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特辑
#51
苏-30的武器系统包括一门30毫米GSH-301航炮,装在机翼边条右侧前翼,带弹150发。12个外挂架,翼下8个,机身下4个,总载弹量8000千克。可携带8枚半主动雷达制导的R-27P1或R-27P1F中距空空导弹,两枚红外制导R-27T中距空空导弹,或6枚带主动雷达制导的R-77。格斗可使用6枚带红外制导的R-73近距空空导弹。对地可使用6枚电视制导或激光制导的X-29T、X-29II或X-29MII,或6枚电视制导KAB-500KP制导炸弹,每枚重500千克。非制导武器包括10枚500千克或31枚250千克普通炸弹,8个KMT-Y集束炸弹,或6组S-13和S-8火箭发射器(带30枚122毫米或120枚80毫米火箭弹)。执行反舰任务时苏-30可携带反舰导弹。
苏-30M(MK)在苏-30的基础上增加了使用X-58和X-31II反雷达导弹的能力。在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中增加了CIIC-161主动雷达干扰系统。该机还装备X-29T电视制导导弹和KAB-500制导炸弹。飞机翼下还可携带两位射程为115千米,带电视指令制导系统的X-58战术导弹,由机身下部APK-9制导吊舱控制。

这些火控系统和武器使得苏-30M(MK)在对地作战时威力大增。其战斗机编队指挥通信系统改为更先进的BRJIH011M。机载信息综合系统还包括光电探测系统,包括红外探测器和激光测距仪,以及抗干扰攻击导航控制系统。

在动力装置方面,苏-30MK第一批批生产型使用AF-31F发动机(2*7600/12500千牛)。该发动机由乌法发动机股份公司生产。此后生产的批生产型换装AF-31FII矢量推力发动机。AF-31FII在性能上与AF-31F发动机差不多,但喷口可向外转动30摄氏度,在任意大小推力下均可改变推力方向。矢量推力技术使得苏-30MK的机动性有很大提高
回复
#52
[图片: 40_1161_22.jpg]
回复
#53
简介:轰5是中国哈尔滨飞机公司参照苏联的伊尔-28轰炸机改进设计并试制生产的一种亚音速轻型轰炸机,可在各种复杂的气象、地理条件下执行战术轰炸及攻击任务。1963年1月开始基本型的试制准备,1966年9月首次试飞,1967年投入批生产,1984年停产。各型情况如下:B—5,基本型;B—5甲,改进型,航程增加并缩短了起飞滑跑距离;B—5鱼雷型,可挂鱼雷和副油箱;BR—5,是在B—5基础上改装照相侦察设备而成的侦察机,比基本型航程增大;BT—5,轰炸教练型。
技术参数:
动力装置:两台WP-5甲型涡喷发动机,单台推力2 *** 8千牛(2700公斤);
主要机载设备:轰炸雷达,自动领航仪,敌我识别器及各种通讯导航设备等;
武器;炸弹舱在机身中部,正常动弹量1000千克,最大载弹量3000千克。机头一门固定航炮,机尾两门活动航炮;
尺寸数据;翼展21.45米,机长16.77米,机高6.20米,机翼面积60.8平方米,主轮距7.4米,前主轮距6.67米;
重量数据;空重1289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184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21200千克,机内载油量3800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高度4500米)902公里/小时,巡航速度(高度5000米)696公里/小时,(高度10000米)559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2500米,最大航程2400公里,起飞滑跑距离980米,着陆滑跑距离930米;
轰—5系列各类型号有:原型机、轰—5、轰—5甲、轰—5乙(海军型)、轰—5丙、轰—5改(改装涡扇5,样机)、轰侦—5、轰教—5、轰电—5、鹰式武器试验机、弹射试验机、无人驾驶试验机。
回复
#54
哇哈哈,你中彩了~!你获得了MYTLS为你赠送的8积分
[图片: 40_1161_23.jpg]
回复
#55
中国FBC-1/(歼/轰-7)“飞豹”歼击轰炸机,是在海、空军等领导机关的大力支持下,由航空、航天、兵器等10个部委、81个单位利用较长时间,集体攻关研制成的。该机是中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自行研制的双座、双发、多用途、全天候的超音速歼击轰炸机。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试飞鉴定,是全面提升战斗机研制水平的新一代飞机。它填补了国内同类机种的空白,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由西安飞机公司研制,双座。具有前线超音速低空突防能力的大型歼击轰炸机。总设计师为陈一坚。首席试飞员黄炳新。1988年12月14日在西安阎良首飞成功。主要任务是对地或对海攻击并有一定的自卫能力。7个挂点。两台WS9涡轮风扇发动机。
主要技术数据:
机长:22.32米;翼展:12.70米;机高:6.57米;最大平飞速度:1.7马赫;最大起飞重量:28475千克;最大外挂:6500千克;作战半径(正常载弹):1650千米;转场航程:3650千米;
机载武器:共7个外挂点。可挂载C-801/802反舰导弹,PL-5系列格斗导弹,炸弹、火箭弹等。另有1门双管23毫米机炮;
动力装置:斯贝-202涡轮风扇发动机*2(国产型称为“涡扇-9”),推重比5.05;
雷达与电子设备:多功能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有较强的下视能力和快速识别目标能力;KF-1型自动飞行控制系统,三轴控制增稳,自动增稳,和自动驾驶仪组成,可实现自动驾驶,自动领航,航向预选,火控交联控制,高度底限等功能;GPS卫星导航系统;综合电子干扰系统。
回复
#56
[图片: 40_1161_24.jpg]
回复
#57
歼教-5是在歼-5甲的基础上改型设计的全天候双座喷气教练机,由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负责。而在苏联,米格-17/19没有教练型,飞行员要在米格-15的教练型上训练。
研制工作始于1964年初,原型机于1966年4月出厂并进行静力载荷实验。第二架原型机于1966年5月进行了首次试飞。1966年12月正式定型投产,到83年底共生产974架。歼教-5除装备空军、海军之外,还援助或出口到第三世界国家。由于歼教-5是在歼-5甲基础上改型设计的喷气教练机,因此其外形、性能相近,受力结构没什么改变。头部保留了甲型的唇边,但尺寸略有缩小。因单座改为双座,机身结构有所变化。同时设备和军械也做了相应调整。动力装置为一台涡喷-5丁不带加力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是歼-5采用的涡喷-5的改型,额定推力2400千克,最大推力2700千克。

歼教-5的教员和学员都有操纵装置,但教员可超越学员接管操纵。机上液压系统分为主液压系统和助力操纵系统。翼下带两个副油箱,容量为2×400升。主要机载设备包括由WL-5双控制自动无线电罗盘,XS-5A无线电信标机,WG-2A无线电高度表等组成的盲目着陆设备,可实现全天候盲目着陆。机上还装有CT-1超短波电台和一部JT-4A机内通话器。其它设备与歼-5甲基本相同。

武器装备方便装有一门23-1航空机炮,备弹40发,比歼-5甲少了两门机炮和260发炮弹。翼下可挂两枚250千克的炸弹。

歼教-5最出风头的时刻就是它曾经是解放军空军“八一”表演队选用机,上图就是其“英姿”,不过说实话,90年代的时候还用这些古董机作表演。
回复
#58
才弄了一半
太多了!!!!!
回复
#59
强!!! 不过好象还没完,继续努力!!!
   http://forum.mytfls.com/forumdisplay.php...d=W5gy9epP <font color="Navy">[color]<font color="Purple">[color]</font></font>
回复
#60
谢谢支持!今天一定弄完!
回复


跳转到:


正在阅读该主题的用户: 1位游客
您的访问已通过Cloudflare保护,访问自美国/loc=US。