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4-19 06:57
闲想: 黛玉的知己及70S
黛玉的潇湘馆有苍苍翠翠的竹林,有如雪的梨花,阔叶的芭蕉,草木风雨, 都是能入诗入画的. 黛玉满室藏书, 窗下设着笔砚. 连贾政也赞叹“若能在月夜至此窗下读书,也不枉虚生一世”. 这样一个孤单清雅的人, 宝姐姐的一丝丝关怀也足已让她觉得薛姨妈和宝琴也是亲人了.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一回实在让我感动--难得宝姐姐 “多情如此”. 既使冰雪聪明的黛玉看出她后来对宝玉的意图, 又能如何呢? 虚情假意有时也能让人饮鸩止渴. 宝钗选择宝玉也是无奈. 否则黛玉和宝钗有很多相似之处, 或许能成为真正的知己.
宝玉毫无疑问是黛玉的知己, 句句风雨诗词, 点点相思血泪, 报答他前世的灌溉之恩. 如果不能免俗的结为连理, 却未必幸福. 宝玉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纨绔膏梁,空有俊秀的皮囊, 对黛玉的关怀往往是程式化的, 相比之下,与 宝姐姐的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以及实实在在的燕窝, 更温馨亲切.
其实湘云, 紫绢, 和香菱也是她的知己, 不同层次而已. 很喜欢这几个人, 不喜欢鸳鸯. 虽然她对贾母忠心耿耿, 甚至殉职送终, 也是太势利了些, 看黛玉不得主人的欢心了, 就冷落她, 不汇报她的病请. 李執探春也是善良的人, 黛玉临终也送了一程.
源氏物语也算是另一个”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的故事. 小时候试图读 “源氏物语”, 根本弄不清楚那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只记得藤壶 黑黑长长的美发飘飘, 层层迭迭的紫衣华服, 有诉不尽的寂寞和美貌. 感谢菁林, 偶然让我了却一桩心愿, 明白了那个混乱而无奈的故事.
福爷讲古又是另一番享受, 虽然我从未跟帖, 实在是没必要锦上添花. 对一个不成器的美术爱好者而言, 读杏子坞老人作画的心情是虔诚神往的. 没想到我所敬仰的大师们如李可染和苦蝉也有些趣事.
70的混子们大概都喜欢武侠版的70故事, 至少一笑. 不知身在何方的牧歌又做出如诗如画的童话版, 温馨可爱, 恍恍然中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有些分不清BEATLES 和BEINGWITHU, 印象中他们带来很美好的音乐和独特的见解. 还是分开说吧, 虫子用词有时很伤人, 不过道歉了, 也尽量原谅他吧. 若说错了, 是我失理, 还望海含.
还记得那 “怀旧系列”吧, “弯弯的月亮象条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那刻骨铭心的教科书, 那仿佛依然萦饶在耳边的朗朗童音, 让我热泪滚滚.
黛玉的潇湘馆有苍苍翠翠的竹林,有如雪的梨花,阔叶的芭蕉,草木风雨, 都是能入诗入画的. 黛玉满室藏书, 窗下设着笔砚. 连贾政也赞叹“若能在月夜至此窗下读书,也不枉虚生一世”. 这样一个孤单清雅的人, 宝姐姐的一丝丝关怀也足已让她觉得薛姨妈和宝琴也是亲人了.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一回实在让我感动--难得宝姐姐 “多情如此”. 既使冰雪聪明的黛玉看出她后来对宝玉的意图, 又能如何呢? 虚情假意有时也能让人饮鸩止渴. 宝钗选择宝玉也是无奈. 否则黛玉和宝钗有很多相似之处, 或许能成为真正的知己.
宝玉毫无疑问是黛玉的知己, 句句风雨诗词, 点点相思血泪, 报答他前世的灌溉之恩. 如果不能免俗的结为连理, 却未必幸福. 宝玉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纨绔膏梁,空有俊秀的皮囊, 对黛玉的关怀往往是程式化的, 相比之下,与 宝姐姐的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以及实实在在的燕窝, 更温馨亲切.
其实湘云, 紫绢, 和香菱也是她的知己, 不同层次而已. 很喜欢这几个人, 不喜欢鸳鸯. 虽然她对贾母忠心耿耿, 甚至殉职送终, 也是太势利了些, 看黛玉不得主人的欢心了, 就冷落她, 不汇报她的病请. 李執探春也是善良的人, 黛玉临终也送了一程.
源氏物语也算是另一个”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的故事. 小时候试图读 “源氏物语”, 根本弄不清楚那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只记得藤壶 黑黑长长的美发飘飘, 层层迭迭的紫衣华服, 有诉不尽的寂寞和美貌. 感谢菁林, 偶然让我了却一桩心愿, 明白了那个混乱而无奈的故事.
福爷讲古又是另一番享受, 虽然我从未跟帖, 实在是没必要锦上添花. 对一个不成器的美术爱好者而言, 读杏子坞老人作画的心情是虔诚神往的. 没想到我所敬仰的大师们如李可染和苦蝉也有些趣事.
70的混子们大概都喜欢武侠版的70故事, 至少一笑. 不知身在何方的牧歌又做出如诗如画的童话版, 温馨可爱, 恍恍然中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有些分不清BEATLES 和BEINGWITHU, 印象中他们带来很美好的音乐和独特的见解. 还是分开说吧, 虫子用词有时很伤人, 不过道歉了, 也尽量原谅他吧. 若说错了, 是我失理, 还望海含.
还记得那 “怀旧系列”吧, “弯弯的月亮象条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那刻骨铭心的教科书, 那仿佛依然萦饶在耳边的朗朗童音, 让我热泪滚滚.
C`est pas la 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