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13 19:12
一、 关于刘云
刘云:山西太原人,1983年生 2000年开始接触CS,2002年组建CK战队,曾获得 山西省首届蓝海蓝杯CS联赛夏季联赛冠军
山西阳光数码杯CS大赛冠军
Intel全国精英争霸赛山西分赛区冠军
可口可乐杯山西高校CS大赛冠军
山西省首届蓝海蓝杯CS联赛秋季联赛冠军
2004首届山西电子竞技SXIG大赛冠军
奥美王中王争霸赛山西分赛区冠军
吉列全国争霸赛山西武汉赛区冠军
太原,史称晋阳,简称并,山西省省会。始建于公元前 497年的春秋时期,称为晋阳邑,西汉又称并州,为全国13州之一。现在的太原依然是国内—个很重要的矿业城市,也因此拥有发达的铁路网和不太好的空气质量。我们这篇访谈的主角刘云也就是在这样—个城市长大并在2002年考入了中北大学成为了一名大学生,也接触到了电子竞技游戏。和同龄人—样,电子竞技最初不是他的梦想,只是填充大学寂寞生活的佐料。但是时间逐渐酿造出了习惯,就低像罗大佑影响了没有方向的70年代人—样,电子竞技电同样影响了没有梦想的80年代人。70年代是盛产愤青的年代;80年代是盛产职业玩家的年代。刘云和他的几个同学最终将电子竞技作为了自己的梦想,也同样作为了生活的全部
要怎样描述一下职业电子竞技玩家的状态,我想这是个繁琐而又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大学时代的疯狂网吧生活,无外乎就是吃喝拉撒睡全部在一台电脑前,一天24小时全部保持坐姿。那个年龄的我们没有太远大的梦想也不用考虑太遥远的未来,有个女朋友几乎就是最高的愿望了。和电子竞技玩家不同的是我们并没有把未来押在游戏上,因为我们知道游戏不能给我们未来,我们玩游戏不过是消遣,我们可以在玩腻了一个游戏后选择—个更有趣的游戏。而电子竞技选手不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游戏选择他们。他们必须每天重复同样的地图,同样的游戏方式,纠缠于0.1秒之间的差距,在网吧一坐就是几个通宵。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技术的进步刘云开始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走到一起,开始参加地区性的比赛并最终走向了互联网对战。互联网使得刘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山西以外的玩家。看到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天南地北,刘云开始考虑如何将这些实力不俗的朋友联合到一起,组成—个有组织的团队。正值当时全国各地战队之风盛起,于是刘云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了组建自己的网络战队上。找空间、找程序员、找合作……折腾了小半年,2002年 11月,刘云在上海成功地找到了一家公司提供空间支持,也拉到了技术员作网页和维护, Catking战队也随着网站的建立也正式宣告成立了
网站建立后,身为队长的刘云将全部精力放在了战队和CS上,电脑几乎成为了他唯一的朋友。Catking战队的所有成员 也都努力在为网站默默作着贡献,他们保持着网站的风格和目的性,不从任何国内网站转载内容,而是由成员们自己从国外网站上翻译内容,这个工作量显然相当大。但是当时国内电子竞技领域也确实迫切需要一个通道,了解国外同行业的水平和发展情况,了解什么是WCG,了解电子竞技究竟应该怎么走上职业化的道路。2003年初,刘云的努力得来了回报。网站建设获得了成功,在不长的时间里, CK的网站越办越好,逐渐成为一个全国性质的队伍,共在网上组建了13支分队,服务器也扩展至32台。战队内部有明确的分工,有专门的考官负责筛选主队队员,也有专人负责网站内容的更新和与其他战队的交流。刘云在属于自己的 CS世界中尽情享受着快乐,当时他20岁,无忧无虑,—心想着实现梦想。CatKing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网站建设上,在各种民间的赛事中他们也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刘云在山西的CS届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名气,他的目标很简单,就要成为冠军。
二、悲剧
时隔两年,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这个曾经一度曾为禁忌的词汇语——非典。非典造成很多悲剧,家庭上的、事业上的,以及其他很多很多。刘云和他的CK战队也是这很多个牺牲者中的一个,也许非典只是个导火索,我们会发现风光的CK战队脆弱的根基,一点点风雨飘摇都给他以毁灭性的打击。这并不奇怪,因为行业的先驱者们都没有成熟产业的庇护,自然要承受更多的风险。现在我们虽然能理性的看待它,但我们不得不为这个悲剧扼腕。疫情开始时,刘云身处武汉,而网站的数据在上海一家公司,负责数据的人因为要躲避疫情回福建老家,不慎导致数据丢失,这导致CatKing建站以来的怕有资料和数据全部丢。更重在的是,CatKing内部大多数成员一致以业都是依靠网络互联系,失去了网站的支持,说树倒猢狲散有些过了,但是因此导致内部管理和交流陷入瘫痪却是事实。与此同时非典也导致几乎所有的网吧暂停营业。这又很多让以为网吧主要上网场所的CatKing队员们一时间不知所措,他们散落在中国的南南北北,没有网站,没有论坛,没有互联网,每一个队员都只能孤立无援的等待着疫情早日结束。
三个月的非典疫情让CatKing战队变得支离破碎,也认刘云的信心受到很大打击。他躲在太原的家中,不再打CS,也不再想CatKing战队,每天的生活就是上上网,打打网络游戏。刘云说非典期间对他的打击太大了,那时候的感觉让他窒息,也让他第一次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刘云在那个时候第一次体会了无助的感觉,或许也正是这次体验,为他今后能够一步步坚强的走下来,打下了深厚的积淀。因为未来的路,对刘云和他的CatKing而言将更加艰难。
在本专题第二章中就提到了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什么是悲剧。诚然死亡的永恒终结和众叛亲离的孤独都是悲剧,但我一直认为,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在幸福前驻足和眼睁睁看着灾难到来却又无能为力。
非典结束后,CATKING并没有重组。刘云开始怀疑自己所作的这一切是否有意义,或者说,他因为眼睁睁的看着 CATKING轻易的崩溃却毫无办法而伤透了心。当持续热情遭遇当头棒喝最终消退后,这群年轻人还剩下什么来支撑他们继续走下去的信念呢?
其实当时很多电子竞技战队都出现这种情况,他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也就是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和坚实的物质基础,只靠一帮带充满希望的年轻人在努力地一点一点地去做,但又有多大作用?地基不稳的建筑物始终会倒,一遇到风吹草动就会瞬间垮掉。
“既然是徒劳,那么做它还有什么意义?”这是当时一直困扰着刘云的一个问题。2003年上半年的电子竞技玩家恐怕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什么是职业化,他们在考虑的问题也许更实际些——我是否还要冒着失去一切的危险继续把竞技游戏搞下去。
荒芜到岸专题中第一章是虚构的小说,而舔神早就预告过第三章将回归现实,现实和小说的区别就是,现实中没有巧合,没有突然来临的希望……
三、希望
无巧不成书,希望真的来临了。正当所有如同刘云一样把电子竞技当作梦想的年轻人踌躇不前的时候,国家出面正式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颖体育运动。这标志着、电天竞技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职业化道路。这个消息无疑让刘云振奋,也让他对自己所作的事情更加充信心。2004年初,刘云正式重组Catking战队,一个以前从未想过的问题浮现在刘云的脑海里——我要做职业化的游戏人。重组起来的Catjng战队一切都要重头开始,要重新招收队员,确定主力阵容、联系固定的训练地点、寻找新的赞助商,一系列难题摆在刘了刘云的面前。为了更好的训练取得好成绩,刘云改变了最开始Catking战队主力成员网上训练的模式,将所有队员接到了太原市,他们住在一起吃在一起练在一起以便函能够更好的磨合。当时的刘云面临着来自生活和社会的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他要努力解决队员们的住宿问题,另一方面,他还要解决战队的赞助问题。同时还要兼顾着家庭和训练。这段时间也是最为艰难的时候。战队的新队员们都很年轻,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职业电子竞技这个新的词语让他们热血沸腾。他们放弃了学业和工作来到太原加盟Catking战队。这么一大帮子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他们的食宿问题。因为没有资金,所有队员都只能住在队长刘云的家里,最多的时候曾经挤过七八名队员。他们每天坐火车从城东到城西的一家小网吧进行训练,代价是为网吧老板不定期的打一些小比赛。当时他们每天的伙食标准是2块钱,很多时候连—包方便面是作为菜给大家一起食用的。而当我问起在一个城市里移动为什么会坐火车而不是汽车时,刘云先向我解释了太原的铁路很发达,后来才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因为火车很好逃票。
按道理作为媒体,我应该对逃票这种行为持否定态度但是我必须说就我个人而言,当时我完全没有任何否定的想法,我完全沉浸在他们所描述的那种生活中,那种为了梦想而在极度严酷的现实中所作的挣扎和努力。我知道这时候我不用发言,我只需要平静的记录下—切并示意他们继续。
为了不影响网吧的营业,CK战队成员们每天下午5点出门去网吧,10点以后没有顾客了才开始训练,第二天早上7点回家睡觉。给网吧打比赛是没有收入的,它换取的仅仅是免费上网的机会。生活则是靠一些其他小型的比赛艰苦维持。7月,山西运城的一次CS比赛,因为宣传的关系队员们以为只打两天,结果却打了7天。这次比赛的路费是队员们想方设法凑来的,只预备了两天的费用。在钱不够的情况下,为了打满比赛,他们每人每天的开支缩减到十块钱,这十块钱里面有6块钱是住宿费,就是小招待所的那种大通铺。
还是那句话,现实中没有巧合,艰难和努力并不一定就会得到回报,最终他们输掉了这次比赛,这也是他们在山西地区唯一输掉的—场比赛。
直到2003年冬季,刘云和他的队员们才渐渐在山西重新打出了名气,包揽了2004年当地几乎所有比赛冠军,也拿到了一些奖金。除了日常的开销外,每个队员每月并差不多分到了400元钱,这种只比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高一点点地月收入在很多CS战队眼中,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不过在这一年中,来自生活的压力也摧垮了许多队员的心理防线,不断的有老的队员离开。
当然新队员补充进来。
刘云说,来太原待过的队员最小的17岁,最大的25岁。他又补充说:“17岁的那个小队员没有受什么苦,他刚好赶上那一阵子有比赛,拿了差不多有2000块钱的奖金。那个孩子刚走刘云和六个队员就一个多月没打过比赛,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再次回到只能是勉强维持战队的日常训练的情况。
这是个眼球决定一切的年代,传统的体育项目因为吸引的关注度够高,商家们都愿意花大价钱用这些体育项目的运动员来作秀。一旦比赛获奖,运动员们或是加入娱乐圈或是不停的拍广告,有几分姿色的女运动员们忙不迭的结识豪门……
他们都没错,吃青春饭的运动员们利用自己的光环挣足不半生的衣食很对,企业家们选择风头正健的他们将自己投入的每一分钱价值发挥到极致也没有错。
那么错的是谁?
国内最成功的电子竞技选手孟阳曾在一次午餐上对我说过,国内职业竞技选手能够打到24岁的都很少。因为高强度的训练毫无规律的作息时间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训练完后常常是连脱鞋的力气都没有。国内著名魔曾选手苏昊在一次谈话中也谈过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有电影、没有音乐,每天有的只是重复的10小时以上的训练。
“在有些人眼里这只是游戏,胜负都无关紧要的游戏,但这确实我们的全部,所以我们只有一个信念——决不能输。”他们都这样对我说。
由此可见电子竞技运动员们更加是一门吃青春饭的职业,然而他们的青春却并没有那些该有的辉煌。不说大富大贵,甚至连维持基本生活的微薄赞助也拿不到手。一直住在队长家里总不是办法,但是问题是当时的CK战队连租一间一居室住房的钱都拿不出来。尽管太原是山西的省会,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它无法与经济发达的上海或者文化中心北京相比。CatKing虽然包揽了山西省内的全部冠军,却仍然没有企业愿意掏钱赞这么一支电子竞技战队。企业的赞助费仍然大把大把的流入了明星的腰包或者挥霍在电视屏幕上那十几秒钟的广告中。刘云始终不懈的努力着,他除了训练、睡觉外就是尝试各种途径去寻找可能的赞助机会。不过想在并不太认可电子竞技的山西省传统企业内拉赞助无异于痴人说梦。刘云无数次的失败了,却仍然坚强的支撑着,只能靠家庭的帮助和朋友的援助。
四、最后的Catking
一支组建了整整一年的战队,却直到奥美王中王山西区比赛的时候才第一次穿上了统一制服(商家为宣传需要所提供),这是多么悲哀的事实。那—次,刘云和他的CatKing在山西赛区比赛中拿到了冠军,从而获得了参加北京总决赛资格。
比赛完毕,获得冠军的同时,刘云却不得不再宣布一个悲痛的消息,战队已经没有任何维持下去的资金,甚至连训练场所也没有了,CK战队不得不再次解散。
刘云是这样对大家说:“这次是真的,永久的解散了。”
一部分队员离开了,一部分队员另投他处了,刘云带领剩下的队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太原另一支战队。这支战队的队长本身是个私营企业主,所以能够给队员基本的生活保障并提供训练场所。
然而这次王中王的北京决赛,毕竟是CK战队唯—一次全国性质的比赛,就这么放弃了,刘云觉得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安心。他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坚持CK战队这最后一场比赛。然而现实的残酷再一次摆在面前,队员们都走了,真正的 CK战队成员只剩下自己和张明杰这两个,甚至凑不齐5人的出场人数。更甚者,本来奥美王中王比赛的所有冠军队伍去北京的路费是由主办方提供的,可是最后山西赛区的承办商和主办方奥美却在这件事情上踢了皮球。最终路费没有了着落,刘云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接受新战队的建议,用新战队的队员补足人数并将战队更名为=JY=CatKing战队。路费和住宿费由新战队主人暂借,等拿到了2000元的出场费后还。
最后,CatKing战队在王中王比赛中还是未能进人决赛,小组赛即被淘汰。刘云说,合练时间太短,队员间配合不默契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因为除了他和张明杰外,其他几个队员都是由赞助商方面找的,才合练了一个礼拜。对手却是国内有名的如wNv、As等职业战队,所以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结束了2天的北京之行,告别了这里,也暂时告别了电子竞技。这也许是个悲惨暗淡的结局,却也是最为真实的结局。在北京的燕山宾馆我们见到刘云的时候,他带着一个白色口罩。长期恶劣的生活环境让他脆弱的身体最终没有禁受住考验,在来北京的前一个礼拜刘云的面瘫病发作,而北京寒冷的天气也让他患了—感冒。CatKing的队员们静静地讲了三个小时,把们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因为路费的紧张,他们没有使用宾馆的任何付费项目,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在外面找的小馆子或者通过老北京的传统食物——煎饼来打发。我特意问了一句既然经费紧张为什么还选择三星级的燕山宾馆,另一个队员解释道因为所有的战队都住在这个宾馆,同为分赛区冠军,不想在这一点上有落差,所以也自费租了两个房间。在离开的时候,我看到了刘云暗淡的目光,在整人采访过程中,最后一个CK队员张明杰几乎一言不发,而刘云也同样少言寡语。也许 CatKing的解散,对这两个从始至终坚持下来的人而言,这是我们CatKing最后一次比赛。比赛结束后我们也将正式解散,从此再没有CatKing战队了。我希望的队员都有好的归宿,有职业化的未来。我自己已经23岁了,年龄的增长也让我逐渐不再适应电子竞技的需求,我也可以淡出电子竞技圈,告别CS。我不知道我会什么时候离开,或许有一天我就走了,去做些别的事情,不管我的梦想有没有实现,我都不会后悔我现在所作的事情。”
刘云还想对所有曾经支持和关注过CatKing战队的朋友们说:“要是从价值来说,在中国我们这一代电子竞技职业玩家能带来多大的利益给商家和自己,我想我们都很清楚的。不是以后得到多少经济上的回报,而是对CS的激情,一种竞技带给我们的兴奋与快乐。还能坚持多久,我不敢肯定。我想每个职业玩家都不敢肯定自己还能走多久,我们现在选择继续走下去,是为了宛成我们还没有完成的理想,实现我们还没有实现的心愿。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们的队友和朋友。
五、现状
在参加完奥美的比赛后,刘云又回到了家乡太原,而之前曾经提供过赞助最终因为赞助方的变卦也没有坚持几月,刘云只能呆在家里安心养病。2005年3月份刘云再次复出,陪在他身边的只有他的挚友张明杰。他们一起以个人身份加入一个新的网吧战队,据说这个战队现在还很弱,在当地没什么名气。刘云告诉我说想多练几个月差不多就能拉出去比赛了,那时候说不定还能用CatKing这个名字。可是在我截稿的时候,听说那边又已经拖了一个月工资了——虽然才仅仅450块钱。这往往是又一次失去经济支持的前奏,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不管怎么说,CatKing的故事完了。看完工我们这篇文章的读者们也应该能理解,其实早在王中王决赛之前,CatKing就已经不在了。关于CatKing的种种一切就仅仅停留在2004年,对于CatKing,对于刘云,葛优在甲方乙方里有一句台词很恰当——2004年已经过去,我们很怀念它
刘云:山西太原人,1983年生 2000年开始接触CS,2002年组建CK战队,曾获得 山西省首届蓝海蓝杯CS联赛夏季联赛冠军
山西阳光数码杯CS大赛冠军
Intel全国精英争霸赛山西分赛区冠军
可口可乐杯山西高校CS大赛冠军
山西省首届蓝海蓝杯CS联赛秋季联赛冠军
2004首届山西电子竞技SXIG大赛冠军
奥美王中王争霸赛山西分赛区冠军
吉列全国争霸赛山西武汉赛区冠军
太原,史称晋阳,简称并,山西省省会。始建于公元前 497年的春秋时期,称为晋阳邑,西汉又称并州,为全国13州之一。现在的太原依然是国内—个很重要的矿业城市,也因此拥有发达的铁路网和不太好的空气质量。我们这篇访谈的主角刘云也就是在这样—个城市长大并在2002年考入了中北大学成为了一名大学生,也接触到了电子竞技游戏。和同龄人—样,电子竞技最初不是他的梦想,只是填充大学寂寞生活的佐料。但是时间逐渐酿造出了习惯,就低像罗大佑影响了没有方向的70年代人—样,电子竞技电同样影响了没有梦想的80年代人。70年代是盛产愤青的年代;80年代是盛产职业玩家的年代。刘云和他的几个同学最终将电子竞技作为了自己的梦想,也同样作为了生活的全部
要怎样描述一下职业电子竞技玩家的状态,我想这是个繁琐而又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大学时代的疯狂网吧生活,无外乎就是吃喝拉撒睡全部在一台电脑前,一天24小时全部保持坐姿。那个年龄的我们没有太远大的梦想也不用考虑太遥远的未来,有个女朋友几乎就是最高的愿望了。和电子竞技玩家不同的是我们并没有把未来押在游戏上,因为我们知道游戏不能给我们未来,我们玩游戏不过是消遣,我们可以在玩腻了一个游戏后选择—个更有趣的游戏。而电子竞技选手不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游戏选择他们。他们必须每天重复同样的地图,同样的游戏方式,纠缠于0.1秒之间的差距,在网吧一坐就是几个通宵。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技术的进步刘云开始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走到一起,开始参加地区性的比赛并最终走向了互联网对战。互联网使得刘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山西以外的玩家。看到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天南地北,刘云开始考虑如何将这些实力不俗的朋友联合到一起,组成—个有组织的团队。正值当时全国各地战队之风盛起,于是刘云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了组建自己的网络战队上。找空间、找程序员、找合作……折腾了小半年,2002年 11月,刘云在上海成功地找到了一家公司提供空间支持,也拉到了技术员作网页和维护, Catking战队也随着网站的建立也正式宣告成立了
网站建立后,身为队长的刘云将全部精力放在了战队和CS上,电脑几乎成为了他唯一的朋友。Catking战队的所有成员 也都努力在为网站默默作着贡献,他们保持着网站的风格和目的性,不从任何国内网站转载内容,而是由成员们自己从国外网站上翻译内容,这个工作量显然相当大。但是当时国内电子竞技领域也确实迫切需要一个通道,了解国外同行业的水平和发展情况,了解什么是WCG,了解电子竞技究竟应该怎么走上职业化的道路。2003年初,刘云的努力得来了回报。网站建设获得了成功,在不长的时间里, CK的网站越办越好,逐渐成为一个全国性质的队伍,共在网上组建了13支分队,服务器也扩展至32台。战队内部有明确的分工,有专门的考官负责筛选主队队员,也有专人负责网站内容的更新和与其他战队的交流。刘云在属于自己的 CS世界中尽情享受着快乐,当时他20岁,无忧无虑,—心想着实现梦想。CatKing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网站建设上,在各种民间的赛事中他们也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刘云在山西的CS届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名气,他的目标很简单,就要成为冠军。
二、悲剧
时隔两年,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这个曾经一度曾为禁忌的词汇语——非典。非典造成很多悲剧,家庭上的、事业上的,以及其他很多很多。刘云和他的CK战队也是这很多个牺牲者中的一个,也许非典只是个导火索,我们会发现风光的CK战队脆弱的根基,一点点风雨飘摇都给他以毁灭性的打击。这并不奇怪,因为行业的先驱者们都没有成熟产业的庇护,自然要承受更多的风险。现在我们虽然能理性的看待它,但我们不得不为这个悲剧扼腕。疫情开始时,刘云身处武汉,而网站的数据在上海一家公司,负责数据的人因为要躲避疫情回福建老家,不慎导致数据丢失,这导致CatKing建站以来的怕有资料和数据全部丢。更重在的是,CatKing内部大多数成员一致以业都是依靠网络互联系,失去了网站的支持,说树倒猢狲散有些过了,但是因此导致内部管理和交流陷入瘫痪却是事实。与此同时非典也导致几乎所有的网吧暂停营业。这又很多让以为网吧主要上网场所的CatKing队员们一时间不知所措,他们散落在中国的南南北北,没有网站,没有论坛,没有互联网,每一个队员都只能孤立无援的等待着疫情早日结束。
三个月的非典疫情让CatKing战队变得支离破碎,也认刘云的信心受到很大打击。他躲在太原的家中,不再打CS,也不再想CatKing战队,每天的生活就是上上网,打打网络游戏。刘云说非典期间对他的打击太大了,那时候的感觉让他窒息,也让他第一次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刘云在那个时候第一次体会了无助的感觉,或许也正是这次体验,为他今后能够一步步坚强的走下来,打下了深厚的积淀。因为未来的路,对刘云和他的CatKing而言将更加艰难。
在本专题第二章中就提到了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什么是悲剧。诚然死亡的永恒终结和众叛亲离的孤独都是悲剧,但我一直认为,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在幸福前驻足和眼睁睁看着灾难到来却又无能为力。
非典结束后,CATKING并没有重组。刘云开始怀疑自己所作的这一切是否有意义,或者说,他因为眼睁睁的看着 CATKING轻易的崩溃却毫无办法而伤透了心。当持续热情遭遇当头棒喝最终消退后,这群年轻人还剩下什么来支撑他们继续走下去的信念呢?
其实当时很多电子竞技战队都出现这种情况,他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也就是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和坚实的物质基础,只靠一帮带充满希望的年轻人在努力地一点一点地去做,但又有多大作用?地基不稳的建筑物始终会倒,一遇到风吹草动就会瞬间垮掉。
“既然是徒劳,那么做它还有什么意义?”这是当时一直困扰着刘云的一个问题。2003年上半年的电子竞技玩家恐怕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什么是职业化,他们在考虑的问题也许更实际些——我是否还要冒着失去一切的危险继续把竞技游戏搞下去。
荒芜到岸专题中第一章是虚构的小说,而舔神早就预告过第三章将回归现实,现实和小说的区别就是,现实中没有巧合,没有突然来临的希望……
三、希望
无巧不成书,希望真的来临了。正当所有如同刘云一样把电子竞技当作梦想的年轻人踌躇不前的时候,国家出面正式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颖体育运动。这标志着、电天竞技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职业化道路。这个消息无疑让刘云振奋,也让他对自己所作的事情更加充信心。2004年初,刘云正式重组Catking战队,一个以前从未想过的问题浮现在刘云的脑海里——我要做职业化的游戏人。重组起来的Catjng战队一切都要重头开始,要重新招收队员,确定主力阵容、联系固定的训练地点、寻找新的赞助商,一系列难题摆在刘了刘云的面前。为了更好的训练取得好成绩,刘云改变了最开始Catking战队主力成员网上训练的模式,将所有队员接到了太原市,他们住在一起吃在一起练在一起以便函能够更好的磨合。当时的刘云面临着来自生活和社会的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他要努力解决队员们的住宿问题,另一方面,他还要解决战队的赞助问题。同时还要兼顾着家庭和训练。这段时间也是最为艰难的时候。战队的新队员们都很年轻,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职业电子竞技这个新的词语让他们热血沸腾。他们放弃了学业和工作来到太原加盟Catking战队。这么一大帮子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他们的食宿问题。因为没有资金,所有队员都只能住在队长刘云的家里,最多的时候曾经挤过七八名队员。他们每天坐火车从城东到城西的一家小网吧进行训练,代价是为网吧老板不定期的打一些小比赛。当时他们每天的伙食标准是2块钱,很多时候连—包方便面是作为菜给大家一起食用的。而当我问起在一个城市里移动为什么会坐火车而不是汽车时,刘云先向我解释了太原的铁路很发达,后来才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因为火车很好逃票。
按道理作为媒体,我应该对逃票这种行为持否定态度但是我必须说就我个人而言,当时我完全没有任何否定的想法,我完全沉浸在他们所描述的那种生活中,那种为了梦想而在极度严酷的现实中所作的挣扎和努力。我知道这时候我不用发言,我只需要平静的记录下—切并示意他们继续。
为了不影响网吧的营业,CK战队成员们每天下午5点出门去网吧,10点以后没有顾客了才开始训练,第二天早上7点回家睡觉。给网吧打比赛是没有收入的,它换取的仅仅是免费上网的机会。生活则是靠一些其他小型的比赛艰苦维持。7月,山西运城的一次CS比赛,因为宣传的关系队员们以为只打两天,结果却打了7天。这次比赛的路费是队员们想方设法凑来的,只预备了两天的费用。在钱不够的情况下,为了打满比赛,他们每人每天的开支缩减到十块钱,这十块钱里面有6块钱是住宿费,就是小招待所的那种大通铺。
还是那句话,现实中没有巧合,艰难和努力并不一定就会得到回报,最终他们输掉了这次比赛,这也是他们在山西地区唯一输掉的—场比赛。
直到2003年冬季,刘云和他的队员们才渐渐在山西重新打出了名气,包揽了2004年当地几乎所有比赛冠军,也拿到了一些奖金。除了日常的开销外,每个队员每月并差不多分到了400元钱,这种只比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高一点点地月收入在很多CS战队眼中,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不过在这一年中,来自生活的压力也摧垮了许多队员的心理防线,不断的有老的队员离开。
当然新队员补充进来。
刘云说,来太原待过的队员最小的17岁,最大的25岁。他又补充说:“17岁的那个小队员没有受什么苦,他刚好赶上那一阵子有比赛,拿了差不多有2000块钱的奖金。那个孩子刚走刘云和六个队员就一个多月没打过比赛,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再次回到只能是勉强维持战队的日常训练的情况。
这是个眼球决定一切的年代,传统的体育项目因为吸引的关注度够高,商家们都愿意花大价钱用这些体育项目的运动员来作秀。一旦比赛获奖,运动员们或是加入娱乐圈或是不停的拍广告,有几分姿色的女运动员们忙不迭的结识豪门……
他们都没错,吃青春饭的运动员们利用自己的光环挣足不半生的衣食很对,企业家们选择风头正健的他们将自己投入的每一分钱价值发挥到极致也没有错。
那么错的是谁?
国内最成功的电子竞技选手孟阳曾在一次午餐上对我说过,国内职业竞技选手能够打到24岁的都很少。因为高强度的训练毫无规律的作息时间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训练完后常常是连脱鞋的力气都没有。国内著名魔曾选手苏昊在一次谈话中也谈过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有电影、没有音乐,每天有的只是重复的10小时以上的训练。
“在有些人眼里这只是游戏,胜负都无关紧要的游戏,但这确实我们的全部,所以我们只有一个信念——决不能输。”他们都这样对我说。
由此可见电子竞技运动员们更加是一门吃青春饭的职业,然而他们的青春却并没有那些该有的辉煌。不说大富大贵,甚至连维持基本生活的微薄赞助也拿不到手。一直住在队长家里总不是办法,但是问题是当时的CK战队连租一间一居室住房的钱都拿不出来。尽管太原是山西的省会,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它无法与经济发达的上海或者文化中心北京相比。CatKing虽然包揽了山西省内的全部冠军,却仍然没有企业愿意掏钱赞这么一支电子竞技战队。企业的赞助费仍然大把大把的流入了明星的腰包或者挥霍在电视屏幕上那十几秒钟的广告中。刘云始终不懈的努力着,他除了训练、睡觉外就是尝试各种途径去寻找可能的赞助机会。不过想在并不太认可电子竞技的山西省传统企业内拉赞助无异于痴人说梦。刘云无数次的失败了,却仍然坚强的支撑着,只能靠家庭的帮助和朋友的援助。
四、最后的Catking
一支组建了整整一年的战队,却直到奥美王中王山西区比赛的时候才第一次穿上了统一制服(商家为宣传需要所提供),这是多么悲哀的事实。那—次,刘云和他的CatKing在山西赛区比赛中拿到了冠军,从而获得了参加北京总决赛资格。
比赛完毕,获得冠军的同时,刘云却不得不再宣布一个悲痛的消息,战队已经没有任何维持下去的资金,甚至连训练场所也没有了,CK战队不得不再次解散。
刘云是这样对大家说:“这次是真的,永久的解散了。”
一部分队员离开了,一部分队员另投他处了,刘云带领剩下的队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太原另一支战队。这支战队的队长本身是个私营企业主,所以能够给队员基本的生活保障并提供训练场所。
然而这次王中王的北京决赛,毕竟是CK战队唯—一次全国性质的比赛,就这么放弃了,刘云觉得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安心。他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坚持CK战队这最后一场比赛。然而现实的残酷再一次摆在面前,队员们都走了,真正的 CK战队成员只剩下自己和张明杰这两个,甚至凑不齐5人的出场人数。更甚者,本来奥美王中王比赛的所有冠军队伍去北京的路费是由主办方提供的,可是最后山西赛区的承办商和主办方奥美却在这件事情上踢了皮球。最终路费没有了着落,刘云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接受新战队的建议,用新战队的队员补足人数并将战队更名为=JY=CatKing战队。路费和住宿费由新战队主人暂借,等拿到了2000元的出场费后还。
最后,CatKing战队在王中王比赛中还是未能进人决赛,小组赛即被淘汰。刘云说,合练时间太短,队员间配合不默契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因为除了他和张明杰外,其他几个队员都是由赞助商方面找的,才合练了一个礼拜。对手却是国内有名的如wNv、As等职业战队,所以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结束了2天的北京之行,告别了这里,也暂时告别了电子竞技。这也许是个悲惨暗淡的结局,却也是最为真实的结局。在北京的燕山宾馆我们见到刘云的时候,他带着一个白色口罩。长期恶劣的生活环境让他脆弱的身体最终没有禁受住考验,在来北京的前一个礼拜刘云的面瘫病发作,而北京寒冷的天气也让他患了—感冒。CatKing的队员们静静地讲了三个小时,把们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因为路费的紧张,他们没有使用宾馆的任何付费项目,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在外面找的小馆子或者通过老北京的传统食物——煎饼来打发。我特意问了一句既然经费紧张为什么还选择三星级的燕山宾馆,另一个队员解释道因为所有的战队都住在这个宾馆,同为分赛区冠军,不想在这一点上有落差,所以也自费租了两个房间。在离开的时候,我看到了刘云暗淡的目光,在整人采访过程中,最后一个CK队员张明杰几乎一言不发,而刘云也同样少言寡语。也许 CatKing的解散,对这两个从始至终坚持下来的人而言,这是我们CatKing最后一次比赛。比赛结束后我们也将正式解散,从此再没有CatKing战队了。我希望的队员都有好的归宿,有职业化的未来。我自己已经23岁了,年龄的增长也让我逐渐不再适应电子竞技的需求,我也可以淡出电子竞技圈,告别CS。我不知道我会什么时候离开,或许有一天我就走了,去做些别的事情,不管我的梦想有没有实现,我都不会后悔我现在所作的事情。”
刘云还想对所有曾经支持和关注过CatKing战队的朋友们说:“要是从价值来说,在中国我们这一代电子竞技职业玩家能带来多大的利益给商家和自己,我想我们都很清楚的。不是以后得到多少经济上的回报,而是对CS的激情,一种竞技带给我们的兴奋与快乐。还能坚持多久,我不敢肯定。我想每个职业玩家都不敢肯定自己还能走多久,我们现在选择继续走下去,是为了宛成我们还没有完成的理想,实现我们还没有实现的心愿。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们的队友和朋友。
五、现状
在参加完奥美的比赛后,刘云又回到了家乡太原,而之前曾经提供过赞助最终因为赞助方的变卦也没有坚持几月,刘云只能呆在家里安心养病。2005年3月份刘云再次复出,陪在他身边的只有他的挚友张明杰。他们一起以个人身份加入一个新的网吧战队,据说这个战队现在还很弱,在当地没什么名气。刘云告诉我说想多练几个月差不多就能拉出去比赛了,那时候说不定还能用CatKing这个名字。可是在我截稿的时候,听说那边又已经拖了一个月工资了——虽然才仅仅450块钱。这往往是又一次失去经济支持的前奏,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不管怎么说,CatKing的故事完了。看完工我们这篇文章的读者们也应该能理解,其实早在王中王决赛之前,CatKing就已经不在了。关于CatKing的种种一切就仅仅停留在2004年,对于CatKing,对于刘云,葛优在甲方乙方里有一句台词很恰当——2004年已经过去,我们很怀念它
We have this common goal get to the national champion
Сounter.Зtrike
Сounter.З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