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4-11 19:27
评书《隋唐演义》中的人物的历史原型
《隋唐演义》是我认为最好的演义小说之一,其中描述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象秦琼、程咬金、李元霸、徐茂公、罗成这些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这些英雄人
物在历史上大多确有其人,但其事迹往往与演义上描写的相差不少,有的甚至是大相径
庭。在此向大家介绍一下,也好让大家了解一下隋唐好汉的真实故事。
1、秦琼字叔宝
演义:
《隋唐演义》中的主人公,仗义疏财的山东好汉,先为瓦岗寨大元帅,后投奔李唐
,成为李世民手下的数一数二的大将。
历史原型:
初随隋将来护儿、张须陀镇压起义军,以勇悍闻名。张须陀被瓦岗寨击杀,秦琼转
投隋将裴仁基,后随裴仁基降瓦岗寨。及瓦岗寨李密兵败,秦琼又为王世充将,但他不
齿王世充为人,公然反叛投唐,从此成为李世民的部将。
秦琼先后随同李世民征讨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屡立大功,逐渐成为秦王最为
器重的部将,被封为翼国公(死后改封胡国公)。玄武门之变,秦琼参与诛杀建成、元
吉,但此后多病,盖因征战时老伤所致。贞观十二年(638年)病死,陪葬昭陵,其画像
绘于凌烟阁。
评论:秦二哥实乃一勇夫尔。
2、程咬金字知节
演义:
《隋唐演艺》中又一位主人公,外号“混世魔王”,人如其名,干的混事数不胜数
,曾为瓦岗寨大魔国国王,后投降李唐,凭小聪明和运气也立了不少大功。一生运气极
好,活到一百多岁,历经高祖、太宗、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六朝,可以说是隋唐
英雄中第一福将。
历史原型:
自幼就以勇武闻名乡里,尤其善于马上使枪,后投李密,统率李密最精锐的近卫军
。李密兵败,程咬金成为王世充部将。但程不愿为王世充部下,遂说动秦琼等多员勇将
一起叛逃,投入秦王李世民帐下。
程咬金在李世民对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的战争立下不少战功,被封为宿国公(
后改封卢国公)。后遭到太子一党陷害,遂劝秦王先下手为强。玄武门之变后,历任高
官。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统率大军征讨西突厥阿史那贺鲁,但因屠杀降军,丧失
人心,最终无功而返,因此被免官。但不久又被唐廷起用,此时咬金年事已高,遂向朝
廷告老还乡。麟德二年(665年)病死(活得确实比较长),陪葬昭陵。
评论:除了活的长,其他没什么特别的。
3、李元霸
演义:
隋唐第一条好汉,手持两把大锤,纵横天下,但因违反师训,先后杀死了使用镏金
镗的伍天锡、宇文成都,遭到天谴,被雷电劈死。
历史原型:
名李玄霸,李渊第三子,早死,无后,后追封为卫王。
评论:反正死的早,就任由演义作者发挥了。
4、罗艺
演义:
原北齐将领,秦琼的姑父,后被杨林招降,被封为“北平王”,以“罗家枪”闻名
天下,最后被窦建德部将苏定方射死。
历史原型:
又名李艺,出身将门,善射,勇于攻战,为隋虎贲郎将,守北平,屡破四方贼寇。
适逢天下大乱,罗艺趁乱起事,占据北平,自称幽州总管。宇文化及、窦建德、高开道
等反王先后谴使劝降,罗艺都不准,独降于李唐(有眼光)。被唐皇封为燕王,赐姓李。
在征讨刘黑闼的战斗中,罗艺立功不小,但他自恃功高,狂傲无礼,曾一度被免职
。后因突厥屡屡南犯,罗艺又被重新启用,镇守泾州。
太宗继位,罗艺因是太子建成一党,恐遭迫害,遂发动叛乱,占据幽州,但不久为
部将所杀。
评论:罗艺原来是太子建成一党,谁能想到?
5、罗成
演义:
隋唐第七条好汉,罗艺之子,秦琼的表弟。英俊貌美,武艺高强,自视甚高。曾夺
得天下第一武状元,后投唐,为唐军第一勇将,立下赫赫战功,曾一人独擒八大反王。
此后遭到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陷害,中苏定方之计,被乱箭射死。
历史原型:
罗艺有子,但史书并未记载其事迹。
评论:又是一个使作者得以充分幻想的角色。
6、柴绍
演义:
李渊的女婿,演义中是一个白面书生的形象。
历史原型:
柴绍祖、父俱为高官,其幼年即以矫健勇猛闻于关中,李渊因此以女妻之。李渊起
兵,柴绍为马军总管。下临汾,平绛郡,败隋将宋老生、桑显和,屡立战功,一直到唐
军攻下长安。
之后柴绍又随秦王平定薛举、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诸反王,被封为霍国公。
吐谷浑、党项来犯,柴绍统军大败之。贞观二年,又破梁师都于夏州。贞观十二年(63
8年)病死。
评论:唐军中的猛将摇身一变成为手无缚鸡之力的奶油小生,演义中对柴绍的艺术加工
也太夸张了。
7、尉迟敬德
演义:
隋唐演义后期的主人公,原刘武周部将,后降唐,成为李世民手下与秦琼齐名的勇
将,多次救秦王于危难之中,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大功。 最后为救薛仁贵撞死在朝门。
历史原型:
原为刘武周手下骁将,善避枪夺枪,武周败亡后,降唐,参与了征王世充之役,曾
枪挑敌勇将单雄信。后又随军征讨刘黑闼、徐元朗,救秦王于重围之中,立下大功。
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敬德扮演了重要角色。先是力劝秦王先下手为强,后于玄武门
射杀齐王元吉,立下头功,事后李世民将齐王府邸赏于敬德。
太宗继位后,封敬德为吴国公(后改封鄂国公),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同
掌朝政。但敬德自以为功高,经常侮辱群臣,最终被外放。后太宗征高丽,敬德随军出
征。
敬德晚年迷信方术,曾闭门不出达16年之久。高宗显庆三年(658年),敬德年74而
亡,陪葬昭陵。
敬德有一子名尉迟宝琳,这与演义中相符。
评价:尉迟老黑的道德水准实在不怎么样。
8、江夏王李道宗
演义:
《薛家将》中的反面人物,多次陷害薛仁贵,最终恶有恶报。
历史原型:
李道宗论辈份是李渊的叔父,但年纪却与李世民相仿。17岁即经战阵,向李世民献
计大破刘武周军,之后在与窦建德、王世充的战争中也屡立奇功。
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李道宗任灵州总管,屡败梁师都叛军与突厥军,扩地千里
。太宗贞观三年(629年),与李靖共破东突厥,擒颉利可汗。之后又与李靖大败吐谷浑
,立有大功。但在贞观十二年(638年),李道宗因贪污罪被罢官。
一年后,道宗重被朝廷启用。征高丽之役,与李绩同为唐军先锋,立下很多战功,
曾向太宗献计奇袭高丽后方,可惜未被采纳。
贞观21年(647年),李道宗告老退休。高宗永徽四年,素与李道宗不合的长孙无忌
、褚遂良利用房遗爱叛乱之事陷害李道宗,致使他被流放象州,死于路上。后长孙无忌
、褚遂良倒台,道宗被平反。
李道宗晚年颇好学,敬慕贤士,不以地势欺人,在宗室之中与李孝恭齐名,最为当
世所重。
评论:李道宗真乃一代名将也,可在演义中却被描写的龌龊不堪,实在让人为他感到惋
惜。
9、徐茂公
演义:
瓦岗寨的军师,诸葛亮一类的半仙级人物。
历史原型:
原名徐世绩,子茂公,后赐姓李,高宗朝为避太宗讳改“世绩”为“绩”,遂以李
绩之名闻名于世。
李绩在隋末的乱世中曾称霸一方,后投瓦岗寨李密。向李密献计攻克黎阳粮仓,开
仓放粮,使瓦岗寨十日内增兵二十万。及李密被王世充所败,李绩拒有瓦岗旧地,不久
降唐,被封为舒国公(后改封英国公)。李密叛唐被杀,李绩为其发丧。
窦建德攻黎阳,李绩一度被迫投降,但不久反正,投于秦王旗下。之后在唐对窦建
德、王世充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唐军中地位仅次于秦王。后又平定徐圆朗叛乱
,擒斩徐圆朗。
武德七年(624年),李绩与李孝恭征讨南方反王辅公袥,大败其部将陈正通、冯惠
亮,追斩辅公袥。次年又于并州败突厥军。
太宗继位,李绩与李靖计划奇袭东突厥,李绩作为李靖的后援,截断了颉利可汗的
退路,保证了战斗的胜利。贞观十五年(641年),又大败薛延陀部。李绩曾患急病,太
宗亲自剪须为其做药引。
太宗征高丽,李绩随军出征,立有战功。贞观二十年(646年),再破薛延陀。太宗
临死时,恐李绩作乱,故意贬其出京加以试探,李绩毫不停留,立即离京,高宗继位后
,又对其委以重任。李绩善于察言观色,适时投入武则天一边,得以维持其在朝中的地
位。
高宗乾封元年(666年),李绩统唐军征高丽,开始其人生中最后一战。最终唐军大
获全胜,终于平定高丽。次年病死(也是一个寿星),配享高宗庙庭,并在其坟前筑起
象征阴山、铁山的土丘,以纪念他征讨突厥、薛延陀的功绩。
李绩的孙子徐敬业后起兵反武则天,兵败被杀,徐家被剥夺赐姓,李绩坟被刨,其
在世时所作的努力全部白费。
评论:李绩在政治上的所作所为真不负“智多星”之名。
10、苏定方
演义:
原窦建德部将,文武全才,曾设计杀死罗艺、罗成父子,从此与罗家结下不解之仇
,后降唐,但最终为罗家后人所杀。
历史原型:
原为窦建德、刘黑闼部将,骁勇善战,及窦、刘败亡,定方归乡里。贞观初年,苏
定方被唐廷重新启用,随同李靖奇袭东突厥颉利可汗。高宗初年,苏定方随程咬金征西
突厥阿史那贺鲁,屡献良策,但不为咬金采纳,唐军终无功而反。次年,朝廷以苏定方
为统帅,再征贺鲁。唐军大破西突厥,生擒阿史那贺鲁,定方被封为邢国公。后西域三
国反,定方又率军平定。
高宗显庆五年(660年),苏定方以六十九岁高龄统军征百济,连败百济、日本军,
擒百济王及其太子。定方前后免三国(东突厥、西突厥、百济),皆生擒其主,为唐长
胜将军。乾封二年(667年)病死,寿七十六。
评论:又是一个被演义歪曲的伟大人物。
11、靠山王杨林
演义:
隋炀帝的叔叔,隋唐第八条好汉,总管隋朝兵权,为人正直无私,虽然很赏识秦琼
等英雄,但对隋朝忠心耿耿,一心想挽回天下大势,最后被罗成用回马枪刺死。
历史原型:
名杨爽,隋文帝杨坚异母弟,受封卫王。自幼被杨坚之妻独孤氏收养,因此倍受文
帝宠爱。曾三次率隋军北伐,大败突厥沙钵略可汗,威震塞北。杨爽仪容俊美,举止有
度,名声甚好。
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杨爽病,文帝派巫师为其驱鬼,不料鬼没赶走,巫师倒被
吓死,当夜杨爽病死,年二十五。
评论:如果杨爽不被庸医所害,他是否真能成为隋的柱石呢?
12、杨义臣
演义:
杨林的弟弟,曾摆下一个八面金锁阵,后被李元霸、裴元庆、秦用、梁士泰四猛八
大锤所破,他自己自杀身亡。
历史原型:
本姓尉迟,因父亲与突厥力战阵亡,赐姓杨,养于宫中。年长后,善骑射,有将才
,曾数次大破突厥军。炀帝继位,汉王杨谅叛乱,杨义臣以少胜多,败叛将乔钟葵。后
炀帝三次征高丽,义臣均随军出征,多立战功,曾一日七捷。
适逢天下大乱,杨义臣四处征战,先后平定向海公、高士达等反王。但其赫赫威名
为炀帝所忌惮,被招回朝中,不久病死。
评论:他倒和杨林有几分相似。
13、裴元庆
《隋唐演义》是我认为最好的演义小说之一,其中描述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象秦琼、程咬金、李元霸、徐茂公、罗成这些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这些英雄人
物在历史上大多确有其人,但其事迹往往与演义上描写的相差不少,有的甚至是大相径
庭。在此向大家介绍一下,也好让大家了解一下隋唐好汉的真实故事。
1、秦琼字叔宝
演义:
《隋唐演义》中的主人公,仗义疏财的山东好汉,先为瓦岗寨大元帅,后投奔李唐
,成为李世民手下的数一数二的大将。
历史原型:
初随隋将来护儿、张须陀镇压起义军,以勇悍闻名。张须陀被瓦岗寨击杀,秦琼转
投隋将裴仁基,后随裴仁基降瓦岗寨。及瓦岗寨李密兵败,秦琼又为王世充将,但他不
齿王世充为人,公然反叛投唐,从此成为李世民的部将。
秦琼先后随同李世民征讨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屡立大功,逐渐成为秦王最为
器重的部将,被封为翼国公(死后改封胡国公)。玄武门之变,秦琼参与诛杀建成、元
吉,但此后多病,盖因征战时老伤所致。贞观十二年(638年)病死,陪葬昭陵,其画像
绘于凌烟阁。
评论:秦二哥实乃一勇夫尔。
2、程咬金字知节
演义:
《隋唐演艺》中又一位主人公,外号“混世魔王”,人如其名,干的混事数不胜数
,曾为瓦岗寨大魔国国王,后投降李唐,凭小聪明和运气也立了不少大功。一生运气极
好,活到一百多岁,历经高祖、太宗、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六朝,可以说是隋唐
英雄中第一福将。
历史原型:
自幼就以勇武闻名乡里,尤其善于马上使枪,后投李密,统率李密最精锐的近卫军
。李密兵败,程咬金成为王世充部将。但程不愿为王世充部下,遂说动秦琼等多员勇将
一起叛逃,投入秦王李世民帐下。
程咬金在李世民对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的战争立下不少战功,被封为宿国公(
后改封卢国公)。后遭到太子一党陷害,遂劝秦王先下手为强。玄武门之变后,历任高
官。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统率大军征讨西突厥阿史那贺鲁,但因屠杀降军,丧失
人心,最终无功而返,因此被免官。但不久又被唐廷起用,此时咬金年事已高,遂向朝
廷告老还乡。麟德二年(665年)病死(活得确实比较长),陪葬昭陵。
评论:除了活的长,其他没什么特别的。
3、李元霸
演义:
隋唐第一条好汉,手持两把大锤,纵横天下,但因违反师训,先后杀死了使用镏金
镗的伍天锡、宇文成都,遭到天谴,被雷电劈死。
历史原型:
名李玄霸,李渊第三子,早死,无后,后追封为卫王。
评论:反正死的早,就任由演义作者发挥了。
4、罗艺
演义:
原北齐将领,秦琼的姑父,后被杨林招降,被封为“北平王”,以“罗家枪”闻名
天下,最后被窦建德部将苏定方射死。
历史原型:
又名李艺,出身将门,善射,勇于攻战,为隋虎贲郎将,守北平,屡破四方贼寇。
适逢天下大乱,罗艺趁乱起事,占据北平,自称幽州总管。宇文化及、窦建德、高开道
等反王先后谴使劝降,罗艺都不准,独降于李唐(有眼光)。被唐皇封为燕王,赐姓李。
在征讨刘黑闼的战斗中,罗艺立功不小,但他自恃功高,狂傲无礼,曾一度被免职
。后因突厥屡屡南犯,罗艺又被重新启用,镇守泾州。
太宗继位,罗艺因是太子建成一党,恐遭迫害,遂发动叛乱,占据幽州,但不久为
部将所杀。
评论:罗艺原来是太子建成一党,谁能想到?
5、罗成
演义:
隋唐第七条好汉,罗艺之子,秦琼的表弟。英俊貌美,武艺高强,自视甚高。曾夺
得天下第一武状元,后投唐,为唐军第一勇将,立下赫赫战功,曾一人独擒八大反王。
此后遭到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陷害,中苏定方之计,被乱箭射死。
历史原型:
罗艺有子,但史书并未记载其事迹。
评论:又是一个使作者得以充分幻想的角色。
6、柴绍
演义:
李渊的女婿,演义中是一个白面书生的形象。
历史原型:
柴绍祖、父俱为高官,其幼年即以矫健勇猛闻于关中,李渊因此以女妻之。李渊起
兵,柴绍为马军总管。下临汾,平绛郡,败隋将宋老生、桑显和,屡立战功,一直到唐
军攻下长安。
之后柴绍又随秦王平定薛举、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诸反王,被封为霍国公。
吐谷浑、党项来犯,柴绍统军大败之。贞观二年,又破梁师都于夏州。贞观十二年(63
8年)病死。
评论:唐军中的猛将摇身一变成为手无缚鸡之力的奶油小生,演义中对柴绍的艺术加工
也太夸张了。
7、尉迟敬德
演义:
隋唐演义后期的主人公,原刘武周部将,后降唐,成为李世民手下与秦琼齐名的勇
将,多次救秦王于危难之中,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大功。 最后为救薛仁贵撞死在朝门。
历史原型:
原为刘武周手下骁将,善避枪夺枪,武周败亡后,降唐,参与了征王世充之役,曾
枪挑敌勇将单雄信。后又随军征讨刘黑闼、徐元朗,救秦王于重围之中,立下大功。
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敬德扮演了重要角色。先是力劝秦王先下手为强,后于玄武门
射杀齐王元吉,立下头功,事后李世民将齐王府邸赏于敬德。
太宗继位后,封敬德为吴国公(后改封鄂国公),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同
掌朝政。但敬德自以为功高,经常侮辱群臣,最终被外放。后太宗征高丽,敬德随军出
征。
敬德晚年迷信方术,曾闭门不出达16年之久。高宗显庆三年(658年),敬德年74而
亡,陪葬昭陵。
敬德有一子名尉迟宝琳,这与演义中相符。
评价:尉迟老黑的道德水准实在不怎么样。
8、江夏王李道宗
演义:
《薛家将》中的反面人物,多次陷害薛仁贵,最终恶有恶报。
历史原型:
李道宗论辈份是李渊的叔父,但年纪却与李世民相仿。17岁即经战阵,向李世民献
计大破刘武周军,之后在与窦建德、王世充的战争中也屡立奇功。
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李道宗任灵州总管,屡败梁师都叛军与突厥军,扩地千里
。太宗贞观三年(629年),与李靖共破东突厥,擒颉利可汗。之后又与李靖大败吐谷浑
,立有大功。但在贞观十二年(638年),李道宗因贪污罪被罢官。
一年后,道宗重被朝廷启用。征高丽之役,与李绩同为唐军先锋,立下很多战功,
曾向太宗献计奇袭高丽后方,可惜未被采纳。
贞观21年(647年),李道宗告老退休。高宗永徽四年,素与李道宗不合的长孙无忌
、褚遂良利用房遗爱叛乱之事陷害李道宗,致使他被流放象州,死于路上。后长孙无忌
、褚遂良倒台,道宗被平反。
李道宗晚年颇好学,敬慕贤士,不以地势欺人,在宗室之中与李孝恭齐名,最为当
世所重。
评论:李道宗真乃一代名将也,可在演义中却被描写的龌龊不堪,实在让人为他感到惋
惜。
9、徐茂公
演义:
瓦岗寨的军师,诸葛亮一类的半仙级人物。
历史原型:
原名徐世绩,子茂公,后赐姓李,高宗朝为避太宗讳改“世绩”为“绩”,遂以李
绩之名闻名于世。
李绩在隋末的乱世中曾称霸一方,后投瓦岗寨李密。向李密献计攻克黎阳粮仓,开
仓放粮,使瓦岗寨十日内增兵二十万。及李密被王世充所败,李绩拒有瓦岗旧地,不久
降唐,被封为舒国公(后改封英国公)。李密叛唐被杀,李绩为其发丧。
窦建德攻黎阳,李绩一度被迫投降,但不久反正,投于秦王旗下。之后在唐对窦建
德、王世充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唐军中地位仅次于秦王。后又平定徐圆朗叛乱
,擒斩徐圆朗。
武德七年(624年),李绩与李孝恭征讨南方反王辅公袥,大败其部将陈正通、冯惠
亮,追斩辅公袥。次年又于并州败突厥军。
太宗继位,李绩与李靖计划奇袭东突厥,李绩作为李靖的后援,截断了颉利可汗的
退路,保证了战斗的胜利。贞观十五年(641年),又大败薛延陀部。李绩曾患急病,太
宗亲自剪须为其做药引。
太宗征高丽,李绩随军出征,立有战功。贞观二十年(646年),再破薛延陀。太宗
临死时,恐李绩作乱,故意贬其出京加以试探,李绩毫不停留,立即离京,高宗继位后
,又对其委以重任。李绩善于察言观色,适时投入武则天一边,得以维持其在朝中的地
位。
高宗乾封元年(666年),李绩统唐军征高丽,开始其人生中最后一战。最终唐军大
获全胜,终于平定高丽。次年病死(也是一个寿星),配享高宗庙庭,并在其坟前筑起
象征阴山、铁山的土丘,以纪念他征讨突厥、薛延陀的功绩。
李绩的孙子徐敬业后起兵反武则天,兵败被杀,徐家被剥夺赐姓,李绩坟被刨,其
在世时所作的努力全部白费。
评论:李绩在政治上的所作所为真不负“智多星”之名。
10、苏定方
演义:
原窦建德部将,文武全才,曾设计杀死罗艺、罗成父子,从此与罗家结下不解之仇
,后降唐,但最终为罗家后人所杀。
历史原型:
原为窦建德、刘黑闼部将,骁勇善战,及窦、刘败亡,定方归乡里。贞观初年,苏
定方被唐廷重新启用,随同李靖奇袭东突厥颉利可汗。高宗初年,苏定方随程咬金征西
突厥阿史那贺鲁,屡献良策,但不为咬金采纳,唐军终无功而反。次年,朝廷以苏定方
为统帅,再征贺鲁。唐军大破西突厥,生擒阿史那贺鲁,定方被封为邢国公。后西域三
国反,定方又率军平定。
高宗显庆五年(660年),苏定方以六十九岁高龄统军征百济,连败百济、日本军,
擒百济王及其太子。定方前后免三国(东突厥、西突厥、百济),皆生擒其主,为唐长
胜将军。乾封二年(667年)病死,寿七十六。
评论:又是一个被演义歪曲的伟大人物。
11、靠山王杨林
演义:
隋炀帝的叔叔,隋唐第八条好汉,总管隋朝兵权,为人正直无私,虽然很赏识秦琼
等英雄,但对隋朝忠心耿耿,一心想挽回天下大势,最后被罗成用回马枪刺死。
历史原型:
名杨爽,隋文帝杨坚异母弟,受封卫王。自幼被杨坚之妻独孤氏收养,因此倍受文
帝宠爱。曾三次率隋军北伐,大败突厥沙钵略可汗,威震塞北。杨爽仪容俊美,举止有
度,名声甚好。
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杨爽病,文帝派巫师为其驱鬼,不料鬼没赶走,巫师倒被
吓死,当夜杨爽病死,年二十五。
评论:如果杨爽不被庸医所害,他是否真能成为隋的柱石呢?
12、杨义臣
演义:
杨林的弟弟,曾摆下一个八面金锁阵,后被李元霸、裴元庆、秦用、梁士泰四猛八
大锤所破,他自己自杀身亡。
历史原型:
本姓尉迟,因父亲与突厥力战阵亡,赐姓杨,养于宫中。年长后,善骑射,有将才
,曾数次大破突厥军。炀帝继位,汉王杨谅叛乱,杨义臣以少胜多,败叛将乔钟葵。后
炀帝三次征高丽,义臣均随军出征,多立战功,曾一日七捷。
适逢天下大乱,杨义臣四处征战,先后平定向海公、高士达等反王。但其赫赫威名
为炀帝所忌惮,被招回朝中,不久病死。
评论:他倒和杨林有几分相似。
13、裴元庆
C`est pas la 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