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3-4 22:32
关系只有友好和敌人的两分,这是标准的非此即彼的逻辑。
中国、日本、美国在东亚还没有形成大三角的格局,而是中国对美日同盟的现状,日美在军事上的合作,国际政治上的统一口径这个谁都明白,但中国和日本的政冷经热的现实继续发展下去,只能恶化中国在东亚的外交回旋空间。
中日两国在经济上的发展一定会更加紧密,中国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的现实不会很快发生变化,在现有的国际分工中,中国的加工厂地位在长时间内不会有所转变,即使考虑人民币升值后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也是如此。中日的互补明显,交通便利是客观现实。钓鱼岛也好,东海也好,俄罗斯的原油也好,中日的争夺必然结果就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妥协,不存在一方的完胜(就像放弃对日的二战索赔和日本的长期贷款一样)。中日成为经济上的伙伴是必然的。而且为了经济上的利益,双方在政治上的小打小闹,都会有所克制,不会作出轻易改变现状的举动。因为任何一个彻底改变现状的举动,都会让双方脆弱的利益的平衡崩溃,而是第三方受益。也就是谁都盯住对方口袋里的好东西,但谁都不敢去伸手抢,双方表面上寒暄照常,盘算着在复杂的利遥鼗换中的蝇头微利而已。这只是两个普通的生意人,而不是一对不共戴天的冤家。
中国、日本、美国在东亚还没有形成大三角的格局,而是中国对美日同盟的现状,日美在军事上的合作,国际政治上的统一口径这个谁都明白,但中国和日本的政冷经热的现实继续发展下去,只能恶化中国在东亚的外交回旋空间。
中日两国在经济上的发展一定会更加紧密,中国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的现实不会很快发生变化,在现有的国际分工中,中国的加工厂地位在长时间内不会有所转变,即使考虑人民币升值后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也是如此。中日的互补明显,交通便利是客观现实。钓鱼岛也好,东海也好,俄罗斯的原油也好,中日的争夺必然结果就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妥协,不存在一方的完胜(就像放弃对日的二战索赔和日本的长期贷款一样)。中日成为经济上的伙伴是必然的。而且为了经济上的利益,双方在政治上的小打小闹,都会有所克制,不会作出轻易改变现状的举动。因为任何一个彻底改变现状的举动,都会让双方脆弱的利益的平衡崩溃,而是第三方受益。也就是谁都盯住对方口袋里的好东西,但谁都不敢去伸手抢,双方表面上寒暄照常,盘算着在复杂的利遥鼗换中的蝇头微利而已。这只是两个普通的生意人,而不是一对不共戴天的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