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6-20 18:07
“8·15”备忘录——用德国的镜子照日本
我童年时代,在日本铁蹄的蹂躏下生活过一段时光。而对每一个人来说,童年的岁月又是无法忘却的,因而每到日本投降纪念日“8·15”,总会在心中荡起历史的回光流影。特别是战后的日本,从没做过一次战争的忏悔,便引发了笔者内心的愤愤之情。近日在灯下阅读《20世纪大全》史料,在百感丛生之际,日历牌告诉我21世纪的“8·15”又临近了,便引发了笔者写这篇文章,以抒心怀。
记得,在上个世纪尾声我出访日本时,有一次喝日本的“清酒”喝得多了一点,便斗胆地向日本友人说了个自撰的寓言。我说: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镜子的人,是个伟大而聪明的智士。之所以如此,在于人们无法自知其形影之时,给人们一个自照其五官美丑的器皿,它的最大功绩是让那些脸上有污垢的人,对镜自照后可以清洗掉污垢,使面孔变得美丽起来。日本友人对这一话题很感兴趣,先是与我研究起镜子的发明人究竟是谁,当我们都无法得知镜子的首创者是谁时,便进入了博大的主题:即镜子的主要功能是自照(当然也能用以照人),小到一个人的面部卫生,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自照自审。我询问那位友人:世界上一百多国家和地区,二战之后最勇于自视自身盲点和缺陷的是德国,最匮乏这种自审精神的,你认为是哪个国家?
这位同行友人是个有识之士,一言道破了我的腹内玄机:“君之用心,我已清楚。你在比喻我们日本对侵略战争,缺乏自照镜子的精神。”
我说:“你同意我的‘日本观’吗?”
“我们算是异国知音吧!”他说。
既无争论,便无“战争”,镜子的话题到此刹车;又因观点一致,我们便又碰起杯来。
……
其实,这段酒言我一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所以如此,皆因在二战之后的德国几任总理,在二战的有关纪念日,都无一例外地向被害国人民不断赔礼道歉。笔者记得,连任12年德国总理的科尔,每到二战结束的纪念日,必向世界人民忏悔德国发动世界大战的罪恶。有一次,科尔在德国境内遇见一群受害犹太人的后代,曾弯下他胖胖的身躯,连连向他们鞠躬陈罪。据当时报载,他在出访以色列期间,曾向希特勒企图灭绝其人种的以色列人民下跪,以忏悔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血腥屠杀犹太人的罪恶。科尔如此,他的前任和后任总理,都无一例外地向世界忏悔过德国发动二战的罪恶。他的前任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访问期间,特意去昔日奥斯维辛集中营凭吊死在这里的300万冤魂,出于悔罪的诚意,勃兰特曾跪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纪念碑前,为死者久久默哀;近读报纸,又看到现任总理施罗德,在德国进攻前苏联的纪念日(6月22日),再一次发表悔罪声明,除代表德国政府向前苏联死于二战期间的2700万亡者,以鞠躬表示祭悼之外,特别提出要严防纳粹在德国的死灰复燃。
看!历任德国政府的政要们,对战争罪恶的态度是多么鲜明!世界媒体对德国的评论,都认知德国不单纯是形式上的表态,而是出自于对二战中德国所做所为的严格自审。近日传媒报道,在今年6月7日,德国众多著名科学家,又举行了清查二战期间的纳粹科学家参与“人体实验”的屠杀行为。主持这个会议的科学家胡贝特·马克尔在会上以十分沉重的心情,首先向被杀戮的受难者及其家属表示哀悼之后,对当时一些德国的顶尖科学家与纳粹沆瀣一气,丧失人性地沦为纳粹杀人工具,表示了强烈的愤慨——并为他们的行为,“悔恨、沉恸的羞耻”。
我们以德国为镜,扫描一下我们的邻邦日本,就会发现与德国大相径庭奇观了。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作为发动世界大战的轴心国的三大成员国之一,它与德国勾肩搭臂发动了“大东亚圣战”,除了使中国饱尝战火劫难之外,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受到了它的铁蹄蹂躏,这是写进世界史,全球人人皆知的事情。可是在二战结束之后,尽管东南亚各国强烈呼吁他们反省侵略战争罪恶,小小东瀛列岛之国,却从没有过自审自识之后的真诚的悔罪——恰恰相反,这个大和民族二战之后的历任首相,很少有自照其历史,并向世界作出交待的智者。尽管日本政坛像走马灯一般,不断轮换首相的位子,但是能认识战争罪恶并拒绝到靖国神社叩见战犯亡灵者,可谓寥寥无几。德国政要在集中营的纪念碑前下跪,而日本政要却永远不忘超度战争亡灵——这种鲜明的对比,只要不是痴呆傻的弱智,都能洞察日本政要今日之所思所想。
从1945年的“8·15”日本投降日到现在,历史已然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他们不断去参拜战争亡灵的同时,还不忘千方百计地美化当年的侵略战争,用以愚弄欺骗国内的新生代。比如,对那场世人皆知的南京大屠杀,面对几十万人头落地的事实,包括昔日侵华日军东史郎在内,出于良心的鞭鞑,向世界披露了他亲自目睹的血腥屠杀记录之时,还到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面壁忏悔。可是那些日本政要们,却躲在政坛的大幕之后,“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不出来。他们并没有闲着——而是挖空心思寻找盾牌。其美化“大东亚圣战”的《新编历史教科书》,就是在他们的锣鼓点中,上演的一出黑白颠倒的戏法。
何故?
又意欲何为?
这里,我们翻开日本档案和有关书刊,就不难管窥其狼子之心了。日本档案里有这样一桩记载:早在1927年田中义一任日本首相时,就曾向日本天皇密呈奏折,文内写道,“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中国);欲征服支那(中国),必先征服满蒙”。之后,始自发生在1928年6月4日皇姑屯火车爆炸事件,继而在1931年发生的“9·18”事变——直到1937年的芦沟桥事变,与同年12月13日发生的南京大屠杀,都是蓄谋已久侵略战争结出的恶果。日本当今的政要们,为什么不把这些白纸黑字的历史档案,写进自悔的教科书,反而还在那儿搞偷梁换柱的游戏,为侵略战争涂脂抹粉?说穿了,不外还在演绎昔日那些战争狂人的梦呓罢了。如果说,那是陈年旧账,我们不妨把历史镜头的焦距拉近一些:君大概不会忘记三岛由纪夫的剖腹表演吧!那事件发生在1970年11月25日。据去年日本出版的《三岛由纪夫的真实告白》一书中写道,三岛曾在日本接受过特务训练,当1968年日本爆发反战的学生示威时,他曾接受自卫队的命令,混进学生队伍打探情报。这个狂热的武士道卫士,叫嚣“对天皇的信仰高于人道主义”,因而在1970年上演了一出“勤王”闹剧,并发表了“勤王”演说之后,便拿起他手中日本战刀剖腹身亡。笔者直译其剖腹自杀的目的,不外是为昔日的战争招魂,意在使日本继承军国主义的“慷慨捐躯精神”。不同于世纪初田中义一的是,田中义一是以文谏日本天皇,为日本侵略战争出谋;而三岛由纪夫则是以武士道之死血谏东瀛——其共同的目的,都不外是铸造一个军国主义的日本!特别意味深长的是,此书作者山本舜胜,曾是个过去的侵华老兵,但不同于老兵东史郎的是,他至今仍然是个侵略战争的吹鼓手。战后他在特务队做过“三岛”的教官——此次他公开声言写此书的目的,就是为“三岛”招魂,并把其精神在日本发扬光大。至此,我们东方邻邦日本究竟意欲何为,已经自供于天下了。这种自供,能使我们一通百通:那些口头上把和平当佐料——而在行动上去参拜靖国神社的政要们的诡秘心机,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我的童年是在日本铁蹄下度过的。两只童眸中留下的影子,除去悬挂于城门脸子上“膏药旗”之外,就是遍地与那面旗帜同色的鲜血了。我姥姥家是个只有九户人家的小村,但依然经历过日本侵略军的血洗。记得,有一次日本清乡排查“八路军”,我们都躲藏到高粱地里去——村西头住着一个温姓我称她为瞎表姐的瞎姑娘,她因双目失明而藏在了村里。待等我们回到村里,我的那位瞎表姐,已然倒在小村的街心——她被日本军人轮奸了。至今,那血淋淋的镜头历历在目。近日读报,德国最近拿出千万马克的巨资,对二战期间被纳粹强制为其劳动的劳工,进行认罪赔偿;而日本对昔日强逼东南亚妇女充当他们“慰安妇”的罪责,还在耍尽一切招数百般抵赖——那么我的那位瞎表姐以及中国千万受难者之死,何日得以伸冤?
值此“8·15”到来之时,写此德、日两国对战争态度截然相悖的短文,意在借用德国自审自照的那面明镜,为战后的日本画影涂形;并以这页血腥的历史存照,用以自警和儆世!(从维熙)
2004年06月09日10:55 来源:国际在线
我童年时代,在日本铁蹄的蹂躏下生活过一段时光。而对每一个人来说,童年的岁月又是无法忘却的,因而每到日本投降纪念日“8·15”,总会在心中荡起历史的回光流影。特别是战后的日本,从没做过一次战争的忏悔,便引发了笔者内心的愤愤之情。近日在灯下阅读《20世纪大全》史料,在百感丛生之际,日历牌告诉我21世纪的“8·15”又临近了,便引发了笔者写这篇文章,以抒心怀。
记得,在上个世纪尾声我出访日本时,有一次喝日本的“清酒”喝得多了一点,便斗胆地向日本友人说了个自撰的寓言。我说: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镜子的人,是个伟大而聪明的智士。之所以如此,在于人们无法自知其形影之时,给人们一个自照其五官美丑的器皿,它的最大功绩是让那些脸上有污垢的人,对镜自照后可以清洗掉污垢,使面孔变得美丽起来。日本友人对这一话题很感兴趣,先是与我研究起镜子的发明人究竟是谁,当我们都无法得知镜子的首创者是谁时,便进入了博大的主题:即镜子的主要功能是自照(当然也能用以照人),小到一个人的面部卫生,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自照自审。我询问那位友人:世界上一百多国家和地区,二战之后最勇于自视自身盲点和缺陷的是德国,最匮乏这种自审精神的,你认为是哪个国家?
这位同行友人是个有识之士,一言道破了我的腹内玄机:“君之用心,我已清楚。你在比喻我们日本对侵略战争,缺乏自照镜子的精神。”
我说:“你同意我的‘日本观’吗?”
“我们算是异国知音吧!”他说。
既无争论,便无“战争”,镜子的话题到此刹车;又因观点一致,我们便又碰起杯来。
……
其实,这段酒言我一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所以如此,皆因在二战之后的德国几任总理,在二战的有关纪念日,都无一例外地向被害国人民不断赔礼道歉。笔者记得,连任12年德国总理的科尔,每到二战结束的纪念日,必向世界人民忏悔德国发动世界大战的罪恶。有一次,科尔在德国境内遇见一群受害犹太人的后代,曾弯下他胖胖的身躯,连连向他们鞠躬陈罪。据当时报载,他在出访以色列期间,曾向希特勒企图灭绝其人种的以色列人民下跪,以忏悔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血腥屠杀犹太人的罪恶。科尔如此,他的前任和后任总理,都无一例外地向世界忏悔过德国发动二战的罪恶。他的前任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访问期间,特意去昔日奥斯维辛集中营凭吊死在这里的300万冤魂,出于悔罪的诚意,勃兰特曾跪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纪念碑前,为死者久久默哀;近读报纸,又看到现任总理施罗德,在德国进攻前苏联的纪念日(6月22日),再一次发表悔罪声明,除代表德国政府向前苏联死于二战期间的2700万亡者,以鞠躬表示祭悼之外,特别提出要严防纳粹在德国的死灰复燃。
看!历任德国政府的政要们,对战争罪恶的态度是多么鲜明!世界媒体对德国的评论,都认知德国不单纯是形式上的表态,而是出自于对二战中德国所做所为的严格自审。近日传媒报道,在今年6月7日,德国众多著名科学家,又举行了清查二战期间的纳粹科学家参与“人体实验”的屠杀行为。主持这个会议的科学家胡贝特·马克尔在会上以十分沉重的心情,首先向被杀戮的受难者及其家属表示哀悼之后,对当时一些德国的顶尖科学家与纳粹沆瀣一气,丧失人性地沦为纳粹杀人工具,表示了强烈的愤慨——并为他们的行为,“悔恨、沉恸的羞耻”。
我们以德国为镜,扫描一下我们的邻邦日本,就会发现与德国大相径庭奇观了。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作为发动世界大战的轴心国的三大成员国之一,它与德国勾肩搭臂发动了“大东亚圣战”,除了使中国饱尝战火劫难之外,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受到了它的铁蹄蹂躏,这是写进世界史,全球人人皆知的事情。可是在二战结束之后,尽管东南亚各国强烈呼吁他们反省侵略战争罪恶,小小东瀛列岛之国,却从没有过自审自识之后的真诚的悔罪——恰恰相反,这个大和民族二战之后的历任首相,很少有自照其历史,并向世界作出交待的智者。尽管日本政坛像走马灯一般,不断轮换首相的位子,但是能认识战争罪恶并拒绝到靖国神社叩见战犯亡灵者,可谓寥寥无几。德国政要在集中营的纪念碑前下跪,而日本政要却永远不忘超度战争亡灵——这种鲜明的对比,只要不是痴呆傻的弱智,都能洞察日本政要今日之所思所想。
从1945年的“8·15”日本投降日到现在,历史已然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他们不断去参拜战争亡灵的同时,还不忘千方百计地美化当年的侵略战争,用以愚弄欺骗国内的新生代。比如,对那场世人皆知的南京大屠杀,面对几十万人头落地的事实,包括昔日侵华日军东史郎在内,出于良心的鞭鞑,向世界披露了他亲自目睹的血腥屠杀记录之时,还到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面壁忏悔。可是那些日本政要们,却躲在政坛的大幕之后,“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不出来。他们并没有闲着——而是挖空心思寻找盾牌。其美化“大东亚圣战”的《新编历史教科书》,就是在他们的锣鼓点中,上演的一出黑白颠倒的戏法。
何故?
又意欲何为?
这里,我们翻开日本档案和有关书刊,就不难管窥其狼子之心了。日本档案里有这样一桩记载:早在1927年田中义一任日本首相时,就曾向日本天皇密呈奏折,文内写道,“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中国);欲征服支那(中国),必先征服满蒙”。之后,始自发生在1928年6月4日皇姑屯火车爆炸事件,继而在1931年发生的“9·18”事变——直到1937年的芦沟桥事变,与同年12月13日发生的南京大屠杀,都是蓄谋已久侵略战争结出的恶果。日本当今的政要们,为什么不把这些白纸黑字的历史档案,写进自悔的教科书,反而还在那儿搞偷梁换柱的游戏,为侵略战争涂脂抹粉?说穿了,不外还在演绎昔日那些战争狂人的梦呓罢了。如果说,那是陈年旧账,我们不妨把历史镜头的焦距拉近一些:君大概不会忘记三岛由纪夫的剖腹表演吧!那事件发生在1970年11月25日。据去年日本出版的《三岛由纪夫的真实告白》一书中写道,三岛曾在日本接受过特务训练,当1968年日本爆发反战的学生示威时,他曾接受自卫队的命令,混进学生队伍打探情报。这个狂热的武士道卫士,叫嚣“对天皇的信仰高于人道主义”,因而在1970年上演了一出“勤王”闹剧,并发表了“勤王”演说之后,便拿起他手中日本战刀剖腹身亡。笔者直译其剖腹自杀的目的,不外是为昔日的战争招魂,意在使日本继承军国主义的“慷慨捐躯精神”。不同于世纪初田中义一的是,田中义一是以文谏日本天皇,为日本侵略战争出谋;而三岛由纪夫则是以武士道之死血谏东瀛——其共同的目的,都不外是铸造一个军国主义的日本!特别意味深长的是,此书作者山本舜胜,曾是个过去的侵华老兵,但不同于老兵东史郎的是,他至今仍然是个侵略战争的吹鼓手。战后他在特务队做过“三岛”的教官——此次他公开声言写此书的目的,就是为“三岛”招魂,并把其精神在日本发扬光大。至此,我们东方邻邦日本究竟意欲何为,已经自供于天下了。这种自供,能使我们一通百通:那些口头上把和平当佐料——而在行动上去参拜靖国神社的政要们的诡秘心机,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我的童年是在日本铁蹄下度过的。两只童眸中留下的影子,除去悬挂于城门脸子上“膏药旗”之外,就是遍地与那面旗帜同色的鲜血了。我姥姥家是个只有九户人家的小村,但依然经历过日本侵略军的血洗。记得,有一次日本清乡排查“八路军”,我们都躲藏到高粱地里去——村西头住着一个温姓我称她为瞎表姐的瞎姑娘,她因双目失明而藏在了村里。待等我们回到村里,我的那位瞎表姐,已然倒在小村的街心——她被日本军人轮奸了。至今,那血淋淋的镜头历历在目。近日读报,德国最近拿出千万马克的巨资,对二战期间被纳粹强制为其劳动的劳工,进行认罪赔偿;而日本对昔日强逼东南亚妇女充当他们“慰安妇”的罪责,还在耍尽一切招数百般抵赖——那么我的那位瞎表姐以及中国千万受难者之死,何日得以伸冤?
值此“8·15”到来之时,写此德、日两国对战争态度截然相悖的短文,意在借用德国自审自照的那面明镜,为战后的日本画影涂形;并以这页血腥的历史存照,用以自警和儆世!(从维熙)
2004年06月09日10:55 来源:国际在线
![[图片: l.gif]](http://scsky.cpgl.net/html/zwxg/images/l.gif)
![[图片: cx31013d-02.jpg]](http://www.yesky.com/imagesnew/game/cx0306/cx31013d-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