了知青和当地百姓们观战,那边山上却不见人影
,不知那些穿统裙的缅兵躲在哪儿。知青们大多经历过武斗,又看过不少战争影片或书
籍,人人指手划脚,说应当如何打、如何攻,大有拿破仑再世之豪气。
  开战之前,只见中国边境这边,黑压压聚集了近万名缅共军队,在他们身后,中国
军人身着便服,以中国民兵的身份给他们压住阵脚。再往后,沿边境线的公路上,一字
儿摆着数十门火炮,炮口直指对方山头营房。突然之间,一曲响亮的进行曲由高音喇叭
中传来,是那首著名的军歌。随后,一男一女开始高呼口号,听着跟文革中两派打战时
差不多。“坚决支持缅共人民军的革命行动!打倒缅甸反动派!”等等。
  喊上一阵之后,喇叭声停了,双方阵地出现片刻静寂,随后,大炮轰鸣声让所有人
捂住了耳朵,大地震得就象山要塌了似的。转眼间,对面的营房、工事就看不见了,全
部被浓烟给盖住了。炮轰持续了十多分钟,又忽然停住了。没多会儿,枪声就响了起来
,只见缅共第一批人沿着山脚排成一条横线在向上爬,后面间隔着十多米又有一排,共
有三个梯队在向上进攻。观战的知青当中,不知何时跑出两位别的县的知青来,从他们
口中传出了令所有人吃惊的消息:在对面山上进攻的队伍中,第二梯队全部是由中国知
青组成的知青营!暂且先不管这消息的真伪,这一下子所有观战的知青们的心态全都变
了,原来只是看个热闹,现在是全都担上了心,大家不再吵闹,几乎是屏住了呼吸地关
注着战事。
  此时,枪声并不激烈,缅共向上前进似乎挺顺利,已经接近对方的阵地,没看见有
人倒下。对方阵地的硝烟也散了,仍然不见一个人影。我们正猜测,是不是缅兵头天晚
上就溜了,一阵爆豆似的枪声就响了起来。只见攻方的人全都趴了下去,也不知道伤了
人没有。双方一阵对射之后,攻方第一梯队的人一阵呐喊,冲了上去,被一道竹栅栏给
档住了,又卧倒在地。又一阵对射,几个人跳起来,想去推那竹栅栏。这儿观战的知青
们急得大叫:笨蛋,去送死吗?不会用手榴弹炸呀。
  话儿还没落音,只见那边就已倒下几人,其余人又只好趴下不动了。僵持了一会儿
之后,只见后面一排有几人猫着腰往上窜,快接近栅栏时又趴下了,随后几声爆炸,哨
烟过后,缅共已经冲进了对方营房。据事后介绍,在前排的是由景颇族组成的部队,勇
而无谋。后排的知青上去了几人,用手榴弹炸倒了竹栅栏,压住了对方的火力,众人一
起冲锋,得以攻破敌方防线。此后没多会儿,枪声骤停,对方阵地上扬起一面白旗。众
知青们一阵欢呼,潮水般向对面山上涌去,那些边防军也不阻拦,让我们通过过境小桥

  上去之后,尸体没见几个,俘虏到见了一大群,大批缅共正忙着收缴战利品,一问
起来,大部份都会说汉话,有边疆少数民族,也有内五县的汉族,而且还真有一伙知青
在其中,数量还真不少,组成了整整一个营。他们当中居然还有跟我同校的,最引人注
目的是那几个看守俘虏的娘子军,那个腰中别着小枪的指挥官,就是我同校高一的。文
革中她是一个造反派组织的头儿,在中学生中算得上小有点名气的人物,现在你看她那
神气劲,真可以用毛诗“飒爽英姿五尺枪”来形容了。不消多说,知青们此时会怎么想
,在受到罐头、饼干、洋烟等战利品招待之后,知青们也知道了当缅共的途径。当即留
下的就有十多人,其余还留有点凡俗之心的人(包括我在内)则回工地收拾东西,准备
过几天来参加光荣的“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
  因为消息走漏,我最终被我哥拦下来,失去了献身“世界革命”,当中国格瓦拉的
机会。而其他知青们,则去了无数,我不少朋友都跑出去了,瑞丽县水库为此差点停工
。除瑞丽知青外,盈江、梁河、陇川、腾冲、保山等县都有知青跑了出去,还有大批到
农场的四川、北京、上海的知青也过去了,估计当时至少也有几千人,组成个师都没问
题。此事立即惊动了中央,周恩来急忙下达指示,让缅共停止招收知青当兵,这股当“
格瓦拉”的热才被止住了。但仍有大批知青没回来,他们参加了第二年的那场攻打腊戌
之战,有的就永远回不来了。
  话说缅共小试牛刀,胜了畹町一役之后,出乎意料之外得到大批年青力壮、有文化
、还有点儿战争经验的知青生力军,真是高兴得要命,立即开始实施第二次重大战役方
案。这第二战,按中国参谋团的战略,缅共不是去打那唾手可得的紧邻瑞丽弄岛的缅甸
第三大城南坎,而是出奇不意地奔袭其第二大城腊戌。那里有直通海边的火车线,占住
那里后,通往缅共中央根据地的通道就可以算是打通了一大半了。
  大军出发了,匆匆组建的知青营作为先头部队,沿着密林丛布的山沟,向异国内地
开进。一路上行进的极为顺利,只碰到极少数的地方武装,刚一开火敌方就已作鸟兽散
了。据情报说,敌军的精锐部队被我方战术所迷惑,正朝着南坎方向开进。中缅边境的
几大民族武装,已经被招安了,而盘踞在缅甸境内的蒋残匪,则躲入深山,坐观虎斗。
因而缅共东北军一路顺风地挺进,于一个风高月黑之夜兵临腊戌城下。
  下面是我一个朋友的回忆:
  那天晚上十一点左右,我们连最先登上距腊戌城两公里的山头,部队停下来,观察
城里动静。从山上看下去,城里灯火通明,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看不出有什么防备。
众人不由喜出望外,都认为此战胜算在握了。指挥官一声令下,我们打头向城边的火车
站冲了过去。到了车站外,没见到一个带枪的人,只有些老百姓站在街边看热闹,于是
我们就一下子扑进了车站。进了站,但见两列极漂亮的火车停在站台上,候车室里有不
少人在等车,一个当兵的都没有。几个哥们冲进站长家里,把站长从被窝里抓了来。当
官的通过翻译审站长时,我看有个老兄脸红得不正常,便问他怎么了,他忸怩了一会儿
才告诉我,他们抓站长时,刚踢开门,便见那家伙正跟老婆干那事,几个兄弟都没见过
没穿衣服的女人,当即臊得退出门外,背对门站着等那家伙出来。好在那站长胆小,先
把枪给扔了出来,人才跟着出来。要是那人敢开枪,说不定他就没命了。我们这儿正说
着呢,就听见那站长直叫唤,大伙看他手指着对面山上,也就朝对面山上看去,车站里
的人也都跑了出来,都在看对面山上。我定睛一看,跟我们来的方向相反的山上,一条
灯龙正沿着山腰蜿蜒而下,龙头已经快到山脚了,龙尾还在山后,看那阵势,少说也有
几百辆汽车。坏了,是敌人的大部队赶到了。我还没回过神来,传令兵跑来了,指挥官
下令让大家往来的方向撤退,临走又命我们班留下,将火车头炸了再走。
  我们班就我一人会用火箭筒,也只有我在训练时打过一发弹,此任务当然地落在我
头上。我上了榴弹后,趴在一条路基上,瞄了半天,看着那两辆据说是日本人送给缅甸
的光彩照人的内燃机车头,心里暗自可惜,最后一咬牙,闭着眼睛扣了扳机,一声巨响
过后,碎片四处飞溅,等我睁开眼,一辆车头已经燃起熊熊大火。
 
C`est pas la vie
回复


主题内容
中国知青在缅甸 zt - 由 bloum - 2004-5-15 03:04
[无标题] - 由 bloum - 2004-5-15 03:04

跳转到:


正在阅读该主题的用户: 1位游客
您的访问已通过Cloudflare保护,访问自美国/l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