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5-17 02:10
无敌舰队就在这里停留了三天,等待帕尔马公爵的回信。这三天里,英国舰船源源不断地从英国各地汇集而来,使总数最后达到136艘,已经超过了无敌舰队。入夜,西班牙巨舰上搭载的士兵从舷窗望出去,可以看到英国战舰上星星点点的灯光象银河一般散布在西南方向。帕尔马公爵的回信终於到了 - 他需要至少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凑够运输船前来会合。西多尼亚明白入侵英国的计划已经流产,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全身而退。
西多尼亚非常担心英国人火攻,他在无敌舰队和英国舰队之间部署了一条由快艇组成的警戒线,用以拦截英国人的火船。西多尼亚同时告诫各个船长,让他们保持高度警惕,不得擅自起锚脱离大部队。西多尼亚所料不错,霍华德和德雷克正打算在夜里实施火攻。由於专用的火船尚未到达,霍华德挑选了8艘老旧的战舰,在船舱里塞满易燃物品,桅杆和风帆上都涂了柏油,火炮装填弹药上了引信,着火后能自动发射。入夜,一些勇士驾船乘着强劲的西南风急速冲向无敌舰队,接近西班牙快艇警戒线时在船上四处点火,然后跳上小艇逃生。
西多尼亚并没有料到英国人会用数百吨的军舰作火船,部署的快艇拦截起来相当力不从心。8艘英国火船有6艘成功突破警戒线,象6条火龙一般冲向西班牙舰队。事实上这些火船并没能造成威胁,因为风向的转变使它们偏离预定的冲击方向,最后都在法国海滩上搁浅烧毁。但西班牙人看见火船冲了过来,立刻惊慌失措,纷纷砍断锚索起航逃生,本来井然有序的阵列乱成一团。
天亮以后,西多尼亚发现他的舰队绝大部分已经离开了锚地,散布在敦刻尔克附近的海面上,而一些战舰在黑夜里慌不择路,冲到岸边搁浅。德雷克看到无敌舰队已经完全丧失队形,立刻指挥复仇号冲了上去,其它的英国战舰紧随其后。西多尼亚相当勇敢地率领6艘巨舰挡住英舰去路。德雷克的复仇号从西多尼亚的旗舰旁边擦身而过,舷炮齐射,但并不与之纠缠,而是径直冲向散布在北面的西班牙舰船。这样双方两百多艘战舰在叫做“格雷夫林”(Graveline)的海面上展开混战,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
以德雷克为首的皇家海盗们最擅长这样的混战,他们左冲右突,神出鬼没,有时甚至从西班牙战舰数米远的近旁高速掠过,舷炮齐发。英国战舰装备大量十八磅以上的重炮,炮手训练有素,射速极高,给西班牙舰船造成极大的破坏。但西班牙巨舰造得相当结实,往往中弹上百颗依然没有沉没。西多尼亚的旗舰“圣马丁号”(San Martin)被三艘英舰围攻,浑身弹洞累累,仍然能坚持战斗。西班牙战舰按照常规甩出铁抓(Grappler)企图钩住英舰登舷攻击,但英舰行动如风,旋转自如,加之战场上弥漫的硝烟阻挡视线,没有一艘西班牙战舰能够成功接舷。这样战斗到傍晚,英舰队弹药告罄,不得不撤出战场,著名的格雷夫林海战落下帏幕。此战无敌舰队被击沉、俘虏16艘战舰,而英舰无一损失。
西多尼亚命令无敌舰队乘着西南风向北行驶,进入北海,然后折向西方绕过英伦三岛回国。无敌舰队在爱尔兰以西海面遭遇风暴,许多舰船被冲到岸边触礁沉没,大批水手、士兵溺毙,而侥幸游上岸的西班牙人大多被当地人杀死。这样无敌舰队出发时的两万七千人中,只有不到一万人最后安全返回家园。
6. 星坠大洋
德雷克的海上事业在击败无敌舰队达到顶峰,此后就急转直下。1589年夏天,有消息说西班牙又开始在里斯本组建一只舰队,於是伊丽莎白女王派遣德雷克率领一只150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和一万七千仓促募集的士兵出征里斯本,重复了一年前西班牙无敌舰队所犯的错误。此次远征损失一万多人,最后以惨败告终。这次失败证明了德雷克只是一个将才,并非帅才。
远征里斯本失利以后,德雷克整整6年没有出海。为了重振雄风,德雷克说服伊丽莎白女王出资组建一支私掠舰队,由他率领远征加勒比海。女王勉强同意,但条件是霍金斯和德雷克同往,并分担指挥权。伊丽莎白知道德雷克性格轻剽暴躁,而霍金斯老成持重,正可以互补。1595年,这支舰队终於起航,是年德雷克55岁,霍金斯65岁。
此时经过英国海盗二十多年的侵扰,西班牙在加勒比海的修建了大批据点和堡垒,护航舰队的实力也大为增强。德雷克的舰队先攻击波多黎各的圣胡安港,被击退,而霍金斯就在这里病逝。德雷克接着去攻击巴拿马地峡的贝罗港(Bello),又被击退。德雷克在贝罗港外的海上得了坏血病,于1596年1月23日去世。这次远征使英国失去了两位最伟大的航海家。
7. 结语
平心而论,德雷克并不是英国皇家海军的缔造者。皇家海军要等到数十年以后的斯图亚特王朝才形成建制。他也没有为英国海军贡献出一套系统的战术理论。但德雷克是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一个代表人物,他身上浓缩了那个时代英国人野心勃勃、发奋图强、力争改变命运的民族精神。德雷克对英国海军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德雷克之前,英国海军几乎只是个内河舰队,没敢想过到大洋上施展身手。以德雷克为代表的皇家海盗改变了英国海军的气质,注入了攻击性和进取心,而以后皇家海军的战略思想深深地打上了德雷克个性的烙印。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主动出击,封锁直布罗陀海峡,才保证了特拉法加海战的胜利。纳尔逊此举和德雷克突袭卡迪兹港简直同出一辙。
德雷克成为当时无数出身寒微的青年崇拜的偶像,他的事迹激励了以后几代私掠海盗。英国使用皇家海盗同西班牙争霸成了以后一百年的国策。必须指出的是,这个国策其实迟缓了英国建立海上帝国的脚步。当时以伊丽莎白王朝的重臣伯利男爵(William Cecil, 1st Baron Burghley)为代表的商人势力主张通过贸易实现海外扩张,而不是去劫掠别人的财富,可惜这些有识之士的声音淹没在英国上下急功近利的喧嚣之中。这一耽误就是一百年。
这一百年里西班牙、葡萄牙继续他们的海外扩张,而独立不久的荷兰后来居上,超过西、葡、英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并在十七世纪中后期同英国发生三次争霸战争。荷兰虽然是小国,但却依靠强大的财力和英国打了一个平手,并几乎将英国拖垮,这才迫使英国深刻反思自己的战略失误。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 ,来自荷兰的奥良治公爵威廉登上英国王位,英、荷合流,英国才重新回到帝国事业的正轨上来,而此时距离英国击败无敌舰队已经整整一百年。
西多尼亚非常担心英国人火攻,他在无敌舰队和英国舰队之间部署了一条由快艇组成的警戒线,用以拦截英国人的火船。西多尼亚同时告诫各个船长,让他们保持高度警惕,不得擅自起锚脱离大部队。西多尼亚所料不错,霍华德和德雷克正打算在夜里实施火攻。由於专用的火船尚未到达,霍华德挑选了8艘老旧的战舰,在船舱里塞满易燃物品,桅杆和风帆上都涂了柏油,火炮装填弹药上了引信,着火后能自动发射。入夜,一些勇士驾船乘着强劲的西南风急速冲向无敌舰队,接近西班牙快艇警戒线时在船上四处点火,然后跳上小艇逃生。
西多尼亚并没有料到英国人会用数百吨的军舰作火船,部署的快艇拦截起来相当力不从心。8艘英国火船有6艘成功突破警戒线,象6条火龙一般冲向西班牙舰队。事实上这些火船并没能造成威胁,因为风向的转变使它们偏离预定的冲击方向,最后都在法国海滩上搁浅烧毁。但西班牙人看见火船冲了过来,立刻惊慌失措,纷纷砍断锚索起航逃生,本来井然有序的阵列乱成一团。
天亮以后,西多尼亚发现他的舰队绝大部分已经离开了锚地,散布在敦刻尔克附近的海面上,而一些战舰在黑夜里慌不择路,冲到岸边搁浅。德雷克看到无敌舰队已经完全丧失队形,立刻指挥复仇号冲了上去,其它的英国战舰紧随其后。西多尼亚相当勇敢地率领6艘巨舰挡住英舰去路。德雷克的复仇号从西多尼亚的旗舰旁边擦身而过,舷炮齐射,但并不与之纠缠,而是径直冲向散布在北面的西班牙舰船。这样双方两百多艘战舰在叫做“格雷夫林”(Graveline)的海面上展开混战,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
以德雷克为首的皇家海盗们最擅长这样的混战,他们左冲右突,神出鬼没,有时甚至从西班牙战舰数米远的近旁高速掠过,舷炮齐发。英国战舰装备大量十八磅以上的重炮,炮手训练有素,射速极高,给西班牙舰船造成极大的破坏。但西班牙巨舰造得相当结实,往往中弹上百颗依然没有沉没。西多尼亚的旗舰“圣马丁号”(San Martin)被三艘英舰围攻,浑身弹洞累累,仍然能坚持战斗。西班牙战舰按照常规甩出铁抓(Grappler)企图钩住英舰登舷攻击,但英舰行动如风,旋转自如,加之战场上弥漫的硝烟阻挡视线,没有一艘西班牙战舰能够成功接舷。这样战斗到傍晚,英舰队弹药告罄,不得不撤出战场,著名的格雷夫林海战落下帏幕。此战无敌舰队被击沉、俘虏16艘战舰,而英舰无一损失。
西多尼亚命令无敌舰队乘着西南风向北行驶,进入北海,然后折向西方绕过英伦三岛回国。无敌舰队在爱尔兰以西海面遭遇风暴,许多舰船被冲到岸边触礁沉没,大批水手、士兵溺毙,而侥幸游上岸的西班牙人大多被当地人杀死。这样无敌舰队出发时的两万七千人中,只有不到一万人最后安全返回家园。
6. 星坠大洋
德雷克的海上事业在击败无敌舰队达到顶峰,此后就急转直下。1589年夏天,有消息说西班牙又开始在里斯本组建一只舰队,於是伊丽莎白女王派遣德雷克率领一只150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和一万七千仓促募集的士兵出征里斯本,重复了一年前西班牙无敌舰队所犯的错误。此次远征损失一万多人,最后以惨败告终。这次失败证明了德雷克只是一个将才,并非帅才。
远征里斯本失利以后,德雷克整整6年没有出海。为了重振雄风,德雷克说服伊丽莎白女王出资组建一支私掠舰队,由他率领远征加勒比海。女王勉强同意,但条件是霍金斯和德雷克同往,并分担指挥权。伊丽莎白知道德雷克性格轻剽暴躁,而霍金斯老成持重,正可以互补。1595年,这支舰队终於起航,是年德雷克55岁,霍金斯65岁。
此时经过英国海盗二十多年的侵扰,西班牙在加勒比海的修建了大批据点和堡垒,护航舰队的实力也大为增强。德雷克的舰队先攻击波多黎各的圣胡安港,被击退,而霍金斯就在这里病逝。德雷克接着去攻击巴拿马地峡的贝罗港(Bello),又被击退。德雷克在贝罗港外的海上得了坏血病,于1596年1月23日去世。这次远征使英国失去了两位最伟大的航海家。
7. 结语
平心而论,德雷克并不是英国皇家海军的缔造者。皇家海军要等到数十年以后的斯图亚特王朝才形成建制。他也没有为英国海军贡献出一套系统的战术理论。但德雷克是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一个代表人物,他身上浓缩了那个时代英国人野心勃勃、发奋图强、力争改变命运的民族精神。德雷克对英国海军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德雷克之前,英国海军几乎只是个内河舰队,没敢想过到大洋上施展身手。以德雷克为代表的皇家海盗改变了英国海军的气质,注入了攻击性和进取心,而以后皇家海军的战略思想深深地打上了德雷克个性的烙印。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主动出击,封锁直布罗陀海峡,才保证了特拉法加海战的胜利。纳尔逊此举和德雷克突袭卡迪兹港简直同出一辙。
德雷克成为当时无数出身寒微的青年崇拜的偶像,他的事迹激励了以后几代私掠海盗。英国使用皇家海盗同西班牙争霸成了以后一百年的国策。必须指出的是,这个国策其实迟缓了英国建立海上帝国的脚步。当时以伊丽莎白王朝的重臣伯利男爵(William Cecil, 1st Baron Burghley)为代表的商人势力主张通过贸易实现海外扩张,而不是去劫掠别人的财富,可惜这些有识之士的声音淹没在英国上下急功近利的喧嚣之中。这一耽误就是一百年。
这一百年里西班牙、葡萄牙继续他们的海外扩张,而独立不久的荷兰后来居上,超过西、葡、英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并在十七世纪中后期同英国发生三次争霸战争。荷兰虽然是小国,但却依靠强大的财力和英国打了一个平手,并几乎将英国拖垮,这才迫使英国深刻反思自己的战略失误。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 ,来自荷兰的奥良治公爵威廉登上英国王位,英、荷合流,英国才重新回到帝国事业的正轨上来,而此时距离英国击败无敌舰队已经整整一百年。
C`est pas la 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