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护理篇--体育锻炼的一般生理卫生知识
#2
五、体育锻炼时要注意合理的呼吸方法

体育锻炼时掌握了合理的呼吸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锻炼效果。对于体育爱好者来说,掌握合理的呼吸方法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彩口鼻呼吸法,减小呼吸道阻力

人体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氧气的需要量明显增加,所以仅靠鼻实现通气已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因此,人们常常采用口鼻同用的呼吸方法,即用鼻吸气,用口呼气。活动量较大时,可同时用口鼻吸气,口鼻呼气,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小肺通气阻力,增加通气,另一方面,通过口腔增加体内散热。有研究证实,采用口鼻呼吸方式可使人体的肺通气量较单纯用鼻呼吸增加一倍以上。在严冬进行体育锻炼时,开口不要过大,以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口腔粘腊和呼吸道而产生各种疾病。

(二)加大呼吸深度,提高换气效率
人体在刚开始进行体育活动时往往有这种体会,即运动中虽然呼吸频率很快,但仍一种呼不出、吸不足、胸闷、呼吸困难的感觉。这主要是由于呼吸频率过快,造成呼吸深度明显下降,使得眨丨龙点睛进行肺实际进行气体交换的量减少,肺换气效率下降。所以,体育锻炼时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频率,呼吸频率最好不要超过每分钟25-30次,加大呼吸深度,使进入肺内进行有效气体交换的量增加。过快的呼吸频率还会由于呼吸肌的疲劳造成全身性的疲劳反应,影响锻炼效果。

(三)呼吸方式与特殊运动形式相结合。
不同的体育锻炼方式对人体的呼吸形式有不同的要求,人体的呼吸形式可分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混合呼吸,在运动中呼吸的形式、时相、速率、深度以及节奏等,必须随技术运动进行自如的调整,这不仅能保证动作质量,同时还能推迟疲劳的出现。
在进行跑步运动时,易采用富有节奏性的、混合型的呼吸,每跑2-4个单步一吸、2-4个单步一呼;在进行其它的运动中,应根据关节的运动学特征调节呼吸,在完成前臂前屈、外展、民体等运动时,进行吸气比较有利,而在进行屈体等运动时,呼气效果更好;在进行气功练习时,采用以膈肌收缩为主的腥式呼吸方式,效果较好;在进行太极拳、健美操等运动时,呼吸的节奏和方式应与动作的结构和节奏相协调。因此,在体育锻炼时,切勿忽视呼吸的作用,掌握合理的呼吸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锻炼效果。
********************
六、体育锻炼时出现不舒服感觉怎么办?

人体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舒适感觉,这主要是由于活动时安排不当造成的,但在个别情况下也可能是某些疾病引起的。所以,锻炼者要能够及时判断运动中出现的各种瓜,以便科学地从事体育锻炼,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体育锻炼中的不舒适感觉及其一般处理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呼吸困难、胸闷
运动量过大,机体短时间不能适应突然增大的运动量,而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动作迟缓、肌肉酸痛等症状,甚至不想继续运动,这种现象在运动生理学中被称为"极点"。极点主要是由于运动时呼吸方式不对(呼吸表浅,呼吸频率过快),或运动强度过大,造成机体缺氧,乳酸等物质在体内堆积,引起呼吸循环系统活动失调,并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下降。当出现上述症状后,一般不用停止体育锻炼,可适当降低运动强度,一般几分钟后,不适感觉即可消失。

(二)运动中腹痛
运动中腹痛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胃痉挛,这主是由于饮食不当,食物刺激胃,引起胃痉挛,或是空腹参加剧烈活动,胃酸刺激引起胃痉挛性疼痛。如果运动中出现这种情况,可暂时停止运动,做一些深呼吸运动,严重者,可作热敷,喝少量温开水,以使症状得到缓解,在以后的运动中,要注意锻炼卫生,改掉不良的锻炼习惯。二是肝脏充血,疼痛主要出现在右上腹 ,这是由于运动量突然加大,造成肝脏充血、肿大,牵拉肝脏被膜,造成疼痛。出现这种情况,轻者可降低运动强度,一地王码,再继续锻炼;如果连续几天体育锻炼均出现右上腹疼痛,则尖去医院检查。

(三)肌肉疼痛
体育锻炼中肌肉疼痛有以下几种情况:
1运动时肌肉突然疼痛,且肌肉僵硬。这种现象为肌肉痉挛,多出现在骤冷天气和天气炎热大量排汗时。肌肉痉挛多发生在小腿肌肉,或足底。出现肌肉痉挛后,只在缓慢用于牵拉弃挛的肌肉,即可使症状缓解,轻者继续运动,重者可放弃当天的运动,第二天仍可继续参加锻炼。
2肌肉突然疼痛,而且有明显的压痛点。这主要是由于肌肉用力不当,造成肌肉拉伤。肌肉拉伤后应立即停止体育锻炼,并进行冷敷、包扎等应急性措施,到就近医院治疗。
3肌肉酸痛,一般在刚开始体育锻炼后几天,连续出现的广泛性肌肉酸痛,无明显的压痛点。这种疼痛是体育锻炼过程中的一个生理反应过程,一般在第一次运动后的第二天出现,2-3天疼痛最明显,一般一周后消失。对于这种情况,没有必要停止体育锻炼,其处理办法可见本节第"十"部分。
4慢性肌肉劳损,长时间出现局部性肌肉酸痛,而且连续锻炼不减轻。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不正确的运动动作所造成的,慢性劳损的主要特征是不活动劳损局部疼痛,而当身体进入活动状态后,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慢性劳损的恢复时间较长,一旦发现,就应彻底改变错误动作,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以防劳损的发展。同时,及时去医院治疗。
***********************
七、体育锻炼后不要暴饮暴食

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可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对消化吸收机能可产生良好影响。但是,如果在体育锻炼后不注意饮食卫生,螨饮螨食,则会严重影响锻炼者的身体健康。
人体在体育活动时,支配内脏器官的交感神经高度兴奋,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受到掏。这种作用可使心脏活动加强,骨骼肌血流量增加,以保证体育锻炼时肌肉工作的需要,而胃肠道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消化能力下降。这种作用要在运动结束后逐渐恢复,如果在运动后立即进食,由于胃肠的血流减少、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进入胃内的食物无法及时消化吸收,而且储流在胃中,牵拉胃粘膜造成胃痉挛。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可诱发消化道疾病。因此,在运动后应注意合理的饮食卫生。合理的饮食习惯应包括以下几点:

(一)体育锻炼后,不要急于进食,要使心肺功能稳定下来,胃肠道机能逐渐恢复后再用餐。这段时间一般为半小时,如果是下午的较剧烈体育锻炼,间隔的时间应相对更长。

(二)与体育锻炼后进食不同,体育锻炼后的补水是可行的,只要口渴,在运动后即刻,甚至在运动中即可补水。以往人们担心运动中补水会半加心脏负担,曩胃排空,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在天气较热的情况下,大量排汗引起体内缺水,不及时补水,可能会造成机体脱水、休克等下状。所以,运动中丢失的水必须及时补充。最近的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后,胃的排空能力有所加强,因此,运动后或运动中的补水是可行的。马拉松比赛途中的饮水站,也说明运动中补水是非常必要的。

(三)补水要注意科学性,不可暴饮。体育锻炼后的补水原则是少量多次,可以在运动后每20-30分钟补水一次,每次饮水量250毫升左右,夏季时水温10度左右,其它季节最好补充温水;饮用不同成份的饮料对人体的影响,运动中排汗的同时也伴随着无机盐的流失,因此,运动后最好被补0.2-0.3%的住址水,也可选用橙汁、桃汁等原汁稀释饮料,不要饮含糖量过高(大于6%)的饮料,尽可能不饮用汽水。
回复


主题内容
[无标题] - 由 街头汉汉 - 2005-3-5 12:41
[无标题] - 由 街头汉汉 - 2005-3-5 12:42
[无标题] - 由 vikky - 2005-3-5 13:37
[无标题] - 由 樱花雪 - 2005-3-5 13:40
[无标题] - 由 vikky - 2005-3-5 13:48
[无标题] - 由 milan817 - 2005-3-5 20:40
[无标题] - 由 tacchinarddi - 2005-3-6 14:34
[无标题] - 由 lostinlove - 2005-3-11 02:50
[无标题] - 由 dirk101 - 2005-3-11 10:10
[无标题] - 由 tacchinarddi - 2005-3-11 12:40
[无标题] - 由 街头汉汉 - 2005-3-11 13:17
[无标题] - 由 tacchinarddi - 2005-3-11 15:18
[无标题] - 由 dirk101 - 2005-3-11 15:20
[无标题] - 由 tacchinarddi - 2005-3-12 17:01
[无标题] - 由 街头汉汉 - 2005-3-18 12:06

跳转到:


正在阅读该主题的用户: 1位游客
您的访问已通过Cloudflare保护,访问自美国/l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