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电影的朋友们请进
#21
[图片: 185428.jpg]
导演 Oliver Stone(奥利弗·斯通
演员 Woody Harrelson(伍迪·哈李森)
Juliette Lewis(朱莉叶·路易丝)


故事:
影片的开头就让人目瞪口呆,没有多余的铺垫,当西部炽热的公路上一只可憎恶心的虫子被火燥的轮胎碾死后,米奇和梅乐莉出场。梅乐莉用拳头酒瓶杀死了调戏她的臭男人(其实是她让那些男人不得不调戏她),米奇痛快的收了尾,他们和以前一样,仅仅留下一个活口。然后人们就会再知道,又是米奇和梅乐莉干的。
下面就是米奇和梅乐莉两个人幸福满足的长吻。。。。。。
后面的情节让观众知道,米奇小时候亲眼目睹了自己的父亲被猎枪轰开了头,血腥的场景滞留在他的脑中,使他成为暴力的极端守护者。梅乐莉从小受到亲生父亲的性骚扰和虐待,只有以某种方式逃离才能使她得救。
于是两个人相遇了,when Micky met Melory。恶梦随即开始。
最先的受害者是梅乐莉的爸爸妈妈。梅乐莉只吃生牛肉喜欢搞自己女儿(用他的话说是让梅乐莉一个小时看不到他的脸)的爸爸死在鱼缸,眼珠被米奇砸出来,屁股还插者梅乐莉的钢辊。妈妈是被烧死,原因是:“让你每次都不管!”
米奇和梅乐莉结婚后,一路杀去,警察,平民,只要他们高兴,谁都又可能成为他们枪下的猎物。
在一次躲避警察的路上,米奇很邪气的迷了路。他们到了一个印第安老人的家里。老人意识到危险和魔鬼的到来,平静的接受了一切。其实,米奇本不想杀他,但是那天实在太邪气,他脑中老是浮现一直徘徊的血腥镜头:无头男子满身鲜血在墙边的椅子上站起。。。。杀了老人的那一刻,他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罪恶。
一出门他们就遇见了老人养的毒蛇,梅乐莉被咬。他们在找解毒药的时候被变态警察杰克抓住。
第二章的故事更精彩,但是情节很简单。米奇和梅乐莉被关在号称地狱的监狱里。米奇通过变态记者韦恩做全国采访的时机成功地煽动了监狱暴乱,成功地救出了梅乐莉并成功逃脱,这些场景被韦恩剧组的摄像机成功地做成了全美直播。
杀掉韦恩后,摄像机停止了,米奇和梅乐莉扬长而去。
本来以为结局是两人成为亡命鸳鸯,看到这里又以为这就是结局,没想到结局让人大跌眼镜:集装箱车里,米奇梅乐莉一家幸福的生活着,他们仍在路上,他们已经有了很多孩子,大概七八个吧,谁知道呢。。。。。。

拍摄
这是一部令许多人费解的电影,这点首先是因为影片的摄影手法,大量黑白镜头与彩色镜头快速、毫无规律的互接令人目眩不已,画面大部分是倾斜的,经常穿插的闪回镜头以及一些看似与影片内容无关的画面也妨碍了人们对影片内容的理解;影片在叙述方式上也是多种形式混杂,包括纪录片、访谈、电视播报、电视肥皂剧、动画片等等。奥利弗斯通对这些手法的运用是片中的暴力被渲染到美的极点。

音乐
电影配乐是影片渲染暴力的另一个途径。音乐总在恰倒好处的地方出现,象旁白一样告诉我们,现在很愤怒,现在很忧伤,还有现在很快乐。
在Lenoard Cohen那布满淡淡无奈的嗓音里,男女主角出场。
当L7在类似于反强暴和强暴之间的呐喊声中,梅乐莉打倒了调戏她并且很满足的男人。
他们在桥上结婚的配乐,来自Bob Dylan。u belong to me ,baby。
伴着Patii Smith类似女巫的阴冷咆哮中,他们的车在路上飞驰,他们在车上相爱。
监狱暴动开始的时候,Nine Inch Nails沉重的吉他声响起,让人热血激昂。

讽刺
奥利弗斯通的本意并不是宣扬暴力凶杀,而是为了重重地讽刺社会上的媒体(尤其是电视台)毫无批判地传播和宣扬暴力色情,从而对青年、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从前面提到的电视台采访崇拜喜爱凶手的男男女女的镜头和电视台 记者带着完全旁观者的态度去采访凶犯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那主持人采访时的 态度简直就象是在制作一个很轻松的娱乐节目! 讽刺意味最足的地方就是这个主持人最后也变成狂热的杀人者和越狱的犯人一起出逃,边开枪边喊酷边叫爽。

几个难忘的场景
1。结婚。这无疑是电影史上最浪漫最极端的结婚场景。男女主角在峡谷上的长桥边,割破手掌,把血溶在一起滴到深谷的河水中化成两条紧紧缠绕的毒蛇,然后互相戴上象征着他俩爱情的毒蛇戒指。梅乐莉的白色头巾被风吹走,飘向远方。用米奇所说的,这山,这河,这所有该死的一切,见证了我们的爱情。
2。背叛。两人在汽车旅馆做爱,米奇的眼睛始终盯着刚刚绑架来的女人,梅乐莉吃醋了。她套上一件裙子就出去,米奇拿着刀子冲向那个女人。而梅乐莉一人出去,勾引加油站的服务生(原因是她的幻觉里出现了米奇),然后把他杀死,临走时撇下一句:下次别XXX这么猴急,这是老娘最不爽的一次。那时候,男女主角和观众都意识到,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命中注定在一起,不能分开。
3。杀人。米奇在电视采访中对杀人的解释是史无前例的。他说:某些人本来就应该死,我只是帮他们早解决一下。当我第一次拿起枪杀人时,我感觉我是最纯洁的。杀人是最纯洁的一件事。。。。。这样,当然引起监狱暴动。

暴力美
不得不承认,奥利弗斯通是渲染暴力美的高手。越战电影在他手下也变得唯美。另一部电影《不可掉头》也是将暴力推崇到混乱至高操纵人性的地位。
在《天生杀人狂》中,暴力是最大的主题,也是最大的看点。奥利弗斯通用诸多的手段给观众带来了极度满足的视觉冲击,是观众始终保持着亢奋的心情去看这部电影。音乐,画茫鼗织在一起,把主人公的心理透彻的暴露出来。画面在黑白和彩色中不停切换,动画也穿插其中,使观众感觉到混乱,热血直冲脑门。影片中的性场面也始终伴随着暴力。
总之,这部电影里的暴力,就像磕药HIGH过了头,HIGH到灵魂

[ Last edited by 果糖Vitamin.C on 2005-2-23 at 21:09 ]

::狂 临 人 间::
回复
#22
[图片: attachment.php?s=&postid=102315]



《大逃杀》Batoru rowaiaru (2000)

导演: 深作欣二 (Kinji Fukasaku)
编剧: 深作健太 (Kenta Fukasaku) / Koshun Takami

主要演员 :
藤原龙也 (Tatsuya Fujiwara) ...... Shuya Nanahara
前田亚季 (Aki Maeda) ...... Noriko Nakagawa
山本太郎 (Taro Yamamoto) ...... Shougo Kawada
安藤政信 (Masanobu Ando) ...... Kazou Kiriyama
柴崎幸 (Kou Shibasaki) ...... Mitsuko Souma
栗山千明 (Chiaki Kuriyama) ...... Takako Chigusa
Takako Baba ...... Yoshimi Yahagi
Shirou Gou ...... Ryuhei Sasagawa
Satomi Hanamura ...... Yuka Nakagawa
Shigeki Hirokawa ...... Shou Tsukioka
Hirohito Honda ...... Kazushi Niida
Hitomi Hyuga ...... Yuko Sakaki
Sayaka Ikeda ...... Megumi Etou
Aki Inoue ...... Fumiyo Fujiyoshi
Satomi Ishii ...... Haruka Tanizawa


(大逃杀)————一部我认为不错的片子,荒岛,不知道是哪的部队,一个有点变态的教官,一群少男少女,一个一个的被对方杀死,片子拍得很不错(至少我认为),不知是故意,还是凑巧,整个片子都是灰蒙蒙的,虽然杀人时不怎么真实,但气氛很紧张,让我在暴力中明白一个道理————人要相互信任,不知各位有何感想

::狂 临 人 间::
回复
#23
[图片: 6303486762.01.LZZZZZZZ.jpg]

Trois couleurs: Rouge (1994) 红色情深
在瑞士日内瓦,年轻的女学生瓦伦丁在求学的同时又到一广告公司兼职作了模特,其住处附近住着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叫奥古斯特,他正热恋着一个叫卡琳的女孩。
瓦伦丁十分想念在英国出差的男友米歇尔,但米歇尔却总在电话那头传来不信任的猜疑语气,这使瓦伦丁很压抑,与此同时,奥古斯特也在不远处用电话倾吐着他对卡琳的爱情。
一天夜里,拍完了一系列以红绸为衬景的广告的瓦伦丁开车回家时不小心撞伤了一只狗。狗的主人——一个老头对此十分恼火,瓦伦丁一气之下把狗带回了自己的家。一天,康复的小狗竟跑掉了,瓦伦丁来到狗的主人家,意外地发现了这一个自称是老法官的老头正在窃听别人的电话……广告摄影师主动追求着瓦伦丁,而瓦伦丁却在深情思念着米歇尔,但是他的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充满了火药味。那边,奥古斯特给卡琳打的电话也始终没人来接。瓦伦丁和老法官之间产生了一种很奇妙的感情,他们互相顶撞,讥讽,挑动。为了看到瓦伦丁的反应,老法官竟跑到法院去自首,而奥古斯特这时正巧在法庭上。
老法官告诉瓦伦丁,他年轻时曾深爱过一个女人,谁知道竟在大学门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个有钱男人的怀抱里……不甘寂寞的奥古斯特爬到了卡琳窗户前,见到的居然是女友和另一个男人在做爱……
奥古斯特决定去英国看朋友以暂时忘却这块令他痛苦的土地;瓦伦丁也终于下决心乘船去伦敦找米歇尔

[图片: 6303326838.01.LZZZZZZZ.gif]



Trzy kolory: Bialy (1994) 白色情迷
卡罗尔是一位生活在巴黎的波兰籍理发师,工作上的压力和生活在异国他乡的陌生感使他变得萎靡不振,无意间时常得罪他那已婚不久的年轻任性的法国妻子多明妮戈。她对丈夫的冷漠感到愤怒,于是以婚姻有名无实为理由到法院请求离婚。离婚目的没有达成的多明妮戈烧毁了卡罗尔的发廊使他沦落街头。此时,只有一只皮包和一张美发师证书的卡罗尔唯一的目标便是回到波兰重整旗鼓,让多明妮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
在热心的波兰人米科拉伊的帮助下,卡罗尔回到了华沙。他来到其兄尤雷科开办的单位工作,同时又兼了一份保卫员的差事。为了多嫌钱,偶然的机会,卡罗尔义无反顾地将所有的财产都投入了房地产买卖中,他还拉了有些不情愿的米科拉伊入了伙。此后,卡罗尔因炒地皮而在一夜之间成了富翁。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久又当上了一家国际贸易公司的总裁。
发迹后的卡罗尔千方百计同多明妮戈取得联系,虽然她拒绝同他会面,但卡罗尔并不放弃,发誓要征服多明妮戈。于是,卡罗尔精心策划了一个骗局,在米科拉伊的帮助下,他对外谎称自己已死,买了具死尸冒充自己埋在墓中,遗产留给了多明妮戈。多明妮戈从巴黎赶来华沙参加葬礼,并继承了卡罗尔的遗产



[图片: 6303160344.01.LZZZZZZZ.jpg]

Trois couleurs: Bleu (1993) 蓝色情挑
朱莉的丈夫是位有名的作曲家,她深爱着他并一直心甘情愿地默默协助丈夫完成他的工作。一次,朱莉一家三口驱车外出,但祸从天降,意外的事故意瞬间夺去了她丈夫与爱子的生命。残酷的现实使幸免于难的朱莉痛不欲生,她在生与死的世界上徘徊不定,不知道命运为何对她做出如此的安排。
在家庭被毁灭的同时,她又无可奈何地面临一次新的选择,但是命运之神又会给她怎样的选择呢?听着丈夫作的曲子,往昔的他时时浮现在眼前,痛苦总是缠绕在她心头,使她无法超脱。但是,她又必须摆脱痛苦,于是,她扔掉丈夫的全部乐稿,以期抹去种种回忆,其中也包括着一份她一直心存着的疑问。
偶然的机会中,一份乐谱落入丈夫生前好友奥利弗的手中。他出于好意将此乐谱在媒体中广为传播,并无意中将这乐谱创作的原由告诉了朱莉。朱莉得知了这份乐谱确与一名女子相关,自己多年的怀疑终于得到了证实。知晓逝去的丈夫生前对她有不忠行为,朱莉痛创的心头更是雪上加霜。
那么,今后的信念又在哪里呢?奥利弗并未料到自己的好心会给朱莉带来这样的恶果,心中百分歉疚,他也因此而更想帮助朱莉重新面对人生。但是对于朱莉来讲,奥利弗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 Last edited by 果糖Vitamin.C on 2005-2-23 at 21:16 ]

::狂 临 人 间::
回复
#24
顽主》彩色宽银幕故事片

1989年 峨眉电影制片厂摄制

编剧:王朔 米家山
导演:米家山
摄影:王小烈
主演:张国立 潘虹 梁天 葛优 马晓睛

剧情简介:

城市青年于观、马青、杨重在繁华的商业区办起“替人排忧”、替人解难、替人受过”的三T公司,生意火爆。当他们从停业的公司出来时,看到门口排起长长的队伍,人们需要有人来为他们解决生活的困难。

影片评析:

《顽主》围绕一个“三T”公司兴衰的荒诞故事,展示了改革开放年代呈现出的杂乱纷繁的社会景象,以及人们的各种心态,尤其是对生活中各种病态的人格、行为和种种不尽人意的现象极尽嘲讽、调侃、玩耍,表达了对传统的旧秩序、陈腐的道德观的反思、反叛和批判,表达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使社会生活更完善的愿望。影片以纪实与荒诞融合的手法,幽默而不乏清新,辛辣而不乏善意地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真实有趣的现代都市生活漫画。
影片里有两类人,一类是“三T”公司的成员,另一类是“三T”涉及的客户们。影片是按群像塑造人物的,没有对哪个精雕细刻,但采用了接近漫画或特写的手段,寥寥几笔就勾出了人物的某个侧面,既形象,又典型。
影片风格荒诞,却能使观众接受和认同,首先是由于影片反映的社会问题是真实的,荒诞正是来源于生活本身,同时也由于影片彩了纪实的艺术手法来揭示生活本身的荒诞性,将荒诞风格与纪实的艺术手法相融合,使生活图景高度真实,给人以亲切、朴实、可信之感。我们看到,影片的思想内涵都是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发展中表达出来的,没有将人为的东西,如精心设计的视觉造型、晦涩朦胧的隐喻、象征等强加给观众。为了使画面具有生活实感,拍摄中很少用灯,尽量用自然光。所有的街头戏都是用长焦和多机位在生活中观察、捕捉和偷拍下来的,而且影片全部采用了同期录音。这些都有力地烘托了时代背景和生活氛围,显示了都市生活的那种杂乱、对立和冲突,暗示出对现实生活的多重指向性。
影片中的音乐、歌曲的处理与全片的气氛、格调也很谐调。影片中每个段落开头都出现一段探戈音乐,并配上一幅幅现代都市风情画般的镜头:汹涌的人流、车流;拥挤林立的高楼,这样处理,使全片有张有弛,起到了调节节奏的作用。影片中台词饱满,有了音乐的调节,正可使观众听觉上得到间歇的休息。而音乐的轻松感、愉快感与生活的沉重感的对立,也给人幽默调侃的感觉。影片开头结尾画面伴以类似崩克和粗摇滚之间的声嘶力竭的歌唱,很有现代色彩,将现代生活中都市人特别是都市青年人的焦灼、惶惑和躁动不安的情绪渲渠得淋漓尽致。


本片是中国最有争议的作家王朔的经典代表作之一。八十年代后期是王朔文学创作的颠峰时期。他的作品在当年就有四部被搬上银幕,有报刊称其为中国电影的"王朔年"。王朔一向以歌颂"无英雄主义",塑造与"高、大、全"截然相反的"痞子"形象为赏心乐事。这些人价值漂浮、理想幻灭,生活无聊,却总能一针见血地揭开现代人虚伪的面具。以本片主人公为例,他们大都性格单纯、游手好闲,不愿随波逐流但又无力摆脱现实,想凭自己的热情去社会拼搏但最终却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参加本片演出的演员--不论主角还是配角--在当今中国影视界都是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但在当年,他们的成绩和观众对他们的认识却只限于:
影片男主角于观由曾获全国戏剧"梅花奖"的青年演员张国立扮演;两次获"金鸡奖"的著名女演员潘虹一改悲剧戏路,在影片中扮演女主角;于观的两个朋友分别由青年喜剧演员梁天、葛优扮演,梁天曾在喜剧片《二子开店》中有成功的表演,葛优继承了其父--著名演员葛存壮的传统;参加演出的还有观众早已熟悉的演员孙敏、颜彼得、侯跃华等。
可以试想:如果这部影片在今天开拍,是绝不可能再像1988年那样召集原班人马了……
著名导演米家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1987年他拍摄电影《顽主》时,片中演员葛优、张国立、潘虹等虽然都小有名气,但片酬也只有800元。不过,这已经比当年巩俐的身价高出了好几倍。

  据米家山介绍,《顽主》是1987年他还在峨影厂时拍摄的。说到与葛优的结缘,米导笑称“纯属偶然”。他回忆说,当年为《顽主》招募演员时,有个人前来应征,此人是葛优的朋友,因为没有单人照,于是交来一张合影,其中就有葛优。看着坐在后排的葛优一脸装傻的表情,米家山立马认定这个角色非葛优莫属。而原本无意出演《顽主》的葛优,受到米导赏识走进剧组后,拍戏没有丝毫马虎。拍完片后,当葛优第一次拿到800元片酬时,说的第一句话竟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见过这么多的钱啊!”

个人比较喜欢的一部老片

::狂 临 人 间::
回复
#25
[图片: attachment.php?s=&postid=166777]

Blechtrommel, Die (1979) 铁皮鼓

【导演】 沃尔克 舒伦多夫 (Volker Schl?ndorff)
【编剧】 琼-克劳德 卡里尔 (Jean-Claude Carrière)
Günter Grass
【国家/地区】 西德/法国/波兰/南斯拉夫/
【类型】 剧情/
【主要奖项】

奥斯卡奖
1980 获奖 奥斯卡奖 最佳外语片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戛纳电影节
1979 获奖 金棕榈 沃尔克 舒伦多夫 (Volker Schl?ndorff)

落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1980 获奖 落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外语片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国家评论协会奖(美)
1980 获奖 国家评论协会奖 最佳外语片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法国恺撒奖
1980 提名 恺撒奖 最佳外语片 (Best Foreign Film (Meilleur film 閠ranger)) 沃尔克 舒伦多夫 (Volker Schl?ndorff)


剧情简介
   外祖母安娜还未婚的时候,一个叫约瑟夫年轻人为了逃避追捕钻进她的大裙子下,而成为了奥斯卡的外祖父。母亲阿格内斯和她的表弟布朗斯基深深相爱,但由于近亲不能结婚,只好嫁给商人阿尔弗莱德。奥斯卡出生了,但谁是他真正的父亲也许只有母亲阿格内斯知道。

  奥斯卡三岁生日那天,母亲送了一个"铁皮鼓"作礼物,他高兴的整天挂着它。他在桌子底下玩,发现了布朗斯基舅舅和妈妈的私情,他觉得成人的世界里充满着邪恶和虚伪,他决定不再长大。他从楼上跳了下来,结果他真的就不再长高,停留在三岁的高度。一次,爸爸抢他的鼓,他大声的尖叫,结果发现,他的尖叫可以震碎玻璃,从此没有敢再抢他的鼓。

  希特勒上台后,父亲加入了纳粹党。母亲还是频频和舅舅幽会,母亲发现自己怀孕了,没完没了的吃起了鱼,结果由于过量而死去。母亲死后不久,舅舅也被纳粹杀害了。外祖母带了一个女仆玛利亚回来,奥斯卡和父亲都占有了她的身体,并且生了一个孩子。奥斯卡认为孩子是他的,但玛利亚成为了自己的"母亲",孩子成为了自己的"弟弟"。1945年,苏军攻占了但泽,父亲被杀,他埋葬了父亲,也埋了伴随他20年的鼓。他的“孩子”不小心用石头砸了他脑袋,这时候发现,奥斯卡恢复了生长……

  影片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1959年出版的同名长篇小说《铁皮鼓》,导演施隆多夫忠实了原作荒诞、讽刺的基调,通过奥斯卡的视角,看到一个夸张和丑陋的世界。为了达到影像上的逼真,展示奥斯卡的视点,片中有多处从膝盖高度拍摄的镜头,以此把"成年人"的世界诠释成稀奇古怪的性和政治哑剧,甚至达到了荒诞的程度。这一切更像一个想象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人是怪诞的提线木偶,他们有过分夸张的企图和言过其实的欲望。片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为影片的荒诞和怪异增加了深度。铁皮鼓这一道具在影片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实它和奥斯卡所具有的的特异功能一样,蕴含着颠覆丑陋现实的意义。





主要演员
马里奥 阿多夫 (Mario Adorf) ...... Alfred Matzerath
安杰拉 温克勒 (Angela Winkler) ...... Agnes Matzerath
戴维 本南特 (David Bennent) ...... Oskar Matzerath
Katharina Thalbach ...... Maria Matzerath
丹尼尔 奥布里克斯基 (Daniel Olbrychski) ...... Jan Bronski
Tina Engel ...... Anna Koljaiczek
Berta Drews ...... Anna Koljaiczek
Roland Teubner ...... Joseph Koljaiczek
Tadeusz Kunikowski ...... Uncle Vinzenz
Andréa Ferréol ...... Lina Greff
海因茨 本南特 (Heinz Bennent) ...... Greff
Ilse Pagé ...... Gretchen Scheffler
Werner Rehm ...... Scheffler
K?te Jaenicke ...... Mother Truczinski
Helmut Brasch ...... Old Heilandt

::狂 临 人 间::
回复
#26
[图片: attachment.php?s=&postid=108755]

导演:Anthony Minghella


制片人:Saul Zaentz


电影剧本:Anthony Minghella


故事原案:Michael Ondaatje


摄影:John Seale


作曲:Gabriel Yared


服装:Ann Roth


剪辑:Walter Murch


演员:

Ralph Fiennes .... Count Laszlo de Almásy
Juliette Binoche .... Hana
Willem Dafoe .... David Caravaggio
Kristin Scott Thomas .... Katharine Clifton
Naveen Andrews .... Lt. Kip Singh
Colin Firth .... Geoffrey Clifton
Julian Wadham .... Madox
Jürgen Prochnow .... Major Muller
Kevin Whately .... Sgt. Hardy
Clive Merrison .... Fenelon-Barnes
Nino Castelnuovo .... D'Agostino
Hichem Rostom .... Fouad
Peter Rühring .... Bermann
Geordie Johnson .... Oliver
Torri Higginson .... Mary
Liisa Repo-Martell .... Jan
Raymond Coulthard .... Rupert Douglas
Philip Whitchurch .... Corporal Dade
Lee Ross .... Spalding
Anthony Smee .... Beach Interrogation Officer
Matthew Ferguson .... Young Canadian Soldier
Jason Done .... Kiss Me Soldier
Roger Morlidge .... Sergeant, Desert Train
Simon Sherlock .... Private, Desert Train
Sebastian Schipper .... Interrogation Room Soldier
Fritz Eggert .... Interrogation Room Soldier
Sonia Mankaï .... Arab Nurse
Rim Turkhi .... Aicha
Sebastian Rudolph .... Officer In Square
Thoraya Sehill .... Interpreter In Square
Sondos Belhassen .... Woman with Baby In Square
Dominic Mafham .... Officer, El Taj
Gregor Truter .... Corporal, El Taj
Salah Miled .... Bedouin Doctor
Abdellatif Hamrouni .... Ancient Arab
Samy Azaiez .... Kamal
Habib Chetoui .... Al Auf
Philippa Day .... Officer's Wife (as Phillipa Day)
Amanda Walker .... Lady Hampton
Paul Kant .... Sir Ronnie Hampton


感动

::狂 临 人 间::
回复
#27
[图片: attachment.php?s=&postid=97474]
[图片: attachment.php?s=&postid=97478]
[图片: attachment.php?s=&postid=97479]

《无主之城》Cidade de Deus (2002)


官方网站:

http://cidadededeus.globo.com/

http://www.lhp.com.sg/cityofgod/

http://www.miramax.com/cityofgod/



导演:
Kátia Lund ...... (co-director)
Fernando Meirelles ......


编剧:
Paulo Lins ...... novel
Bráulio Mantovani ...... screenplay


摄影:
César Charlone


音乐:
Ed Cortês
Antonio Pinto


剪辑:
Daniel Rezende


制片:
Andrea Barata Ribeiro ...... producer
Marc Beauchamps ...... co-producer
Daniel Filho ...... co-producer
Hank Levine ...... co-producer
Vincent Maraval ...... co-producer
Mauricio Andrade Ramos ...... producer
Donald Ranvaud ...... co-producer (as Donald K. Ranvaud)
Juliette Renaud ...... co-producer
Walter Salles ...... co-producer
Elisa Tolomelli ...... executive producer


演员:
Alexandre Rodrigues ...... Buscapé
Leandro Firmino da Hora ...... Zé Pequeno
Phellipe Haagensen ...... Bené
Douglas Silva ...... Dadinho
Jonathan Haagensen ...... Cabeleira
Matheus Nachtergaele ...... Sandro Cenoura
Seu Jorge ...... Mané Galinha
Jefechander Suplino ...... Alicate
Alice Braga ...... Angélica
Emerson Gomes ...... Barbantinho
Edson Oliveira ...... Barbantinho Adulto
Michel de Souza ...... Bené Crian?a
Roberta Rodrigues ...... Berenice
Luis Otávio ...... Buscapé Crian?a
Maurício Marques ...... Cabe??o
Gustavo Engracia ...... Editor do Jornal
Darlan Cunha ...... Filé-com-Fritas
Robson Rocha ...... Gelson
Thiago Martins ...... Lampi?o
Leandra Miranda ...... Lúcia Maracan?
Graziela Moretto ...... Marina Cintra
Renato de Souza ...... Marreco
Karina Falc?o ...... Mulher do Paraíba
Sabrina Rosa ...... Namorada do Galinha
Rubens Sabino ...... Neguinho
Marcos Junqueira 'Kikito' ...... Otavio
Edson Montenegro ...... Pai Buscapé
Gero Camilo ...... Paraíba
Felipe Silva ...... Rafael
Daniel Zettel ...... Thiago
Charles Paraventi ...... Tio Sam
Luiz Carlos Ribeiro Seixas ...... Touro
Paulo César 'Jacaré' ...... Tuba
Danielle Ornelas ...... Vizinha do Paraíba


也译作上帝之城,是巴西一个贫民区的名称,
根据保罗·林斯的小说《God's Town》改编,
酐畅淋漓的一部片子
不是我潜意识有暴力倾向,是因为它构思太妙,剪接太流畅;
只需它有趣的开场白,就可以牢牢吸引你的目光;
片子拍得太紧凑了,故事完美地一气呵成;
不可不看的好片子!!!!!!!!!!!!!!
强烈推荐!!!!!!!!!!!!!!!!!!!!!

::狂 临 人 间::
回复
#28
[图片: attachment.php?s=&postid=111298]

黑店狂想曲


导 演

马可 卡侯 (Marc Caro)
琼-皮尔里 吉奥耐特 (Jean-Pierre Jeunet)

编 剧

吉勒斯 阿德里安 (Gilles Adrien) dialogue
吉勒斯 阿德里安 (Gilles Adrien) screenplay
马可 卡侯 (Marc Caro) screenplay
琼-皮尔里 吉奥耐特 (Jean-Pierre Jeunet) screenplay

演 员

Pascal Benezech 。。。Tried to Escape
多米尼克 皮诺 (Dominique Pinon)。。。 Louison
Marie-Laure Dougnac 。。。Julie Clapet
琼-克劳德 德赖弗斯 (Jean-Claude Dreyfus)。。。 Clapet
嘉莉 维亚特 (Karin Viard)。。。 Mademoiselle Plusse
蒂基 奥尔加多 (Ticky Holgado) 。。。Marcel Tapioca
Anne-Marie Pisani。。。 Madame Tapioca
Boban Janevski 。。。Young Rascal
Mikael Todde 。。。Young Rascal
Edith Ker 。。。Grandmother
Rufus Robert。。。 Kube
Jacques Mathou 。。。Roger
霍华德 弗农 (Howard Vernon)。。。 Frog Man
Chick Ortega 。。。Postman
Silvie Laguna 。。。Aurore Interligator
Jean-François Perrier 。。。Georges Interligator
Dominique Zardi 。。。Taxi Driver
Patrick Paroux 。。。Puk
Maurice Lamy 。。。Pank
马可 卡侯 (Marc Caro)。。。 Fox
Eric Averlant 。。。Tourneur
Dominique Bettenfeld。。。 Les Troglodistes
Jean-Luc Caron 。。。Les Troglodistes
Bernard Flavien 。。。Les Troglodistes
David Defever 。。。Les Troglodistes
Raymond Forestier 。。。Les Troglodistes
Robert Baud。。。 Les Troglodistes

摄 影

达赖厄斯 甘地 (Darius Khondji)

音 乐

Carlos d' Alessio

剪 辑

Hervé Schneid

制 片

Claudie Ossard producer

::狂 临 人 间::
回复
#29
[图片: attachment.php?s=&postid=144573][图片: attachment.php?s=&postid=144574]


德州巴黎、取火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我坐在这里已经有一会儿了,耳机里放着《暴雨将至》的原声,低沉而克制的大提琴,弦乐,哀婉而忧伤,像此刻我脑中那些隐隐浮现反复纠缠的混乱思绪。德州巴黎、取火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部电影,一个诗人以及一部小说之间的隐秘联系……我想我已经有些晕了,沉湎于文字和影像的人注定要为他的敏感和偏执付出代价,“这是没有终点的流放!”,想起了电影中那个清醒得近乎疯狂的男人在桥上的大声呐喊。历史和个人生命一样,轻得不能承受,轻若鸿毛,轻如尘埃,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临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进入初排。既不愿在琐碎的生活表象中甘心陷落,又没有勇气干脆利落地对准自己的脑袋来上一枪,于是只能在无穷无尽的自我折磨和莫名瘙痒中不停地搔,直到把自己给搔死。还好,我们还可以把这命名为一种美感,恩,这是一种美感,治疗着我们的忧郁,给予我们继续生活的新的意志。生命不但低贱,而且生生不息。米兰•昆德拉说:“悲凉是形式,快乐是内容。快乐注入在悲凉之中”海子说,“生存无需洞察,大地自己呈现”,书写文字时,再次感到假象的魅惑,时间会证明我的徒劳无功或者矫饰虚伪,而快感和假象总是并存的,至少此刻,我仿佛依稀触摸到了特里莎那些永远无法言喻的某种轻盈——“她的灵魂浮现于她的身体表面,如那些塞在底舱的水手终于冲了出来,散布在甲板上,向着长天挥臂欢呼。”
那么,这是一捧火,还是德州•巴黎?

“我的脚在穆尔盖特,而我的心
在我的脚下”
——T.S Eliot

在直升飞机上拍摄的美国西部旷野荒郊;巨大突兀的山岩沙砾中,走来一个褴褛邋遢的男人。这是一个疲惫已极、口干舌燥、面孔枯裂的流浪汉,他在烈日灼烤下蹒跚而又坚定地前行不止。他提了一只装水的塑料桶,桶里已经空空如也……在时间的荒原上,一个流浪汉在龃龉而行,苍劲孤寂的吉他声响起,烈日灼人,一只鹰在头顶,无声地飞过。Travis,travel,两个相似的单词中包含了些什么隐秘的讯息,没有人知道,你为什么离开,你已经走了多久,你在寻找些什么?“水退了。平静地退了。世界像灭了火种的陶碗, 温冷而稳固。这时如果人们围成一团,他们将会缺少一个明显的中心。人缺少了定义自己的东西,金雀花和豺狼则缺少制约。人们在一串洞穴中爬行,只有你能使他们站立……”那么,travis,你是在德州的荒凉旷野上寻找那个孕育了你生命的巴黎,还是那捧点燃人们双眼的跳跃的火?你的生命始于德州巴黎,travis,那块从一开始就注定被放逐的土地。你一路走来,风餐露宿,沉默不语,你从那个叫做母亲的女人的温暖怀抱中出走,义无反顾地投身荒凉,没有人停下来注视你孤独的脚步,你的耳朵里只有风声,你只是想走、走,不停地走,从生命的原点出发历经艰难险阻再回到那个原点,可是你没法停留,直到你遇上了另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

“活了这些日子,外面的水仍是寒冷的,他正看见太阳如一滩鲜血在燃烧。 他有了一个愿望。于是他回到她身边,举止富于醉意,像一棵松树在风中庄严地摇摆。”

是的,这一切也关于一场深刻的爱情。
Jane,你像所有果实一样饱满而甜蜜,那个男人找到你时,仿佛被那道幸福的闪电猛然劈中,言辞汹涌的失语,快乐得近乎悲伤。这浪潮来得过于汹涌,以至于你们都有些茫然无措,放弃挣扎举起双手,用不断地逃离和相互折磨来掩饰自己的慌张。“我爱她,我爱她爱得……超过我自己的想象”,travis艰难地说出的话语,令那个被大火灼伤的女人瞬间滑下泪来,在那一刻,她原谅了他。爱仍存在,但你仍将上路,travis,德州永远没有巴黎……

“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粗暴地残害过自己。他用血糊住眼睛,当了三年的瞎子。那个东西像灾难的日子一样钉在他的肉体上。他骚动暴躁。他不能随遇而安。在一阵漫长而婉转的歌子中,在空地上舞蹈时,他把她带到那柄刀前,用刀在自己的胳膊上割开一个口子,把血涂在她的胸前。一言不发。 他上路了。”

他用刀在自己的胳膊上割开一个口子,鲜血流出来,成了一个孩子。一个男孩,像所有的果实一样饱满而甜蜜。把血涂在她的胸前,一言不发,他上路了。行走,行走,travis,那座大桥上有人在声嘶力竭地发出呐喊:“你们肯定会在毫无防范的时候被收拾了。绝对会是这样,我以我母亲的人头向你们保证!今天,在这里,站在我母亲的脑袋上,也是上帝的绿色地球上,每个人,只要不是生在XXX下水道里,都应该知道并彻底理解!他们会在你们的睡梦中侵袭,他们会在热水浴中把你们抓走,他们会从漂亮的跑车里把你们拽出去! 没有地方,绝对没有地方,在这个被上帝遗弃的山谷地带,我是说我的声音从这里扩散出去,直到该诅咒的莫哈维沙漠,再往远,越过barstows,遍及山谷里每个角落,最后到达利亚桑那。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被称作安全区!根本没有什么安全区!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安全区都会消失,被彻底铲除,你们都会被发配,并且永世不得翻身!这是没有终点的流放,如果你还觉得这还挺有意思的话,我这儿还有思考留给你们。别看我形象猥琐,但请相信,我知道我在说些什么。我没疯!别说我没警告过你们!我警告过你们!我警告过你们所有人!”他不是一个疯子,travis,你知道,你和他一样清醒,你不说话,只沉默,低头一步一步穿过大桥,他在大声呐喊,声嘶力竭近乎疯狂……
而故乡的女人怀抱鲜红的血,日复一日,终于忘记了疼痛。

“他提着头颅就像提着灯。上路。这是第一盏灯;血迹未干的灯,滑头的灯,尚未报答爱情的灯。平原上的人们那夜没有睡着。看见了他,提着头颅,又像提灯前来。里面有一点火种。无头的人,提火,提灯,在条条河之上, 向他们走来。”

德州•巴黎,那是一捧火,他提着自己的头颅,里面盛放着完整的火焰,神的孩子全跳舞!人出生了,被上帝撵进人世,而人在饱尝凡世之苦后总想着重返伊甸园。然而,travis,从蛮荒之地到达灯火通明,你的火焰仍然在头颅中跳动,灼伤上帝也灼伤自己。伤痛至深的灵魂不能自救,但你割破了自己的胳膊,鲜血流出来,成了一个孩子。在他找回母亲温暖的怀抱时,你又将上路,寻找德克萨斯州的巴黎。Paris.texas,德州永远没有巴黎……
Jane停止了哭泣,她将孩子揽入怀中,像那条爱你的孤单的蛇
她将孩子揽入怀中,把血涂在自己胸前,在温暖的疼痛中度过一生。

“我的珍贵的妻子俯伏于地,接受了火种与爱情。”

引文:
《荒原》T.S.Eliot
《取火》海子

::狂 临 人 间::
回复
#30
[图片: attachment.php?s=&postid=178949]


《低俗小说》Pulp Fiction (1994)

导演 Quentin Tarantino

编剧
Quentin Tarantino (故事) & Roger Avary (故事)
Quentin Tarantino (剧本)

制片
Lawrence Bender .... producer
Danny DeVito .... executive producer
Richard N. Gladstein .... co-executive producer
Michael Shamberg .... executive producer
Stacey Sher .... executive producer
Bob Weinstein .... co-executive producer
Harvey Weinstein .... co-executive producer



非原创音乐
H.B. Barnum (song "Since I First Met You")
Robert Kool Bell (song "Jungle Boogie") (as Robert Bell)
Ronald Bell (song "Jungle Boogie")
Chuck Berry (song "You Never Can Tell")
Bob Bogle (song "Surf Rider")
George Funky Brown (song "Jungle Boogie") (as George Brown)
Dorsey Burnette (song "Waitin' In School")
Johnny Burnette (song "Waitin' In School")
Lew DeWitt (song "Flowers on the Wall") (as Lewis DeWitt)
Neil Diamond (song "Girl, You'll Be a Woman Soon")
Michael Z. Gordon (song "Out Of Limits") (as Michael Gordon)
Al Green (song "Let's Stay Together")
Al Jackson Jr. (song "Let's Stay Together")
Baker Knight (song "Lonesome Town")
Milton Leeds (song "Misirlou")
Maria McKee (song "If Love Is a Red Dress {Hang Me in Rags}")
Robert Spike Mickens (song "Jungle Boogie") (as Robert Mickens)
Willie Mitchell (song "Let's Stay Together")
Shuggie Otis (song "Strawberry Letter #23")
Nicholas Roubanis (song "Misirlou")
S.K. Russell (song "Misirlou")
Claydes Smith (song "Jungle Boogie")
Dennis J.T. Thomas (song "Jungle Boogie") (as Dennis Thomas)
Richard Westfield (song "Jungle Boogie")
Ronnie Wilkins (song "Son of a Preacher Man")
Don Wilson (song "Surf Rider")
Fred Wise (song "Misirlou")
Link Wray (songs "Ace of Spades" and "Rumble") (as F.L. Wray Sr.)

剪辑 Sally Menke

摄影 Andrzej Sekula

演员
Tim Roth .... Pumpkin (Ringo)
Amanda Plummer .... Honey Bunny (Yolanda)
Laura Lovelace .... Waitress
John Travolta .... Vincent Vega
Samuel L. Jackson .... Jules Winnfield
Phil LaMarr .... Marvin
Frank Whaley .... Brett
Burr Steers .... Roger
Bruce Willis .... Butch Coolidge
Ving Rhames .... Marsellus Wallace
Paul Calderon .... Paul
Bronagh Gallagher .... Trudi
Rosanna Arquette .... Jody
Eric Stoltz .... Lance
Uma Thurman .... Mia Wallace
Jerome Patrick Hoban .... Ed Sullivan
Michael Gilden .... Phillip Morris page
Gary Shorelle .... Ricky Nelson
Susan Griffiths .... Marilyn Monroe
Eric Clark .... James Dean
Joseph Pilato .... Dean Martin
Brad Parker .... Jerry Lewis
Steve Buscemi .... Buddy Holly
Lorelei Leslie .... Mamie van Doren
Emil Sitka .... Hold Hands You Lovebirds (archive footage)
Brenda Hillhouse .... Butch's mother
Christopher Walken .... Capt. Koons
Chandler Lindauer .... Young Butch
Sy Sher .... Klondike
Robert Ruth .... Sportscaster #1/Coffee shop
Rich Turner .... Sportscaster #2
Angela Jones .... Esmarelda Villalobos
Don Blakely .... Wilson's trainer
Carl Allen .... Dead Floyd Wilson
Maria de Medeiros .... Fabienne
Karen Maruyama .... Gawker #1
Kathy Griffin .... Herself
Venessia Valentino .... Pedestrian/Bonnie Dimmick
Linda Kaye .... Shot woman
Duane Whitaker .... Maynard
Peter Greene .... Zed
Stephen Hibbert .... The Gimp
Alexis Arquette .... Man #4
Quentin Tarantino .... Jimmie Dimmick
Harvey Keitel .... Winston 'The Wolf' Wolfe
Julia Sweeney .... Raquel
Lawrence Bender .... Long-Hair Yuppie Scum/"Zorro"
rest of cast listed alphabetically
Dick Miller .... Monster Joe (scenes deleted)
Ani Sava .... Woman in bathroom (uncredited)

剧情简介

    

官方网站 http://www.pulpfiction.de/

昆汀·塔兰蒂诺被称为电影顽童,成为电影导演之前,他曾经经营过录像带出租生意,是铁杆影迷。不过,有些影片他并不是在电影院看的,而是通过录像带。这也正是后现代电影迅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普通的电影观众通过录像带和电影频道,看到了更多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他们的电影经验已经远非廉价的录像带出租之前那些老式的影院观众所及。塔兰蒂诺的电影营养就是录像带、美国通俗文化。他本人开口闭口也是吴宇森、林岭东、王家卫这些香港导演的作品,当然他还很喜欢戈达尔的《精疲力尽》、马丁·斯科西斯的《出租汽车司机》等影片。《低俗小说》是昆汀的第二部电影作品,这部影片的成功宣告厂后现代电影在世纪末终于成为电影中一股强大的潮流,他最大的贡献是把“浅薄”的后现代电影拍成了“史诗
”。

《低俗小说》是一部很难定义的电影,因为它与美国文化、历史和世界电影的相关性大多,人物的对白也有大量的非官方的街头俚语、脏话。低俗小说指的是那种内容、装帧通俗的小说,它们是1935年英国的阿兰·莱恩创办“企鹅”版通俗文学读物时诞生的,这种书往往都是用再生纸做的,是各种废弃报纸、书籍被搅和成纸浆后而产生的,昆汀暗示了自己的电影就是许多其他影片和文学作品的碎片搅和而成。他把所有硬的东西,暴力、性、政治、国家的战争都变得像果肉甚至番茄酱一样容易吞咽。(注18)有的人花了很大的功夫来诠释后现代是一个什么东西,可是塔兰蒂诺就凭《低俗小说》这样一部影片将自己造就成一个后现代电影英雄。

 《低俗小说》发生的几桩事,都跟黑社会有关。可是这几件事情本身是不相关的,每个故事之间也没什么联系。不过,几个故事中的人物会在别人的故事中交叉出现,只有杀手文森特在每个故事中都要亮相,但是他所占据的分量并不一定最多。如果仅仅是几个故事—一讲来倒没什么,可是,塔兰蒂诺却将两少年计划抢劫受到杀手朱尔斯的教育拆开来放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不仅如此,他把其他几个故事也都拆开来讲,以致出现了死人活过来的场面。观众身临其境真有如看到一部“虚假”的电影,一部被人不小心撕掉开头、结尾或者中间的某些部分的“地摊文学”。影片的结构很容易让人想到《暴雨将至》,但是《暴雨将至》显然没有放弃对“暴力”的反思,而《低俗小说》却是彻底地将暴力美化或风格化。它让观众意识到,这一时刻,你看电影是在娱乐,所以,塔兰蒂诺才会化暴力为玩笑,化性为玩笑,化政治为玩笑,化历史为玩笑。就凭约翰·屈夫塔和乌玛·瑟曼在夜总会跳扭摆舞的一场戏,塔兰蒂诺轻松地回顾了美国的电影史、音乐史和舞蹈史,加上黑色电影和硬汉小说中对待暴力和恶的冷漠态度、强盗片的人物设计和格局、香港电影的激烈动作;魔幻现实主义的奇迹与现实的混淆,使得《低俗小说》的后现代大拼接达到了狂欢的程度
。抢救黑帮老大的情妇米亚时,在她胸口画点打针的情节来自马尔克斯的奥连诺上校在自杀前,吩咐医生在他胸口找一个让他死得痛快和准确的记号。塔兰蒂诺自己也说:“我每部戏都是东抄西抄,抄来抄去然后把它们混在一起……我就是到处抄袭,伟大的艺术家总要抄袭。”

 《低俗小说》对暴力的处理是影片能够熠熠生辉的重要原因之一。朱尔斯杀人前还跟人家争论哪家的汉堡包好吃,还要念一段《圣经》;文森特和朱尔斯一边擦车还一边争论谁该清洗车后座的脑浆2至于女司机缠着布奇非要让他讲杀人的感觉,更是令人哑然。
 将暴力美化或风格化,并非塔兰蒂诺原创。1960年,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在《惊魂记》中创造了电影史上最仪式化的杀人方式,凶手随着剪辑节奏的变化,逐渐逼近正在淋浴的女主角;1967年,阿瑟·佩恩(Arthur Penn)的《邦尼和克莱德》,俊男美女在洗劫银行亡命天涯中肯定彼此的爱情;1976年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的《出租汽车司机》,1992年的《沉默的羔羊》,1990年的《心中狂野》,1991年的《末路狂花》(原名《塞尔玛与露易斯》),主人公达到自觉、了解生命意义的方式都是暴力。
 昆汀·塔兰蒂诺与他的前辈大师不同的倒还不是他的大胆直接,更重要的是他活在90年代:一个因MTV和运动鞋广告而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讲究风格、时尚、酷的年代;一个因街头暴力和波黑战争而使人命比任何时期都要廉价的年代。塔兰蒂诺将社会的风尚流行和犯罪现实巧妙结合,使他的暴力像巴黎时装一样:性感、高贵、深具时代性。
 昆汀·塔兰蒂诺从没有谈论过后现代,可是他深谙其精髓。昆汀似乎要告诉我们,20世纪的生活是迅猛发展、超速多变而没有价值的,任何人都没有免疫力,无论生与死都没有道理和公正而言,电影要讲的无非是琐事和笑话,是一本“低俗小说”。

::狂 临 人 间::
回复


跳转到:


正在阅读该主题的用户: 1位游客
您的访问已通过Cloudflare保护,访问自美国/l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