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3495
主题: 353
注册: 2004-1
山西在唐代被称为————
谁告诉我一下 或者帮我翻下历史书 我找不到书了 急于知道答案 谢谢:wub:
<marquee width="90%" behavior="alternate" scrollamount="3"><font color="purple">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冷风吹,只要有你陪。</font></marquee> <font color="pink"><marquee width="90%" behavior="alternate" scrollamount="3">其实, 生活就像洋葱, 一片一片地剥开, 总有一片会让我们流泪。
![[图片: pig%20wake%20up_8IMOps92NxIe.gif]](http://61.132.72.53/discuz/attachments/pig%20wake%20up_8IMOps92NxIe.gif)
</marquee></font>
帖子: 13653
主题: 191
注册: 2004-8
帖子: 683
主题: 25
注册: 2004-12
关于唐。唐在汉字中本义大言,引申为广大的意思。《论衡·正说》注为“唐之为言荡荡也”。扬雄《甘泉赋》有“平原唐其坛曼兮”句。然而,在中国,在世界一说到唐,人们总要想到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大帝国唐朝。公元 617年,由于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征集百姓,大兴土木,民不聊生,农民大起义已发展到如火如茶的境地,太原留守李渊及其子“太原公子”李世民乘机起兵,攻人长安。次年,隋朝灭亡,李渊在关中称帝,国号曰唐,建都长安。唐代前期,经“贞观之治”,国势极为强盛,北部疆域在7世纪后叶,北界曾包括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上游,西北达到里海,东北达到日本海。唐王朝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横跨亚欧的大帝国,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李渊父子,夺取天下后何以将国号定为唐呢?还得从山西太原谈起。
相传,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前,中国处于父系氏族社会的后期,黄帝是古代各族的共同祖先,山西一带是部落首领尧的领地。尧为陶唐氏,名放勋,建都于平阳(即今山西临汾,现有尧庙),史称唐尧。帝尧苗裔刘累受封于唐国,是我国历史资历很早的古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到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殷之后,又平灭了反叛的刘累后代的唐国。周武王死后,其子诵继位,为周成王。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叔虞受封的唐,实际上接受了刘累子孙所留的一切,其领地为山西的汾水、浍水流域。至于故唐城究竟在何地,有二种说法:一说在翼城县西20里;一说在并州晋阳县北 2里。这里不作考究。但令人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后者,可能是人们从现实的存在看到,唐改晋后,后人确实在故唐城一带修筑晋阳城并为唐叔虞在晋阳修建了词堂吧。我的看法是,二说都有可能,比较客观地说,可能是尧唐建都在临汾,刘累的后裔在翼城一带建了唐城,叔虞封唐之后又在晋阳建立了唐城。不管怎么说,山西太原是古唐国的封地。
李渊隋时为太原留守,世袭唐国公。李渊、李世民父子夺取天下之后,由于太原是他们起事兴邦之地,又是古唐国的故地,且唐字本身,在汉语中是个吉字,有大而广的意思。因此,取国号曰唐。由于大唐帝王在极盛时期,疆域广大,国力强盛,在世界历史上的影响较大,至今英美等国仍把中华侨民称为唐人,把华侨居住集中区叫作“唐人街”,把中国服装称作“唐装”。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却不知道大唐的唐字追根寻祝毓是来自山西太原呢!
帖子: 683
主题: 25
注册: 2004-12
关于晋。西周时期的晋,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及其子燮父改唐为晋,到公元前 222年,赵代王喜被秦兵攻破,赵国彻底灭亡,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近 800 年。这里说的晋,包括晋及三晋,下面先说晋。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封爵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从晋国世系计算,晋作为侯国经历了17世,作为公国经历了20世,公侯合计共37世 634年,加上自赵魏韩三家分晋成为三个侯国,至秦灭赵统一中国的 154年,合计为 788年。由此可见,晋国作为先秦时期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晋国时代及赵魏韩分晋以后,其领域包括代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程度最古老、最文明的主要区域。从已发现的古文化遗址看,山西芮城西王村文化、夏县东下冯文化、襄汾陶寺文化、河南的郑州裴里岗文化、安阳后岗、大司空文化、渑池仰韶文化、三门峡市庙底沟文化、河北武县磁山文化,这些夏、商、周文化代表区,都在当时的晋国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当时晋国,包括了现在山西的大部分和河北、河南的一部分。晋国的主要领地在山西,所以山西简称为晋,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至于当初燮父为何改唐为晋,有两种说法,一是因境内有晋水,故称晋;一说是取晋本义与进同是前进的意思,究竟取自何义,也已无可考,但山西称晋是公认无疑的。
这里还需说明一点,晋国的地位原袭于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姬诵封其弟叔虞的唐,燮父改唐为晋以后,唐晋就不分了。唐叔虞是唐的领主,也是晋的始祖。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中称“晋,唐叔虞者”也正是这个意思。在周王朝时代晋原是一个侯国,即二等诸侯国。约在公元前 680年,晋武侯灭缗侯即位以后,自称为曲沃武公,私自提高了规格。为取得中央的承认,武公采用了不正当的手段,他把晋的全部珍宝、金玉、青铜器物送给了贪财爱宝的周天子。周天子受了曲沃武公的贿赂,封曲沃武公为晋武公,于是侯晋升格为公国,跃身诸侯列强。对于晋武公以行贿手段取得升为公爵的丑行,司马迁在《晋世家》中无保留地予以记载,在历史上留下千古骂名。但晋武公使晋成为公国后,仅在位二年,并未能有什么作为。之后,献公宠骊姬,而晋祸乱源;惠公以怨报德使秦晋关系恶化,晋国祸乱不断,国力衰危。公元前 645年,在外流亡19年的晋公子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国即位,史称晋文公。由于晋文公饱经流浪之苦,即位以后对内实行施惠百姓、开禁薄赋、奖励农耕、赈济贫困、减轻关税、鼓励通商、宣扬法教、淳朴民俗;对外秦晋交好,多代联姻,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使晋国达到民富国强,实现了晋国的中兴和霸业。公元前 572年,晋悼公即位后,晋国国势日趋衰微。
帖子: 683
主题: 25
注册: 2004-12
关于“三晋”。公元前 458年,晋哀公即位不久,晋国六卿(智、赵、魏、韩、范、中行)之一的智伯掌握晋国的实权,他伙同韩氏、魏氏瓜分了范氏、中行氏的邑地。接着智伯又联合韩、魏围攻赵国都城晋阳,兵将水灌,企图一举灭赵。赵襄子以“唇亡则齿寒”的道理,派人秘密说服韩、魏,三家联合起来反对智伯,大败智军于晋阳,杀死智伯。公元前 453年,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的领地。公元前 403年,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晋烈公十七年),赵、魏、韩受封为诸侯。由于赵、魏、韩都孕育于晋国,“三国分晋”后,虽然晋国宣告灭亡,新兴的赵、魏、韩济身诸侯之列活动于中华舞台;但晋作为公国,其烈公、孝公、静公在狭小的天地中还有名无实地存在了28年。
晋,三晋是秦统一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悠久文明古国。所谓三晋,就是三家分晋,晋分为三家的意思。三家分晋在中国历史上是战国时代的开始(公元前 403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将三家分晋作为开端,并提到三晋这个述语。三晋,实际上也是后世对这一段历史的统称。我想,正如后人称东汉末年的蜀、魏、吴为三国一样,是泛指这一段历史的。三晋既代表称霸春秋的晋国,又包括跻身战国七雄的赵、魏、韩。人们历经二千数百年至今仍然怀念三晋,赞美三晋,把山西统称为三晋,说明三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晋更广泛地体现了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发源地之一的内涵;说明三晋文化实现了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对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做出的历史贡献;说明三晋大地地理优越,资源丰富,人才荟萃,是祖国的一块风水宝地。
帖子: 683
主题: 25
注册: 2004-12
帖子: 3495
主题: 353
注册: 2004-1
引用: hellenBMW 在 2005-2-10 02:09 PM 发表:
不加分吗丢姐~~~~~~~~~~~
:blink::blink:
好加分给你
多谢 我研究下先
<marquee width="90%" behavior="alternate" scrollamount="3"><font color="purple">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冷风吹,只要有你陪。</font></marquee> <font color="pink"><marquee width="90%" behavior="alternate" scrollamount="3">其实, 生活就像洋葱, 一片一片地剥开, 总有一片会让我们流泪。
![[图片: pig%20wake%20up_8IMOps92NxIe.gif]](http://61.132.72.53/discuz/attachments/pig%20wake%20up_8IMOps92NxIe.gif)
</marquee></font>
帖子: 683
主题: 25
注册: 2004-12
山西:平遥24、祁县21、太谷21、太原12、曲沃6、介休6、忻州5、绛州(今新绛县)5、解州(今属运城市)5、大同4、运城4、张兰(属介休县)3、汾阳3、文水1、交城1、寿阳1、宗艾(属寿阳县)1、安邑(今届运城市)1、归绥(今呼和浩特)9、包头5、丰镇4、凉城1(以上四地清属山西省,今属内蒙),22地143家(含总号43家)。
京师(今北京)30、上海31、天津30、汉口 39。
黑龙江:哈尔滨2、齐齐哈尔1、昂昂溪1、黑河1,4地5家。
吉林:吉林2、长春1、四平1,3地4家。
盛京(今辽宁):奉天(今沈阳)12、营口 11、锦州3、安东(今丹东)2、东沟1,5地29家。
直隶(今河北):张家口 13、泊头5、保定2、通州(通县,今属北京市)1、获鹿1、多伦(今属内蒙)2、承德1、赤峰(原属昭乌达盟,今为内蒙,属地级市)1、8地26家。
山东:济南9、周村5、烟台2、青岛2、济宁1,5地19家。
河南:开封12、周家口(今商水县)10、清化(今博爱县)2、道口(今滑县)4、孟县2、郑州1、禹州(今禹县)1、怀庆(今沁阳)1、社旗(清属南阳县,今为社旗县)1、漯河1、洛阳1,11地36家。
陕西:西安18、三原18、汉中1,3地37家。
甘肃:兰州4、凉州(今武威)3、甘州(今张掖)2、肃州(今酒泉)2、宁夏(今银川,属宁夏回族自治区)1,5地12家。
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3,1地3家。
江苏:苏州16、扬州5、镇江7、南京3、清江浦(今淮阴市)2、兴化2、徐州1、淮安1,8地37家。
浙江:杭州7、宁波1,2地8家。
江西:南昌7、河口(今铅山县)3、九江1,3地11家。
安徽:芜湖4、安庆1、蚌埠1、屯溪1、正阳关1、亳州(今亳县)1,6地9家。
湖北:沙市17、武昌1、宜昌1、老河口(今光化县)1, 4地20家。
湖南:长沙15、常德11、湘潭8、岳州(今岳阳)1,4地35家。
四川:重庆20、成都16、自流井(今自贡市)1、万县1、雅州(今雅安)1、打箭炉(今康定)1、沪州1、里塘1、巴塘1,9地43家。
贵州:贵阳1,1地1家。
云南:昆明2、蒙自1,2地3家。
广西:桂林5、梧州4、南宁1,3地10家。
广东;广州13、汕头2、潮州1、琼州(今海南省海口市)1、香港2、九龙1,6地20家。
福建:福州5、厦门5,2地10家。
西藏:拉萨1,1地1家。
外蒙:库伦(今乌兰巴托)1、恰克图(今阿丹布拉克)1,2地2家。
山西票号在国内124地,设总号、分号共647家。
日本:东京1、大阪1、神户1、横滨1、下关1,5地5家。
朝鲜:仁川1、新义州1、南奎山1,3地3家。
印度:加尔各答2,1地2家。
以上三国山西票号共9地10家。
国内外,山西票号共133地,657家。南帮票号源丰润,曾在新加坡设分号。祁帮票号大德通1932年改银号后,曾在国外设分号。榆次常家的独慎玉(账局兼营茶货)曾在莫斯科设分号。
帖子: 4274
主题: 73
注册: 2004-6
答案是什么~
我知道有个并州,是在大明宫词上听到的
[img]http://photo.sohu.com/20040722/Img221147928.jpg[img]
帖子: 414
主题: 52
注册: 2004-6
河东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
----罗伯特 卡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