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7-9 12:37
其实在水木已经一年多了。我想自己是个很多虑的人。今天终于感说出自己的问题,也下了很大的决心,而且,还专门换了ID。真的不知道,这种自我煎熬何时才是个尽头……
我和他从一个小学一直到一个高中,他是那种干净阳光的男孩,大我两级。高中的校风保守而传统,大家都单纯的生活、学习,自己也一直生活的象一个男生一样没肝没肺地潇洒,是的,潇洒,但也缺少了花季少女的“烦人”的懵懂。
后来,他在到清华读书之前到我们班讲经验,我才发现,原来,一个男生即使穿着校服也可以这样好看。后来我安静而快乐地成长(甚至很“强悍”地成长,因为我在所有方面都能够做到尽可能地优秀,老师常说,“恩,又是一个……(他)!”),这种成长方式的结果就是,没有任何男孩的影子摇曳过我的心情,直到我没能踏入清华园,我才发现,我将错过一段内心很深处的希冀……
再后来,我19岁生日的前一周,清华的同学把他的联系方式给了我,因为,他已经考完了G、T,而我即将踏上这条路。他说我有问题可以直接问他。所以,惊喜与颤抖中,在我生日的前夜,我给他打了电话,先是很郑重其事地咨询考试,之后终于能够鼓足勇气,告诉他,第二天是我的生日,我想做些让自己难忘的事,所以给他打了电话,顺便告诉他下周我的话剧即将首演。就这样,在我的紧张排练与等待中,在北京第一次见到了他,这,也是唯一的一次。那时他大四,我正大二。
后来我们就用EMAIL联系。我告诉他,很抱歉自己为了完成一个所谓的成长,就很冲动地打扰到他的正常生活,也很感谢他能善良地听我说了很多废话。那年寒假,他的申请已经结束,而我需要在北京上课,没有在家见面的机会。新学期,我的把自己为他写的诗编成了歌曲,带着自己和朋友组成的乐队,获了奖。然后就非典了。回家了。在家长长的三个月,心一直摇摆在读书的宁静中和等待他回信的焦灼中。后来暑假开学了。因为要在校广播台值班、要去新东方兼职,而他要在毕业典礼前去一趟南方,终于错过了见他的全部机会。7月13日,把要送他的东西送到了他舍友的手上。那袋东西中,是我找了三个月才找到的我要送的白玉,费尽周折才买到的我最爱的白色船形口琴,还有,一封长长的信。
再后来他返家前的电话我错过了,再后来他留给我舍友的新的联系方式舍友搞错了,所以我的EMAIL没有回复,在赌气与难过中,考完了TOEFL,考完了期末。没有去送他,虽然他给了我他的航班号和起飞时间。他走的前一天,我跑去机场看着来往的人群茫然在黄昏里,在回来的大巴上,任凭眼泪和窗上的雨水同朦胧。回到宿舍,把一封没去送他的歉意发到了我所知的他所有的邮箱里,就这样,一直失眠到收到他三天后在美国的第一封回邮。
他说, I just brought your gifts along with me all the way to the USA。重新拥有快乐了。其实一直以来,他的只言片语,就是我“十分快乐”的全部理由。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爱。因为,我和他没有过更深的交流。因为,我不知道,爱,到底需不需要理由,而我,没有任何理由。
然而也就是在那一天,到北大看同学,路上帮一群老外买自行车,遇上了TT,一个告诉我我的感情too naïve的美国人,而TT却陷入了对我的“too naïve”的感情中。感谢我的真诚。用了半年的时间。我终于让TT明白了,他的美国方式的热情是没有用的,我宁愿naïve下去。也感谢TT的真诚和明理,我们成了彼此关怀的好朋友。
也就在这半年中,我和他还是EMAIL,9月刚开始,几乎每天一封,我想,是他刚过去需要关切吧,而不是我想的那种我们的关系有所进展。所以在国庆的七天假,故意拖着不给他回信,却用这几天的时间,给他织出了一条长长的宽宽的围脖,因为十一月,就是他的生日了。
一直觉得自己很聪明,可以很准确的把握别人的内心。却不知,在与他的交往中,不仅丝毫也猜测不出他在想什么,也无法把握自己的心情,还一直窃窃以为,自己的不勇敢是不愿打扰他宁静而紧张的新生活。
……
就这样一直到今天。还是一如既往的发发邮件,还是每一天都陷入对他的无限思念中,还是把日记本写满了给他的诗,还是那样清楚地知道,虽然我们之间的基础是很差的,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过共同的生活,我的方式过于“柏拉图”,但是我却那样的明确——他就是我喜欢的那个人;同时,也还是那样地没有把握,我和他之间到底算什么,而他对这一切,又是怎么看的。
转眼我也来到了大三暑假。开始准备申请了。要不要和他的城市尽量地靠得近些?要不要和他商量?这一切问题,我敏感的神经都快不能承受了。因为我不敢用最直接的方法问他对我的感觉。
其实生活中,自己是个十分热情而且独立的女孩子,尽可能的让自己优秀,让自己忙的团团转的每一天也不忘诗意和浪漫,让自己进步、进步。从高一暑假到大二,在从大二到现在,我的成长越来越清晰而广泛地嵌入了他的印记。我是天蝎,虽然不相信星座的定数,但我却深知对他的全部日子和感情无法重来。因为在他之前,我就没喜欢过任何人,也不能想象,会像喜欢他一样再去喜欢另一个人。可是喜欢一个人,也是一个状态。我却觉得从大二喜欢他开始,我的状态就没有正常的轻松过。根本原因琐碎的我都说不上来,但我知道,只要知道他对我是什么感觉,我就会解脱。
其实水木上有过很多类似的故事,也有前辈说过,never pursue a relationship with a guy who you have very limited common experience, especially when the guy is oversea. 我不知道我是真的too naïve,还是我太严肃了。为什么别人可以很自然经历的过程我却做不到?我都不知道我在紧张什么。
他寒假回来。我是应该继续追求我认为的“自然”,等到那时再问他呢?还是我根本就不该想这么多,现在就直接问他?
不想再彷徨了,真的好累……
我和他从一个小学一直到一个高中,他是那种干净阳光的男孩,大我两级。高中的校风保守而传统,大家都单纯的生活、学习,自己也一直生活的象一个男生一样没肝没肺地潇洒,是的,潇洒,但也缺少了花季少女的“烦人”的懵懂。
后来,他在到清华读书之前到我们班讲经验,我才发现,原来,一个男生即使穿着校服也可以这样好看。后来我安静而快乐地成长(甚至很“强悍”地成长,因为我在所有方面都能够做到尽可能地优秀,老师常说,“恩,又是一个……(他)!”),这种成长方式的结果就是,没有任何男孩的影子摇曳过我的心情,直到我没能踏入清华园,我才发现,我将错过一段内心很深处的希冀……
再后来,我19岁生日的前一周,清华的同学把他的联系方式给了我,因为,他已经考完了G、T,而我即将踏上这条路。他说我有问题可以直接问他。所以,惊喜与颤抖中,在我生日的前夜,我给他打了电话,先是很郑重其事地咨询考试,之后终于能够鼓足勇气,告诉他,第二天是我的生日,我想做些让自己难忘的事,所以给他打了电话,顺便告诉他下周我的话剧即将首演。就这样,在我的紧张排练与等待中,在北京第一次见到了他,这,也是唯一的一次。那时他大四,我正大二。
后来我们就用EMAIL联系。我告诉他,很抱歉自己为了完成一个所谓的成长,就很冲动地打扰到他的正常生活,也很感谢他能善良地听我说了很多废话。那年寒假,他的申请已经结束,而我需要在北京上课,没有在家见面的机会。新学期,我的把自己为他写的诗编成了歌曲,带着自己和朋友组成的乐队,获了奖。然后就非典了。回家了。在家长长的三个月,心一直摇摆在读书的宁静中和等待他回信的焦灼中。后来暑假开学了。因为要在校广播台值班、要去新东方兼职,而他要在毕业典礼前去一趟南方,终于错过了见他的全部机会。7月13日,把要送他的东西送到了他舍友的手上。那袋东西中,是我找了三个月才找到的我要送的白玉,费尽周折才买到的我最爱的白色船形口琴,还有,一封长长的信。
再后来他返家前的电话我错过了,再后来他留给我舍友的新的联系方式舍友搞错了,所以我的EMAIL没有回复,在赌气与难过中,考完了TOEFL,考完了期末。没有去送他,虽然他给了我他的航班号和起飞时间。他走的前一天,我跑去机场看着来往的人群茫然在黄昏里,在回来的大巴上,任凭眼泪和窗上的雨水同朦胧。回到宿舍,把一封没去送他的歉意发到了我所知的他所有的邮箱里,就这样,一直失眠到收到他三天后在美国的第一封回邮。
他说, I just brought your gifts along with me all the way to the USA。重新拥有快乐了。其实一直以来,他的只言片语,就是我“十分快乐”的全部理由。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爱。因为,我和他没有过更深的交流。因为,我不知道,爱,到底需不需要理由,而我,没有任何理由。
然而也就是在那一天,到北大看同学,路上帮一群老外买自行车,遇上了TT,一个告诉我我的感情too naïve的美国人,而TT却陷入了对我的“too naïve”的感情中。感谢我的真诚。用了半年的时间。我终于让TT明白了,他的美国方式的热情是没有用的,我宁愿naïve下去。也感谢TT的真诚和明理,我们成了彼此关怀的好朋友。
也就在这半年中,我和他还是EMAIL,9月刚开始,几乎每天一封,我想,是他刚过去需要关切吧,而不是我想的那种我们的关系有所进展。所以在国庆的七天假,故意拖着不给他回信,却用这几天的时间,给他织出了一条长长的宽宽的围脖,因为十一月,就是他的生日了。
一直觉得自己很聪明,可以很准确的把握别人的内心。却不知,在与他的交往中,不仅丝毫也猜测不出他在想什么,也无法把握自己的心情,还一直窃窃以为,自己的不勇敢是不愿打扰他宁静而紧张的新生活。
……
就这样一直到今天。还是一如既往的发发邮件,还是每一天都陷入对他的无限思念中,还是把日记本写满了给他的诗,还是那样清楚地知道,虽然我们之间的基础是很差的,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过共同的生活,我的方式过于“柏拉图”,但是我却那样的明确——他就是我喜欢的那个人;同时,也还是那样地没有把握,我和他之间到底算什么,而他对这一切,又是怎么看的。
转眼我也来到了大三暑假。开始准备申请了。要不要和他的城市尽量地靠得近些?要不要和他商量?这一切问题,我敏感的神经都快不能承受了。因为我不敢用最直接的方法问他对我的感觉。
其实生活中,自己是个十分热情而且独立的女孩子,尽可能的让自己优秀,让自己忙的团团转的每一天也不忘诗意和浪漫,让自己进步、进步。从高一暑假到大二,在从大二到现在,我的成长越来越清晰而广泛地嵌入了他的印记。我是天蝎,虽然不相信星座的定数,但我却深知对他的全部日子和感情无法重来。因为在他之前,我就没喜欢过任何人,也不能想象,会像喜欢他一样再去喜欢另一个人。可是喜欢一个人,也是一个状态。我却觉得从大二喜欢他开始,我的状态就没有正常的轻松过。根本原因琐碎的我都说不上来,但我知道,只要知道他对我是什么感觉,我就会解脱。
其实水木上有过很多类似的故事,也有前辈说过,never pursue a relationship with a guy who you have very limited common experience, especially when the guy is oversea. 我不知道我是真的too naïve,还是我太严肃了。为什么别人可以很自然经历的过程我却做不到?我都不知道我在紧张什么。
他寒假回来。我是应该继续追求我认为的“自然”,等到那时再问他呢?还是我根本就不该想这么多,现在就直接问他?
不想再彷徨了,真的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