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7-19 23:03
人 , 仁 , 忍 , 韧
当我看完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一次很平常的谈话间,朋友介绍给我读者本书.并且还告诉我读完它我会有对生活对人生观念的转变的.但我不相信.从来没有那本书能够对我又这样的影响.那天到书店专程去买这本书,当我在书架上看到它时.有些为难了,我看书是比较慢的.这部小说却又那么厚.高二的学习那么紧我有时间看吗?想着想着,我的手就不由得翻开了这部小说的第一部.
这部书是描写我国文化大革命末期至改革开放初期,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很普通的小山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从这个村子里走出来形形色色的普通人的事迹.通过作者对每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绘声绘色的描述,使我们对这些当今社会都依然存在的人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而对于像我这样还未涉足社会的高中生来说帮助就更大了.
孙少平是书中的主人公,他家境贫寒,但还是在家里人的鼓励和资助下读完了高中.农村耕作的生活着他家的家境赋予了他勤劳,吃苦,勇敢,正值,诚实和善良的品德,还有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和热烈.而正是因为这些良好的品德才使他在陷入一次又一次的困境时,总会有很多陌生人来帮助他渡过难关.他所具有的那种精神及给我带来的影响是很深远的──人只要勤劳,就一定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做人真的就要像他那样. 勤劳,诚实,有正义感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这些,那他(她)就是一个不健全的人.其实我还喜欢的孙少平的那种阳刚.阳刚对于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男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在任何时候,骨气和阳刚之气是绝对不能丢的.
孙少安,少平的哥哥.他是双水村的能人.同样是因为家境的贫寒,从小就要帮着家里干很多的活.也正因为是这样,他比同龄人要成熟的多.他对社会世态审时度势和前瞻性,使他在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大环境下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也使他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在他和他的砖厂陷入困境时,他虽然灰心丧气了一年,但始终没有忘记要东山再起,他临危不乱,沉着应付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最后他抓住了机遇,还是度过了难关..而少安终究是一个农民,他还是离不开我国几千年来对农民精神上的束缚,可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却是我国新一代农民的代表.
田润叶,和少安从小青梅竹马.但是因为他们所在的两个家庭条件的差异,而是他们最终未能生活在一起.其实,我本人觉得很惋惜.但作者这样安排我想也是有他的理由的.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看到全是美好的结局,难免会有不如意的时候,而这时候我们必须坚强起来,去面对挑战.即使对我们的打击再大,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事情再多,也要一件一件的解决啊. 当润叶知道心爱的少安与别人结婚时,他难过极了.也许是赌气,他答应嫁给一个他很讨厌的人(李向前),而李向前却是一个很老实,很孝顺的人.他对润叶的爱就像润叶对少安的爱一样深.结婚后,润叶真的是后悔了自己当初鲁莽的决定,她不顾向前,及其家人的感受.毅然又离开了他们.但向前却又是那么执著,他深爱着润叶,始终相信她总有一天会回到他身边的.为了她,向前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双腿.而我们的润叶是一个好姑娘,她有着做人最起码的良心.于是,她还是回到了向前身边照顾她,他们一直过着快乐的生活. 哎!生活就像一部长篇小说,但它远比编出来的更精彩.
田晓霞,她是少平中学时代的同学.她的家境和社会地位要比少平优越得多.在中学里,因为都爱读书,他们走到了一起.在无数的日日夜夜里,他们通过书信,建立这单纯的友谊.而在这样坚固和平等的友谊上,他们相爱了.也许这样的爱才使世界上最牢固的爱.但可惜的是,晓霞在他们订婚之前,因为抢救被水灾围困的群众时,不幸遇难.有一对情侣就这样被残酷的现实拆开了.在为他们感到难过之余,不由得想到了自己."一个人的成与败,得与失,在一生中在所难免,不可能一生都顺利,也不可能一生都倒霉.成败得失固然关键,而人的内心所能承受的喜怒哀乐也至关重要."
盯着书柜里那三本厚厚的书,我突然感到了一种很深的成就感.这样的成就感是来自我读它的日日夜夜,时时刻刻,有多少个不眠之夜秉烛夜游.环环相扣的事件,曲折复杂的情感网络都使我平静的内心掀起一层层的波澜;有多少节语文课,我无法忍受语文课本的那些名作节选的无趣,翻开了这本书并津津有味的读着;有多少个令作者感慨的句子使我兴奋;又有多么多的东西是我从这部小说中得到呢? 如果从我第一次翻开这部书时算起,到读完它一共用了六个月(其中有三个月是因为很忙没时间,另有半个月是因为期末考试复习所以忍痛暂停了阅读) 在这六个月里,我的思想,我的价值观,我的人生观都有了质的变化.我更能理解生活曾经给我带来的不幸, 同时也知道了未来我所面对的世界会有多么坎坷和辛酸. 活着,就是要这么坚强的打败所有让你伤心的事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不白在这个世上活了一遭.
在书中,有个叫王满银的人.他是孙兰香的丈夫,也就是少平和少安的姐夫.他是个不务正业的人.结婚后,把自己的一双儿女和贤惠的妻子丢在家里不管,一个人在外面逛.一年只有过年时才回来看看.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对自己亲人没有任何责任感的人是很多的.我本人对这样的人极为的反感的.很讨厌那种做事情不负责人的人.我们不管是做什么事,既然要做,不管能否做好.对这件事情所承担的那份责任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并且应该把它挑起来放在我们的肩上,不管有多重.
孙玉亭是孙玉厚的弟弟,孙少平的二叔.他总是喜欢闹革命,在文革时他是如此的威风.一心捍卫当时错误的思想,他是多么热爱并且热衷革命啊!当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每天都不愿出山劳动,这时得他又是多么的颓废啊.总是觉得文革的大潮还回来的.但他等了一辈子也没等来.别人家的日子都一天天的好起来了,可他却一天天的盼着革命要来.我们不能总停留在同一件事物上,除非你认为那件事值得你去停留,否则千万不要停的太久了,会错过人生中很多重要的东西的.所以记住一点:我们只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却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读这本书我还有一个惋惜,就是有情人没能终成眷属.不管对谁,这都是一个遗憾,一生的遗憾啊!
至此,我的这篇读后感就算是写完了,但这本书在我心中留下的影响却是挥不去的.人们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过这本书后,这只是我的一点想法,难免还会有些不妥之处,也希望所有人能给与批评指点,我不胜感激
2003年4月节稿
当我看完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一次很平常的谈话间,朋友介绍给我读者本书.并且还告诉我读完它我会有对生活对人生观念的转变的.但我不相信.从来没有那本书能够对我又这样的影响.那天到书店专程去买这本书,当我在书架上看到它时.有些为难了,我看书是比较慢的.这部小说却又那么厚.高二的学习那么紧我有时间看吗?想着想着,我的手就不由得翻开了这部小说的第一部.
这部书是描写我国文化大革命末期至改革开放初期,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很普通的小山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从这个村子里走出来形形色色的普通人的事迹.通过作者对每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绘声绘色的描述,使我们对这些当今社会都依然存在的人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而对于像我这样还未涉足社会的高中生来说帮助就更大了.
孙少平是书中的主人公,他家境贫寒,但还是在家里人的鼓励和资助下读完了高中.农村耕作的生活着他家的家境赋予了他勤劳,吃苦,勇敢,正值,诚实和善良的品德,还有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和热烈.而正是因为这些良好的品德才使他在陷入一次又一次的困境时,总会有很多陌生人来帮助他渡过难关.他所具有的那种精神及给我带来的影响是很深远的──人只要勤劳,就一定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做人真的就要像他那样. 勤劳,诚实,有正义感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这些,那他(她)就是一个不健全的人.其实我还喜欢的孙少平的那种阳刚.阳刚对于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男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在任何时候,骨气和阳刚之气是绝对不能丢的.
孙少安,少平的哥哥.他是双水村的能人.同样是因为家境的贫寒,从小就要帮着家里干很多的活.也正因为是这样,他比同龄人要成熟的多.他对社会世态审时度势和前瞻性,使他在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大环境下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也使他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在他和他的砖厂陷入困境时,他虽然灰心丧气了一年,但始终没有忘记要东山再起,他临危不乱,沉着应付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最后他抓住了机遇,还是度过了难关..而少安终究是一个农民,他还是离不开我国几千年来对农民精神上的束缚,可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却是我国新一代农民的代表.
田润叶,和少安从小青梅竹马.但是因为他们所在的两个家庭条件的差异,而是他们最终未能生活在一起.其实,我本人觉得很惋惜.但作者这样安排我想也是有他的理由的.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看到全是美好的结局,难免会有不如意的时候,而这时候我们必须坚强起来,去面对挑战.即使对我们的打击再大,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事情再多,也要一件一件的解决啊. 当润叶知道心爱的少安与别人结婚时,他难过极了.也许是赌气,他答应嫁给一个他很讨厌的人(李向前),而李向前却是一个很老实,很孝顺的人.他对润叶的爱就像润叶对少安的爱一样深.结婚后,润叶真的是后悔了自己当初鲁莽的决定,她不顾向前,及其家人的感受.毅然又离开了他们.但向前却又是那么执著,他深爱着润叶,始终相信她总有一天会回到他身边的.为了她,向前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双腿.而我们的润叶是一个好姑娘,她有着做人最起码的良心.于是,她还是回到了向前身边照顾她,他们一直过着快乐的生活. 哎!生活就像一部长篇小说,但它远比编出来的更精彩.
田晓霞,她是少平中学时代的同学.她的家境和社会地位要比少平优越得多.在中学里,因为都爱读书,他们走到了一起.在无数的日日夜夜里,他们通过书信,建立这单纯的友谊.而在这样坚固和平等的友谊上,他们相爱了.也许这样的爱才使世界上最牢固的爱.但可惜的是,晓霞在他们订婚之前,因为抢救被水灾围困的群众时,不幸遇难.有一对情侣就这样被残酷的现实拆开了.在为他们感到难过之余,不由得想到了自己."一个人的成与败,得与失,在一生中在所难免,不可能一生都顺利,也不可能一生都倒霉.成败得失固然关键,而人的内心所能承受的喜怒哀乐也至关重要."
盯着书柜里那三本厚厚的书,我突然感到了一种很深的成就感.这样的成就感是来自我读它的日日夜夜,时时刻刻,有多少个不眠之夜秉烛夜游.环环相扣的事件,曲折复杂的情感网络都使我平静的内心掀起一层层的波澜;有多少节语文课,我无法忍受语文课本的那些名作节选的无趣,翻开了这本书并津津有味的读着;有多少个令作者感慨的句子使我兴奋;又有多么多的东西是我从这部小说中得到呢? 如果从我第一次翻开这部书时算起,到读完它一共用了六个月(其中有三个月是因为很忙没时间,另有半个月是因为期末考试复习所以忍痛暂停了阅读) 在这六个月里,我的思想,我的价值观,我的人生观都有了质的变化.我更能理解生活曾经给我带来的不幸, 同时也知道了未来我所面对的世界会有多么坎坷和辛酸. 活着,就是要这么坚强的打败所有让你伤心的事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不白在这个世上活了一遭.
在书中,有个叫王满银的人.他是孙兰香的丈夫,也就是少平和少安的姐夫.他是个不务正业的人.结婚后,把自己的一双儿女和贤惠的妻子丢在家里不管,一个人在外面逛.一年只有过年时才回来看看.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对自己亲人没有任何责任感的人是很多的.我本人对这样的人极为的反感的.很讨厌那种做事情不负责人的人.我们不管是做什么事,既然要做,不管能否做好.对这件事情所承担的那份责任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并且应该把它挑起来放在我们的肩上,不管有多重.
孙玉亭是孙玉厚的弟弟,孙少平的二叔.他总是喜欢闹革命,在文革时他是如此的威风.一心捍卫当时错误的思想,他是多么热爱并且热衷革命啊!当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每天都不愿出山劳动,这时得他又是多么的颓废啊.总是觉得文革的大潮还回来的.但他等了一辈子也没等来.别人家的日子都一天天的好起来了,可他却一天天的盼着革命要来.我们不能总停留在同一件事物上,除非你认为那件事值得你去停留,否则千万不要停的太久了,会错过人生中很多重要的东西的.所以记住一点:我们只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却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读这本书我还有一个惋惜,就是有情人没能终成眷属.不管对谁,这都是一个遗憾,一生的遗憾啊!
至此,我的这篇读后感就算是写完了,但这本书在我心中留下的影响却是挥不去的.人们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过这本书后,这只是我的一点想法,难免还会有些不妥之处,也希望所有人能给与批评指点,我不胜感激
2003年4月节稿
<font color="red"><font size="3">本人平生虽然撒谎无数,但认为这一次是最完美的。</font></font>
![[图片: U1512P28T3D852626F326DT20050927195320.jpg]](http://image2.sina.com.cn/ent/e/2005-09-27/U1512P28T3D852626F326DT2005092719532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