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语考试
#1
2003年全国专业德语基础阶段测试(四级)总结(转帖)
2003年全国专业德语基础阶段测试(四级)总结
2003年全国专业德语八级提高阶段德语测试(高年级八级)和基础德语四级测试(基础阶段四级)分别于5月14日和9月19日顺利进行。5所学校共109人参加了八级测试,23所学校 共708人报名参加了四级测试,实际收回考卷677份。部分学生因出国等原因没有参加。同时因为春天的非典疫情,原准备参加四级的1所学校因停课时间较长,临时决定不参加。四级考试时间也由原定的6月中旬推迟到9月1 9日。
下面分三个部分对基础阶段测试(四级)进行总结和汇报总结。

一、测试的组织过程工作

1. 试题的组织命题工作

1月底通知测试题组教师各个成员,开始准备命题。3月底,试题全部收集齐全。由测试组组长进行拼题、审题、打印,试做,然后修改后交两个以上请多名外教审题,。然后修改后稿送交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复审题,经 再次修改后,并再最后让请外教终审。前后一共进行了4次审查。

因为由于从今年开始进行正式测试并颁发合格证书,所以要求组织工作必须考虑非常周全。我们参照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试卷,精心设计了答题试卷纸,试卷装订纸、密封条等。,在7月初,试卷及答题试卷修改确认后 送交印刷厂印刷。

1)听力部分的录制工作

听力部分是在确定了试题后请外教帮助录制的。今年,我们在试录阶段发现女外教不仅有一些地方口音,同时音质较低[差?]。为了不影响质量,临时决定尽可能减少地让她读题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就发生了不可原 谅一些比较大的错误,:在有两个地方混淆了将课文里的frauenstimme 和männerstimme进行了混淆。

听音力部分共出现三处错误:

听写第六在读第二遍时,漏掉了第6句在第二遍时漏念。(本句在阅卷时,本句忽略没有计算错误点)。
听力第六第6题中frauenstimme 和 männerstimme 颠倒,(此题1分没有扣)。
听力课文a的frauenstimme 误被männerstimme的外教念出,(此题3分均未扣)。
在检听录音带时,由于我们只检查了有没有录上去音的质量,而没有对照试题去检查。这是一个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特别注意,增加一道检查手续。

2)录音带的质量问题

由于条件的限制,听音部分是在设备相对比较简陋的录音室录制的。前几年,由于没有好的转录机器,过去几年里因为转录使影响了磁带的质量下降很多。今年,我们采取的是用双卡录音机单个转录,虽然工作量比较大 ,但质量比往年好有所提高。

为了保证并提高录音部分的质量,明年拟考虑采用数码录音,转到cd-rom上。这样可以,以便简化录制过程,增加强后续后期加工过程工作,以可以保证质量,保证合理的停顿时间。

在此,我们请各校相关人员检察检查本校是否有这样的多媒体语音实验室设备,明年的听力部分将不寄磁带,而寄光碟。

2. 报名、收费及测试工作

3月初,草拟正式的测试通知,3月中旬,测试通知确定后打印了50份寄北京外指委德语组组长处盖章。

3月下旬,向30多所学校寄出了测试通知。

4月初,测试组审请在南京大学财务处设立德语四、八级测试费代管帐户,4月15日通过审批,确定了代管户头。按规定,南京大学财务处按规定,每笔测试费进帐后,南京大学财务处扣除2%的代管手续费。收到各校测 试费并进入代管帐号后,财务出处开据具正式税务发票,由测试组立即用挂号寄回汇款单位。

5月下旬绝大多数参加测试的单位按要求将参加测试的学生名单和测试费寄到测试组。

请注意:今后测试费请不要通过邮局寄现金,一律通过银行电汇至南京大学财务处。

4月20日,全国开始通报非典疫情,并逐步限制大型集中活动。外指委德语组领导和测试组教师多次商量并和上海秘书处取得联系。5月4日发出通知,决定八级照常进行,但四级推迟,具体时间等待通知。

5月下旬绝大多数参加测试的单位按要求将参加测试的学生名单和测试费寄到测试组。

根据全国对非碘疫情的控制,6月23日,根据全国对非典疫情的控制,我们发布了推迟测试的具体时间,即与其他语种一致:于9月19日进行。

7月20日,试卷印刷工作完成。密封存放。

8月30日初次分装试卷。

9月初发布考试前最后一次通知。要求各单位

核对附件里本校提供的考生名单及总人数。
将本校试卷收件人的具体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再报一次,以确保万无一失。
将四级测试的考场(某某楼某某室)报给测试组,以便组织巡查人员暗访抽查。
仔细阅读《四级考试注意事项》。
9月10日上午,核查试卷数量,装袋并寄出所有试题以及相关材料。

9月19日上午,全国统一进行测试。

截至9月底,22所学校的答题试卷全部寄回测试组。

10月3日,未拆封的答题试卷带至上海。

10月4日至69日,两地10名教师共同改阅卷六天,并完成了部分登分工作,为期六天。

10月11日(周六),8人核对分数,同时统计错误点。

10月19日,向各校发布考试成绩。

10月30日,最终确定各校通过测试、将获得证书的学生名单。

11月4日,测试组将合格的考生名单518人以及请求颁发德语四级证书的申请寄至上海外指委秘书处。

11月-12月,向各校寄发合格参考学生的德语四级证书(518人)及2003年德语测试总结报告。

3. 阅卷工作

阅卷小组由上海、南京(北京一1名教师有事因故未能来参加)两地10名教师组成。其中命题组成员32名为命题组成员,2名有多年进行测试工作的老教师,基础教学第一线的教师3名基础教学第一线的教师,2研究生3 名研究生。,2名有多年测试工作经验的老教师也参加了阅卷。

10名教师分为4组进行阅卷,即听写组;、客观题组;、词句偏篇组;和作文组。

其中作文部分组由有4名教师组成参加阅卷小组。因为由于作文为客观主观题,所以要先共同确定判份评分原则。具体做方法是:,四个人先一起改作文的第一选择题道题,即zusammenfassung。 每人先各改5份试卷,然后讨论判评分原则和扣分点。然后接下去,分头进行阅卷,并不断交换意见。在改完442位同学的份zusammenfassung的试卷以后,我们以同样的方式,对235份diagramm的试卷进行评阅。有争议 的,共同讨论,尽可能后,达成一致意见。

二、测试结果

本次参加测试,并要求获得颁发证书的单位为有22所大学,总人数为677人。结果有518名考生通过考试,通过率为76.5%,其中66人成绩优秀,为(占总数的10%)。不及格的人数为159人,比例为(占总人数的23.5 %)。

1.各单项的最高分和最低分成绩统计表

听写(10) 听力(20) 阅读(20) 词句篇(35) 作文(15) 总分(100)
a b c d e
最高分 10 20 20 7 10 10 4 4 14.5 93.25
最低分 0 9 7 2 0 0.5 0 0 0 30
平均分 2.97 17.29 16.92 5.03 5.89 6.81 2.87 2.59 8.44 68.78
23.19

2.各档次考生数量分布表

分数 100-90 89-85 84-80 79-70 60-69 59- 总数
档次 优秀 良 中 差 不及格
人数 15 51 72 188 192 159 677
比例 10% 10.63% 27.77% 28.36% 23.5%

3.2001年至2003年平均成绩比较*

听写 10 听力20 阅读20 语法35 写作15 总平均分
2001 4.80 16.50 17.50 20.60 10.50 69.90
2002 4.71 14.70 17.20 23.58 11.19 71.65
2003 2.97 17.29 16.92 23.19 8.44 68.78
*2001和2003年的成绩是根据各校自己阅卷报上来的数据统计的,仅供参考。
三、测试结果分析及总结

1. 听写部分

第一听写部分听写问题比较多,这始终是测试中的弱项。全国平均成绩仍然没有过半[??],平均分数仅为2.97(满分为10分)。不及格人数为493人(73%),其中296人(43%)得零分,6分以上的人数为184人(2 7%),有4位考生得满分。

鉴于前几年听写的成绩较差,所以今年听写增加了听音得的次数,即增加了一遍慢读。本次听写内容难易适中,生词很少。但成绩仍然很低差。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及格比例27%,零分比例为43%。

从命题方面看:在选材时没有注意到有些句子较长,结构偏复杂。

从评分方面看:由于过去是各校自行评分,标准不统一(去年仅70个学生得0分)。此次专人集中专人评分,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标准统一。(去年70个学生得0分)

2003年听写部分反映出一个突出的问题,即总之,学生的德语基本功不扎实。

对策
加强基本功训练,尤其应该重视一年级教学,有意识地挑选有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讲,使学生在低年级就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除了课堂练习外,建议向学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听写练习(如由同济出版社出版,李崇艺老师编写的听写训练一书)。
任课教师应该首先熟悉《考试大纲》规定的听写评分标准,在平时的练习,尽可能按照考试大纲的评分标准批改作业。
分析结果详见附录1。

2. 听力部分

听力部分,总成绩尚可,。全国平均分为17.29 (满分为20),高于去年(如前所述,有4分没有计入)。51名考生得满分,最低得分1人为9分。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学生对较为复杂、需迅速作出判断的题目困难较大。全国平均分17.29 (满分为20),高于去年。51名考生得满分,最低得分一人为9分。

出错率较高的题为第3题,第、12题, 第、13题和第、14题。

分析结果详见附录2

3. 阅读部分

全国平均分数分别为16.92(满分各为20),。但学生对比较复杂,、含义要从上下文中推测意思的判断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出错率较高的题目为第22、23、24、33、36题。

分析结果详见附录3

4. 词句篇部分

总成绩不够理想:23.19(满分35分),与去年相差不大。第四部分是

词句篇部分,其中是客观题和半客观题,涉及语法、词汇及语用交际,。总成绩不够理想23.19(满分35分),与去年相差不大。问题主要反映在词汇上方面,特别是完形填空,而句子转换和句子改写也出现不少简单不 应该犯的错误,反映基本功还不够扎实。

分析结果详见附录4

5. 写作部分

今年的作文题为在zusammenfassung和diagramm中任选一题。

1. 选题:677份作文,选择zusammenfassung 为442人,占65.3%,选择diagramm235人,占34.7%。

2. 成绩:满分为15分。3人14.5分, 10人14分。12分即80分上的人数为88人。优良所占的比例为15%。9分以上即及格的人数为381,占总数的56.2%,不及格为42.8%。

3.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参照1997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基础阶段考试大纲”第12页的“书面表达”评分标准。作文的评分标准应有两部分组成: 内容方面((内容切题,要点突出,符合有关语篇类型特征,脉络清楚,结构合理)和语言方面((符合语法、词汇,表达和正字法等方面的要求)))。
为了便于操作,本次作文评分由3部分组成:总分15分,其中内容占6分,语言表达占6分,语篇结构占3分。

4. 总体印象:作文质量的差距离相当大,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表达、语篇的结构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方面。书面表达能力不够理想。对原文的理解不到位,特别是对第二选题图表描述。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语言基本功急需加强。

分析结果详见附录5

专业德语基础阶段测试组
(由同济大学,上海华师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南京大学等5名教师组成)
2003年11月20日
<marquee width="90%" behavior="alternate" scrollamount="3"><font color="purple">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冷风吹,只要有你陪。</font></marquee>   <font color="pink"><marquee width="90%" behavior="alternate" scrollamount="3">其实, 生活就像洋葱, 一片一片地剥开, 总有一片会让我们流泪。   
[图片: pig%20wake%20up_8IMOps92NxIe.gif]
</marquee></font>
回复


跳转到:


正在阅读该主题的用户: 1位游客
您的访问已通过Cloudflare保护,访问自美国/l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