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学位论文的作用
学士学位论文证明毕业生就所提出的题目有能力去收集有关科学文献资料,将其内容独立地、切题地和有条理地整理出来,如有必要,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士学位论文主要是检验毕业生对所提出的问题是否有能力独立地去获取系统的知识,并不要求去解决问题和创立新的理论,后两者分别是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任务。
但是并不因此,学士学位论文就没有学术价值,有时学士学位论文会给读者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注意:单纯的翻译不可代替论文。
写论文所用语言
汉语和德语皆可。
篇幅
汉语:8千至1万字。
德语:1万打印字符。
论文的内容结构
包括7部分:
Ø 引言
Ø 主要部分I
Ø 主要部分II
Ø 结束语
Ø 参考书目
Ø 注释
Ø 附件(根据需要)
引言
引言的内容包括:
Ø 论文的题目和目的
Ø 题目的范围和界限
Ø 提出中心议题的理由
Ø 迄今为止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
Ø 拟使用的研究方法
Ø 简介论文各部分的内容
Ø 所用资料来源
注意:
Ø 引言是论文的一部分,不是序。与论文无直接关系的内容,如表示感谢等,不可写入引言。
Ø 引言可以在论文完成后再写。
主要部分I
首先要将中心问题的概念和某些定义交代清楚。然后将与中心议题有关的科学文献资料的内容按体系整理出来。
注意:要层次分明,切忌资料的堆砌。
主要部分II
对主要部分I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或发表自己的意见。
注意:
Ø 发表自己的意见要视论文的需要而定,意见可以是表示赞同或不赞同,可以是提出修改或批评。
Ø “主要部分I、II”应用真正的标题来代替。
结束语
主要内容是:
² 小结
² 结论
² 展望
注意:要和引言提出的问题前后呼应。
参考书目
作用:
² 使读者对作者所利用的文献资料一目了然,能根据参考书目的详细说明(如作者、出版社、是哪类系列书等)知道这些资料的价值。
² 给作者在写注释时提供方便,只须把书名和页码注出即可。
² 什么文献资料须列入参考书目?
² 凡是阅读过的书籍文献,不论是全文还是片断
² 引语所在的书籍文献。
² 统计和图表所在的书籍文献。
² 口头信息(放在书目的最后,注明姓名和地址)
注意:凡是没有阅读过的和没有利用过的书籍文献一律不列入参考书目。
注释
作用:
² 作为文献:每个科学工作者都有责任将不是自己的论点的出处标明。
² 作为诠释和修正:有些论点尚需进一步加以说明或补充,或者还有不同的看法,虽然对读者或部分读者很重要,却不便统统放进论文中,那么可写入注释里。
² 作为互相参照:指出自己文章的章节、论点、概念或图表的所在。
注意:
² 不要把应该写进正文的重要论点放入注释中。
² 注释不是堆放知识的“库房”,它的内容仅限上述几点。
² 不允许将文章中遗漏的内容作为补遗放在注释中。
附件
如果在文章中有比较大型的图表,可集中放在最后的附件中,显得论文干净清楚。并不是每一篇论文都必须有附件。
引语
科学研究工作为了证实和反驳提出的假设和某种理论,为了具体化和为了有例证总在不同程度上需要把他人的著作当作原始资料。
根据性能的不同,人们又把这些资料分为“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但有时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
“第一手”材料指下面这些资料,如文件,证书,政治演说,合同,文学原著等。
“第二手”材料指那些分析研究“第一手”材料的资料,如解释性和评论性质的著作。
注意:
² -引言要可靠,最好直接从最原始的材料中摘取,不要随便转抄,很容易以误传误。
² -引语要准确,应该“原封不动”的摘录,如果有所改动应注明。
² -引语要恰倒好处,如果一句说够了,千万不要引用一段。
文体
科学论文的问题要实事求是,讲究准确,切忌繁杂和夸夸其谈。
论文的形式结构
主要介绍封面, 目录,参考书目,注释和引语形式
封面
一般都有印好的封面。作者一定要逐项认真填写。
目录
目录的用途,重要的是表现出文章的结构,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标号建议用下列方式,即
1 XXXXXXXXX 1
1.1 XXXXXXXX 2
1.1.1 XXXXXXX 4
2 XXXXXXXX 6
2.1 XXXXXXXXX 7
2.2 XXXXXXXXX 9
2.2.1 XXXXX 10
其他方式,如用各种数字或符号亦可。
纸的右边上应写出每一章节的页码,便于读者翻找。
参考书目
l 出版的书籍应注明
分隔标点 注
作者的姓 , 中文姓名连写
作者的名 :
题目 .
副题 .
版本 ,
出版地点 :
出版社
年代 2002.
系列书名称 .
例:Standop, Ewald: 《科学论文形式》. 12. , durchges. u. verb. Aufl. , Heidelberg, wiesbaden: Quelle & Meyer 1988. ( =Uni-Taschenbuecher. 272)
廖馥君:《德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l 刊物的文章应注明
分隔标点 注
作者的姓 ,
作者的名 :
题目 .
期刊名称 ,
发行地点 ,
卷号或年号
发行年代 ( )
期号 ,
文章所在页数 .
例:Braunmuehl, Ekkehard v.: Gegen die pädagogische Ambition. Vorgänge, Weinhem, 13 ( 1974 ) 1, S.107 120.
l 文集内的文章应注明
分隔标点 注
作者的姓 ,
作者的名 :
文章题目 .
“收入” :
文集名称 .
“编者” :
编者姓名 .
版本
出版地点 :
出版社
出版年代 .
文章所在页数 .
系列书名称和卷号或期号 .
例: Markert, Hartmut: Zur Konstruktion von Unterrichtsmodellem zur Friedenserziehung . In: Kritisches Friedenserziehung. Hrsg.: Ch. Wulf.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1973. S.92-123. ( =edition suhrkamp. 661)
l 报纸上的文章应注明
分隔标点 注
作者的姓 ,
作者的名 :
文章题目 .
报纸名称 .
发行地点,如果从报纸看不出地点的话 ( ) .
日报中的哪个版或什么地方版
报纸编号
日期 .
版面号 .
例:
Grobe, Karl: Südlich vom Mittelmeer. Frankfurter Rundschau. AusgabeD. Nr. 19 vom 24.1.1976. S.3
l 网上文献应注明
分隔标点 注
作者的姓 ,
作者的名 :
文章的题目 .
摘自/In :
完整网址(加下划线) . 必须是该文章的准确网址
在网上最后一次浏览该文章的日期 .
例:
Stangels, Werner: Empfehlungen für die inhaltliche Gestaltung wissenschaftlicher Arbeiten. In:
http://paedpsych.jk..uni-lin2.ac.at/INTE...nhalt.htm. 02.06.2002.
注释和引语
引语
为了区别自己和他人的论点以及为了读者对他人的论点可以进行核对,必须将引语标出。
直接引语一律用引号,右引号的右上角标上注释编号。
非直接引语不必用引号,但要在结束次词的右上角标上注释编号。
注释
在文章中须加注的地方,一律在相应的地方的右上角标上注释编号。
注释本身可以放在页脚,也可以为了排版面的方便,一律放在参考书目之后,另立一项。如果注释的文献资料详细出处已写入参考书目,在注释内只须将文献资料名称和页号写出即可。
例:直接引语:《书名》,页号。
非直接引语:参见《书名》,页号。
相互参照:见页号。
缩写和缩略
为了省力和省地方,在文章中使用缩写和缩略语是常有的事。但是使用缩写和缩略语应有两个前提:
² 不损害文章的清晰和可读性;
² 读者能够懂, 或借助缩写一览表能够读懂。
总的原则是清楚高于节省。切忌作者自造一些不着边际的缩写和缩略语
具体规则:
² 每一种语言均有一些固定形式的缩写和缩略语。工作时请常查阅相应的缩略语词典。
² 在论文中长出现一些在一般文章中不常有的缩写和缩略语。第一次提及时,请用全称,以后提及时可用缩写和缩略语,但是在第一次用全称时就注明(以下简称……)。
² 如果在文章中缩写和缩略语太多,须在文章前或文章后附加缩写和缩略语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