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翁美龄的一生
#21
阿翁生平(第二十一辑):最后一次新加坡登台演出。
  在新加坡登台期间,到相士处看相,抽到一支签,写着“情海无舟,缘尽十八”,这支签令阿翁几夜失眠。
[图片: 20036210464113307.jpg]

1985年4月6日晚在伊利沙伯体育馆举行“十万小时庆祝盛典”,庆贺无线电视启播后的第一个十万小时播映日子。阿翁也参加了演出。
[图片: 2003621047875023.jpg]

[ Last edited by 郁郁 on 2004-8-2 at 09:55 ]
回复
#22
阿翁生平(第二十二辑):《挑战》使阿翁受感压力。
  1985年4月份,拍摄完毕《挑战》。此剧公众的反映并不好,阿翁为此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此时阿翁接受记者访问,检讨一年来的得失,说到:“我承认在过去的一年,精神十分松散,并没有怎样努力过……认为有检讨自己的必要……在八五年里,我会学多些东西……希望自己的演技有显著的进步……虽然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去演(挑战),但恐怕吃力不讨好,这也是我最近闹情绪的原因之一”。
[图片: 20036210484581390.jpg]

挑站拍摄完毕之后,把一头长发剪短。以短发形象出现在挑站的记者招待会上
[图片: 2003621049372760.jpg]
回复
#23
阿翁生平(第二十三辑):结识邹世龙。
  4月份在迪士高厅喝酒跳舞,遇到当时梅艳芳的公开男友邹世龙,邹开始疯狂追求阿翁。而阿翁因与阿汤的感情有变,也想利用邹少爷刺激阿汤,于是在四月份的大半个月中,她几乎每晚都与这位少爷在“的士高”中亲密共舞。
[图片: 20036217292390835.jpg]

与此同时,阿汤与吴君如日渐亲密,共同看电影、到卡拉OK玩,多次被记者拍到。
[图片: 20036217294542843.jpg]
回复
#24
翁生平(第二十四辑):未完成的拆档拍档。
  5月初,拍摄《拆档拍档》的造型照,这部戏是阿翁与阿汤第一次以情侣身份出现。
[图片: 2003621731187039.jpg]

那天,阿翁换上戏服后显得面青唇白,格外憔悴,还要阿汤在旁掺扶。但阿翁说自己只是吃错了药。(如果这次是阿翁故意的,这大概可算是阿翁有意的第三次自杀未遂
[图片: 2003621732662245.jpg]

汤镇业大概是因为记者拍照时硬要他们摆亲密姿态,翁美玲却表现得在点不自然,两人到化妆间卸妆时,他竟然没有等翁美玲就先行而去,翁美玲一气之下,当晚又与邹少爷玩至半夜。
  第二天,阿汤搬走阿翁家中所有剩余衣物,两人决裂。
[图片: 20036217322847244.jpg]
回复
#25
阿翁生平(第二十五辑):阿翁与阿汤各自找伴游玩。
  5月3日,参加“名人慈善竞技大赛”演出,这是阿翁最后一次在电视节目中露面
[图片: 20036217334829776.jpg]

5月5日,找了个朋友介绍一位风水先生回家看风水,她总是认为这间屋的风水可能是导致她和汤镇业经常吵嘴的原因。
5月6日,为杂志社拍下了阿翁生前的最后一辑专辑。
[图片: 20036217342473502.jpg]

5月7日阿翁的生日,阿翁一个人渡过,阿汤并没有出现。
  
  5月10日晚上,翁美玲在闷闷不乐的心境中找了邹少爷去跳舞,邹少爷乘机员锡次日(周六)去澳门玩一天。
  
  5月11日,阿翁与邹世龙在澳门游玩,而阿汤、吴君如、苗侨伟、戚美珍结伴出游,被记者拍到,成为第二天报纸的热门新闻

[图片: 20036217352037532.jpg]
回复
#26
阿翁生平(第二十六辑):阿翁的最后一天
  5月13日(星期一)阿翁在广播道嘉柏园门口与记者见过一面,并拍照、聊天。那时她谈笑自若,全无异状,想不到那次拍照,竟是阿翁在人间的最后一张留影。
[图片: 20036217362467654.jpg]

5月13日(星期一)《拆档拍档》开拍,这是阿汤自闹意见搬走所有衣物后,两人第一次见面,两人在片场的表现十分不自然,并不相互倾诉,照片中可以看得出来。
[图片: 20036217364493580.jpg]

据说,当晚收工后,两人在片场大吵,阿翁还哭诉:“既然这样,我们分手好了。”
   阿翁独自一人坐公司的车返家后,CALL阿汤,阿汤并没有回覆。阿翁在寻呼台上留言说,如果不覆机,将永远听不到她的声音。
   5月14日,凌晨二时,打电话给邹世龙,说自己十分辛苦,活着没意思。
   当晚邹因不放心,曾到阿翁家楼下探望,但没能进入。
   推测:翁美玲一个人喝下了半瓶白兰地,又用白兰地送服一些麻醉药物,直至糊里糊涂地打开浴室煤气炉毁灭自己。
   早上七点,邹世龙破门而入,发现阿翁在家中因煤气中毒而身亡。在她的日历牌上,留着一句话:DARING I LOVE YOU。
   清晨七时,阿翁被送到「浸会医院」,证实已返魂无术
回复
#27
阿翁生平(第二十八辑):亲人的无尽哀痛。
  “囡囡(翁美玲)这次到新加坡登台之后,买了一双钻石耳环送给妈咪,这双耳环由她的朋友,从香港带来,收到耳环的那一天是五月十三日星期一,星期二就是噩耗传来之日,这天正是我的生辰,家姐(翁母)说:『今天同你做生日,请你到伦敦唐人街去吃饭吧。』就是这天,也是囡囡(翁美玲)过身之时。”陈景(翁舅)此时哭成泪人一般,情绪波动很大。这种突如其来的震惊,一定带给翁舅舅莫大的痛苦和打击,但他还必需渡过接下来的每个5月14日,他的生日/阿翁的忌日,那种艰熬相信闻者都会觉得非常不忍。
  此图为翁舅在亲手绘下的阿翁画像前。
[图片: 20036515515845131.jpg]

在英国的翁母闻听噩耗,悲痛过度,心脏病复发。因身体的原因,翁母虽然赶到香港,但没有出现在阿翁的大殓仪式上。
[图片: 2003651553014649.jpg]

阿翁的去世,阿汤因伤心过度,而安排打点身后事的,便全由阿苗负责。
[图片: 20036515532052420.jpg]
回复
#28
阿翁生平(第二十九辑):万人空巷痛别阿翁。
  5月18日,周日上午11:00,阿翁的大殓仪式。她的遗体安祥地躺于棺木中,所穿的寿衣,乃她穿过的一件白底绣花古装戏服
[图片: 20036515553643851.jpg]

八名“无线”当红男艺员为阿翁扶灵。
[图片: 20036515565067627.jpg]

阿汤为阿翁献上玫瑰花
[图片: 2003651557455719.jpg]

众多同事及影迷为阿翁送行
[图片: 20036515572740091.jpg]

翁母亲自挑选四件首饰为阿翁陪葬。
[图片: 2003651558462701.jpg]

阿翁出殡当日,香港万人空巷。5月28日,骨灰返英国安葬。6月3日,埋在剑桥附近的天主教坟场
[图片: 2003651674380893.jpg]

墓碑是以英文书写,大意为---怀念翁美玲,生于1959年 5月 7日,殁于1985年 5月14日,享年26岁,寻找天国。另外,还有一首诗,意谓:「家里没有了你便成孤寂,我们的生活也起了变化,如果你重返我们中间,整个世界也变成天堂!」
  IN LOVING OF MEMORY OF BARBARA YUNG BORN:
  MAY 7 1959, DIED MAY 14 1985 AGE26,
  SEEK THE HOME WITH OUT YOU, LIFE TO US IS NOT THE SAME。
  ALL THE WORLD WOULD BE LIKE HEAVEN IF WE COULD HAVE YOU BACK AGAIN。
回复
#29
阿翁生平(第三十一辑):众人对阿翁的评价
  黄日华:「阿翁很聪明,学东西好易上手。」
  梁朝伟:阿翁的工作态度,就只有郑裕玲能跟她媲美。
  理想黄蓉评选时,导演王天林说过:「在试镜中,翁美玲有极佳的、最突出的表现。她只跟着程小东学了十五分钟武术,就打得似模似样。她领悟力高,是可造之才。以其俏丽脸庞加上散发出的青春活力,她一定可以演好刁蛮、貌美和艺高的黄蓉。」
  监制萧笙:「只有她,才会把米雪比下去﹗」萧笙在众多演员中,最赏识翁美玲,当初无线拍《射雕英雄传》找寻饰演黄蓉一角时,他和王天林都推许翁美玲,事实证明,两位阿叔的眼光的确一流,只可惜红颜早逝,令他不胜惋惜。
  香港《大众电视》杂志记者:她可以说是大众登封面次数最多的艺员之一,一直以来她都很为记者、读者设想,找她拍照、访问从来没有半点困难,骄傲两字从未在她身上出现过,这样一个可亲的人儿,实在婉惜。
  《香港电视》杂志记者康妮:阿翁最怕「姿整」,平时的她,抹一下口红的劲儿也提不起,素素淡淡的便到街上跑,所以她说朋友员锡出街,她是最快捷轻便的一个。
  
  阿翁的自我评价。
  阿翁说:“我没有兄弟姐妹,生活难免寂寞,也正因为如此,长大后我很需要男朋友的关心,不能没有爱情。”
  阿翁84年末接受采访时说:“人人都觉得我应该满足,应该快乐,对吗?但若果我告诉你,我根本一无所有,一事无成时,你相信我的说话吗?”
  “最近我情绪很低落,有点觉今是而昨非,我真的好后悔,自己过去浪费太多时间在麻雀台上,但我也有理由,因为我有太多的问题想不通,打牌可以麻醉我,有钱嬴,也是一种刺激!”
  “以前我是不防人的,但现在不防不行,有时坦白也是罪过,我受过伤害,懂得保护自己!”
  阿翁亲笔文章:我与黄蓉
  提起笔,又搁下笔,如何落笔呢?曾经许多许多次被人问及扮演黃蓉的感受,但都是零零碎碎的,要把它们串起來,实在不知如何說起。
  
  记得当初接到这个角色,心中自然是又惊又喜;惊的是千般压力已放在肩头上,喜的是能够进入一个新的人生里程。而远方的舅舅知道消息,瞬即來鴻,劈头第一句便是:“玲儿,尽管勇往直前!黃蓉根本就是你自己。”舅舅从小看着我长大,对我十分了解。而少年的我亦有着黃蓉那几分刁蛮、倔强,而且最爱撒娇。只不过年事渐长,明白了点人情事故,才不像从前任性,但对着相熟的人,还是改不了那坏性子。
  
  至于黃蓉的冰雪聪明,我当然不及,但自问並非愚不可及之辈。读书时常被老师怪我貪懶不勤力,但因考试成绩不俗,才沒我奈何。前阵子后叔(陈有后)替我看相,說我有点「假聪明」,希望這种「假聪明」不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那种吧!
  
  黃蓉給人的感觉是冰雪聪明,娇俏可人,而且善解人意。但个人觉得她是个极其复杂的个体,而且性格非常极端;她自私、自我、野蛮、任性、主观;自己喜欢的人可以千般关顾,对不喜欢的人却不屑一顾;就如黃药师給她的评语:「七分邪中三分正,三分正里还有七分邪。」一点也不錯。
  
  我相信现实生活中确有黃蓉的存在,但却并不讨好,而这样一个女孩,纵使美若天使,也会惹人反感。个人实在佩服金庸的生花妙笔,他把黃蓉描绘得可爱可人,所有的缺点亦被「可爱」两字掩盖了,黃蓉的形象亦为千千万万的读者及观众所接受。
  
  而对郭靖黃蓉的一段恋情,有些人或许会觉得以黃蓉之刁橫,竟会对愚厚的郭靖情深不异,实在是教人费解。但感情这回事是不能解释的,何況郭靖的純厚善良与憨直均是黃蓉所缺的,与郭靖在一起,不就是對自己性格上之不足的一种补偿吗? 而对姻緣这事,我相信有些是凭天意的。我自己不会强求,但一旦选定了,便不会隨便放弃。
  
  总括而言,我也很喜欢「射雕」中黃蓉的角色,因为比较活泼,气氛也会比较轻松,而且我自己性格较倔强,能否在众人面前嚎啕大哭也是个疑问。但拍了这許多个月的古裝武打场面,真羨慕穿上时装拍戏的轻松,我希望尽量尝试多方面的角色。我并不介意自己能否演黃蓉,我只在乎自己能否演好黃蓉。
  
  「黃蓉」对于我只是一份工作,只要这份工作落在我身上,我便要全心全意的做好它。《射鵰》快要竣工。尽管在這段日子里,难免遇到有不愉快的时候,但亦由此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亦由此丰富了自己的阅历,辛苦也是值得的。或者有这么一天我离开这圈子,但现在只是个开始,我会好好的珍惜它,令它变成一串串美丽的片段。
  随笔:不再做肥妹仔
  原以为自己一定举笔艰难,试想,我有多久沒有用过中文啊!还好,相信近月读剧本读來的本領(嘻,這個「領」字我是问契妈的)我渐渐又跟中文距离拉近了。
  
  对一个小学便离开香港到英国定居的女孩,希望你们別太挑剔她中文。要我写一篇完整的稿,恐怕我应付不來了,只好拼拼湊湊,随手拈起日常的琐事來谈谈。
  
  上一次妈咪从英国回來探我,一见面就心疼的拍着我的脸,猛说瘦了瘦了。我倒很开心,因为自己终于不再做肥妹仔了。是英国的面包薯条害我做肥妹仔的,而且还做了許久。
  
  回想那个时候,我心里一味想瘦,嘴巴却一味想嚼!我着实是个馋嘴鬼,馋吃得出奇,英国的鮮忌廉蛋糕和浓浓的鮮奶,现在仍令我怀念不已。
  
  不舒服时才最思家,那一次拍戏弄伤了眼,痛我沒哭;担心毀容我沒哭,偏偏就是夜闌人靜,我感到无依无助时,泪水就涌出來了。每逢佳节倍思亲? 错。
  
  日前收到旧同事的信,居然向我索張簽名的黃蓉剧照! 这些鬼仔倒也认识 WONG YUNG 呢。
  
  回想以前在英任职纺织公司的设计,大伙儿玩起來实在瘨得离谱,捅委妆舞会时才够野呢,男的在胸前加个杯扮女人,女的在臀部加个枕头扮肉弹。痻起來有人用可乐洗头,或以忌廉敷面,哈,个个都投入尽兴。回到香港,不知怎么,玩起來就不再那么放了。我多希望自己能尽情的放一放。
  
  這晚回到家,契妈給我留了一碗清补凉汤。心想,多赖她的照顾,但我没说出口。回到自己的房间,便边饮汤边放电话录音,看谁来过电话。其中有一个电话是去年参选港姐时认识的女孩,她留下话说沒有什么特別事,不过摇个电话来问声好。
  
  心裏一阵暖洋洋,多么长情的人。若她不來电话,我又怎知她仍記掛着我?想到这,我一阵冲动,忙跑出客厅,多謝契妈这些日子照顾我。 不错,有意,感激,道歉,赞美等話不能留在心里,你不說,人家怎知道?
  

[图片: wengmeiling04.jpg]
回复
#30
辛苦你了
回复


跳转到:


正在阅读该主题的用户: 1位游客
您的访问已通过Cloudflare保护,访问自美国/l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