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6-29 14:12
<未名春早>: 首先我们有幸请到了著名的诗人三尺剑先生来为大家讲座, 我代表大家谢谢马老师, 首先介绍一下马老师:
三尺剑,原名马扶风,南京江宁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南京活动中心主任,南京秦淮诗社社长,诗词艺术大气磅礴,潇洒豪放,深邃空灵,蕴含哲理。在诗词理论、诗词评论、诗词选学、诗词教育等方面亦颇有造诣。著有《不易斋集》、《中华诗学》(近期付梓)、《中华诗词范选》(近期付梓)和《扶风笺白集》(近期付梓)等。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主席、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为其题词“南国无双士,东风第一枝”。
<三尺剑>:今天非常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古典诗词, 今天的课程是讲声韵基础。大家知道,中国的诗歌分为两种: 一种是格律诗词、一种是无格律诗歌,在唐以后格律是写好诗词的基础。
声韵基础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确定平仄声, 一个就是如何押韵。 下面先讲如何确定平仄声。
在汉语四声中,将汉字的读音分为平声字和仄声字两大类。平者,平缓也;仄者,仄促也。汉字的平仄声,犹如连绵山峰,有缓坡,有险坡,交替组合,使诗词读起来抑扬顿挫,宜于吟哦,适于咏唱。但是,对于中华诗传统的韵律来说,现代汉语声韵系统不能直接作为区分平仄的标准,因为它还必须在四声中剔除入声字,才符合中华诗的平仄要求。即在阴平、阳平中剔除入声字后,才等同于传统声韵中的平声字;在上声、去声中剔除入声字后,才等同于传统声韵中上声和去声;从四声中剔除回来的入声字,才等同于传统声韵中的入声字。
古 现
平声字 代 平声字 代 阴平剔除入声字;
汉 汉 阳平剔除入声字;
语 语
仄声字 古 上声字 现 上声剔除入声字;
代 去声字 代 去声剔除入声字;
入声字 汉 汉 阴平中的入声字;
语 语 阳平中的入声字;
上声中的入声字;
去声中的入声字;
<别介>: 简单说:入派四声。
<三尺剑>: 也就是说,区分平仄声字,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是有区别的。就是刚才有人说的,在古代汉语中有入声字,现代汉语里没有入声字。它到哪里去了呢? 就是入派到四声里去了。在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中,已经没有了“入声字”的踪影。但是,我们在欣赏和创作格律诗词时,又是避不开辨别“入声字”的。可以说,现代人若是不懂得辨别什么是“入声字”,就无法跨入中华诗神圣的殿堂
<三尺剑> 格律范诗:
仄仄平平仄仄平, 风急天高猿啸哀,
平平仄仄仄平平。 渚清沙白鸟飞回。
平平仄仄平平仄, 无边落木萧萧下,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尽长江滚滚来。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万里悲秋常作客,
平平仄仄仄平平。 百年多病独登台。
平平仄仄平平仄, 艰难苦恨繁霜鬓,
仄仄平平仄仄平。 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杜甫《登高》
<三尺剑> 对 [豪] 说: 大家看看这首诗:
“仄仄平平仄仄平, 风急天高猿啸哀,”这里的急就是入声字
“平平仄仄仄平平。 渚清沙白鸟飞回。”白字是入声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 无边落木萧萧下,”落木都是入声字。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字是入声字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是入声字。
“平平仄仄仄平平。 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和独是入声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 艰难苦恨繁霜鬓”里没有入声字
“仄仄平平仄仄平。 潦倒新停浊酒杯;”浊字是入声字
<jgigig> 对三尺剑说: 刚才你讲的入声字,有没有特别的规律,是不是真的只能靠死记硬背,熟能生巧来掌握?
<三尺剑> 对 jgigig 说: 是的。一个一个地过堂,记住也就记住了,就和学游泳一样,学会了就不会忘记。
<别介> 对 jgigig 说: 那就要靠多读多写多看。
<jgigig> 对 三尺剑说: 把现代汉语的平上去入掌握了就已经不错了。
<三尺剑> 对 jgigig说: 常用的声字也不是很多的,对有入声的地区,五分钟就全部能搞定。因为他们平常讲的就有入声字。
<jgigig> 对 三尺剑 说: 五分钟就能搞定,就是安照你所说的那种方言来判断?。
<三尺剑> 对 jgigig 说: 对。东北、北京困难一些,但也是能记的很好的,东北人写的诗词一直在中国的诗词界占有较高的地位。尽管他们不讲入声字,但通过学习掌握的非常好。
<别介> 对jgigig说: 先生讲的是方法,主要靠自己摸索。
上面讲的是声律,大家知道了吧,再补充一下, 汉字是象行文字,它奠定了书法乃至国画的基础!汉字同时也是声韵文字,它奠定了古典诗词的基础。
<三尺剑> 汉字无论多少,都能归纳到一定的韵部,而韵部基本不变的。这为我们写诗词带来了很多便利,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母语的韵味。
[ Last edited by 狐狸大仙 on 2004-6-29 at 14:14 ]
三尺剑,原名马扶风,南京江宁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南京活动中心主任,南京秦淮诗社社长,诗词艺术大气磅礴,潇洒豪放,深邃空灵,蕴含哲理。在诗词理论、诗词评论、诗词选学、诗词教育等方面亦颇有造诣。著有《不易斋集》、《中华诗学》(近期付梓)、《中华诗词范选》(近期付梓)和《扶风笺白集》(近期付梓)等。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主席、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为其题词“南国无双士,东风第一枝”。
<三尺剑>:今天非常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古典诗词, 今天的课程是讲声韵基础。大家知道,中国的诗歌分为两种: 一种是格律诗词、一种是无格律诗歌,在唐以后格律是写好诗词的基础。
声韵基础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确定平仄声, 一个就是如何押韵。 下面先讲如何确定平仄声。
在汉语四声中,将汉字的读音分为平声字和仄声字两大类。平者,平缓也;仄者,仄促也。汉字的平仄声,犹如连绵山峰,有缓坡,有险坡,交替组合,使诗词读起来抑扬顿挫,宜于吟哦,适于咏唱。但是,对于中华诗传统的韵律来说,现代汉语声韵系统不能直接作为区分平仄的标准,因为它还必须在四声中剔除入声字,才符合中华诗的平仄要求。即在阴平、阳平中剔除入声字后,才等同于传统声韵中的平声字;在上声、去声中剔除入声字后,才等同于传统声韵中上声和去声;从四声中剔除回来的入声字,才等同于传统声韵中的入声字。
古 现
平声字 代 平声字 代 阴平剔除入声字;
汉 汉 阳平剔除入声字;
语 语
仄声字 古 上声字 现 上声剔除入声字;
代 去声字 代 去声剔除入声字;
入声字 汉 汉 阴平中的入声字;
语 语 阳平中的入声字;
上声中的入声字;
去声中的入声字;
<别介>: 简单说:入派四声。
<三尺剑>: 也就是说,区分平仄声字,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是有区别的。就是刚才有人说的,在古代汉语中有入声字,现代汉语里没有入声字。它到哪里去了呢? 就是入派到四声里去了。在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中,已经没有了“入声字”的踪影。但是,我们在欣赏和创作格律诗词时,又是避不开辨别“入声字”的。可以说,现代人若是不懂得辨别什么是“入声字”,就无法跨入中华诗神圣的殿堂
<三尺剑> 格律范诗:
仄仄平平仄仄平, 风急天高猿啸哀,
平平仄仄仄平平。 渚清沙白鸟飞回。
平平仄仄平平仄, 无边落木萧萧下,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尽长江滚滚来。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万里悲秋常作客,
平平仄仄仄平平。 百年多病独登台。
平平仄仄平平仄, 艰难苦恨繁霜鬓,
仄仄平平仄仄平。 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杜甫《登高》
<三尺剑> 对 [豪] 说: 大家看看这首诗:
“仄仄平平仄仄平, 风急天高猿啸哀,”这里的急就是入声字
“平平仄仄仄平平。 渚清沙白鸟飞回。”白字是入声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 无边落木萧萧下,”落木都是入声字。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字是入声字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是入声字。
“平平仄仄仄平平。 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和独是入声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 艰难苦恨繁霜鬓”里没有入声字
“仄仄平平仄仄平。 潦倒新停浊酒杯;”浊字是入声字
<jgigig> 对三尺剑说: 刚才你讲的入声字,有没有特别的规律,是不是真的只能靠死记硬背,熟能生巧来掌握?
<三尺剑> 对 jgigig 说: 是的。一个一个地过堂,记住也就记住了,就和学游泳一样,学会了就不会忘记。
<别介> 对 jgigig 说: 那就要靠多读多写多看。
<jgigig> 对 三尺剑说: 把现代汉语的平上去入掌握了就已经不错了。
<三尺剑> 对 jgigig说: 常用的声字也不是很多的,对有入声的地区,五分钟就全部能搞定。因为他们平常讲的就有入声字。
<jgigig> 对 三尺剑 说: 五分钟就能搞定,就是安照你所说的那种方言来判断?。
<三尺剑> 对 jgigig 说: 对。东北、北京困难一些,但也是能记的很好的,东北人写的诗词一直在中国的诗词界占有较高的地位。尽管他们不讲入声字,但通过学习掌握的非常好。
<别介> 对jgigig说: 先生讲的是方法,主要靠自己摸索。
上面讲的是声律,大家知道了吧,再补充一下, 汉字是象行文字,它奠定了书法乃至国画的基础!汉字同时也是声韵文字,它奠定了古典诗词的基础。
<三尺剑> 汉字无论多少,都能归纳到一定的韵部,而韵部基本不变的。这为我们写诗词带来了很多便利,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母语的韵味。
[ Last edited by 狐狸大仙 on 2004-6-29 at 14:14 ]
学会忘记 学会一个人
沉浸在黑暗深渊之中
六对翅膀撑起了太多的失落
沉浸在黑暗深渊之中
六对翅膀撑起了太多的失落
![[图片: 15.jpg]](http://www.evangelion.cn/image%20depot/REI/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